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果洛地区“黑土滩”中秃斑地测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黑土滩”中的秃斑地和原草地相比,毒草量增加64.8%,优良牧草明显减少;地下根量(0—10cm)减少2376.6g/m ̄2;土壤趋于碱性、旱化,肥力下降,蓄水能力下降。以上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2.
青南高寒草甸秃斑地形成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国胜  李希来 《中国草地》1998,(6):12-16,24
通过分析青南高寒草甸秃斑地(简称“黑土滩”)分布地域气温、降水等气候因子与牧草的关系和研究“黑土滩”形成的气象成因,发现干旱气候对青南牧区“黑土滩”的形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加剧了“超载过牧-草地退化-鼠害危害-草畜矛盾突出”的恶性循环,从而促进了“黑土滩”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利用嵩草属优良牧草恢复“黑土滩”植被试验研究报告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在青南果洛地区进行4年多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黑土滩”的形成过程是高寒草甸草地生草层的秃斑化过程,秃斑化的起点是植被稀疏的过牧地段或鼠害土质疏松地段,生草层的秃斑化造成“黑土滩”植被的毒杂草化,极度秃斑化“黑土滩”的可食牧草和毒杂草比值仅为0.33;②野生高山嵩草、矮嵩草、窄果嵩草和线叶嵩草的抽穗高峰期分别在6月下旬和7月上旬,种子成熟高峰期分别在8月下旬和9月上旬;③电镜扫描观察发现,线叶嵩草  相似文献   

4.
高寒草甸退化草地—“黑土滩”植物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高寒草甸草地秃斑地的多少和距居民点的远近划分为轻度退化草地(极少量秃斑地)、中度退化草地(少量秃斑地)、重度退化草地(大量秃斑地)和极度退化草地(全部秃斑地)四个退化草地等级。对各等级退化草地进行了植物量测定。结果表明:草地植物量(地上和地下)及土壤含水量,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明显下降(P<0.01),毒杂草量则明显上升(P<0.01)。其中极度退化草地较轻度退化草地植被中嵩草属牧草优势度减少38,可食鲜草量减少219.2g/m~2,而毒杂草则增加99.6g/m~2,植物活根量(干物质)减少2390.6g/m~2,土壤含水量(0—10cm)减少10.02%,并对高寒草甸退化草地(黑土滩)的成因及治理途径提出了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5.
高寒草甸草地在全封育下的植物量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钢丝网封育高寒草甸类的高山嵩草-异针茅草地0.36hm ̄2,封育时间1990—1993年。对封育草地内地上及地下植物量测定结果:封育第一年优良牧草鲜草量增加明显,由原来的174.0g/m ̄2增加到325.0g/m ̄2(P<0.01),第2、3年产量变化不明显(P>0.05);封育的第1、2年,优良牧草成份呈上升趋势,杂毒草成份呈下降趋势,封育的第3年优良牧草成份开始下降,杂毒草开始上升;地下植物总量(40cm内),在封育的第1年下降明显,由原来的6469.56g/m ̄2下降到4721.68g/m ̄2(P<0.01),封育的第2、3年根量开始明显回升,至第3年上升为7310.0g/m ̄2(P<0.01)。测定结果表明,高寒草甸草地封育时间以2年为佳。建议利用现有围栏,针对冬春草地采取冬季刮用枯草,早春禁牧(4—7月)的措施,封育退化草地两年,即可达到封育效果。  相似文献   

6.
补播禾草恢复“黑土滩”植被的效果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李希来 《草业科学》1996,13(5):17-19
“黑土滩”草地经补播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后,第2 ̄4年禾草产量明显增加(P〈0.01),第5年产量明显下降。与对照相比,5年后禾草开始衰退,嵩草优势地位没有变化,但毒草上升为重要的优势地位,草地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植物量均有显著的提高(P〈0.05)。由此得出结论,多年生禾本科牧草是恢复“黑土滩”草地植被的先锋植物。  相似文献   

