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黄淮麦区小麦纹枯病的危害已成为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通过对小麦纹枯病的侵染及发病规律的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技术措施,防效显著,简单实用。小麦纹枯病俗称小麦富贵病,是小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特别是近10年来高产超高产小麦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在高水肥地麦田危害越来越重。据调查,不同年份间侵染发病、危害程度不同。一般病田感病率为20%~50%,重病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黄淮麦区小麦纹枯病的危害已成为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通过对小麦纹枯病的侵染及发病规律的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技术措施,防效显著,简单实用。小麦纹枯病俗称小麦富贵病,是小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特别是近10年来高产超高产小麦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在高水肥地麦田危害越来越重。据调查,不同年份间侵染发病、危害程度不同。一般病田感病率为20%~50%,重病  相似文献   

3.
<正>小麦纹枯病作为一种土传真菌病害,已成为周口市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麦纹枯病一般病田病株率为20%~30%,重病田病株率为60%~80%,对小麦的高产构成一定威胁。随着气候变暖、耕作和栽培制度变化等,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呈现上升趋势。由于缺乏免疫和高抗小麦纹枯病的品种,化学药剂防治依然是防治小麦纹枯病的主要手段。本试验旨在筛选出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有效药剂,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4.
针对近年来江苏沿江地区水稻纹枯病连续暴发流行、发生为害严重的实际问题,于2010~2012年开展了沿江地区水稻纹枯病暴发流行特点及其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最终明确了纹枯病暴发成灾的新特点,探明了最佳防治适期、高效对路药剂、正确施药方法等关键技术,集成了行之有效的纹枯病防控对策,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推广措施,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覆盖率达95%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水稻纹枯病连年流行原因分析及综合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纹枯病是邵东县水稻常发性真菌病害,年发病面积占水稻栽培面积的70%左右,早、中稻重于晚稻。2008-2017年,邵东县水稻纹枯病连年流行,表现特点是流行期集中、流行速度快、为害差异大、洪水淹没稻田突发;主要原因是水稻品种感病性有一定的差异,降水期集中、降水量大、降水期长等适宜气候条件,易感生育期与有利的气候条件吻合期长,抛秧不均匀、稻草还田面积大,偏施氮肥,田间管理水平差,防治不适时等。建议在纹枯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中,采取选用抗病性强的水稻品种,打捞菌核,浅水灌溉、适时晒田,合理施肥,防止氮肥施用过量、过迟,及时清洗洪水淹没的稻株等农业防治措施与药剂预防、科学使用农药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控制病害损失。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大田县水稻病虫害主要是"三病三虫",即稻瘟病、纹枯病、水稻普通矮缩病、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发生面积大、危害重,一般发生年造成水稻减产10%左右,严重年份可达20%,局部甚至可达50%。2011年~2012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大田县双晚稻区偏重发生,局部暴发成灾,造成部分田块绝收。近年来,通过因地制宜地实施水稻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确保粮食高产、优质、安全、增收。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气温升高,病虫害迅速发生蔓延,防治早春小麦病虫害刻不容缓,应以早控为主,力争控制在初发阶段。目前,主要的病虫害有小麦纹枯病、赤霉病、锈病、白粉病、蚜虫、吸浆虫、红蜘蛛等。早春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应加强田间农业栽培管理,促进小麦生长健壮,同时辅以药剂喷雾。1小麦纹枯病小麦纹枯病发生普遍,一般病田的发病株率10%~30%,重病田块可达60%~80%,特别严重的田  相似文献   

8.
<正>近期,经常有农民带着小麦病苗来植保站进行咨询,经平山县植保站技术人员仔细诊断,发现麦苗又黄又弱,根茎处有明显褐色梭形斑,为典型的小麦纹枯病症状;经植保站2017年11月6~8日对全县麦田普查,平山县麦田小麦纹枯病己普遍发生,一般发病麦田病株率5%~8%,重病田病株率己达20%以上。为了保障明年小麦高产稳产,希望农民立即行动起来,抓好有利时机防治小麦纹枯病。1发病症状  相似文献   

9.
洪泽县直播水稻纹枯病连年重发原因在于品种感病、高温高湿天气、栽培措施利于发病及防治技术不到位等。防治水稻纹枯病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采取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等农业措施,改善直播水稻的生长环境条件,并及早用药进行保护,如24%噻呋酰胺SC 300 ml/hm^2、6%井冈·蛇床素WP 900 g/hm^2等。  相似文献   

