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贯穿新农村建设全过程的基本方略,在建立意共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上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城乡居民在收入和生活水平方面的差距仍然较大,“三农”问题成为跨越式发展的第一大难题。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方略,正是破解“三农”难题的治本良策。  相似文献   

2.
<正>坚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贯穿新农村建设全过程的基本方略,在建立意共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上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城乡居民在收入和生活水平方面的差距仍然较大,"三农"问题成为跨越式发展的第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3.
2010年1月15日,副省长王守臣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作了总结讲话. 一、要准确把握"三农"工作的基本思路 破解"三农"问题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关键是要落实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从吉林实际出发,协调推进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走具有吉林特色的"三化"统筹之路.  相似文献   

4.
“三农”问题仍然是影响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因素,而城乡二元结构阻碍了我国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必须继续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本文从城乡二元结构所带来的问题入手,浅析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论用科学发展观破解三农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它关系到中国的城市化、共同富裕、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论述了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来破解"三农"难题,并探索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以来,把"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中央求真务实为民生的行动,是科学发展的抉择。经过十年的投入和探索,农业科技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出现了无数骄人成果。经过十年的攻坚克难,粮食产量实现历史罕见的"九连增",城乡收入差距出现缩小迹象,农村呈现和谐稳定的新气象。经过十年的坚韧求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已经确立,制度框架也已初步搭建,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上  相似文献   

7.
"三农"问题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在于城乡资源、城乡产业、城乡科技和城乡收入的严重失调,其根源在于城乡二元结构。破解"三农"难题的根本途径就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8.
试论以科学发展观全面理解“三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它是关系到未来我国的城市化、消除城乡差别和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论述了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来认识"三农"问题,分析了当前"三农"问题的主要关注点,并探讨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要求的提出,使许多来自"三农"领域的代表倍感振奋.大家认为,"四化"同步的要求,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性决策,体现了城乡发展一体化思路的根本要求.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长期以来我们对"三农"问题的探索与努力从来没有停止.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党的十八大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形成了清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壁垒,造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不均等发展,严重阻碍了城乡一体化融合的步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在需求表现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破解"三农"难题。当前城乡一体化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困境是公共服务体制不健全、公共财政投不足、农村公共服务薄弱、政府公共服务机制不健全。提出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应制定适合本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规划体系,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机制,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价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11.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着力破解“三农”难题,加快城乡区域统筹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杭州特色的城乡区域统筹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城乡统筹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由于其受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和社会开放程度等问题的影响,不同地方的城乡统筹发展状况也不尽相同。青岛市作为山东省最大的经济城市,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要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但在实践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为了继续推进青岛市城乡统筹,本文基于青岛市城乡统筹现状分析,针对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继续推动青岛市城乡统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破解“三农”难题的路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余维祥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10059-10060,10077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4.
1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现实意义1.1统筹城乡发展,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改变二元经济结构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以工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日益严重的"三农"问题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98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做出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大判断.2003年初党中央提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综上所述,我们清楚地看到国家对解决城乡的统筹发展正是通过政策制度的不断制定逐步建立起来的,在新的经济发展时期,通过统筹城乡发展中制度创新来变革二元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顺应新时期城镇化建设的必然趋势,符合做好"三农"工作的客观需要,满足广大农民过上更好生活的共同期待,是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的结合点、切入点.建好新型农村社区必须弄清什么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重要意义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关注的几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是恩施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问题。恩施州农业和农村工作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本文在分析恩施州“三农”问题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对策,对如何统筹城乡发展,化解“三农”难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统筹城乡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必要条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需要金融的支持,必须建立能够有效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体系,以有效的金融政策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经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与时俱进地形成了一系列指导"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提出了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和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  相似文献   

20.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月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7):1298-129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统筹城乡发展这一重要方略。这一思路突破了传统的就农村论农村、就城市论城市的桎梏,对缩小城乡经济社会差别,建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笔者探讨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