7.
用红辣椒粉作蛋鸡饲料添加剂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红辣椒粉以0.15%的比例添加到蛋鸡饲料中去,可使蛋鸡淘汰死亡率下降42.6%(P〈0.01);产蛋率提高10%(P〈0.05);饲料报酬提高5.3%(P〈0.05);经济效益提高29.52%。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三江源区120个野外调查样区野外调查数据的分析,依据地形条件以及工程治理的需要,将黑土滩退化草地划分为三种类型,即Ⅰ滩地(坡度在0~7°之间)、Ⅱ缓坡地(坡度在7~25°之间)和Ⅲ陡坡地(坡度≥25°);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优选出秃斑地比例和可食牧草比例作为黑土滩退化草地分级的主要指标,将其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个等级;在野外调查结合遥感技术的基础上,确定了该地区不同类型和等级下黑土滩退化草地的面积及其分布区域,分析了黑土滩退化草地的发展趋势,即20年间轻、中度退化草地演变为重度退化草地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针对黑土滩的类型和植被恢复后的利用目标,提出不同类型黑土滩人工草地的定义、适宜草种组合及相应的农艺措施,总结出黑土滩退化草地综合治理的3种模式和与之相关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叶面施肥对高寒草地产草量及牧草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 ̄1998年在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进行了氮(N)、磷(P)和赤霉素(G)配方叶面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氮能提高禾草和莎草和生物高度(P〈0.01),磷能提高豆科牧草生长高度(P〈0.01),赤霉素能提高各类牧草生长高度(P〈0.01or0.05),施肥可明显增加天然草地产草量(P〈0.01or0.05),其中以N90组最明显,最佳配方为N90P45G375,比对照提高产草量179.70%;对人工草地仅赤霉素使无芒雀麦产草量明显提高(P〈0.05),N、P增产效果不明显(P〉0.05);施肥影响牧草营养价值,使可食牧草粗蛋白(CP)含量明显提高,粗纤维(CF)含量明显降低。结论为:高寒草地施肥以施N为主,辅助施P和G。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生态系统8个草地类型植物群落样地定位监测资料进行结构特征及物种多样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草地草群盖度大,物种丰富,但大多数草地多样性随退化程度的加重而降低,优良牧草所占比例不高,总的反映出退化演替的趋势,超载,鼠虫危害,人为干扰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是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从群落结构特征来看,不同类型群落演替阶段依次为原生植被(Ⅵ,Ⅶ),轻度退化(Ⅰ,Ⅲ,Ⅳ,Ⅴ),重度退化(Ⅱ,Ⅷ),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S)依次为Ⅲ>Ⅴ>Ⅵ>Ⅶ>Ⅰ>Ⅳ>Ⅱ>Ⅶ;物种多样性指数依次为Ⅵ>Ⅴ>Ⅶ>Ⅲ>Ⅰ>Ⅱ>Ⅷ>Ⅳ,表现出原生植被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不同退化程度的群落类型。因此,加大力度保持高原生态环境,尽快遏制草地退化趋势应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青南高寒草甸秃斑地形成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青南高寒草甸秃斑地(简称"黑土滩")分布地域气温、降水等气候因子与牧草的关系和研究"黑土滩"形成的气象成因,发现干旱气候对青南牧区"黑土滩"的形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加剧了"超载过牧-草地退化-鼠害危害-草畜矛盾突出"的恶性循环,从而促进了"黑土滩"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蛋鸡脂肪肝出血综合征早期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20周龄罗曼商品产蛋鸡饲喂低蛋能比日粮(2770千卡/kg,13.99%)90天,实验复制脂肪肝出血综合征,每15天测定一次血脂。在发病过程中,血β-、前β-脂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与肝脏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血浆磷脂、丙二醛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饲喂标准日粮后,血浆脂蛋白和生产性能分别在15和30天内恢复,血浆总胆固醇、游离  相似文献   

13.
有机肥对农作物及饲草增产效果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陇东旱塬降水条件和肥力条件下,每公顷施60 000kg有机肥,春玉米和冬小麦籽实产量分别增加459.0和616.5kg,提高9.59%和44.05%(P〈0.05)。每公顷施100 005.0和200 010kg有机肥,紫花苜蓿草地二茬鲜草产量增加1624.0和3067.5kg,提高24.6%(P〈0.05)和55.6%(P〈0.01),三茬草增产效果不明显。每公顷施50002.5和100 00  相似文献   

