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犬自家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一种犬溶血性贫血中最常见的疾病,它是由不明原因的自身抗体将红细胞破坏而引起血管内、外溶血而发生的急性乃至慢性贫血,致使身体的一部或全部呈现各种各样的障碍,临床上正确的应用肾上腺类固醇制剂可使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和康复,今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奶牛血红蛋白尿,是奶牛产后发生的一种因缺磷而导致的以急性溶血性贫血和血红蛋白尿为主要特征的营养代谢病。病程为3~5天,如不能及时治疗,患牛多数死亡。  相似文献   

3.
新生仔猪溶血病是由新生仔猪吃初乳而引起红细胞溶解的一种急性、溶血性疾病。仔猪以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为特征,致死率可达  相似文献   

4.
1病理变化 患淋巴结病或脾脏肿大的犬可能会发生贫血,这通常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结果。慢性疾病引起的贫血可见于炎症、感染或肿瘤性疾病。溶血性贫血通常见于患有血液寄生虫性淋巴结病或脾脏肿大,以及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的病畜。严重时非再生性贫血可见于患慢性埃利希体及患原发性骨髓瘤的犬。  相似文献   

5.
一、表现为贫血的疾病疾病主要症状I溶血性贫血疾病1 贫血病2洋葱中毒3腔静脉综合征4梨形虫病5自体免疫性溶血性 贫血6新生仔犬黄疸7血巴通体病8葡萄糖一6.磷酸 脱氢酶缺乏症9丙酮酸激酶缺乏症10犬埃利希病Ⅱ失血性贫血疾病1钩虫病2鞭虫病3球虫病4日本血吸虫病5丙酮苄羟香豆素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血象分析在犬获得性溶血性贫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青岛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就诊的16条获得性溶血性贫血病犬进行血象分析,2条犬进行详细血常规检查。结果表明,2例病犬进行血液系统检查,1条表现为中性粒细胞上升,红细胞体积偏高,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偏低,红细胞计数(RBC)偏低;血象分析显示免疫介导性溶血、氧化损伤溶血性贫血、微血管病变溶血性贫血、传染性溶血都发现直接证据。在犬获得性溶血性贫血诊断中的应用血像分析可鉴别诊断获得性溶血性贫血。  相似文献   

7.
新生骡驹溶血病又称血滚毒、乳热症,是新生骡驹吮食初乳后迅速表现以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溶血性疾病。近几年我县新生骡驹溶血病时有发生,现将发病特点、临床特征以及防治措施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8.
大部分抗生素是广谱抗菌素,对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均有程度不同的抑制作用。虽大部分未禁用,但由于长期超量使用,动物的耐药性明显增强,如现已被禁用的氯霉素对哺乳动物的大肠杆菌病基本失去治疗作用,且能抑制蛋白质合成和骨髓造血功能,导致血小板减少性紫斑、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等。  相似文献   

9.
贫血是一个综合症状,许多病鸡均有贫血的表现。贫血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鸡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从而造成皮肤苍白、冠髯苍白、机体消瘦等现象的症状群。根据引起贫血的原因,可将贫血分为营养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和出血性贫血。临床上,具有贫血症状的鸡病一般有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10.
贫血是一个综合症状,许多鸡病均有贫血的表现。贫血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鸡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从而表现皮肤苍白、冠髯苍白、机体消瘦等现象的症状群。根据引起贫血的不同原因,可将贫血分为营养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和出血性贫血。在临床上,具有贫血症状的鸡病有:(1)传染性贫血;(2)白血病;(3)马立克;  相似文献   

11.
产后溶血尿毒症综合征是以产后出现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出血、急性肾衰竭为典型表现的综合征,临床上较为少见,疾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预后较差,需提高警惕,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猪附红细胞体属立克次氏体目,是猪、牛、羊共患的一种热性、散发性、溶血性疾病,其中生猪感染附红细胞体病较为严重。临床表现以发热、贫血、黄疸为主要症状,孕猪发生流产、死胎等现象。  相似文献   

13.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侵袭猪的红细胞和血浆而引起的急性、热性、溶血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引起猪特别是仔猢的高热、贫血、黄疸和全身发红等9可导致猪大批死亡,应当引起养猪场(户)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血象分析在犬获得性溶血性贫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接诊的14条获得生溶血性贫血的病犬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犬进行血常规检查。结果:经分析发现,有2例病犬需要实施血液系统检查,其中1条病犬红细胞的体积较正常水平高,红细胞计数(RBC)较正常水平低,中性粒细胞有上升情况,血小板体积(MPV)较正常水平低。进行血象分析的结果显示,均有证据证明病犬出现免疫介导性溶血、传染性溶血及微血管病变溶血性贫血。结论:使用血象分析病犬的血液情况,能有效鉴别病犬的获得性溶血性贫血情况。  相似文献   

15.
猪胃肠溃疡是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由急性消化不良与胃出血引起,胃肠黏膜局部组织糜烂,坏死或自体消化,形成圆形溃疡面,甚至胃肠穿孔所致,多因伴发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而迅速死亡,因出血轻微呈现慢性消化不良.往往无明显临床症状。继而排褐黑色粪便,逐渐消化不良,加重,消瘦,贫血,乃至死亡。  相似文献   

16.
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科链球菌属的β型溶血性链球菌 C、D、E 及 L 群链球菌引起猪的多种疾病的总称。急性型常为出血性败血症和脑炎,慢性型以关节炎、心内膜炎、淋巴结和组织化脓为特征,是危害养猪业的主要细菌性传染病之一。我国将该病  相似文献   

17.
贫血是一类血液和心血管疾病,指的是单位容积的血液中的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低于正常的数值表现出来的特征,临床诊断贫血,主要是看可视粘膜苍白,伴发的心跳加快、肌肉无力以及各种器官组织的缺氧的特征,其中出血性贫血、营养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都是单发,不会有传染性,而溶血性贫血一般都是群发,其中钩端螺旋体病、细菌性血红蛋白尿症、牛膀胱炎与肾盂肾炎、牛无浆体病、牛嗜血支原体病是一类都有贫血、黄疸症状的传染性疾病,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容易混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巴贝斯虫病是一种重要的以蜱为传播媒介的疾病,寄生于动物的红细胞内,是一种严重的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虽然溶血性贫血是巴贝斯虫病的一个示病症状,但大多情况下伴发有并发症.巴贝斯虫属是由Victor Babes于1887年在罗马尼亚建立牛病病原学而命名的.  相似文献   

19.
一例奶牛低磷性血红蛋白尿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低磷性血红蛋白尿是奶牛妊娠后期及产后所发生的因缺磷而导致的以急性溶血性贫血和血红蛋白尿为主要特征的营养代谢病,每年3~7月高产奶牛多发,病程3~5天,死亡率可达50%。  相似文献   

20.
正以无热、贫血为主的牛寄生虫病主要有阔盘吸虫病、血矛线虫病和仰口线虫病。普通病主要有红细胞膜带Ⅲ缺乏症、缺铁性贫血、新生犊牛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犊牛异形红细胞病、产后血红蛋白尿、双香豆素中毒等。1症状鉴别1.1阔盘吸虫病严重感染时,可导致管腔堵塞,胰液排出障碍。引起消化不良,动物表现为衰弱、消瘦,下痢,贫血,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