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猪瘟(HC)是由猪瘟病毒(HCV)引起的一种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病理变化特征是毛细血管变性所引起的出血、梗塞和坏死。我国对猪瘟的防制工作十分重视,它目前仍然是我国养猪业的一大主要疫病。1猪瘟的流行和发病特点近年来猪瘟的流行和发病特点已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猪瘟疫苗的免疫接种,现已使烈性、急性猪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流行形式已由频发的大流行变为周期性、波浪式的区域散发性流行。大多数病例表现多样化,出现非典型猪瘟、无名高热及猪瘟病毒的持续感染(亚临床感染)、胎盘感染、初生仔猪先天性震颤和妊娠母猪…  相似文献   

2.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在发病特点上出现了以无名高热,临床症状显著减轻.死亡率减低,病理变化也无显著特征的温和型猪瘟,必须依靠实验室诊断才能确诊,并出现了猪瘟病毒的持续性感染(亚临床感染)、胎盘感染,出生仔猪先天性震颤和妊娠母猪的带毒综合征(母猪繁殖障碍)。  相似文献   

3.
<正>近10多年来,猪瘟的流行形式已从频繁发生的大流行转变为散发性流行,而分布上也仅局限于某些地区和某些猪场。在发病特点上,出现了所谓非典型猪瘟(HC),温和型猪瘟和无名高热,其症状显著减轻,死亡率降低,病理变化也不明显,以至于必须依赖实验室才能确定,并出现了猪瘟病毒的持续感染(亚临床感染)、胎盘感染、初生仔猪先天性震颤和妊娠母猪的带毒综  相似文献   

4.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该病在发病特点上出现了无名高热症状,其他临床症状显著减轻,死亡率降低,病理变化也无显著特征,必须依靠实验室诊断才能确诊。而且出现了猪瘟病毒的持续性感染和胎盘感染,出生仔猪先天性震颤,妊娠母猪呈现带毒综合症。  相似文献   

5.
李尚波 《养猪》2005,(4):61-62
四猪瘟的免疫防制猪瘟(Hogcholera,HC)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致死性、接触性传染病,以高热、出血为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1当前猪瘟流行和发病特点近年来,我国猪瘟的流行和发病特点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其流行形式从频发的大流行  相似文献   

6.
试述当前国内猪瘟流行特点、疫苗现状及防制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猪瘟 (Hog cholera,HC)是由猪瘟病毒 (HCV)引起的一种 A类烈性传染病。因其致死率高、危害严重 ,而受到各养猪国家的关注。我国对猪瘟的防制工作十分重视 ,并提出当前应采取以免疫接种为重点的综合性防制措施。本文就当前国内猪瘟流行 (发病 )特点 ,疫苗现状及防制对策等方面作一简要介绍。1 猪瘟流行和发病特点 近年来猪瘟的流行和发病特点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其流行形式从频发的大流行转为周期性、波浪式地区散发性流行。在发病特点上 ,出现所谓非典型猪瘟、温和型 (慢性 )猪瘟和无名高热等 ,症状显著减轻、死亡率降低、病理特征不明…  相似文献   

7.
<正>近些年来,由于带猪瘟病毒母猪的存在、流行毒株发生较大变异、动物无序流动、疫苗质量不稳定、免疫程序不合理及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我国猪瘟(CSF)流行和发展呈现新的变化,出现所谓非典型性猪瘟,在发病特点上表现为散发性流行,病程较长,临床症状不典型,病理特征不明显,死亡率降低,以致须依赖于实验室才能确诊;并出现了持  相似文献   

8.
猪瘟(Hog cholera or 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Hog cholera virus or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的一种猪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流行广泛、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是世界养猪业的第一大威胁,也是我国养猪业的头号杀手.其特征是:急性,呈败血性症状,实质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慢性,呈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近年来,猪瘟的流行和发病特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流行形式从频发的大流行转变为周期性、波浪形的地区性和散发性流行,出现了非典型猪瘟、慢性猪瘟、猪瘟持续感染、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等,给猪瘟的诊断与防制带来很大挑战.猪瘟病毒在自然条件下可感染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而且一年四季均发生;病猪是主要传染源.猪瘟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经消化道或者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9.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以高热稽留、出血和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严重威胁养猪业的病毒性疾病。近年来猪瘟的发病特点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过去的典型猪瘟转变为病理变化不典型、临床症状轻微的非典型猪瘟。猪蓝耳病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出现的高度传染性疾病,其病原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病毒是单股正链核糖核酸病毒。主要导致母猪繁殖障碍和断乳仔猪呼吸系统症状,并干扰猪正常免疫系统,易造成猪瘟免疫失败,造成猪蓝耳病和猪瘟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猪瘟在发病特点上出现了以临床症状较轻、死亡率较低、病理变化不显著的温和型猪瘟,并同时出现了猪瘟病毒的持续性感染(亚临床感染)、胎盘感染,初生仔猪先天性震颤和妊娠母猪的带毒综合征(母猪繁殖障碍),均需借助实验室诊断.猪气喘病又称支原体肺炎,是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特征主要表现为咳嗽和气喘.猪链球菌病在兽医临床上是多发性常见病,常见局部淋巴结脓肿、关节肿胀,以出血性败血症伴发脑膜炎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猪瘟(Classicalswinefever,hogcholera)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发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以发病急、高热稽留和毛细血管壁变性引起广泛出血、梗塞和坏死等变化为特征.20世纪70年代后期,猪瘟的流行和发病特点由大流行转为散发,由急性转为慢性,由典型症状转为非典型症状,不仅引起母猪繁殖障碍、新生仔猪先天性感染,  相似文献   

