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宏州冬种马铃薯是指当年10~11月播种、次年2~4月收获的马铃薯,主要生产的商品薯以外销为主。利用当地冬季得天独厚的光、热、水气候优势和在大量的冬闲田上开发种植,具有生长期短、淡季市场、产量高、效益好的特点。常年种植面积为20万亩,鲜薯产量达32万t,产值达4.3亿元,是一项实现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但由于德宏冬马铃薯产业起步较晚,生产上仍然存在着种植品种单一,种薯来源不足、质量难保证,生产上投入不足、单产低,产业发展基础较薄弱等问题,制约着产业的更高更快发展。经过对德宏州冬马铃薯产业现状的调查、分析,今后冬马铃薯产业发展上应加强新品种引进筛选示范推广、应用脱毒种薯技术和加强对种薯产地的检验检测提高种薯生产质量、增加对生产地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的投入扶持、加强对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营销组织的建设和扶持,重视加强对产区农民技术的培训提高和农技推广创新队伍的建设培训,从而保证德宏冬马铃薯产业能够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提高产业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提高产区生产技术水平,实现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对昆明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客观阐述和分析,总结昆明市马铃薯发展中存在问题,通过采取"增加投入,加大扶持力度;建立马铃薯种薯、原料薯、商品薯生产基地;完善马铃薯种薯繁殖体系;加强监督和管理,提高种薯质量"等科技手段来提高单产,增加农业生产效益,为昆明市马铃薯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四川农业科技》2009,(8):60-60
随着我省马铃薯产业发展项目的深入和马铃薯良繁体系建设的完善,我省近年来加大了对脱毒马铃薯种薯良繁体系全面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投入和实施力度,种薯质量比往年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4.
发达国家马铃薯种薯产业的发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探讨了美国、日本、荷兰等发达国家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针对中国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中国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要加强种薯新产品的研发:完善马铃薯种薯的生产、检测体系,建立马铃薯种薯的认证制度,并强制实施马铃薯种薯的质量检测体系,提高马铃薯种薯的质量;政府相关部门通过采取一定措施,提高种薯的普及率,促进中国马铃薯种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1冬马铃薯出苗率低的原因1.1种薯本身原因由于盈江县气候条件不能进行种薯自繁,冬种马铃薯种薯均需外调,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省内种薯产业化体制不完善,脱毒种薯基地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跟不上,种薯生产、收贮、检测、经营环节脱节,导致优质种薯产量不足,品质不高。二是十多年来盈江县基本上都需到丽江、会泽等大春季繁殖供种地引进种薯,种薯来源地域狭窄,价格高,多数种薯产区连作时间长,种薯代数不清,不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是甘肃省主要农作物之一,具有发展马铃薯和种薯产业优越的自然和人文优势,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具生产潜力的主要产区和最佳的种薯繁育基地之一。近年来,在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种子工程等项目的实施,特别是以扶持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建设为重点内容的马铃薯增产增收项目实施以来,全省脱毒种薯生产体系基本健全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种薯生产经营单位迅速成长对外供种能力不断加强,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种薯生产经营行为规范有,种薯质量检测体系初步建立种薯质量进一步提高,有力地促进了甘肃省种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齐齐哈尔市马铃薯产业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齐哈尔市是我国及黑龙江省马铃薯重要产区,发展马铃薯产业是齐齐哈尔市农业战略性调整的重点任务.在目前条件下,提出齐齐哈尔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建议:做好区域定位和布局,形成各具特色的马铃薯种薯、商品薯、原料薯专业产区;营造宽松环境,进一步完善马铃薯商品销售服务体系;在技术上,不断培育优质专用的品种,研究生产技术,完善种薯生产技术体系和规模化程度,给马铃薯产业化发展以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德宏州马铃薯从2000年开始推广种植到现今,经过多年的产业化开发和市场培育,推广的技术已经成熟,生产发展具备了一定规模,冬马铃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州冬马铃薯生产经过马铃薯产业体系德宏试验站建设、高产创建、全省冬马铃薯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建设实施,推广实用增产技术、加强技术培训,使产区生产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加上商品薯市场价格逐年走高,全州冬马铃薯生产产量和效益都有较大提高,冬马铃薯已经成为德宏冬季农  相似文献   

