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玉米种植面积不断地扩大,玉米病虫危害也逐年加重趋势,严重影响了玉米的增产其主要病虫害有玉米大斑病、玉米病毒病、丝黑穗病、玉米螟、地老虎等。1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叶片染病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后期病斑常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枯死。潮湿时病斑上有大量灰黑色霉层。下部叶片先发病。在单基因的抗病品种上表现为褪绿病斑,病斑较小,与叶脉平  相似文献   

2.
<正>玉米大斑病又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叶片染病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后期病斑常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枯死。潮湿时病斑上有大量灰黑色霉层。下部叶片先发病。在单基因的抗病品种上表现为褪绿病斑,病斑较小,与叶脉平行,色泽黄绿或淡褐色,周围暗褐色。有些表现为坏死斑。而玉米灰斑病又称尾孢菌叶斑病,是目前吉林  相似文献   

3.
玉米斑病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叶片染病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后期病斑常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枯死。潮湿时病斑上有大量灰黑色霉层。下部叶片先发病。在单基因的抗病品种上表现为褪绿病斑,病斑较小,与叶脉平行,色泽黄绿或淡褐色,周围暗褐色。有些表现为坏死斑,给种植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正>玉米大斑病又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是永胜县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永胜县每年种植玉米面积14.58万亩,一般年份减产10%,病重年份减产50%。1症状在永胜县大斑病主要危害玉米的叶片。叶片染病后,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沿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病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枯死。气候潮湿时  相似文献   

5.
一、玉米大斑病为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大斑,后期病斑纵裂或融合,叶片变黄枯死,下部叶先发病。主要防治方法:(1)选择抗病品种,这是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6.
一、玉米大斑病。该病又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叶片染病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后期病斑常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枯死。潮湿时病斑上有大量灰黑色霉  相似文献   

7.
<正>玉米的病虫害种类是十分复杂的,各地区的病害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病虫的不同带来的危害程度也是不一样的。1.玉米的病害1.1玉米大斑病。玉米大斑病又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有时也会在叶鞘和苞叶处发现病斑。发病初期,叶片染病首先会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由小的病斑迅速扩展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发病后期,病斑常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枯死。潮湿时病斑上有大  相似文献   

8.
1玉米大斑病 病菌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叶鞘和苞叶。植株感病后,常使叶片干枯,重者全株枯死,产量失收,轻者生长不良,造成减产。株高70~100厘米时,先由基部叶片发病,渐及上部,严重时能遍及全株。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或灰绿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棱形或长纺锤形大斑。斑中央淡褐色,边缘暗褐色。病斑宽可达1~2厘米,长15~20厘米。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可产生黑灰色霉状物(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9.
<正>玉米大斑病是我县常发性病害,一般年份呈轻发生程度。主要为害玉米叶片,发病严重时也侵染叶鞘和苞叶、果穗。田间的典型症状是,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椭圆形的黄色或青灰色水浸状小斑点,斑点沿叶脉向两端扩展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梭形斑。田间湿度大时,病斑表面密生一层灰黑色霉状物,尤其以叶背面为多。若一个叶片上生有几个病斑,在环境条件适宜时的情况下,往往互相连接在一起,致使叶片枯死,直接影响植株光合  相似文献   

10.
<正>玉米大斑病是常发性病害,一般年份呈轻发生程度。主要为害玉米叶片,发病严重时也侵染叶鞘和苞叶、果穗。田间的典型症状是,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椭圆形的黄色或青灰色水浸状小斑点,斑点沿叶脉向两端扩展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梭形斑。田间湿度大时,病斑表面密生一层灰黑色霉状物,尤其以叶背面为多。若一个叶片上生有几个病斑,在环境条件适宜时的情况下,往往互相连接在一起,致使叶片枯死,直接影响植株光合作用。病斑一  相似文献   

11.
正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各玉米栽培地区。在大发生年份一般减产15%~20%,严重时减产50%以上。1发病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叶鞘和苞叶,一般先从底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步向上扩展,严重时能遍及全株,但也有从中上部叶片发病的情况。受侵染的叶片上形成大型核状病斑,在田间初为水渍状青灰色或灰绿色小斑点,扩展后为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者灰色的菱形或长纺锤形大斑,一般长5~10cm,宽  相似文献   

