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2019年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樟子松沙棘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建设模式推广与示范",即将在七台河市龙山林场实施。龙山林场位于七台河市东南部,距市区18 km,隶属于七台河市林业局,地理坐标为东经131°11′58″~131°21′48″,北纬45°35′53″~45°45′24″之间。1推广的主要技术及内容1.1种源选择。樟子松选用2年生苗木,沙棘选用2年生深秋红大果沙棘。优秀的水土保持生态经济树种——深秋红大果沙棘,是在引进芬兰沙棘种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开发厚朴新型分子标记,分析广东乐昌龙山林场厚朴资源的亲缘关系,以方便后续进行 厚朴优株选择和优良品种选育等研究工作。【方法】以 14 个由广东乐昌龙山林场种植的、种源来自江西省各 地的药用植物厚朴为材料,根据 GenBank 中厚朴 cDNA 序列信息,利用 NCBI(https://www.ncbi.nlm.nih.gov)上 Primer BLAST 工具设计厚朴靶区域扩增多态性(Target Region Amplified Polymorphism, TRAP)标记固定引物,与 SRAP(Sequence 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随机引物配对,扩增厚朴基因组 DNA,开发厚朴 TRAP 标记。 统计 TRAP 标记与厚朴 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扩增产物的电泳带型图谱,用 NTSYSpc2.10e 软件进 行聚类分析,分析 14 个厚朴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结果】 从 14 条固定引物与 5 条随机引物配组 形成的 70 对引物中共开发出 7 个扩增产物电泳条带清晰、带型丰富、多态性好的厚朴 TRAP 标记;构建了厚朴 资源的亲缘关系树状图,结果表明龙山林场厚朴资源遗传相似系数在 0.75~0.88 之间,母株与对应子代之间遗传 相似系数并不是最高。【结论】厚朴群体内基因交流频繁,遗传多样性丰富,新开发的 TRAP 标记将为厚朴优 株鉴别、优良品种选育、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3.
我们于2002年10月从浙江省武义县引进茭白繁种,2003年在古县镇福龙山林场种植20公顷。在其生长过程中,茭白锈病发生普遍且严重,一般发病率30%~40%。严重的达80%以上,甚至全部枯死,严重影响了茭白的产量。  相似文献   

4.
黄山松自然状态下感染松材线虫病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国内首次在安庆市大龙山林场海拔近700m的高山地区发现了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 Buhrer)Nickle)自然侵染黄山松(PinustaiwanensisHayata),且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调查发现:松材线虫在黄山松上的侵染有其特殊性,如罹病木材有松香味;罹病株针叶虽变红,但色彩不鲜艳,有的罹病林针叶未全部变红,部分仍呈绿色;病害发展速度较慢;罹病木均有松褐天牛危害痕迹,且混杂有其它线虫。  相似文献   

5.
对柑桔黑刺粉虱在湖南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摸清了黑刺粉虱田间消长规律,研究了黑刺粉虱生物学特性,调查了黑刺粉虱的主要天敌种类和寄生情况.  相似文献   

6.
黑苦荞是甘洛县具有发展优势的特色农作物之一,介绍了甘洛县黑苦荞产业的现状,分析了甘洛县实施黑苦荞产业化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甘洛县黑苦荞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黑玉米的营养价值,分析了国内外黑玉米的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我国黑玉米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草原黑毛虫对畜牧业的影响,从气候条件、牧业现状等方面剖析了草原黑毛虫发生的原因,指出了草原黑毛虫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御对策,以期为防治草原黑毛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情况、发生规律及危害,分析了黑条矮缩病发生及流行原因,提出了黑条矮缩病防治措施,并对抗黑条矮缩病水稻育种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苏北地区水稻黑条矮缩病暴发流行原因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情况、发生规律及生产危害,分析了黑条矮缩病发生及流行原因,提出了黑条矮缩病防控措施,对抗黑条矮缩病水稻育种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竹林  吕默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938-4940,4944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特殊群体,他们的贫困具有转移性、边缘性、介入性、聚集性、发展性、循环累积性以及代际传承性等特征。农民工贫困包括资本贫困、权利贫困及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贫困,其中资本贫困和权利贫困是阻碍农民工城市生存、发展,乃至于实现市民化的工具性手段,而可持续发展能力贫困才是其贫困的真正根源。只有进行制度重构、资本赋予和能力再造,才能使农民工走出贫困的陷阱。  相似文献   

