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饲养奶牛的收人,主要来源于成年母牛的产奶量。奶牛产奶水平的高低取决于2个因素,即遗传和环境。遗传上的产奶潜力要变为现实的产奶量,就要不断改进和提高饲养技术。因此,根据高产奶牛的生理特点,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以充分发挥母牛遗传产奶潜力,获得较高的产奶量,是当前奶牛业亟待解决的问题。1泌乳前期奶牛产犊后开始泌乳,泌乳量逐渐上升至泌乳高峰。泌乳早期指产犊后开始到产后70天,此期产奶量可  相似文献   

2.
奶牛耐寒但怕热,黑白花奶牛对热的耐受力更差。因此,随着夏季来临,气温明显升高,奶牛的产奶量开始下降。为了保证奶牛夏季高产,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1 增加光照法 从奶牛分娩后初产奶时开始,每天让奶牛接受16 h的光照,可提高奶牛的产奶量10%以上. 2 削蹄法 每年定期给奶牛修整削蹄2次,可提高奶牛的产奶量10%左右.  相似文献   

4.
日粮营养水平是影响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日粮蛋白质水平是奶牛营养学研究的热点。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及牛乳中尿素氮含量的影响,可为奶牛养殖中调整日粮蛋白质水平提供依据,达到既满足奶牛生产性能的需要,又减少饲料浪费,还可以提高日粮蛋白质利用率的目的。选用体质健康且产奶量、胎次和泌乳天数基本一致的泌乳期荷斯坦奶牛2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头),分别饲喂蛋白质含量为12.2%(对照组)和10.6%(试验组)的日粮,均采用全混合日粮饲喂90 d,自由采食。在试验开始时测定奶牛的产奶量;试验开始后每个月(泌乳第56 d、86 d、116 d)分别测定1次产奶量、乳成分和牛乳中的尿素氮含量。结果表明:将日粮蛋白水平由12.2%降低到10.6%,对奶牛产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含量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可以显著降低奶牛乳中的尿素氮含量(P〈0.05)。对于产奶量在20~25 kg/d的奶牛,蛋白质水平为10.6%的日粮完全可以满足奶牛泌乳的需要,且有利于提高奶牛的繁殖性能和降低养殖成本。  相似文献   

5.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遗传因素(品种、个体)、生理因素、环境因素(饲养管理、挤乳与乳房按摩、产犊季节、外界气温、疾病)等三个方面。尤其是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对奶牛的产奶量有一定的影响。如何提高奶牛冬季的产奶量是奶牛生产环节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一、良种繁育是提高奶牛产奶量的首要条件奶牛产奶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6.
赵福荣 《现代农业》2008,(3):109-109
由于奶牛产奶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品种与其遗传因素。同一品种不同个体的奶牛产奶量往往有很大差别。因为每头奶牛的父母系不同,其产奶量的遗传性能也就不同:但同一对父母所产的母犊在不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其产奶量也会同样出现较大的高低差别。下面就如何抓好饲养管理技术,从而提高或保持高产奶牛产奶量的问题,进行如下方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与奶牛产奶量关系密切的气象因子.[方法]在冷水江市金汉乳业养殖场开展试验,探讨气温与奶牛产奶量的关系.[结果]冷水江市黑白花牛产奶的适宜温度为12.5 ~24.4℃,当平均气温≥25.O℃、极端最高气温>35.0℃时,不利于提高奶牛产奶量.炎热高温对奶牛产奶极为不利,产奶量随着极端最高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奶牛耐寒性较强,O℃以下的低温对产奶量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显著.[结论]7~8月的炎热高温是影响冷水江市奶牛产奶量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8.
一、增加光照法 从奶牛分娩后初产奶时开始,每天让奶牛接受16小时的光照,可提高奶牛的产奶量10%以上.  相似文献   

9.
1 科学地选购良种奶牛1.1 品种奶牛的品种对于产奶水平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 ,现在国内的奶牛品种以黑白花最多 ,其产奶量在不同品种奶牛中最高 ,但乳脂率偏低 ;娟栅牛产奶量较低 ,但乳脂率高。1.2 选购时的注意事项现在不少中小型奶牛场在选购奶牛时 ,经常贪图便宜而购  相似文献   