12.
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瘟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猪瘟的防疫密度接近100%,但由于受猪瘟疫苗的质量、防疫程序、饲养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猪瘟发病率仍较高。1当前猪瘟流行和发病特点在发病特点上,出现所谓非典型猪瘟、温和型(慢性)猪瘟和无名高热等,症状显著减轻,死亡率降低,病理特征不明显,以致须依赖于实验室才能确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来,我国很多地区暴发严重的猪疫情,对养猪业造成很大损失.本次疫情以高热、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治疗效果不佳、饲料报酬降低、母猪繁殖障碍、生长速度下降等为特征,各种年龄、品种、性别的猪均可发生.该病发病急、传播快、多与非典型猪瘟(温和型猪瘟)病毒、圆环病病毒、蓝耳病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附红细胞体、弓形体、链球菌病原混合感染,导致疫情复杂化.  相似文献   

14.
《养猪》2015,(1)
<正>猪瘟仍是目前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传染病之一。虽然近年来很少出现典型的临床病例,但发病猪群中总能见到猪瘟存在。现把目前猪瘟流行特点和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及防控建议总结如下。一、我国目前猪瘟的流行特点(一)猪瘟呈散发:没有出现大规模暴发,免疫猪群以非典型猪瘟为主。(二)持续性感染:猪场种猪带毒现象较为普遍,一些猪场带毒率比较高,常见于母猪,造成繁殖障碍,可垂直传播,造成仔猪先天感染,是仔猪发病的主要原因。后备种猪有隐性感染或带毒现象,因种猪流通和交易而造成猪瘟病毒的传播,成为其它猪场和新建猪场猪瘟的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15.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集中化猪场均实施了以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猪瘟的发生和流行。但近年来,集约化猪场猪瘟流行特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非典型、温和型猪瘟。主要表现为猪瘟病毒持续感染(亚临床感染)、胎盘感染、初生仔猪先天性颤抖、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繁殖障碍)等。当前非典型猪瘟在我国较多的集约化猪场不同程度地发生。由于当前猪病比较复杂,猪瘟又非典型化,往往易被其他病病或继发并发感染而造成误诊而忽视猪瘟的存在。为了有效地防制当前集约化猪场非典型猪瘟的流行,现就当前非典型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与病变、发病原因及防制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近年来猪瘟流行特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非典型、温和型猪瘟。主要表现为猪瘟病毒持续感染、胎盘感染、初生仔猪先天性颤抖、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等。由于当前猪病比较复杂,猪瘟又出现非典型化,往往易被其他疾病或继发并发感染造成误诊而忽视猪瘟的存在。本文简单阐述当前非典型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与病变、发病原因及防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翟云娇 《兽医导刊》2016,(4):125-126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近年来盈江县猪瘟流行特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非典型、温和型猪瘟.主要表现为猪瘟病毒持续感染、胎盘感染、初生仔猪先天性颤抖、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等.由于当前猪病比较复杂,猪瘟又出现非典型化,往往易被其他疾病或继发并发感染造成误诊而忽视猪瘟的存在.本文简单阐述当前盈江县非典型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与病变、发病原因及防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近年来猪瘟流行特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非典型、温和型猪瘟.主要表现为猪瘟病毒持续感染、胎盘感染、初生仔猪先天性颤抖、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等.由于当前猪病比较复杂,猪瘟又出现非典型化,往往易被其他疾病或继发并发感染造成误诊而忽视猪瘟的存在.本文简单阐述当前非典型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与病变、发病原因及防制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夏道伦 《兽医导刊》2013,(10):19-21
近年来,猪瘟在我国虽然没有大规模流行,但在一些养猪场户中猪瘟仍然常常呈散发性流行,而这种散发性流行与之前相比较,其流行和发病特点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临床上由典型猪瘟向非典型猪瘟、温和型(慢性)猪瘟和无名高热等转变;猪的发病症状表现不明显,且死亡率降低,多表现为仔猪死亡率较高,成年猪则死亡率较低或可耐过;发病猪群没有季节、年龄、性别和品种的差异,猪群一旦感染,其免疫系统会遭到破坏,患猪的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 ,一些地区的猪瘟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但与先前相比 ,其流行和发病的特点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多年来实施以免疫预防为主的防制策略 ,有效地控制了猪瘟在我国的急性发生和大流行 ,使流行形式转变为地区性散发 ,疫点显著减少 ,病程由急性变为慢性过程 ,临床症状由典型变为非典型的温和型猪瘟。症状显著减轻 ,发病率不高 ,病势较缓和 ,死亡率减低。仔猪死亡率较高 ;成年猪较轻或可耐过 ,病理变化也不典型。由于病原毒力降低 ,出现持续感染(亚临床隐性感染)、胎盘垂直感染(仔猪先天感染) ,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母猪繁殖障碍)及新生仔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