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百合鳞茎低温解除休眠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对3个百合栽培品种鳞茎在低温解除休眠过程中的某些重要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百合鳞茎在低温冷藏处理过程中,淀粉含量明显下降,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但中间有明显的升高过程。不同品种和不同部位鳞片的淀粉、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变化均有明显差异,变化幅度以中部和内部鳞片大于外部鳞片;‘黄宝贝’(Yellow Baby)的变化幅度大于‘达诺’(Ceb Dazzle)和‘卡萨布兰卡’(Casa Blanca)。低温冷藏37d至61d是鳞茎内生理生化变化最活跃的时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探究卷丹百合鳞茎解除休眠的机制提供必要的依据。[方法]以卷丹百合的鳞茎为材料,研究在4、8和12℃的3个低温处理下,在解除休眠过程中卷丹百合鳞茎生理变化。[结果]在45 d左右的冷藏期内,各冷藏处理的鳞茎淀粉含量明显下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却呈下降趋势,1个月左右后有明显的升高趋势;还原糖含量和总可溶性糖含量的则先上升后下降,冷藏37 d后达到最大值。还原糖含量变化的特点与百合鳞茎解除休眠有关。[结论]卷丹百合鳞茎解除休眠的最佳时间是冷诱导37 d。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兰州百合种球萌发的促抑效应,及其萌发过程中鳞茎碳水化合物的变化规律.【方法】研究以外源赤霉素(GA_3)和脱落酸(ABA)对低温(2℃)条件下贮藏的‘兰百1号’进行处理.【结果】在2℃条件下,GA_3处理二级种球发芽时间由105d缩至90d.ABA处理三级种球发芽时间由95d延长至115d.在萌芽期内,鳞茎内淀粉含量随低温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可溶性糖含量、淀粉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则显著上升;外源GA_3处理加快鳞茎内以上物质变化,而外源ABA处理延缓了鳞茎内的物质变化.【结论】芽的生长与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淀粉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具有相关性.芽高/鳞茎高介于0.5~0.6时,可作为判断兰州百合种球休眠已完全解除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外源激素赤霉素(GA_3)与脱落酸(ABA)处理对休眠解除过程中兰州百合鳞茎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方法】以百合品种‘兰百1号’为试验材料,采取外源GA_3与ABA浸泡处理百合种球12h,测定在2℃贮藏条件下,兰州百合鳞茎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在打破休眠过程中,外源GA_3处理的百合鳞茎内源GA_3、ABA、IAA与ZR含量及比值变化的速率加快、提前达到最值,且百合鳞茎萌发时间提前15d;ABA处理结果正好相反,变化速率变缓、延缓到达最值,且百合鳞茎萌发时间推迟20d.【结论】根据相关分析结果初步判定,‘兰州百合’打破休眠主要受内源GA_3和ABA的调控,可能还与两者的比值有关.外源GA_3会促进‘兰州百合’休眠的解除,外源ABA则会抑制休眠解除,二者均可通过使与休眠相关的内源激素变化来调控休眠进程.  相似文献   

5.
以新铁炮百合为试材,研究了鳞茎顶芽和中部鳞片在4℃、8℃、12℃贮藏下处理0周、2周、3周、4周、5周、6周的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鳞茎顶芽和中部鳞片内的ABA、IAA含量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含量在冷藏第5周后都呈迅速上升趋势;而GA3、ZR的含量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变化,但出现峰值的时间存在差异.GA3/ABA、IAA/A-BA、ZR/ABA比值均在冷藏第5周时达到最大值,且表现出在不同贮藏温度下,12℃>8℃>4℃的差异.综合看来,低温处理第5周,内源激素含量及其各激素的比值之间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东方百合鳞茎低温解除休眠过程中的形态和生理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东方百合鳞茎在5℃低温处理下休眠解除过程中的形态和生理变化。结果表明,百合鳞茎内的新芽在冷藏过程中不断伸长,60d后芽生长点距鳞茎端部的距离小于1cm。在冷藏处理过程中,鳞茎的淀粉含量下降明显,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增加。在进入冷藏后的前10d内、外层鳞片的淀粉含量均呈极显著下降;品种索蚌至冷藏50d时的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达到最大值,然后出现下降趋势,糖分含量的转折点可能与鳞茎萌发有关。  相似文献   