10.
影响荷斯坦奶牛305d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各因素对荷斯坦奶牛305 d产奶量的影响.[方法]采用SAS8.1软件对影响305 d产奶量的因素进行最小二乘方差分析.[结果]不同年度对305 d产奶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不同产犊季节对305 d产奶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冬季产奶量最高,夏季产奶量最低;不同胎次对305 d产奶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305 d产奶量随着奶牛胎次的增加产奶量也逐渐增加,5胎后开始下降;不同初产月龄对305 d产奶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当初产年龄在24-26月龄间产奶量最高.[结论]年度、产犊季节、胎次和初产月龄均是影响荷斯坦奶牛305 d产奶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正>自2013年开始,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以下简称畜牧所)和哈拉海农场的鑫海奶牛合作社开始合作,饲养500头澳大利亚进口奶牛,至今已近3年时间,现存栏836头母牛,外卖83头奶公牛,头胎次产奶平均日龄已经200d以上,现在日产奶量29.3kg,高峰期日产奶量33.6kg,估算头胎次平均产奶量8t以上,开创了黑龙江垦区奶牛头胎次生产的最高水平。总结3年的合作经验,概括了以下6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归结为三个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理因素。1遗传因素奶牛产奶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遗传,它是影响产奶量的内在因素。主要有品种和个体因素。  相似文献   

13.
乳房炎是危害奶牛最主要的疾病之一,患乳房炎的奶牛,产奶量下降,奶品质发生改变,严重时可造成母乳机制完全丧失而被淘汰;本文对在新疆伊犁察布查尔县牛场的二例奶牛乳房炎,通过发病原因分析,经过有效治疗,两头奶牛全部康复。  相似文献   

14.
<正>奶牛产奶量的多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因素有遗传、环境、营养和管理等方面,如何提高奶牛的产奶量?以上几个方面都应注意改善和提高,不要只注重某一个方面,而忽视其它方面,只有全面考虑,综合改善,产奶量才能得到大的提高和改善。1遗传方面的因素奶牛场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决定因素在于奶量的多少,而奶牛的产奶量取决于奶牛的品种质量,产奶潜力的高低在于奶牛的遗传基础,遗传基础不同,产奶量会有显著的差异,要想提  相似文献   

15.
奶牛产奶量与繁殖力是奶牛的两大技术指标.从江西省金牛企业集团1996~1998年度产犊奶牛,而又未发生重大疾病的头胎奶牛中抽样158个胎次的产奶量,对下胎次繁殖力的主要指标影响进行了统计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奶量与首配受胎率呈强负直线相关,且相关关系显著;产奶量与产后首配种天数呈弱正直线相关,且相关关系显著;产奶量与产犊间隔呈中等正直线相关,且相关关系显著.  相似文献   

16.
影响产奶量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可分为遗传和环境因素。一般认为遗传差异约占奶牛产奶量变异的25%,但并不是任何牛群、随便一头牛通过非遗传手段立刻就能提高其产奶量。只有在其遗传潜质内,才可以通过改善环境、优化日粮等达到提高产奶量的目的。本文将主要探讨奶牛提高产奶量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奶牛生产中,有些养牛场(户)只注重白天对奶牛的饲养管理,却忽视和放松了夜管,降低了奶牛产奶量。实践证明,奶牛夜间管理的好坏与其产奶量关系密切(夜间管理好的奶牛可提高产奶量30%左右,反之则下降)。为了提高奶牛产奶量,养牛户应积极采取夜管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盛产期奶牛在产奶高峰期易发生低血钙症,尤其是高产奶牛因为产奶量大,体内流失的钙较多,经常出现低血钙症,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为了研究钙剂对盛产期奶牛产奶量的影响,本实验通过选择年龄、体重、胎次、妊娠期、泌乳月份和产奶量基本相似的健康荷斯坦奶牛,进行随机分组,对实验组的奶牛在三天内每天灌服1瓶500毫升反刍动物钙锌预混料(含Ca2+≥17毫克/毫升),对照组奶牛则不灌服钙剂。结果显示:实验组奶牛较对照组奶牛平均产奶量每天多产1.6千克,证明在盛产期奶牛补充钙剂,可以有效提高产奶量,并且明显延长奶牛产奶高峰期。  相似文献   

19.
<正> 在奶牛的饲养中,有些养牛户只注重白天对奶牛的饲养管理,却忽视和放松了夜管,降低了产奶量。实践证明,奶牛夜间管理的好坏与其产奶量关系密切,为了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养牛户应积极采取夜管措施。 1.适量加喂夜食。奶牛是反刍动物,采食量大,消化快,除白天喂给足量的草料外,夜间10时左右还应投喂适量的草料(但不宜过多,以免造成消化不良),然  相似文献   

20.
近年黑龙江北安市调整了产业结构并实行了主辅换位,使奶牛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也加快了农村致富奔小康。但经调研高产奶牛较少,许多农户养奶牛产奶量较低,据调研分析有许多因素直接影响奶牛产奶量的提高,现综合奶牛示范村的新经验新方法新措施提供农户参考。一、选购优良奶牛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