9.
针对德宏州冬种马铃薯生产中 ,种薯缺乏、自给率低、基本靠外地调入、休眠期难于打破、种源难于保证等实际 ,论证了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 ,利用本地温凉山区进行春种夏繁马铃薯种植 ,建立种薯生产基地 ,生产种薯 ,满足冬种马铃薯用种的可行性 ;提出了实施春种夏繁的技术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是甘肃省主要农作物之一,具有发展马铃薯和种薯产业优越的自然和人文优势,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具生产潜力的主要产区和最佳的种薯繁育基地之一。近年来,在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种子工程等项目的实施,特别是以扶持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1.
天水市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天水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天水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对策是:建立健全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尽快建立马铃薯标准化生产体系;建立完善马铃薯加工销售体系。  相似文献   

12.
固原市马铃薯产业发展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围绕马铃薯产业发展指导思想,结合固原市马铃薯产业生产现状,分析了固原市马铃薯产业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指出要建立完善的三级脱毒种薯繁育推广体系,发展种薯产业。  相似文献   

13.
天祝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天祝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天祝县马铃薯发展的对策是:建立种薯质量监测体系,完善商品薯销售市场;加大贮藏设施建设力度,确保马铃薯储存安全;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强化龙头企业,增强加工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毕节马铃薯产业发展,系统分析了该市马铃薯产业在脱毒种薯繁育和推广、产业化经营、品牌建设及产业脱贫攻坚方面的发展成效,以及存在的种薯和商品薯基地基础设施缺乏、加工业发展水平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生产综合机械化率低、劳动生产率低等问题,并提出把毕节建成中国南方最大的马铃薯脱毒种薯供应基地、优质商品薯基地、马铃薯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和马铃薯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基地的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会东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提出了加大政府支持,强化多方投入;加快种薯体系建设,提供种薯保障;加强标准化安全生产技术创新,做好技术支撑;加强对马铃薯晚疫病等重大病虫害的防控;开展马铃薯贮藏技术研发,完善贮藏体系、方式;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快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具;培育新型主体,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产业化经营和品牌建设的发展对策,以期为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甘肃河西地区马铃薯产业现状及主粮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通过分析河西地区马铃薯种薯繁育、机械化生产、商品薯贮藏、加工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马铃薯产业发展思路是:积极开发与主粮化相适应的品种,提高脱毒种薯繁育水平;严格执行马铃薯良种繁育推广程序,加强种薯质量监管;鼓励马铃薯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加强贮藏设施建设,开展贮藏技术研究;开展马铃薯主食食品开发研究;促进马铃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恩施山区马铃薯产业发展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光耀  薛仁梅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2):2392-2393,2397
对恩施山区马铃薯产业发展中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恩施山区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应品种良种化、技术标准化、产品专用化、开发产业化的建议,重点是进行脱毒种薯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及推广、脱毒种薯低成本快速繁殖技术研究、晚疫病及虫害标准化防治、无公害富硒马铃薯标准化高产栽培研究。  相似文献   

18.
对古浪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自然条件,交通条件,产业政策及技术基础等方面分析了古浪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优势,提出了建立完善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立商品薯生产基地;进一步加强种薯贮藏设施建设;健全物流体系;加强新技术推广应用等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9.
镇雄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了镇雄县马铃薯产业发展优势、主要做法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建设、加强良种繁育与商品薯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加强组织化市场体系建设、加强扶持培育经营主体和营销经纪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发展对策,努力将镇雄县建成云南省优质马铃薯种薯供应基地、商品薯基地和产品加工基地以及扶贫产业示范基地,以期为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是宁夏的特色优势产业。对宁夏马铃薯产业进行了SWOT分析,发现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种植缩减、竞争力薄弱、产业链不成熟等问题。基于此,科学谋划宁夏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蓝图,坚持“种薯繁育、鲜薯外销、淀粉加工、主食开发”四业并举,做足做好“土特产”文章,大力实施特色农业提质计划,加快推进马铃薯产业现代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对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