10.
淮安市“水稻三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淮安市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本地发生规律,总结了防治措施和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今后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小麦是营养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的商品粮。小麦播种期不仅是控制地下害虫的好时机,也是防治多种土传病害及系统侵染病害的关键环节,如全蚀病、黑穗(粉)病和早期根腐病、纹枯病等。抓好小麦播种期病虫害的防治是夺取小麦丰收的基础。一、农艺防治技术1.轮作倒茬全蚀病和纹枯病发生重的地块,各地可因地制宜尽量采取与非寄主作物轮作2~3年的方法,该项措施可根除小麦全蚀病和纹枯病,并可减轻其它病虫害发生  相似文献   

12.
正小麦是粮食系统中营养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的商品粮。小麦播种期不仅是控制地下害虫的好时机,也是防治多种土传病害及系统侵染病害的关键环节,如全蚀病、黑穗(粉)病和早期根腐病、纹枯病等。抓好小麦播种期病虫害的防治是夺取小麦丰收的基础。下面将小麦播种期病虫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一、农艺防治技术措施1.轮作倒茬全蚀病和纹枯病发生重的地块,各地可因地制宜尽量采取与非寄主作物轮作2~3年的方法,该项措  相似文献   

13.
<正>小麦是粮食系统中营养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的商品粮。小麦播种期不仅是控制地下害虫的好时机,也是防治多种土传病害及系统侵染病害的关键环节,如全蚀病、黑穗(粉)病和早期根腐病、纹枯病等。抓好小麦播种期病虫害的防治是夺取小麦丰收的基础。下面将小麦播种期病虫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一、农艺防治技术措施1.轮作倒茬全蚀病和纹枯病发生重的地块,各地可因地制宜尽量采取与非寄主作物轮作2~3年的方法,该项措  相似文献   

14.
正小麦是粮食系统中营养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的商品粮。小麦播种期不仅是控制地下害虫的好时机,也是防治多种土传病害及系统侵染病害的关键环节,如全蚀病、黑穗(粉)病和早期根腐病、纹枯病等。抓好小麦播种期病虫害的防治是夺取小麦丰收的基础。下面将小麦播种期病虫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一、农艺防治技术措施1.轮作倒茬全蚀病和纹枯病发生重的地块,各地可因地制宜尽量采取与非寄主作物轮作2~3年的方法,该项措  相似文献   

15.
无为县水稻3大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无为县水稻3大病害即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的发生特点,详细介绍了综合防治水稻3大病害的技术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豫北小麦枯白穗引发的原因,如纹枯病、全蚀病、赤霉病、茎基腐病、地下害虫等,以及综合防治措施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水稻纹枯病综合防治四川遂宁市中区农业局蒋卫宁水稻纹枯病是发生面广危害重的常发病之一,其传播源是菌核。水稻收割后,菌核大量落在田里,成为第二年传病的主要来源。水稻纹枯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如下;1、消灭病源春耕灌水时,将飘浮在水面的残渣和菌核用撮箕打捞起来,...  相似文献   

18.
主要病虫害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其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豫中南地区在气候上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也是病虫害易发区。为此,开展了不同病虫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以及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生长后期病虫害会造成产量不同程度地降低,其中赤霉病和吸浆虫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通过防治赤霉病和吸浆虫,可分别提高产量13.3%和8.17%,原因在于防治赤霉病和吸浆虫有效提高了穗粒数(4~5粒)。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较常规病虫管理措施可使小麦产量提高4.45%~13.34%,尤其后期对纹枯病和蚜虫等防治到位,可使千粒重提高3.2~12.2 g。  相似文献   

19.
12%苯醚甲.井冈A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纹枯病与稻曲病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2%苯醚甲.井冈A可湿性粉剂对水稻后期病害(纹枯病、稻曲病)具有比较理想的防治效果。防治水稻纹枯病,在中等偏下发生年份于发病初期开始用药,隔10~15 d连续用药2次,施药量为450~600 g/hm2,在重发年份适当增加用药次数和用药量;防治稻曲病,中等以下发生年份,于水稻抽穗初期施药600 g/hm2,防治1次,重发年份于水稻破口前5~7增加1次用药。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4~5月份,台儿庄区小麦纹枯病大发生,全区小麦纹枯病病田率达80.6%,平均病株率22.6%,严重地块高达65.7%,发病程度为历年之最,麦田出现不同程度的枯白穗,虽经防治,仍造成很大损失。对此,笔者认真调查了台儿庄区小麦纹枯病发生危害特点及重发生的主要原因,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一、小麦纹枯病危害特点1.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