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奶牛酮病是产后奶牛因能量食料的摄入.不足以满足基础代谢和泌乳需要而引发的代谢性疾病。特征为低血糖、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奶牛酮病也发生在其他摄入能量不足的生产阶段。  相似文献   

2.
奶牛酮病是奶牛酮血症、酮尿症及酮乳症的总称,随着高产奶牛群体的出现和奶牛产业的发展,奶牛酮病已经成为泌乳牛常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3.
奶牛酮病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酮病是由于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血糖浓度下降,酮体生成增多所引起的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的通称,一般发生于产后6周内。  相似文献   

4.
奶牛酮病(ketosis),又称奶牛酮血症,是奶牛最常见的糖和脂肪代谢紊乱疾病。临床上以低血糖、高血脂、酮血、酮尿、脂肪肝、酸中毒及体蛋白消耗和食欲减退或废绝为特征。  相似文献   

5.
奶牛酮病是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及脂肪代谢紊乱,致使血糖浓度下降,酮体(乙酰乙酸、丙酮、β-羟丁酸)生成增多,而引起奶牛全身功能失调的代谢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消化机能紊乱、产奶量下降、酮血、酮尿、酮乳和低糖血症。  相似文献   

6.
奶牛血酮和乳酮的浓度关系及在检测亚临床酮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酮病(Ketosis)是奶牛醋酮血症(acetonaemia)、酮血症(ketonemia)、酮尿症(ketonuria)及酮乳症(ketolactia)的总称,是高产奶牛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糖类和脂类代谢紊乱引起,通常发生于产后2-6周。调查显示,美国每年有4%~5%的奶牛患临床酮病,个别甚至是这个数字的3~4倍(Mary Beth de Ondarza,2000);  相似文献   

7.
正奶牛酮病也称奶牛醋酮血症、乳牛酮血症、母牛热,最早于1894年提出并描述。奶牛酮病属于营养代谢性疾病,主要发病原因是机体脂肪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该病多发于产后泌乳奶牛,尤其是高产奶牛。奶牛常于产犊后10~60 d内发病,持续数周甚至数月,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低血糖,高血酮,尿、乳中出现酮体,病牛采食量减少,消化功能、产奶量、  相似文献   

8.
奶牛酮病又称酮血症、酮乳症、酮尿病,是泌乳母牛产后几天至几周内发生的一种以血液酮体浓度增高为特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其病的特征是酮血、酮尿、酮乳,出现低血糖、消化机能紊乱,乳产量下降,间有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9.
牛酮病又称酮血病、酮尿病,是发生于高产奶牛上的一种代谢病.也称为奶牛醋酮血症,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功能失调的疾病.由于酮体中毒,病牛呈现消化障碍和神经症状,产奶量急剧下降,严重的可能引起死亡.酮病通常发生奶牛后3周左右.  相似文献   

10.
牛酮血症是牛体内营养物质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以精神异常、瘤胃代谢紊乱,以酮血、酮尿及酮乳和低糖血症为特征的酮体酸毒症。奶牛酮血病是泌乳奶牛发生在产犊后10-30天,3-6胎奶牛。  相似文献   

11.
奶牛酮病(Ketosis)是酮血症(Ketonemia)、酮尿症(Ketonuria)和酮乳症(Ketolactia)的总称。是高产奶牛常发的代谢病之一,多发于产后2~6周。  相似文献   

12.
奶牛酮血症是奶牛较常见的营养代谢病。本病多发生于高产奶牛及饲养管理水平低劣的奶牛,该病通常发生于产后20天,最多不超过42天。奶牛酮血症的发病原因与分娩、季节、泌乳量、饲料、遗传品种及母牛个体差异有关,常分为临床酮病和亚临床酮病2种。此病的特征为酮血、酮尿、酮乳,出现低血糖,消化机能紊乱,乳产量下降,间有神经症状。应加强对奶牛的饲养管理,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相似文献   

13.
<正>奶牛酮病也叫作奶牛醋酮血症,主要是由奶牛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而引起的疾病,高产奶牛的发病率更高,该病的主要症状是奶牛食欲减退,血酮、乳酮以及尿酮含量异常升高,产奶量明显下降,如果疾病非常严重,奶牛在呼吸时会呼出带有丙酮气味的气体,奶牛的血糖明显降低。1奶牛酮病发生的原因该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酮病主要是由饲喂环节不合理所致,例如饲喂的时间不规律、饲料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14.
奶牛酮病又称为奶牛醋酮血症,是高产奶牛产后因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障碍所引起的疾病,根据其有无临床表现可分为临床型酮病和亚临床型酮病。临床型酮病主要表现为食欲降低,奶产量减少,体况消瘦,血酮、乳酮以及尿酮含量异常升高,  相似文献   

15.
奶牛酮病是围产期奶牛常见的由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种群发性代谢病,该病主要以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为特征,常表现为低血糖症、血浆中游离脂肪酸升高、脂肪肝、糖原水平下降等。酮病多发于高产奶牛,可对奶牛业造成巨大损失,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奶牛酮病对提高奶牛养殖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酮病是高产泌乳奶牛常发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可导致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和低血糖症.笔者自2002年以来共治疗奶牛酮病20多例,多为日产奶25kg以上的奶牛,且多发于产后50天内.  相似文献   

17.
奶牛酮病     
正奶牛酮病又称酮血症、酮尿病。是奶牛产犊后体内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功能失调性疾病。该的特征是酮血、酮尿、酮乳,出现低血糖、消化机能紊乱,乳产量下降,间有神经症状。近年来奶牛酮病发病率呈逐渐递增趋势,不仅高产奶牛产奶量大幅度降低、乳成分改变,同时影响繁殖率,使繁育率降低以及淘汰率升高,并继发母牛的营养不良和不孕症,据报道,本病可以影响后代素  相似文献   

18.
奶牛酮病是乳牛典型的生产病之一,奶牛酮病是由于糖、脂肪代谢障碍致使血液中糖含量减少,而血液中酮体含量异常增多,多发生在泌乳初期,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引起的酮尿、酮乳、酮血症及低血糖症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相似文献   

19.
奶牛酮病与胎次,产奶量,泌乳月及季节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某奶牛场10年来奶牛酮病发病资料的统计分析,表明:奶牛酮病与胎次、产奶量、泌乳月关系密切,而与季节关系不密切。同时奶牛酮病对产后配种也有一定影响。奶牛酮病是泌乳母牛在产犊后几天至几周内发生的一种重要的代谢性疾病。特征是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和低血糖症。酮病在世界各国高产乳牛群中发病率甚高,所造成的危害很大。Show估计,美国每年有一百万病例,或者4%的发病率,Payne报道英国有2%的发病率。我国目前尚无正式统计资料,但随着高产奶牛群的出现,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对规模较大的集约化饲养场,如何搞好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减少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奶牛酮病与胎次、产奶量、泌乳月份、季节关系的分析和酮病对奶牛产后配种天数影响的统计,为大型饲养场如何加强对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奶牛酮病,又称为乳牛酮血症,是奶牛最常见的糖和脂肪代谢紊乱疾病。临床上以低血糖、高血脂、酮血、酮尿、脂肪肝、酸中毒以及体蛋白消耗和食欲减退或废绝为特征。酮病是奶牛泌乳第一个月最常见的代谢紊乱疾病之一,多发生于分娩后2-4星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