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不同水分含量对骏枣干枣贮期品质及生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筛选适宜骏枣干枣贮藏的水分含量.[方法]设置28;、23;和18;三个不同水分含量,将骏枣干枣放置在常温、低温(5℃)下贮藏,分析骏枣干枣贮期的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总糖含量、总酸含量、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7个生理和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样果的水分含量直接影响骏枣干枣的贮藏效果,水分含量为23;,在低温(5℃)下贮藏,能有效抑制骏枣干枣的呼吸和乙烯释放,糖、酸等营养成分消耗略低,VC含量下降也较为缓慢,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略有上升.水分含量为28;,骏枣干枣乙烯释放量和呼吸作用较强,不利于贮藏;而水分含量为18;,骏枣干枣的口感、风味变差,不利于加工处理.[结论]骏枣干枣贮藏时,水分含量23;,放置在低温(5℃)下密封保存,才能获得较好的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贮藏环境对无核白葡萄干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吐鲁番无核白葡萄干为试验材料,用0.08 mm PE袋密封包装,贮藏于常温和低温(5℃)条件下,研究无核白葡萄干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总酸含量、总糖含量、VC含量、水分含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常温处理相比,低温处理(5℃)对无核白葡萄干乙烯释放的抑制情况差异不显著,但在贮藏180~270 d期间,低温处理(5℃)的乙烯释放高峰峰值明显低于常温贮藏;从整体上看,两处理间的呼吸强度差异不显著,但低温处理(5℃)呼吸高峰的出现晚于常温处理,在240~300 d期间,低温处理(5℃)的呼吸强度显著低于常温处理;低温处理(5℃)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VC的流失,但差异不显著;在贮藏过程中,两个处理均存在水分散失,差异不显著,水分从12;下降到6.5;左右;在低温处理(5℃)和常温处理中总酸、总糖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差异不显著,随着贮期延长,总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所上升,而总糖含量呈下降趋势.[结论]无核白葡萄干是存在生理代谢的活体.低温(5℃)贮藏为较适宜的贮藏环境.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气调贮藏不同温度对新疆骏枣干枣贮期生理和贮藏效果影响,筛选出适宜的气调贮藏温度.[方法]设置2种不同温度处理,从气调贮藏温度与骏枣干枣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总酸、总糖含量、VC、水分含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关系进行试验.[结果]骏枣干枣气调低温(5℃)贮藏,能有效降低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维持VC、总糖、总酸、SSC含量在较高水平,对其品质及风味保持较好.[结论]气调低温(5℃)贮藏使骏枣干枣呼吸强度减弱,乙烯释放量减少,VC含量下降缓慢,糖、酸等营养物质消耗略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幅度较小,较好的维持了骏枣干枣贮期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鲜枣冷藏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以 5个鲜枣品种为试材 ,研究枣果实采后成熟衰老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0℃下 5种枣果呼吸变化幅度较小 ,均无明显呼吸高峰出现 ,呼吸强度与枣果耐藏性呈负相关 (r=- 0 .671 ) ;不同枣果间乙烯释放量存在显著差异 ,大荔圆枣、襄汾圆枣、婆婆枣的乙烯释放量显著高于大白枣、金丝小枣 ,乙烯释放量与枣果衰老软化及耐藏性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试验还发现 ,随着枣果的衰老软化 ,PPO、PG和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呈上升趋势 ;V- C含量下降 ,且品种间差异显著 ,其中襄汾圆枣耐藏性最好 ,V- C保存率最大为 83.3% (0℃下贮藏 70 d) ;V- C含量的变化与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变化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r=- 0 .791 )。  相似文献   

5.
以贵州修文贵长猕猴桃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5、25℃贮藏温度下猕猴桃各项生理指标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5℃下贵长猕猴桃果实乙烯释放率、呼吸强度变化不大;还原糖含量、硬度、色差、总酸变化相对平缓;CAT、SOD活性较高,猕猴桃贮藏品质优于25℃下贮藏品质。低温贮藏不仅可以降低乙烯释放率及呼吸强度,延缓猕猴桃衰老进程,还能有效延缓贵长猕猴桃果实的还原糖积累与色差的增加,降低硬度、总酸、维生素C下降速度,保证了猕猴桃品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适宜骏枣干枣贮藏的水分含量.[方法]设置28;、23;、18;三个不同水分含量骏枣干枣处理组,将各处理组放置室温模拟自然条件下贮藏,分析不同含水量骏枣干枣在自然条件下,贮期的水分含量、乙烯释放量、呼吸强度、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个生理和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样果的水分含量直接影响骏枣干枣的贮藏效果,水分含量为23;,在室温下贮藏能有效抑制其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VC含量下降较为缓慢,糖、酸等营养成分相比28;、18;两种水分含量的骏枣干枣消耗较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相对不大.[结论]骏枣干枣贮藏时,在室温条件下,水分含量为23;,能获得较好的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纳米SiOx涂膜对不同温度贮藏八成熟灵武长枣采后部分生理活性的影响,以期探明纳米SiOx涂膜对灵武长枣的保鲜作用及其机制,为灵武长枣保鲜提供新的技术途径.结果表明:纳米SiOx涂膜处理能显著抑制常温贮藏灵武长枣果实的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和丙二醛(MDA)的积累,提高常温、低温贮藏枣果的淀粉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延缓果实贮藏后期硬度下降和维生素C的损失,从而保持枣果采后品质,延缓果实的后熟软化,延长其贮藏保鲜期.  相似文献   

