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夹竹退笋原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夹竹退笋原因研究孙国忠,邹清平(四川省林业厅保护处)(梁平县林业局)白夹竹(PhgllostachysnidulariaMunro)退笋是白夹竹生产和发展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经6年研究,白夹竹退笋率极高,均在70%以上,其中出笋初期和盛期退笋...  相似文献   

2.
白夹竹退笋综合控制效益分析*孙国忠(四川省林业厅保护处)黄运勇(梁平县西山森林经营所)在对白夹竹退笋综合控制技术研究的同时,在大面积竹林内推广应用,降低退笋率,提高上林率和竹材质量,增产效益明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在经济效益上,控制退笋后,每亩...  相似文献   

3.
白夹竹退笋综合防治效益分析伍文龙,宋功文,何婧,胡建华(华蓥市林业局)白夹竹[PhyllostachysnidulariaMunro],俗名白家竹、白竹、枪刀竹,是华蓥市主要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竹种,多年畅销省内外,由于白夹竹笋期受害虫危害和经营管理不善...  相似文献   

4.
白夹竹退笋的主要害虫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夹竹退笋的主要害虫调查研究*孙国忠(四川省林业厅保护处)白夹竹(PhylostachysnidulariaMunra)属单子叶植物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散生。它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材质好、价值大等特点。在我省资源分布为5.0万公顷,以万县、达县、南充...  相似文献   

5.
金叶泉蝇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孙国忠(四川省林业厅保护处)李明川(梁平县林业局);白夹竹笋形成大量退笋的过程中,金叶泉蝇是导致退笋的主要害虫,占40%左右。为此,在林间定期观察和室内进行人工饲养,对其生活习性、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观测研究。研究表明,该虫一...  相似文献   

6.
浅析四川省白夹竹低产原因及改造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白夹竹经营现状,分析白夹竹低产低效形成的原因及各种制约因素,探索改造低产白夹竹林的技术措施,指出当前白夹竹低产林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雅竹(Phyllostachysvivax)、斑苦竹(pleioblastusmaculatus)、满山爆竹(Sinobambsalaeta)、孝顺竹(Bambusamultiplex)、大节竹(Indosasacrassiflora)和茶秆竹(Arrndinariaamabilis)6个竹种的节长变化规律,发现其共有两种节长变化类型.可用不同的模型去拟合,拟合效果良好.同时,应用数学分析的方法,对这两类节长模型的特性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白夹竹(Phyuostachys niduaria munro)生长快、成材期短,是造纸、竹编和人造纤维的重要原料。广大农村利用荒山荒地适情发展白夹竹生产,是开展多种经营的一个门路。 白夹竹的竹材产量与经营水平和立地条件关系较大,为了提高它的产量和质量,我地进行了白夹竹施肥、抚育和间伐试验。  相似文献   

9.
白夹竹为大熊猫喜食竹种,常被用作圈养大熊猫的饲用竹.2018年5月—2018年9月,为了探索白夹竹的人工栽培技术,本文在卧龙自然保护区耿达镇神树坪基地进行了白夹竹的雨季栽培试验.试验已经完成了白夹竹的移栽并进行了6次生长数据调查,得到了有效数据.数据显示,本次试验在缓苗期、发笋率及成活率方面均优于普通栽植方式,尤其是竹...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白夹竹密度调控、施肥、覆盖等竹笋促成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密度控制在800~1000株/667m^2时有利于提高白夹竹可食笋总量和可食率;覆盖有利于毛笋总量和平均毛笋质量增加;施肥能够明显的提高竹笋的产量和竹笋品质,是白夹竹经营中的一项主要措施,年度施肥4次对白夹竹生长发育的促进是长效而显著的。  相似文献   

11.
桐梓县引种优良笋用竹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引种地和原产地生态因子的比较分析,论述引种优良笋用竹的可能性,并通过对不同海拔引种的笋期,厉竹率、地下竹鞭生长及产量测算等恢复适应性指标的观测,从而进行适应性分析,初步得出的适应性顺序为:(1)新站;早竹、雷竹、红竹、白哺鸡竹;(2)元田大早竹、红壳雷竹、红竹、安吉金竹、雷竹、白哺鸡竹,乌哺鸡竹,尖头青竹,高节竹;(3)凉砚垭;早竹,红竹、白哺鸡竹,雷竹。  相似文献   