7.
以细叶百合为试材,通过冷藏(5℃)解除鳞茎休眠,研究了细叶百合鳞茎解除休眠过程中核酸及可溶性蛋白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冷藏过程中顶芽与鳞茎盘中核酸含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顶芽中DNA、RNA含量及RNA/DNA比值在鳞茎冷藏36 d时变化最为明显,贮藏36 d是内外鳞片DNA及核酸总含量的转折点;顶芽和鳞茎盘冷藏0~36 d内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升高,鳞茎不同部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冷藏48 d后迅速降低也是鳞茎开始解除休眠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脱落酸(ABA)对洋葱鳞茎休眠的影响.结果表明:10 μmol·L-1的ABA处理效果最好,其贮存100 d后的鳞茎发芽率只有2.9%,比对照低63.8%.进一步对ABA处理后洋葱不同部位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处理后第1天至第4天,新叶除了POD活性外其他指标处理后均高于对照;鳞茎内层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处理后均低于对照;SOD和POD在处理后前期低于对照,处理1 d后逐步高于对照.处理4 d后各部位除了POD活性外,其他指标和对照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外源脱落酸对洋葱鳞茎休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脱落酸(ABA)对洋葱鳞茎休眠的影响.结果表明:10 μmol·L-1的ABA处理效果最好,其贮存100 d后的鳞茎发芽率只有2.9%,比对照低63.8%.进一步对ABA处理后洋葱不同部位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处理后第1天至第4天,新叶除了POD活性外其他指标处理后均高于对照;鳞茎内层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处理后均低于对照;SOD和POD在处理后前期低于对照,处理1 d后逐步高于对照.处理4 d后各部位除了POD活性外,其他指标和对照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东方百合不同品种鳞茎冷藏期间形态和生理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福建省山地自繁的3个东方百合栽培品种为试验材料,探讨了鳞茎在低温解除休眠过程中的芽伸长变化,以及不同部位淀粉和还原糖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东方百合鳞茎内的新芽在冷藏过程中不断伸长,OT百合的芽长为最长、其次为索蚌,最短的为西伯利亚;淀粉含量先是明显下降,54 d以后,淀粉含量变化比较平缓,并且都存在淀粉含量上升过程;还原糖含量先升高,到达峰值后下降。  相似文献   

11.
贮藏温度对百合试管鳞茎糖类含量及其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百合试管鳞茎为材料,对其在-1℃和4℃贮藏期间碳水化合物变化与田间萌芽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变化趋势是淀粉含量下降,可溶性糖和还原糖的含量增加。4℃贮藏40d萌芽率可达到100%,50d后萌芽整齐度提高。试管鳞茎在4℃条件下贮藏50d时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且与萌芽率和萌芽整齐度表现一致,是解除休眠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2.
百合鳞茎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不同规格百合鳞茎发育模式的差异,采用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鳞茎发育过程中的糖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表明: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var. unicolor)鳞茎萌发阶段,较小鳞茎外部鳞片的糖消耗更多,总糖含量出现最低值的时间更早;中部鳞片糖消耗的启动期比外部鳞片晚,以较大规格鳞茎的总糖含量较高、降低幅度更大;鳞茎盘的总糖含量在花后60 d达到最大值,各部位鳞片的总糖含量均以栽种和萌发初期最高;出苗后20 d和现蕾期是百合鳞茎总糖变化的转折期。‘精粹’(‘Elite’)百合较小鳞茎比较大鳞茎延后20 d出现总糖含量的最低值,鳞茎盘的总糖含量在鳞茎萌发阶段显著下降。各生育期蔗糖含量在总糖中所占比例不同,其含量变化决定了总糖含量的变化。还原糖含量在植株现蕾期发生明显变化,是否与花的形态建成有关有待于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任文彬  汪薇  陈海光  黄彩萍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12):105-106,121
研究了沙糖桔在室温和冷藏条件下贮藏期间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室温贮藏时,沙糖桔于7 d后开始腐坏,失重明显,硬度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均是先上升后下降,总糖含量则明显下降,贮藏时间较短;4℃冷藏时,沙糖桔在贮藏第10 d开始出现冷害,贮藏初期重量有所上升,第12 d后开始失重,硬度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均是先上升后下降,总糖含量下降较为平稳,贮藏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4.
猪牙花种球在促成栽培中存在破眠困难的问题,本试验以2009年5月份猪牙花种球为试验材料,通过两种不同低温(3~5℃和6~10℃)的处理,取样以10d为间隔,研究其鳞茎及附属物中物质(淀粉、可溶性糖、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探索出打破休眠的最佳时段。结果表明:冷藏60d时,淀粉质量分数明显下降,可溶性糖和还原糖质量分数上升,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围绕对照点上下波动,但中间有明显的升高;猪牙花种球不同部位的淀粉、可溶性糖、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在不同冷藏温度下变化均有明显差异,变化幅度以3~5℃处理的大于6~10℃处理的;猪牙花种球在3~5℃下冷藏30~40d可破眠。  相似文献   

