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永和县紧紧围绕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以坝滩联治和坡耕地改造为重点,坚持"穷县出精品、小县办大事"的方针,实现了水土流失治理的新突破,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水保富民、生态兴县"的新路子,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文章介绍了其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2.
隰县地处晋西吕梁山南麓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县穷民困。为了治理开发广阔的荒山资源,治贫致富,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治理小流域,建设生态县”的战略方针,在战略措施上坚持规划一步到位、治理一次达标、产业一体开发、水利一起配套;在动作机制上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投入保障机制、政策激励机制、服务运行机制、质量监督机制,取得了明显的效益。  相似文献   

3.
中国不仅是一个水土流失严重的国家 ,而且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 ,水土保持肩负着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生产的双重重任。 2 0世纪 90年代以前 ,为了扭转“越穷越垦 ,越垦越穷” ,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的恶性循环局面 ,以小流域治理为代表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抓住了解决群众温饱  相似文献   

4.
植柳谷坊在东北黑土区治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植柳谷坊是用柳条做材料,在沟壑中横向沟道栽植的柳栅栏形式的谷坊治沟工程,其特点是通透性好,不易冲毁,造价低廉,便于成活,可长期发挥效益,并具有绿色生态价值,是一项极好的植物治沟措施,适用于大型沟壑治理。植柳谷坊在东北黑土区松嫩平原漫川漫岗地区沟壑治理中的应用,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绿色生态治沟效益,建议在同类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水土保持通报》1983,(6):34-36
山西省方山县开府公社神堂沟大队,从1974年以来,坚持在陡坡种草植树,缓坡修梯田,缩河打石坝,垒埂造良田,经过10年的综合治理,逐步实现了林草上山坡,粮田下沟滩,收到显著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神堂沟也由历史上的越穷越垦、越垦越穷,广种薄收,单一经营形成恶性循环的贫困队,变为林茂粮丰,六畜兴旺,收入倍增,粮食单产、总产大幅度上升的富队,为吕梁山区社队治山治水,改变贫困面貌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6.
严重的水土流失是商洛市土石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土石山区在实施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如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有效结合,经对商洛市多年来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果的分析研究,总结出了封山治沟—大封禁小治理、封治结合—封山育林与治理坡沟相结合、沟坡兼治—治理坡面和整治沟道并重3种成功模式,提出了需要注意的忌治表不治里、忌治沟不治坡、忌搞形象工程等3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认真总结多年治沟骨干工程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治沟骨干工程在前期工作中的选项和设计方面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对提高治沟骨干工程设计水平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治沟骨干工程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 在汾河水库上游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河川区广大干部群众把治滩造地当作拦沙富民的翻身工程来抓,将治坡治沟措施拦蓄不完的泥沙尽可能拦在滩地中,以淤漫荒滩或落淤肥田,把荒滩和滩地作为泥库来用。 滩地是上等基本农田,很容易变成保浇水地。根据1988年提出的《规划纲要》,治汾十年要新建滩地6340m~2。截至1992年底止,五年共建治滩工程119  相似文献   

9.
论陕南秦巴山区小流域沟道治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90年代前,陕南秦巴山区的沟道治理因忽视了"治山"或没有条件"治山"常遭受重大损失,一遇暴雨,被冲毁的沟台地比比皆是,严重挫伤了群众的治沟积极性,沟道治理趋于停滞。"长治"工程特别是"丹治"工程实施后,陕南秦巴山区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治山保川"相结合,开展了大规模的沟道治理,当地人民群众根据不同地貌、沟道类型和侵蚀特点,在中高山区、中低山区、丘陵河谷区和山间盆地分别采取封山治沟、沟道整治和沟坡兼治模式治理沟道,取得了显著成效,值得类似地区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 黄河中游地区目前已建成淤地坝近10万座,淤地面积27万hm~2,为发展当地农业生产和减少入黄泥沙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普遍存在布局不合理、设计标准低、工程老化等问题。治沟骨干工程是在总结过去淤地坝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它作为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年侵蚀模数在5000t/km~2以上)一项重要水土保持沟道工程措施,国家计委和水利部从1986年开始,在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安排了治沟骨干工程建设试点。经实践证明,治沟骨干  相似文献   