14.
“促生长散”对绵羊胃肠肌电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浆膜表面埋植双极引导电极,我有同时记录法,测定了“促生长散”对绵羊皱胃、小肠、大肠肌电的影响。结果表明“促生长散”能够显著提高小肠肌电话支的峰电峰值9P〈0。01)、峰电频率(P〉0.01)和电话时程(P〈0.01);查明显延长皱胃肌电的电时程(P〈0.01);能使盲肠肌电活动的峰电峰值明显增高(P〈0.01);峰电频率和电活动时程明显减弱(P〈0.01);并能使结肠的电时程明显延长(P〉  相似文献   

15.
清解注射液可使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实验组较对照对增加24.8%,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且能增强家兔的免疫功能,无论试验前后及对照试验后,增加r-球蛋白2.82%及6.59%,均具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6.
群落特征及多样性研究对退化草地的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重度黑土滩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翻耕混播措施进行恢复,测定了恢复后草地的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混播后退化草地的植被盖度,地上地下生物量及禾本科牧草比例都显著(P<0.05)上升,而杂类草比例明显下降(P<0.05),根冠比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从物种组成看,退化草地混播后,草地植被群落组成和物种重要值都发生了变化,其中禾本科牧草占据了群落的主要地位。但是,与对照样地相比,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均匀度指数均有所上升,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混播措施有利于重度黑土滩草地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以17β-雌二醇-6-人血清白蛋白对新西兰公兔进行主动免疫,用RIA检测抗体滴度和17β-雌二醇及睾酮浓度,并检测睾丸重量和间质细胞面积。结果,试验组各兔均不同程度地产生了17β-雌二醇抗体,其血浆17β-雌二醇浓度极显著地低于对照组〔(20.3±21.6)ng/L,(167.7±49.6)ng/L,P<0.001〕,睾酮浓度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7.3±7.1)μg/L,(0.52±0.29)μg/L,P<0.01〕。每侧睾丸重量和间质细胞面积均极显著地大于对照组〔(3.94±0.93)g和(252.25±85.78)μm2,(2.98±0.72)g和(161.79±36.45)μm2,P<0.01和P<0.001〕。提示17β-雌二醇主动免疫可望成为提高雄性动物生育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是将某场15年来采用不同的饲养技术对大约克夏猪进行饲养取得的生产性能作比较。与15年前相比,除保持了本品种较高的繁殖性状外,165日龄时日增重由577.6克提高到823克,提高245.4克,差异极显著(P〈0.01);料肉比由3.45降到2.57,降低0.88,差异极显著(P〈0.01);瘦肉率由56.87%提高到65.32%,增加8.45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明显地改变了原猪群生长速度、饲料报酬和瘦肉率低的缺点。  相似文献   

19.
用72头茶斯坦奶牛研究了夏季热应激对血液生化指标及泌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应激期奶牛血清中γ-球蛋白含量较非热应激期的冬、春、秋季分别降低39.51(P〈0.01),35.81%(P〈0.01)和16.48%(P〉0.05);热应激期奶牛血清中抗坏血酸含量较冬、春、秋季分别降低26.03%(P〈0.01)、13.35%(P〈0.05)和15.01%(P〈0.05);热应激期奶牛血清钙、钾、钠含  相似文献   

20.
叶面施肥对高寒草地产草量及牧草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1997~1998年在青海80306部队海晏牧场的天然草地和人工草的进行了氮(N)、磷(P)和赤霉素(G)配方叶面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氮能提高禾草和莎草的生长高度(P〈0.01),磷能提高豆草生长高度(P〈0.01),赤霉素能提高各类牧草生长高度(P〈0.01)。施肥可明显增加天然草地产草量(P〈0.01),其中以N90组最明显,最佳配方为N90P45G375,比对照(CK)提高产草量179.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