8.
《天津农业科学》2017,(7):49-51
以新疆热风干燥杏干(赛买提)为试材,在自然温度及5℃条件下贮藏180 d,比较杏干的含水量、还原糖含量、总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研究不同的贮藏温度对其贮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疆热风干制杏干的含水量、还原糖含量、总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常温贮藏的新疆热风干制杏干的品质在逐渐变劣,使其货架期变短,而低温(5℃)贮藏温度能较好地维持新疆热风干制杏干的贮期品质。  相似文献   

9.
枣果采后生理特性与保鲜贮藏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综述了中国枣(Zizyphus jujuba Mill.)采后主要生理特性,研究表明:多数中国枣呼吸属于非跃变类型;枣果采后呼吸强度大;内源脱落酸对成熟和衰老起主导作用;鲜枣采后贮藏期易积累二氧化碳和乙醇,导致枣果软化、褐变;枣果采后易失水软化、腐烂。枣果采后保鲜贮藏技术有:常温保鲜技术;低温冷藏保鲜技术;湿冷保鲜技术;气调保鲜技术;减压贮藏保鲜技术;冷冻贮藏保鲜技术。  相似文献   

10.
减压对冬枣采后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以冬枣果实为试材 ,研究了减压对枣果贮藏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减压有效地保持了枣果的硬度和VC 含量 ,降低了果肉中乙醇、乙醛含量和枣果呼吸强度 ,抑制了抗坏血酸氧化酶和乙醇脱氢酶的活性 ,减慢了内源乙烯的释放速率。但是 ,减压对阻止果肉褐变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木豆种子超干保存最适含水量的选择及其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硅胶与烘干干燥相结合的方法,将木豆种子脱水至1.17%、2.23%、3.34%、4.03%、4.94%、6.08%和7.12%7个含水量梯度,在常温下保存1a,再结合室内回湿、PEG回湿等处理后,测定其发芽率、脯氨酸(Pro)的质量分数、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总糖的质量分数和脂肪酸组分。结果表明,木豆种子较为适宜的脱水范围为4.03%~7.12%,在此范围内经过回湿处理,其发芽率都在60%以上,保存效果优于常温保存下的未经脱水的种子(CK1),其中以含水量为4.94%的种子的保存效果最佳,其发芽率高达75%。对Pro的质量分数、MDA的质量分数、总糖的质量分数、脂肪酸组分的测定显示:适宜的脱水和回湿处理使种子的脯氨酸的质量分数、脂肪酸不饱和指数增加,总糖的质量分数降低,种子膜质过氧化减轻,从而使种子保持较高的生活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美女樱种子进行超干处理之后研究其生活力及生理生化特征,从而为探寻美女樱种子适宜的贮藏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硅胶干燥法将美女樱种子含水量由6.7%分别降至4.6%、3.5%、3.0%、2.6%和2.3%5个梯度,用铝箔袋密封后在室温下保存1年,随后测定不同含水量超干种子经复水处理后的生活力及生理指标,包括发芽率、发芽势、电导率、TTC还原力以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经过超干处理的美女樱种子在室温条件下贮藏1年后,发芽率、发芽势、电导率、TTC还原力以及POD活性均有所下降。含水量为4.6%和3.5%的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TTC还原力以及POD活性与对照(含水量为6.7%,0℃贮藏)相比,差异较小。含水量为3.0%、2.6%和2.3%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TTC还原力以及POD活性降幅较大,电导率呈上升趋势。[结论]将美女樱种子经室温适度超干后在室温下贮藏可以取得与未超干种子在0℃条件下贮藏相似的效果,为探讨美女樱种子的适宜贮藏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糯玉米鲜果穗采收后呼吸与水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津农0802和京科糯2000鲜食糯玉米鲜果穗作为试验材料,在其适宜采收期采收后,设置鲜果穗带苞叶、鲜果穗不带苞叶分别在室温(29-32℃)、低温(4℃)条件下贮藏等4种处理。在整个贮藏过程中,依次在贮藏后的0、6、12、24、48、72、96和120h等8个时间点测定糯玉米鲜果穗的呼吸速率和籽粒含水量。结果发现: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我国延边地区常见梨的采后生理特征.[方法]以延边地区常见梨品种为供试材料,在室温贮藏条件下,测定了果实的品质、呼吸速率及乙烯发生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表明,延边常见梨果实软化速率因品种而异,贮藏性强的苹果梨贮藏中硬度下降缓慢;而贮藏性较差的杂梨果实贮藏中硬度下降迅速.在贮藏中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有机酸含量在软化初期有小幅的增加,然后减少,其下降点与梨果实贮藏性有关.贮藏性较强的梨品种在贮藏中后期维生素C含量有小幅的增加,然后下降.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变化总体上呈现出先上升后减少的趋势.延边常见梨果实中,谢花甜在贮藏14 d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呼吸峰,其他果实呼吸峰不明显,且贮藏性差的品种在贮藏中呼吸速率均较高;南果梨和谢花甜在贮藏14 d出现明显的乙烯发生高峰,发生量分别高达92.07和77.43 μl/(kg·h),苹果梨在贮藏21 d形成乙烯发生高峰,而延边小香水梨和朝鲜洋梨贮藏过程中的乙烯发生量甚微,说明梨果实贮藏性与呼吸强度和乙烯敏感性有关.