15.
贮藏温度对彩色马蹄莲块茎糖类代谢与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彩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hybrids)的Black Magic为试材,研究其块茎经不同贮藏温度和时间处理后,块茎碳水化合物代谢及后期植株生长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温度越高,淀粉降解越快;各温度处理总可溶性糖含量与蔗糖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9、12、15℃下,贮藏第28天总可溶性糖含量与蔗糖含量达到峰值后明显下降;12℃、15℃贮藏第56天淀粉酶活性达到峰值后明显下降,还原糖含量上升到较高水平,总可溶性糖含量处于较低水平;此阶段块茎萌芽率快速提高,萌芽伸长明显;块茎栽植后株高迅速增高、开花较多。贮藏第56天块茎休眠的打破、萌发与糖类物质变化密切相关。在本试验中,短期贮藏(56 d)以12℃为宜,长期贮藏(112 d)以12℃贮藏56 d再降低至6℃最佳。  相似文献   

16.
以郁金香鳞茎阿波罗、检阅、小黑人、普瑞斯玛、巴塞罗娜为试材,对不同冷藏处理时间的郁金香鳞茎不同部位的可溶性总糖、还原糖、蔗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个品种郁金香鳞茎在冷藏处理期间可溶性总糖、还原糖、蔗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规律性变化。蔗糖是可溶性总糖的主要形式;初步认为解除休眠的过程是由外向内,通过鳞茎盘调节来实现的;5个品种郁金香鳞茎还原糖、蔗糖在第7周出现明显的波峰和拐点;检阅较其它4个品种表现出较高的可溶性糖含量和活性。  相似文献   

17.
冷藏对石蒜鳞茎休眠生理及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掌握冷藏对石蒜(Lycoris radiata)鳞茎休眠生理及开花的影响,研究了石蒜球根在6和9℃低温下分别冷藏4、7、9周后,鳞茎尖内的生理变化,并观察其开花时间.结果表明:在6℃冷藏4周花期推迟19d;9℃冷藏4周花期推迟12d;6、9℃条件下冷藏7和9周均未开花.在6℃冷藏4周条件下,蛋白质和核酸质量分数均保持着较低的水平;同时对内源激素质量摩尔浓度测定表明内源激素IAA极显著对花期具有影响作用,ABA、ZR也具有影响花期的作用,而内源激素GA3质量摩尔浓度变化对开花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2种不同海拔条件下种植的东方百合西伯利亚种球进行(-1 ±0.5)℃低温处理,比较其在解除休眠过程中的形态和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2种海拔百合种球在低温冷藏过程中,芽生长点均不断伸长,产自云南香格里拉的百合种球和产自浙江嘉兴的百合种球分别于冷藏69、86 d解除休眠.贮藏期间淀粉含量均呈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则刚好相反,即均呈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而细胞膜透性均呈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经冷藏处理的百合种球种植后其出苗时间、心叶展开时间、现蕾时间、开花时间和吐粉时间都相应缩短,株高变矮,但对百合叶片数量和花蕾数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欧乐可可’秋海棠的抗旱能力。[方法]采用盆栽控水法,以‘欧乐可可’秋海棠(Begonia‘Orococo’)为试材,开展人工模拟干旱胁迫(连续干旱0、7、17、21、28、35 d)下‘欧乐可可’秋海棠的抗旱性研究。[结果]干旱胁迫期间,‘欧乐可可’秋海棠叶片自然含水量对照组与干旱28、35 d试验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相对含水量呈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土壤含水量减少。随着干旱天数的增加,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均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在第21天出现峰值(0.151%),第28天下降至0.089%,第35天上升到0.139%;丙二醛含量呈上升积累趋势;叶片相对电导率变化呈“N”形波动,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着干旱天数的增加,‘欧乐可可’秋海棠植株有一定程度的生长,植株长高、叶片数增加,到后期植株生长缓慢,叶片颜色变浅,叶片卷缩;且干旱下的‘欧乐可可’秋海棠植株根系更加发达。[结论]通过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对‘欧乐可可’秋海棠叶片5个生理指标的测定及隶属函数法综合评定,对比其他...  相似文献   

20.
低温处理对观赏百合种球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东方百合和亚洲百合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冷藏处理(2~5℃)打破种球休眠以及冻藏处理(-1℃)抑制种球发芽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127d的种球冷藏处理中,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淀粉含量呈现下降-升高-下降的变化规律,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升高-下降-升高的变化规律;之后在151d的冻藏处理中,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淀粉含量出现降低-增加-降低的变化规律,可溶性糖含量出现增加-降低-增加的变化规律.东方百合种球冷藏73~84d,冻藏78~99d,亚洲百合种球冷藏58~68d,冻藏78~99d,碳水化合物变化最为活跃.冷藏处理期同一品种小球径种球淀粉含量最低值及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值出现时间均早于大球径种球.随着种球冷藏时间的延长,东方百合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现下降-升高-下降的变化规律,亚洲百合种球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现下降-升高的变化规律.东方百合种球冷藏58~68d后,亚洲百合种球冷藏94~103d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迅速增加,但在冻藏处理期不同品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比较复杂,呈波动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