12.
周群 《现代农业》2014,(5):42-42
<正>玉米大斑病又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在我国分布很广。一、发病症状玉米整个生长期都可以感染大斑病,但在自然条件下,苗期很少发病。到玉米生长中后期,特别是抽穗以后,病情逐渐加重,此病主要危害叶片,也能危害叶鞘和苞叶。受害叶片初呈水渍状青灰色小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成中央为黄褐色或青灰色,边缘为暗褐色的棱形斑。抗病品种只发生淡黄色小点或黄白色病斑,感病品种后期病斑常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连片,导致叶片桔黄坏死。潮湿时病斑上还可产生大量的黑色霉层,严重时在叶鞘、苞叶、雌花柱头和雄花颖苞上也能产生黑色霉  相似文献   

13.
玉米病虫害种类众多,主要病害有大斑病、病毒病、青枯病等;主要虫害有地下害虫、玉米螟、蚜虫等. 一、主要病害 1.大斑病 (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波及叶鞘和包叶.田间发病始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发病初期为水渍状青灰色小点,后沿叶脉向两边发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深褐色的梭形或纺锤形的大斑.湿度大时病斑愈合成大片,斑上产生黑灰色霉状物,致病部纵裂或枯黄萎蔫;果穗、包叶染病,病斑不规则.  相似文献   

14.
甜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玉米大斑病又称玉米条斑病等。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抽穗后发病较重。主要危害叶片、叶鞘和苞叶。受浸染的叶片首先形成灰绿色小斑点,扩展后成为叶片边缘暗绿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天气潮湿时病斑上有  相似文献   

15.
<正>玉米是主要粮食和饲料作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多种病虫害的危害,给玉米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现笔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将玉米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总结如下。一、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波及叶鞘和包叶。田间发病始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发病初期为水渍状青灰色小点,后沿叶脉向两边发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深褐色的梭形或纺锤形的大斑,湿度大时病斑愈合成大片,斑上产生黑灰色霉状物,致病部纵裂或枯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田间病虫害也越来越严重,甚至严重影响到玉米收成量。现对玉米生长期间常出现的病虫,提出有效的玉米病虫害防治方法。1.玉米大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波及叶鞘和包叶。田间发病始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发病初期为水渍状青灰色小点,后沿叶脉向两边发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深褐色的梭形或纺锤形的大斑。湿度大时病斑愈合成大片,  相似文献   

17.
正1.玉米主要病害1.1玉米大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波及叶鞘和包叶。田间发病始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发病初期为水渍状青灰色小点,后沿叶脉向两边发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深褐色的梭形或纺锤形的大斑。湿度大时病斑愈合成大片,斑上产生黑灰色霉状物,致病部纵裂或枯黄萎蔫;果穗、包叶染病,病斑不规则。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大斑病的根本途径。2农业措施。轮作倒茬深翻可减少菌量;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可减少初  相似文献   

18.
<正>玉米是我国三大经济作物之一,其病虫害的种类多、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有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粘虫、螟虫、蚜虫等,防治不当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现笔者根据实际经验将其防治要点总结如下。一、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1、症状识别玉米的大斑病和小斑病均可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和苞叶上,但以叶片受害最为严重。(1)大斑病的病斑大而少,长5-20cm。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以后沿叶脉扩展,形成中央黄褐色的棱形大斑;天气潮湿  相似文献   

19.
一、症状 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一般先从底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步向上扩展,但也有从中、上部叶片开始发病的情况.在叶上的病斑有褪绿型病斑和萎蔫型病斑两类.萎蔫型病斑特征是:起初在叶片上产生小椭圆形、黄色或青灰色水浸状斑点,在感病品种上,小病斑逐渐沿叶脉扩大,形成长梭形、大小不等的萎蔫斑.  相似文献   

20.
正一、玉米常见病害及防治1、玉米大斑病1.1、危害特点: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波及叶鞘和包叶。田间发病始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发病初期为水渍状青灰色小点,后沿叶脉向两边发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深褐色的梭形或纺锤形的大斑,湿度大时病斑愈合成大片,斑上产生黑灰色霉状物,致病部纵裂或枯黄萎焉,果穗包叶染病,病斑不规则。1.2、防治要点:病发前用品润500~600倍,每隔15-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