[结论]研究可为延边地区梨的采收、贮藏和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琯溪蜜柚果实采后经过预冷,贮藏于室温和冷库(6℃)两个温度条件下,研究贮藏温度对果实品质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藏处理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较高,贮藏期较长,风味较好;而贮于室温下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Vc含量则较高;冷藏处理果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高于室温处理,而丙二醛(MDA)含量则低于室温处理。试验表明,琯溪蜜柚果实采后贮藏于6℃冷库中,可以抑制果实采后酸化现象的产生,提高保护酶的活性,延长贮藏期,较好地维持果实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确定天等指天椒的最佳干燥工艺条件,为其加工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热风—微波联合干燥天等指天椒,考察热风干燥温度、微波功率对其干燥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对比干燥耗时及干燥天等指天椒Vc含量进一步验证采用热风—微波联合干燥天等指天椒的可行性.[结果]先用80℃热风干燥40 min再进行60 W微波干燥5 min,天等指天椒的干燥效果良好,其干燥时间仅需45 min,较单一热风干燥的时间(210min)缩短了78.6%;且Vc损失最少,含量最高.[结论]采用热风—微波联合干燥天等指天椒,既能缩短干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又能保证产品品质,在实际生产中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存储条件(室温、冰箱4℃冷藏、保鲜膜冷藏和保鲜盒冷藏)和存储时间下白菜、黄瓜、芸豆和冬瓜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1)无论是在室温还是在低温条件下,4种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均随存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在相同的存储时间,低温条件下存储的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及其变化速率均明显低于室温条件下;(3)三种低温处理,亚硝酸盐的含量从小到大的顺序是保鲜盒冷藏、保鲜膜冷藏和冷藏;(4)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及变化速率因蔬菜品种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红雪茶类胡萝卜素的稳定性,为其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红雪茶提取液中的类胡萝部素含量为指标,测定不同条件下(光照、温度、酸碱、氧化剂、还原剂和金属离子)类胡萝卜素的保存率。【结果】光照条件对红雪茶类胡萝卜素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当太阳光直射时降解速度加快;随着温度升高,类胡萝卜素损失加快;酸性环境对类胡萝卜素稳定性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碱性环境对类胡萝卜素稳定性的影响较小;氧化剂H2O3对类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影响轻微,还原剂维生素C和Na2S2O3对类胡萝卜素稳定性有一定的保护作用;Fe^2+、Fe^2+和Cu^2+对类胡萝卜素有明显的破坏作用,其中Cu2+的影响最大。【结论】在提取和保存红雪茶类胡萝b素时,要注意避光、低温,保持中性条件,避免使用铜制和铁制器皿,同时可加入少许还原剂。  相似文献   

19.
CO2熏蒸处理对采后杏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疆赛买提杏(Prunus armeniaca L.)为试材,经CO2熏蒸处理后,贮藏于不同温度下,研究其对杏果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5%的CO2熏蒸12h显著抑制了杏果实硬度的下降,延缓了可溶性固形物的升高,保持较高的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在贮藏过程中较好的保持了杏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20.
利用鲶鱼骨及碎肉开发骨肉粉的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八须革胡子鲶鱼骨及碎肉为原料,通过高压蒸煮、绞碎、酶解、打浆、真空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等工艺制成鲶鱼骨肉粉,作为宠物食品加工中的配料。实验确定了中性蛋白酶为最适水解用酶。以骨肉粉的溶解性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中性蛋白酶酶解鲶鱼骨及碎肉的最佳条件为:酶用量2 200 U/g、50℃酶解时间6 h、pH 7.0、底物浓度1.0∶3.0;真空冷冻干燥骨肉粉的水分含量为3.67%,喷雾干燥后骨肉粉的水分含量为8.09%,真空冷冻干燥方法生产的骨肉粉溶解度为37.14%,高于喷雾干燥方法的33.73%。对采用喷雾干燥方法生产的骨肉粉进行37℃保温试验,在贮存到第8周时,菌落总数为5.08 CFU/g,TBARS值为1.53 mg/100 g。推测该骨肉粉在常温条件下可贮存8~10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