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牛粪为底物的中温厌氧发酵沼液作为产絮基质,利用产絮菌F~+制备的生物絮凝剂絮凝率为83.8%,产量2.36 g·L~(-1)。着重考察了沼液生物絮凝剂投加量、pH值、吸附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因子对人工模拟电镀废水Cr~(6+),Cu~(2+),Zn~(2+),Ni~(2+)的吸附去除效能。结果表明,生物絮凝剂对金属离子的去除率(η)随投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单位絮凝剂吸附量(qe)降低,确定适宜的沼液絮凝剂投加量为20 m L人工模拟电镀废水投加3 m L;当溶液pH值为6时,Cu~(2+),Zn~(2+)与Ni~(2+)的η较为理想,可达到84.3%,89.7%和63.2%;沼液絮凝剂对Cr~(6+)达到吸附平衡所需的时间最长为40 min,而反应温度高于40℃时沼液絮凝剂吸附中心活性显著下降,最终确定适宜的吸附反应时间应控制在40 min,反应温度控制在25℃~30℃进行最佳。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农村稻秆的资源化利用问题,将稻秆用NaOH改性做吸附剂处理亚甲基蓝染料废水;考察pH值、吸附剂投加量、染料浓度和温度对染料吸附性能的影响;分析改性稻秆对亚甲基蓝染料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亚甲基蓝浓度为150mg/L,pH值为12、吸附剂投加量为4g/L时,改性稻秆对亚甲基蓝染料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染料的吸附率达到98.1%;改性稻秆对亚甲基蓝染料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模型,最大吸附量为52.910mg/g,升高温度能够增加吸附剂对亚甲基蓝染料的吸附效果;改性稻秆吸附亚甲基蓝是一个快速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山阴LY和AR2个村的地下水进行调查及水质分析,发现氟离子普遍超标,严重影响当地村民的身体健康.为去除这些地下水中过量氟离子,以新型Fe-Al-Ce复合氧化物为吸附剂进行研究.pH边实验结果表明其吸附性能好且pH适用范围宽.在改变吸附剂投加量的条件下,对不同水质不同氟离子浓度的山阴高氟地下水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Fe-Al-Ce吸附剂可有效去除实际地下水中的过量氟离子.  相似文献   

4.
光合细菌法处理后之糖蜜酒精废水的化学混凝处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糖蜜酒精废水经过光合细菌处理后,BOD5和氨氮均能达到GB8979-1996二级排放标准,但CODcr仍然上千。本文进行了化学混凝法处理光合细菌法出水的试验,研究了几种混凝剂在不同投药量、pH及投加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情况下的混凝效果。结果表明,投加FeCl3和聚合硫酸铁使CODcr的去除率达到70%以上,可以达标。投加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试验结果表明其对絮体的形成、絮体大小及分离速度有帮助,但对CODcr的削减作用不大。该废水含有较高的碱度,投加混凝剂后引起pH下降导致CO2气体析出与絮体结合后带动絮体上浮。  相似文献   

5.
高氟水在我国广泛分布,为保障人们的饮水安全,采用沸石处理高氟水.。研究了接触时间、pH、温度、使用次数对除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沸石的吸附容量随着接触时间增大而增大,60min后趋于定值;吸附容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在pH值4~9之间,随着pH值的增加,除氟效果降低,但在pH值7~9范围内,pH值对除氟效果影响不大;沸石随着再生次数的增多有越用越好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沸石用于农村高氟水处理的可行性。沸石廉价易得、再生费用低、出水水质安全、操作管理方便,是一种保障高氟水地区农村饮用水安全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6.
以提高苯酚去除率为目的,通过改变反应条件,研究高铁酸钾氧化-絮凝降解模拟苯酚废水时快速搅拌1min、氧化反应完成、絮凝反应完成时pH值的变化,根据pH值变化做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快速反应1 min后与最终滤液的pH值在最适温度度下最高;絮凝反应后最终滤液的pH值会随高铁酸钾投加量先增大后减小,随原水pH值由极酸到极碱的变化,最终滤液的pH值固定在7.22~12.05碱性范围内。此研究表明,在较好的氧化条件下产酸较多,使pH值呈现降低趋势,在较好的絮凝条件下会产生Fe(OH)3使得最终滤液的pH值呈现增加趋势,但最终滤液的pH值会固定在弱碱性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砂壤土不同pH值对Cd~(2+)吸附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1次平衡法,研究了不同pH值条件下重金属Cd2+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在砂壤土中,相同pH值条件下,Cd2+的吸附量随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但各个阶段增加速度存在明显差别:初始体积分数为(0.1~1)×10-6时,随着平衡体积分数的增加,吸附量变化较为缓慢;初始体积分数为(10~40)×10-6时,吸附量随着体积分数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当体积分数大于40×10-6时,随着体积分数的增加,吸附量增长速度开始减慢。不同pH值条件下,随着pH值的升高,吸附量逐渐增加,当pH为3时,同等体积分数条件下吸附量最小,pH为11时,吸附量最大,在pH值从7变化为9时,变化最为明显。Freundich方程能较好的模拟不同pH值条件下的土壤对重金属Cd2+的吸附特性。  相似文献   

8.
以炭化处理后的水竹为吸附剂,研究了竹炭对重金属Cr(Ⅵ)的吸附性能,分别考察了溶液的pH、竹炭用量、溶液初始浓度和接触时间等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探究了竹炭对Cr(Ⅵ)的吸附热力学机理。结果表明:当反应体系pH值为2、竹炭投加量0.6g、初始浓度135mg/L、反应温度25℃、吸附时间150min时,处理吸附量可达14.2mg/g,水竹炭最大饱和吸附值为14.6mg/g。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发现Langmuir模型能更好地反映竹炭对Cr(Ⅵ)的吸附过程特征。  相似文献   

9.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阳离子醚化剂,采用预干燥干法制备出取代度为0.3903的高取代度阳离子变性淀粉絮凝剂,并将其与聚合硫酸铁复配使用。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出最佳絮凝工艺:阳离子淀粉质量分数为0.15%、聚合硫酸铁质量分数为0.15%,废液初始pH值为7.0。经过絮凝处理的马铃薯淀粉生产废液的化学需氧量去除率(COD)为64.31%。  相似文献   

10.
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产生沼气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沼液,沼液成分复杂,已成为限制厌氧消化工程大规模应用的瓶颈之一,其处理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试验采用H_2O_2作为氧化剂,研究H_2O_2对餐厨垃圾沼液COD的氧化去除效果及预处理后对厌氧消化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过氧化氢投加量、初始pH值、反应时间对COD去除的影响。之后通过正交试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沼液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程度为:初始pH值过氧化氢投加量氧化时间。当过氧化氢投加量为60.00 g·L-1,初始pH值为3.5,氧化时间为50 min时,COD去除效果最佳,达到48.37%。沼液经H_2O_2预处理后回用于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系统未产生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