12.
不同竹种竹醋液组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气-质联用仪和ICP-OES型等离子发射仪对雷竹(Phyllostachyspraecox)、白夹竹(Phyllostachys nidularia)、斑竹(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f)、赤竹(Sasa longiligula McClure)4种竹醋液的组分含量、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4种竹醋液组分含量、有机物种类各不相同。斑竹含有81种有机物,白夹竹75种,赤竹76种,雷竹61种,主要包括有机酸类、酚类、酮类、醇类、醛类、酯类及少量其它物质。(2)从K、Ca、Na、Mg元素的含量来看,雷竹的含量最高,斑竹含量最低;重金属Hg、Cd、Se基本没有,重金属As、Pb、Cr、Co等含量各不同。(3)不同竹种的竹醋液化学组分、含量和微量元素各不同,应根据不同的用途进行合理选择竹醋液。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梁平县竹产业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梁平县竹产业发展与其他地区存在的差距,综合评价了梁平县发展竹产业的优势,得出梁平县竹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并提出加快竹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小径杂竹为原料的平行定向特制竹篾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小径杂竹-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高节竹(Phyllostachys prominens)的特制篾片为原料、水溶性酚醛树脂胶(PF)为胶粘剂制高强度的平行定向特制竹篾板的可能性。结果表明:(1)用雷竹、高节竹的特制篾片,完全可制得常态下MOR〉10N/mm^2,MOE≥1×10^4N/mm^2的闰行定向特制竹蔑板;(2)在制备雷竹、高节竹的平行定向特制竹篾板时,  相似文献   

15.
卧龙特区大熊猫竹子基地栽培成效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对 2 0 0 2年建立的大熊猫竹子基地的调查 ,所有栽培竹种的成活率均在 74%以上 ,美竹成活率最高 ,达 97.2 2 % ,白夹竹次之 ,89.38% ,拐棍竹为 76.95 % ,方竹最低 ,仅 74.44%。四种竹种发笋率的排序递次为美竹>方竹 >白夹竹 >拐棍竹 ,发笋率分别是美竹 65 .45 %、方竹 63.0 6%、白夹竹 5 0 .90 %、拐棍竹 42 .86%。从生长发育指数来看 ,美竹属于栽培竹种中的最优势者 ,仅地径略小于拐棍竹 0 .0 1 cm,而株高远远高于其它竹种 ,为84.43cm,最高有达 1 5 0 cm以上的记录 ;白夹竹地径与方竹接近 ,株高与拐棍竹相似。  相似文献   

16.
四川竹林自然分区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本文依据四川竹林类型和竹类植物区系的地域分异规律性和特点,并充分考虑自然地理环境状况,将四川竹林划分为4区8亚区:1.盆地及盆壁山地混合竹林区(包括华銮山东坡-方斗山慈竹、寿竹、白夹竹林亚区。缙云山-五指山慈竹、硬头黄竹、毛竹、水竹林亚区,龙泉山-华蓥山西坡慈竹、蓉城竹、桂竹林业区,大巴山-龙门山巴山木竹、箭竹林亚区,峨眉山-二郎山寒竹、筇竹、玉山竹林亚区等,计5亚区),2.川西南山地丛生竹林区(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以小径杂竹──雷竹(Phyllostachyspraecox)、高节竹(Phyllostachysprominens)的特制蔑片为原料、水溶性酚醛树脂胶(PF)为腔粘剂制备高强度的平行定向特制竹篾板的可能性。结果表明:①用雷竹、高节竹的特制篾片,完全可制得常态下MOR>100N/mm2,MOE≥1×104N/mm2的平行定向特制竹蔑板;②在制备雷竹、高节竹的平行定向特制竹蔑板时,必须达到一定的篾片浸胶量,以保证其非常态下的MOR值;③平行定向特制竹蔑板的吸水厚度膨胀率(TS)较大,需进一步寻求改善其TS的工艺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白夹竹(Phyllostachys nidularia)是华蓥山山区重要的基底生态经济资源,笋用经营开发是华蓥山白夹竹林经营转型的方向。通过对邻水县国营罗过铺林场不同坡位(沟槽、坡下部、坡中部、坡顶)白夹竹林的立竹数量、胸径、发笋情况的调查、观测,分析研究了不同坡位白夹竹的生长和发笋,提出山地乡土小径竹笋用经营存在着集约经营、近自然经营、品牌塑造3大技术体系的客观需求。  相似文献   

19.
降水对白夹竹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夹竹生长快、成材期短,是造纸、竹编、人造纤维的重要原料,同时又是孕笋用竹、在四川华蓥山成遍分布,但近年产量,质量下降。研究发现,白夹竹生长发育时期不同,对水分的要求各异,上年7月至11月是孕笋期,是水分因子影响竹笋产量的关键时期当年5月中旬至6月中旬是出笋——幼竹生长期,是白夹竹需水的最大时期。两个时期的降水量、降水天数配合影响出笋量、退笋率、单产等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20.
以白夹竹为试验材料,采用环保防霉剂对其进行加压防护处理,分析药剂浓度、加压时间、浸渍温度对防腐防霉处理效果的影响,比较各工艺条件载药量的差别,并分析防腐防霉处理工艺对竹材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药剂浓度是影响白夹竹防腐防霉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白夹竹较为理想的防腐防霉处理工艺为药剂浓度1.5%,加压时间30min,浸渍温度120℃;防腐防霉处理使白夹竹主要力学性能略微下降,但处理前后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