11.
窦店大队在北京房山县城东南,共有1083户4120口人,总耕地5230亩,粮田占4165亩,总劳力1491人,是典型的平原产粮区。可是,1977年以前,全大队人均分配一直在百元以下,亩产徘徊在六七百斤,多数社员欠粮欠款。当时的窦店,真是“破街烂镇”,处处穷。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土保持》2009,(4):58-58
2009年2月27日,山西省水利厅在太原召开了黄河水保生态小流域坝系(坝滩联治)前期工作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进一步理清水土保持工作思路,明确全年工作重点,安排部署小流域坝系和坝滩联治工程前期工作。省水利厅副厅长张健出席会议并讲话,厅水保局局长李文银对2009年的重点工作作了具体部署。  相似文献   

13.
植柳谷坊在治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柳谷坊是用柳条做材料,在沟壑中横向沟道栽植的柳栅栏形式的谷坊治沟工程,其特点是可进入大型沟壑的治理,通透性好,造价低,成活后,可长期发挥效益,并具有绿色生态意义,是一项极好的植物治沟措施。  相似文献   

14.
乡村治理是事关农村经济发展、群众切身利益、基层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历来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与焦点。在我国农村社会变迁和国家治理转型过程中,催生出了"能人治村""富人治村"等治理模式,"能人治村"可使基层行政工作更快速、有序地推行,但不少村干部有才无德,在资源下乡过程中以权谋私,俘获众多公共资源,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资源的公共利益诉求无法得到满足。集中关注当政人员基本固定的垄断型乡村治理模式,对现代乡村精英的形成进行简单历史回顾,进而分析乡村治理中精英垄断治理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食品质量安全风险交流与社会共治格局构建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食品质量安全风险交流的主要内容及现状,阐述了风险交流和社会共治的辩证关系,深入分析了社会共治背景下风险交流面临的问题及困难,提出了推进食品质量安全风险交流及构建社会共治格局的基础路径。  相似文献   

16.
张马小流域在山东半岛及其毗邻的花岗、片麻岩低山丘陵区具有代表性。本文就该流域综合治理规划,防护林体系建立,沟道与农田工程的建设和利用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深入总结和效益分析评价。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治管结合;治沟与治田工程结合;水保林与经济林结合;农林与牧结合等管理意见。  相似文献   

17.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手段之一,其根本在如何实现"换穷业"。在不断完善和优化配套服务设施的基础上,后扶产业发展关系着易地搬迁的脱贫成效,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依据。基于此,以典型深度贫困山区五峰县为例,围绕贫困山区搬迁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对五峰县特色搬迁产业发展探索进行研究和分析,总结归纳易地搬迁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贵州织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93万人88万农民,农业人口占97.8%,是典型的农业县,农村穷农民苦农业难表现得最为深刻。经过近几年反复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一个具有科学性、循环性、增值性,围绕着有机种植、绿色养殖、沼气建设、循环利用等展开的循环经济模式逐渐形成,并很快在13个具有代表性的行政村进行试点。试点工作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强烈的感召力。本文阐述了该县在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方面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做了一定的反思。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0月20日,山西省水土保持坝滩联治现场会在永和县召开。山西省水利厅副厅长张健、水保局局长李文银出席会议并讲话。临汾市水利局、永和县人民政府代表在大会上作了典型发言。7个市水利局分管水保工作的副局长、水保站长和水保坝滩联治35个水土保持重点县的水利局长、技术骨干共计12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参观了永和县西峪沟水土保持坝滩联治工程。  相似文献   

20.
<正> 概算是治沟骨干工程规划设计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工程设计的难点之一.多年来,治为骨干工程概算一直采用人工计算的方法,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因受设计人员业务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使概算结果不能真实地反映工程的实际情况,无法满足概算的精度要求.由于治沟骨干工程的枢纽结构、运行方式和工程的投资体系与大中型水利工程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工程概算不能套用现有的概算软件,因此我们开发研制了“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的概算系统”(以下简称“系统”)软件,利用高效、高精度的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实现治沟骨干工程概算的自动化.1 治沟骨干工程概算方法概述治沟骨干工程属小(一)型、小(二)型水利工程,工程的枢纽总体上可分为坝体(一般为均质土坝)、放水建筑物(即涵洞、卧管)、溢洪道和其他临时工程等四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