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珍珠蚌通过手术作业后,通常须经2—3年的培育,才能育成合格的商品珍珠。要培育出高品位的优质珍珠,手术操作只是珍珠优质的一个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育成工作的好坏。一、优质珍珠养殖水域的非生物和生物环境育珠蚌只有生活在一个比较适合而又稳定的环境条件下,蚌体才会生长良好。对育珠蚌来说,“适合而又稳定的环境”主要是由水域的非生物和生物因素所构成。 (一)优良育珠水域的非生物环境 1、水域的热力状况育珠蚌必须依靠太阳辐射形式的能量流来维持其生命,珍珠质沉积的速度亦随蚌的生活水温的升高而加快。所以育珠蚌珍珠质沉积量S,  相似文献   

2.
张幼敏 《水库渔业》1981,(1):54-60,67
开发水域的鱼类区系是在自然环境、鱼类起源、地理位置和人为干预诸因素综合影响下形成的,并与分布区的生物和非生物条件相适应。但从渔业的观点看,多数天然水域鱼类区系组成不能合理地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基础,散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水体生产力。  相似文献   

3.
池塘中几种“水华水”的成因及调控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华水”俗称“扫帚水”或“乌云水”。是指水中浮游植物大量繁殖而在水中或水面形成带状、云状等各种形状的华丽群体的水质,往往出现在人工养殖的鱼塘或某些天然静水水域中。由于“水华”能比较直观地反映出浮游生物所适宜的水的理化性质、生物特点以及它对鱼类生长、生存的影响与危害,加上“水华”有“看得清、捞得到、易鉴别”等特点,因而在池塘养鱼中,常被作为判断池塘水质的一个重要宏观指标。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内外近年来相关的调查和研究资料,对沉积物氮磷赋存、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以期为沉积物氮磷的转化过程以及其与水体"内负荷"的潜在关系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沉积物氮磷分布主要受到地域分布、水域类型、水域利用类型、水体污染状况、沉积物—水界面氮磷交换通量和沉积物生物扰动等因素影响。在较为稳定的水域中,微生物、...  相似文献   

5.
鱼类原本在自然水域中生活、生长、繁殖、迁徙。在大自然中,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种生物的、非生物的因素共生共存、相互制约并且共同对包括鱼类在内的水生生命发挥着作用,其中的底质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角  相似文献   

6.
鱼是生活在水中,所谓鱼的生活环境,包括自然界的大气、水、土、光、热等非生物因素,以及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因素。它们又可以归纳为物理的(底质、水温、光照、透明度、水流等)、化学的(氢离子浓度(PH值)、溶解氧、盐度、碱度、营养盐类)和生物的因素(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捕食者和被捕食者)。鱼类的各种环境因素,对鱼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都有明显影响,因而在养殖生产上也影响着鱼产量。例如:在人工养殖的池塘中,鱼类中有些种  相似文献   

7.
水是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水的理化性状是评价水体渔业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水域的理化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水生生物的生命和代谢活动,因此,水中的理化因素与水生生物密切相关。进行冰封型大水面增殖综合技术研究中,对水中的理化特点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以期为发展冰封型水域渔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白洋淀“以渔养水”生态修复效果其发展方式,以白洋淀水生生物资源环境调查及水域生态修复示范项目研究进展为依据,分析白洋淀水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介绍白洋淀主要的生态修复措施、取得的效果、以及实施“以渔养水”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总结白洋淀“以渔养水”生态修复技术的启示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可为下一步开展白洋淀“以渔养水”生态修复研究提供思路,也可为全国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和水域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羊栖菜生长和生化组成的多种影响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温度、光照强度、营养盐、重金属)和生物因素(种质、生长阶段、敌害生物),以期为羊栖菜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以及提高羊栖菜的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渔业是水体生态系统中惟一可控的有效增汇产业, 碳汇渔业是水体生态系统中惟一的“碳汇产业”。为了更好地把握内陆渔业生态系统碳循环及碳汇机制的特征, 目前的重点研究应包括内陆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包括自然水域和池塘)中碳循环的规律, 碳赋存形态的归转, 各类水产品生物对碳汇的贡献途径和份额以及相应的计量体系和评价模型等; 同时, 希望合理地估算及测定内陆渔业水体、水–气界面间CO2通量, 把握内陆渔业水域生态系统碳源/碳汇的动态, 进而构建内陆渔业水域生态系统的环境碳/生物碳/碳通量时空变化的信息库。  相似文献   

11.
黄河口水域为典型的河口生态系统,构建黄河口近岸渔业水域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评价指标体系,分析鱼类生物完整性,为河口典型渔业水域的生态修复和渔业资源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参考。基于2020年在黄河口近岸水域利用底拖网进行的鱼类资源调查,分别以1982—1983年和2013—2014年的调查数据为参照点,从种类组成与丰度、繁殖共位群和营养结构等方面筛选了14个评价指标,构建了黄河口近岸水域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评价指标体系,采用1、3、5赋值法计算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用以评价黄河口近岸渔业水域的健康状况。结果显示,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黄河口近岸水域鱼类生物完整性水平“差”;与2013—2014年相比,黄河口近岸水域鱼类生物完整性水平为“好”。这表明,较20世纪80年代初,近40年来黄河口近岸水域生态健康状况下降严重,处于较差的水平;但与2013—2014年相比较,2020年黄河口近岸水域生态健康状况变化不明显。过度捕捞、环境污染、黄河入海径流量锐减等因素致使黄河口水域鱼类栖息环境恶化,资源结构破坏,生物完整性降低,生态健康状况下降。  相似文献   

