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关于乌鲁木齐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乌鲁木齐市为例,着重探讨干旱区城市园林建设的方向、原则和布局.强调生态园林是干旱区城市园林建设的必由之路,针对干旱区城市的具体情况,提出其生态园林系统应由三部分组成,即市区园林生态系统、城郊园林生态系统和外围的荒漠园林生态系统.并针对三个子系统的特点,分析了有利与不利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景观生态学是传统生态学向宏观与空间方向发展的自然延伸。从研究内容上看,主要有景观生态评价和规划,景观格局、生态过程和尺度,景观生态保护与生态恢复三部分;从研究层次来分,从生态系统、景观和区域深入到了城市园林绿地的范畴,并将其理论直接应用在园林绿地规划中。其中生态评价对绿地现状的分析、优化景观格局以增加绿地的异质性和稳定性、斑块和廊道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理论为园林绿地规划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方法,使园林绿地规划不仅是形式和功能的结合,而且更能发挥其生态效益,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生态系统已经成为生态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但在应用中却因研究者、研究对象等的不同而定义出不同的内涵,在表述中又统一于Tansly的定义,使得同一个“生态系统”代表不同的概念。为明确生态系统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该文以形式逻辑学、集合论为基本思维工具。结合生态系统与一般系统的种属关系,总结生态学中的应用实例,并深入分析环境、边界等概念,认为:Tansly提出的“生态系统”定义存在逻辑错误,不符合系统论中“系统存在于环境中”的判断,因而不能明确表述研究对象;在个体、种群、群落、景观、生物圈中不存在生态系统这一层次,它们都是生态系统的外延;生态系统即生态学系统,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本身就是生态系统,不能将环境纳入生态系统之内.虽然生态系统不能脱离环境而独立存在。  相似文献   

4.
罗萍嘉  耿寿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996-13000
基于恢复生态学的手法,以徐州市云龙山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设计为例,提出山体恢复的视觉层面、自然生态层面、历史人文层面,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退化山体生态系统恢复应遵循的一些基本方法与原则。最终实现退化山体生态系统恢复到一个自身稳定、自我维持的稳固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5.
系统地阐述了枇杷的生态学特征,深入发掘了枇杷的文化内涵,归纳总结了其在园林中的应用及综合利用价值,并对其开发前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景观生态学所针对和研究的范围较大,它是由多个不一样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它是传统园林生态学的一个自然延伸。目前,景观生态学的理论贯穿于"海绵城市"这一热门课题研究,成为生物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的桥梁,成为环球生态学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7.
植物生态学指导下的湿地植物建设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湿地植物是构建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内容。从植物生态学的角度阐述了湿地植物的生态系统,并提出了湿地植物的规划设计指导准则,旨在为今后的湿地建设提供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园林生态学课程是园林及风景园林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分析园林专业园林生态学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指出园林生态学实验课程存在的实践内容更新不及时、实践教学内容趣味性欠缺、实践教学方法传统简单、缺乏系统性强的实践指导教材等问题。笔者从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和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编辑园林生态学实验指导教材3方面提出园林生态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计量等方法对已有科研成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近50年园林生态学科领域科研发展经过了起步探索(1962-1981)、缓慢发展(1982-2001)、快速发展(2002-2011)3个时期,园林生态学作为生态学一个新的分支学科,于20世纪90年代末初见端倪,作为一门新兴独立的应用生态学分支学科于21世纪初已基本形成.中国园林生态学领域的研究包括园林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问题、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问题以及园林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关系问题.当代园林生态研究主要有生态效益研究、生物与环境研究、人的需求与行为研究、生态规划与生态管理研究4个方面,目前园林生态学研究主要侧重生物与环境研究和生态效益研究,两方面的研究成果占总体研究成果的76.3%.不同研究方面也有各自的侧重点,如生物与环境研究侧重对植物的研究,生态效益研究侧重净化环境、水土保持和防灾减灾,生态规划与生态管理研究则侧重生态规划与设计.对四个研究方面的论文主题词检索和高频主题关键词的分布进行统计,结果显示,研究的热点有多样性、群落、水土保持、防灾避险、净化环境、生态规划与设计等.对CNKI中4个研究方面成果中获基金资助项目论文进行统计(不排重),总体成果中基金项目论文所占比重为10.8%,国家和地方基金是园林生态学科研基金资助的主要来源,基金论文比例之和达到85.4%,且国家和地方基金资助论文较多的是“生态与环境研究”和“生态效益研究”,合计占基金论文79.1%.SCI-E中收录的文献基金论文率为47.1%,是CNKI数据库收录的文献基金论文率的4.3倍,且国际基金是基金论文的主要资助来源之一,说明中国园林生态学领域部分科研成果得到国际学界关注.基于CNKI相关主题词统计,“园林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只有“景观生态学”的1%,“城市生态学”的8.3%,“园林生态学”学科系统理论研究在相关生态学科研究中所占比重很低,其理论和方法研究还较薄弱.今后在进一步完善学科理论体系、持续开展生态效益和园林植物研究的同时,为更好地研究和解决人-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问题,提供更多的科学理论支撑,还需拓展交叉生态心理学或环境心理学等其他相关理论,更多地关注人与环境互相作用关系以及生态规划与生态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既使环境更好地满足人的行为需求,也使人认识到改变一些行为能更好地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0.
李莉 《现代农业科技》2010,(3):25-25,27
分析了园林生态学实践课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园林生态学课程的特点和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从实践内容、实践方法、实践手段等方面,提出了园林生态学实践课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措施,以期为该实践课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风景园林学动态研究是为明确风景园林学某一阶段的专业研究动向及重点关注领域所进行的分析研究。通过SCI、Science Direct及中国知网3个数据库检索2004~2014年与风景园林学相关的文章,利用NE软件对文章进行期刊统计、关键词统计,分析文章,归纳当今国内外风景园林学十大研究热点。其中,生态系统服务作为当前风景园林学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生态系统服务的调节功能,如生物防治、授粉服务、碳汇调节;生态系统服务的景观评估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在土地利用、城市规划、景观管理方面的运用。笔者着重于通过研究相关文章,归纳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异同,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理论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论述了风景园林生态设计需要考虑的5种生态关系,即景观与外部系统的生态关系,景观内部各元素之间的生态关系,景观元素内部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生态关系,景观生命体与其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讨论了风景园林生态设计的一般步骤;设计了一种风景园林生态设计的调查因子及其分类表.  相似文献   