12.
基于贫困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贫困发生率、贫困缺口率、SPG指数、贫困承受等指数对样本村的贫困广度、深度及强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各地形区和各民族村的恩格尔系数、贫困发生率和贫困缺口指数三者之间的动态趋同度较高。2)各地形区和各民族村的贫困承受指数和SPG指数整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贫困状况向好趋势明显。3)各贫困村的脱贫时间在逐年缩短,扶贫工作取得切实成效,而黄土丘陵沟壑区贫困村的贫困广度、深度和强度是三地貌之最,扶贫负担仍然很重。村域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必须确保前期问卷设计的多维性,注重扶贫政策制定的均衡性、特殊性和资源分配的区域性,并要加强后期的技术动态监测与创新管理。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20世纪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快速下降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但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农村贫困问题并没有继续得到明显改善,贫困人口数量保持刚性稳定,过去对贫困人口数量的估算也受到了各方面的质疑。贫困人口生计脆弱性、妇女贫困等一系列的贫困问题仍然十分严峻。本文从我国贫困人口数量、贫困人口分布、贫困结构和贫困程度以及贫困人口生计等角度,总体叙述了当前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14.
库区由于生产资源匮乏、生存条件恶劣、扶持政策不够等,历来是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成为反贫困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对安徽省库区基本情况和贫困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合反贫困理论进展,就提高库区扶贫开发水平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加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广州市新一轮扶贫开发确定的贫困帮扶村作为样本,按照抽样调查原则,实施贫困监测。调查农村居民现金和实物收支、农村住户成员及劳动力从业、农村居民家庭食品和能源消费、住房和耐用消费品拥有等情况。根据对调查样本的监测分析,总结扶贫开发取得的主要成效,指出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从建立村级巩固脱贫成果长效机制,激发贫困户内生脱贫动力,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强化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整合扶贫资源、建立贫困村产业示范园,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一村一品",加强对贫困户宣传教育、推广教育扶贫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扶贫战略自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巨大成功,农户贫困率降低十分显著,但随着扶贫的深入,消除剩余贫困的难度也不断增大。基于浙江、湖北、云南三省1 362户农户持续10年的微观调研面板数据,综合采用统计指标和计量模型方法,分析了我国农户贫困的持续性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虽然我国农户贫困主要是暂时性的,但随着贫困标准的提高,持续性贫困人口比例将显著增加,且区域分布不均衡,东西部在贫困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农户个体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其脱离持续性贫困的重要影响因素。此外,减少社会排斥将促进弱势农户提高社会资源积累,有助于农户脱离长期贫困。分散收入风险,也有利于农户摆脱长期贫困。除了人力资本、社会排斥性、收入风险等对农户贫困持续性产生影响外,地区资源禀赋,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差异会对农户持续性贫困产生显著影响。当农户长期处于贫困,这表明其脱离贫困的难度更大,可行能力被剥夺的程度更深,应当是扶贫政策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多维贫困理论,对贵州省少数民族聚居D乡扶贫数据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多因子方法得到“家庭背景”、“民族与自身发展”、“地理环境”、“健康与劳动力”四个重要贫困维度,并基于k-medios聚类识别得到5个差异贫困群体。并基于关联规则,得到不同扶贫手段在差异群体中效果关系。分析发现(1)不同群体扶贫效果存在显著差异;(2)各群体中,“家庭背景维度”、“健康与劳动力维度”对扶贫效果影响最大;(3)教育扶贫在“弱势”及“一般”状态贫困群体中没有收到好效果,但对少数民族群体效果显著。相关建议包括:(1)针对少数民族占优群体,推广“教育+产业”扶贫模式;(2)采取预防干预,防止“良势”群体向“弱势”群体转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我国贫困人口问题已由绝对贫困转为相对贫困问题.通过以分析晋江市在治理相对贫困中采取的措施及其存在的问题,探索更高效的治理相对贫困问题手段,为其他经济发达地区提供借鉴.[方法/过程]以晋江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分析晋江市在治理相对贫困问题中的取得...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贫困之间的关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以重庆市37个区县为例,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对研究区的交通可达性进行定量评价,并构建以区县为单元的多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分析研究区交通可达性与多维贫困耦合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重庆市县域交通可达性相对较高,区县之间差距较大,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梯度变化特征,可达性值由东向西逐渐降低;②重庆市县域多维贫困程度相对较高,空间集聚效益较强,高多维贫困度和较高多维贫困度的区县主要分布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低多维贫困度和较低多维贫困度的区县主要分布在都市圈和主城区;③将交通可达性与多维贫困的耦合水平分为低度耦合、中度耦合、高度耦合、极度耦合4种等级,重庆市县域耦合度整体较高,片区之间耦合水平具有差异,主城区和都市圈耦合水平相对较高,属于低贫困程度的高耦合水平,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耦合水平相对较低,属于贫困程度相对较高的低耦合水平;④将交通可达性与多维贫困的耦合类型分为交通可达性滞后型、多维贫困滞后型、双贫困同步协调发展型三大型,其空间分布具有一定规律,交通可达性滞后型区县较分散,多维贫困滞后型区县集中在重庆市西部地区,双贫困同步协调发展型区县则分布在市域西南和东北两端.  相似文献   

20.
精准脱贫是中国消除贫困的顶层战略设计。妇女是贫困的主要群体之一,妇女脱贫是精准脱贫的重要内容。将社会性别引入贫困问题,建立对精准脱贫的社会性别审视,有助于拓展并深化其学理内涵,巩固并加强其施策成效。妇女与贫困深度联结,在贫困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中,从添加妇女和妇女问题深化至构建性别敏感的脱贫战略,可以准确研判妇女致贫原因,建立确保防止妇女返贫的长效机制。就战略层面而言,将社会性别作为精准脱贫的一个必要考量,可以深入把握"精准脱贫"的确切内涵;就策略层面而言,需要针对妇女脱贫的特殊性,使性别意识融入战略原则和施策路径制定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