12.
引起斑节虾苗发病的原因很多,有生物因素的,如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附着性藻类;有非生物因素的,如水质、水温、光照、营养等。我们在多年的斑节虾育苗生产中,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我们的经验总结如下,供同行们讨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大中型水面养殖产量的提高,养殖密度的扩大,水域环境及外地苗种的引进放养等因素,大中型水域鱼病的发生频率及危害程度越来越高,由于大中型水域水体积大,全水域泼洒防治药物,不但药量大,成本高,而且副作用也大。一是水体饵料生物易被一起杀灭;二是对环境有污染,易破环水域生态平衡。就如何进行大中型水域鱼病防治,笔者提出几点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东山岛附近海域鱼类资源结构及其合理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山岛附近海域底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独特,水质肥沃,是多种水产生物栖息、繁衍和生长的良好场所。在此水域中,多种鱼类在不同的季节常集聚成群,进行生殖、索饵肥育等活动,其幼鱼还常在局部海域大量出现,成为近岸多种渔业生产之重要场所,也是水产生物增养殖的重要基地。六十年代以后,国内有关科研部门以及大专院校曾对东山岛附近海域特别是东山湾作过多次调查,但多局限于东山湾内水域以及多以水文理化学科等非生物环境调查为主,对鱼类资源方面的调查较少,而且已见的报道也不多。东山县水产局等1964—1965  相似文献   

15.
1水域非生物因子生态条件的影响及调整非生物因子包括水域的水位变动、径流量、水质的物理化学变化,以及水文、气象等环境因素。银鱼是一种喜爱生活在水量充沛,水质清新,溶氧量高,无污染的中至富营养型的水体中。当水体水位变小,水量骤减,势必造成水体空间减少,溶...  相似文献   

16.
李果 《内陆水产》2001,26(5):29-40
黄鳝俗称鳝鱼,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兼有良好的药用功效,素有“夏吃一条鳝、冬吃一枝参”、“小暑黄鳝赛人参”的美誉,它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水产品之一。黄鳝适应力强,在野生条件下很少发生疾病,但近几年来,在人工集约化精养、蓄养的条件下,由于养殖密度相对增大,养殖过程中操作不当,水环境变化诸多因素,常使黄鳝遭受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及暑害等非生物因素的侵袭而感染疾病。1 水霉病,又称肤霉病、白毛病病原水霉菌。病因鳝鱼在捕捞、运输、放养时受到机械损伤或冻伤或敌害生物侵袭,伤口感染水霉菌所致。症状患病…  相似文献   

17.
樊海平 《科学养鱼》2002,(12):43-44
养殖鳗鲡疾病分为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疾病,生物性疾病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如病毒性、真菌性、细菌性、寄生虫等导致的疾病;非生物性疾病主要有机械损伤、营养不良、水质中毒、缺氧、药物中毒等引起的疾病。而养殖生产中引起危害最为严重的为生物性疾病,因而,疾病的防治技术研究也基本集中于生物性疾病研究。非生物性疾病研究主要集中于营养性疾病方面,而其它非生物性疾病基本都可以通过改良养殖设施、规范操作及管理来避免,因而本文所介绍的原则也几乎全针对生物性疾病。一、环境因素、病原体、鳗鲡三因素综合处理众所周知,养殖鳗鲡疾…  相似文献   

18.
长江口及邻近渔业水域生态系统重建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通过对长江口生物及非生物环境现状及所面临的胁迫压力的分析 ,对长江口及邻近水域的生态系统保护、重建和管理对策进行了讨论。本文认为 ,应建立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管理机制 ,贯穿于关键种群的保护及恢复、重要生境的保护及修复和污染物控制等修复行动计划 ;在长江口建立长期、动态的环境监测体系、政府管理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及相关生物修复技术在重点水域的推广是目前有效、可行的生态系统管理计划。  相似文献   

19.
农业部长江中上游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于 1 985年建成 ,挂靠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建成以来承担或参与国家“六五”———“九五”渔业环境科研课题近 30项 ,在渔业水质基准和标准、水污染物的水生生物毒理研究、建设项目的水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及渔业环境监测等方面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获得国家、部 (委 )和院级科技成果奖 1 8项。2 0 0 1年该中心通过农业部渔业污染事故调查鉴定甲级资质认证 (证书编号 :A - 0 0 0 4 ) ,参与了大量的渔业水域污染事故的调查鉴定工作 ,为保障渔业水域环境安全和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  相似文献   

20.
水域沉积物氮磷赋存形态和分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国内外近年来相关的调查和研究资料,对沉积物氮磷赋存、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以期为沉积物氮磷的转化过程以及其与水体"内负荷"的潜在关系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沉积物氮磷分布主要受到地域分布、水域类型、水域利用类型、水体污染状况、沉积物—水界面氮磷交换通量和沉积物生物扰动等因素影响。在较为稳定的水域中,微生物、温度和DO是影响沉积物氮释放的主要因素;氧化还原电位、pH、温度及有机质含量是影响沉积物磷释放的主要因素。氮磷循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氮磷测定方法的改进、沉积物氮磷特性的实验室模拟和沉积物氮磷含量的控制是下一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