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元谋县肉牛养殖区位优势及生产现状、发展前景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肉牛生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为加快推进肉牛生产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化、产业化经营转变,由单一数量增长型向数量兼顾质量效益增长型转变,由传统养牛方式向现代肉牛养殖产业模式转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肉牛胴体重对肉牛生产的作用以及影响肉牛胴体重因素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经验,从杂交优势利用、饲养方式转变、合理确定出栏时间等3个方面提出了提高肉牛胴体重的措施,以期为肉牛由数量增长型模式向质量效益型模式转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当前湖南生猪生产面临的新形势,指出湖南生猪养殖正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变,生猪价格持续高位运行,规模养殖逐步成为生猪产业发展的重要主体,但也受到环境、资源、市场三大因素制约。新形势下,湖南生猪产业发展要突出保障肉品供应、保证养猪效益、保护养殖环境三大目标,调整养殖结构,做大规模养殖,严格粪便处理,提高养殖效率。  相似文献   

4.
发展特种养殖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速度增长型向效益增长型转变,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肉牛产业发展迅速,先后制订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肉牛产业稳步发展。肉牛生产逐渐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养殖方式由农户散养向规模化养殖转变,肉牛生产设施水平不断提升。肉牛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对永宁县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永宁县肉牛发展现状1.肉牛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015年,全县肉牛饲养量达14.32万头,同比增长0.67万头,增长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牛养殖业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肉牛养殖业已逐渐由过去传统的粗放式养殖向规模化养殖生产发展,随着规模化肉牛养殖场数量的增加,标准化肉牛养殖场设计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其基础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养牛业的健康发展和养殖的经济效益。各地都在规划或计划兴建现代化、规模化的生态肉牛养殖场,  相似文献   

7.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养牛业历史悠久,受自然条件制约和传统养殖观念的束缚,养牛业长期以来以役用牛的饲养为主.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牛养殖逐渐增多,主要表现为:肉牛饲养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向高档肉牛生产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养殖规模较小、能繁母牛数量大幅减少等,使原州区肉牛产业受到极大影响.为此,必须转变思路,尽快制定、出台扶持母牛发展的相应政策,推动肉牛繁育的快速发展;强化肉牛养殖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全面推广肉牛养殖适用技术;给予并加强肉牛发展的资金支持,使原州区的肉牛业走上快速健康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甘肃畜牧兽医》2014,(5):19-2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蛋白、低脂肪的牛肉产品消费需求量不断增加,我国肉牛生产逐渐向肉用专业化生产方向发展,养殖方式由农户小规模散养向专业化、规模化养殖转变。为推进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从源头上保障牛肉质量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肉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期专题从肉牛全混合日粮调制饲喂技术、青贮、黄贮饲料加工调制技术等方面遴选部分关键技术介绍给读者,希望广大养殖场能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9.
目前肉牛生产逐步由过去传统育肥向现代化育肥饲养转变。通过科学正确的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肉牛的育肥效果,已经成为当前肉牛养殖的重要发展方向。该文主要结合作者多年的技术推广经验,分析了肉牛育肥饲养管理技术,以进一步加速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新化县根据养殖户各自的资源、经济、技术条件,按照区域特点和养殖习惯等实际情况,引导养殖户由养牛耕田向役肉兼用及肉用方向转变,由传统养殖、粗放经营向适度规模的科学养殖转变,形成"小规模、大群体、千家万户养牛"肉牛生产模式。并充分运用政策导向,引导养牛户"退村入园、退户入场",种植牧草养牛,进一步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使肉牛产业真正带动畜牧业发展,成为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文章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黄牛冻配改良推动了耕牛养殖由单一的劳役型向兼用型经济养殖方面的历史转变.是提高养殖生产水平最见效、最有效的技术措施。2011年,蔡甸区推广黄牛冻配改良技术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为促进现代化、产业化肉牛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甘肃省天水市认真实施"13111"草畜富民工程,以百万头肉牛养殖基地为主的项目实施顺利,养牛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肉牛生产模式逐渐由过去的农户小规模向大型的、集约化生产模式转变。到2012年底,全市牛存栏58.6万头,出栏24.4万头,有规模养牛户1.74万户、养殖小区94个、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畜牧业十二五规划中,畜牧业发展坚持数量、质量发展并重,转变发展方式,加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和各环节质量控制,其中肉牛养殖实施大力向集中专业化和规模化标准养殖发展靠拢,提升养殖生产效率。人工授精技术和胚胎工程技术在肉牛养殖未来的发展中,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优良的精液来源将是保证人工授精技术和胚胎工程技术实施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4.
肉牛标准化生产是现代化肉牛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现代肉牛业的发展方向,其对于提高我国肉牛业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保障牛肉产品有效供给,提升牛肉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生态环境友好和谐,推进肉牛业由传统粗放型养殖方式向现代集约型养殖方式转变,以及促进肉牛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先后开展了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扶持“菜篮子”产品(畜产品)生产、肉牛标准化示范县建设等一系列项目和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区域性肉牛产业标准化进程。应该说,标准化是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国肉牛产业的发展方向,其对于提高区域性饲草饲料资源利用率、加速肉牛品种改良、推动养殖设施设备改造升级、提升肉牛疫病防控能力、保障牛肉产品质量安全、破解粪污环境污染问题等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现将标准化肉牛生产关键技术做一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民和县大力实施"农畜联动、草畜结合,打造农区畜牧强县"战略为重点,紧紧围绕建设全省最大的饲草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全省重要的牛羊生产基地和建立全省农区示范县三大目标,以发展规模养殖为重点,大力发展以肉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促进了畜牧业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的有效转变,基本实现了在生产方式上,由传统分散养殖向家庭适度规模养殖和大场大户转变;在发展模式上,由粗放经营向标准化和商品化转变;在经济地位上,由家庭副业经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调研显示,我国规模牛场数量4000个左右,规模牛场存栏荷斯坦奶牛504万头,前40位养殖集团存栏192万头,日产生鲜乳2.66万吨,规模牛场已经成为我国商品化生鲜乳生产的主体力量。回顾2008年,受乳制品安全事件、全球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我国奶牛养殖开始了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奶牛养殖业从产业模式、技术和装  相似文献   

17.
《饲料工业》2017,(24):1-10
随着我国渔业发展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鱼类品质逐渐受到消费者的关注。鱼类品质是一种综合性状,与人的感官有着密切联系并由一系列品质评价指标(包括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所决定。本文从人的感官因素出发,对养殖鱼类品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综述,以期为通过饲料营养途径来提高养殖鱼类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养殖小区建设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主要标志,是转变畜牧生产方式的有效途径,它促进厂千家万户养殖向规模养殖转变,促进了畜禽排泄物由污染环境向清洁养殖转变,促进了动物防疫由无序控制向有序控制转变,促进了畜牧生产由小农经济向产业化经营转变,推动和实现了规模化及标准化生产的组织与实施。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国内对肉牛的规模化养殖工作非常重视,尝试利用这种方式更好地带动肉牛养殖产业的发展,也带动肉牛的规模化养殖。规模化养殖不仅仅是场地和养殖数量的增加,还需要先进规模化饲养管理技术与之配套,要转变传统养殖管理观念,才能确保肉牛的养殖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肉牛养殖方式开始从散养方式向规模化养殖方式转变,但由于我国缺乏系统的肉牛规模化养殖方法,在养殖过程中非常出现一些技术问题。因此,本文对现有的肉牛规模化养殖管理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