13.
生态环境脆弱区的景观动态监测与预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为干旱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的典型代表 ,晋陕蒙接壤地区在自然地理上有其独特的空间分布格局 ,在生态上具有显著的脆弱生境特征和演化规律 .该文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选取分维数、分离度和景观优势度等指标 ,对该区脆弱环境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 ,并探讨了景观格局的形成过程 .同时 ,运用马尔柯夫链模型对未来土地利用的景观格局进行了预测 .  相似文献   

14.
对上海市公园绿地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分析群落密度、冠幅、树种出现频率等对群落景观的影响,并按生态园林景观分类方法对部分典型植物群落进行分类探讨,列举了适合上海公园绿地生境的群落结构模式和植物群落优化调整的技术途径,以期更好地满足上海市公园绿化建设的需要,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景观生态学与土地的关系基础上,探讨了景观生态学的景观结构与功能理论、生态整体性与空间异质性理论、等级尺度理论、景观变化与稳定性理论等对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的诠释。进而将宏观的景观生态学引入相对微观的景观设计当中,进一步丰富现代景观的设计理念,以适应新时代景观设计发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6.
近自然治理——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的荒溪治理工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荒溪系统是流域管理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单元.该文基于欧洲近20a来关于近自然治理的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近自然治理———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的荒溪治理工程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在阿尔卑斯山区国家的应用情况.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分析了传统荒溪治理工程对荒溪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了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的荒溪治理工程的规划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成都浣花溪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设计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鹏飞  潘远智  余欢  张郑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18-15220,15223
成都浣花溪公园是模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设计建造的半人工湿地公园,是一个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根据不同生态系统的景观异质性和生态功能的差异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设计,从而建立的一个封闭的、可循环自养的,兼备生态、美学和文化等功能的湿地公园。该研究着重探讨其景观生态设计的方法和途径,为以后的城市湿地景观的规划建设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18.
研究以1959、1973、1989、2000和2008年航空和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地面调查,运用GIS技术、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塔里木河下游进行景观分类并生成景观分类图。最后使5期景观分类图转换成灰阶图像进行叠加分析,在此基础上,辨识出了景观生态敏感区域。结果表明:极度敏感区占研究区10.18%;敏感区占研究区17.95%。塔里木河下游自然景观生态系统在抗风沙、盐碱和干旱能力方面优于人为景观生态系统,研究区划自然景观生态系统敏感性地带,不仅为制定预防和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政策提供科学根据,而且将有利于人们确定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重点,提出区域生态环境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云南石林大叠水风景区景观植被恢复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景观生态学和森林生态学为理论根据,对大叠水风景区面山部分、瀑布前、清水河、瀑布上游河道4个功能区的植被恢复进行了恢复性规划研究,以达到尽快恢复景区生态系统的目的.在树种规划中着重强调乔灌草的搭配和乡土树种的使用,在景观构成上重点强调了季相变化和景观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