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辊式制粉粉路中的水冷却式光辊为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不同通水流速及磨辊转速下磨辊温度场分布进行数值模拟,考察了磨辊内部冷却水及辊体温度场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通水流速介于3~6 m/s时,辊体温度同通水流速近似成线性负增长;通水流速至6 m/s时,辊体温度趋于动态平衡.磨辊转速介于400~500...  相似文献   

2.
1.油泵的轴套位置不能装错。为了保证轴套的润滑,轴套的润滑油槽必须在吸油腔一侧,故而不能装错轴套的位置。四个轴套的安装位置分别是:左旋泵的内孔为左旋螺旋槽的轴套,装在主动齿轮轴的后部和被动齿轮轴的前部;内孔为右旋螺旋槽的轴套,装在主动齿轮轴的前部和被动齿轮轴的后部。右旋泵恰好相反。 轴套内孔螺旋槽旋向的区分:靠齿轮一端  相似文献   

3.
利用粉体工程的沉降原理来研究立式螺旋搅拌磨矿机在磨矿时的颗粒流体特性。由于立式螺旋搅拌磨矿机不同于传统的磨机,其在磨矿时可以实现物料内部分级及分层研磨,从而对于不同粒度的颗粒可以进行与之对应的有效研磨。本文利用沉降原理对颗粒流体特性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通过Gambit完成流域的三维造型和网格划分,应用计算流体力学Fluent软件,采用多重参考系(MRF)方法,基于RNG 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和SIMPLEC算法,对泵内三维单相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提出一种新型结构的迷宫螺旋泵,探讨了环槽宽度、环槽深度对新型结构泵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优设计参数,结果表明:环槽宽度、环槽深度分别为4,3 mm时泵性能最佳.通过分析模型的压力分布、速度分布、湍动能分布,研究泵内流体的流动和能量交换,对比分析2种模型泵的水力性能.分析表明:与原模型泵相比,新模型泵增压幅度和增压速率明显较大,螺旋环进口处增压速率高于螺旋环内部增压速率;转子流域内流体速度明显高于定子流域,间隙中面上存在强烈的质量和动量交换;流体增压速率与湍动强度有关,流体湍动强度越大,增压速率越大;新模型泵性能优于原模型泵,在最高工况点,扬程同比增加约3.42 m,水力效率提高约0.85%;流量大于最高工况点流量,新模型泵的效率明显高于原模型泵.  相似文献   

5.
钱德生 《南方农机》2019,(3):115-115
本文研究对象为大口径的螺旋风管法兰连接装置,螺旋风管由镀锌钢带通过螺旋风管机器卷制而成,螺旋风管经过机器卷制以后会在螺旋风管的本体外面形成一圈凸起的螺旋楞筋,螺旋风管内壁有特制的圆形变径式角钢法兰,螺旋风管角钢法兰上配有槽型的阻燃氯丁橡胶,所述的槽型氯丁橡胶套装在螺旋风管法兰的外侧端面上,特制圆形变径式角钢法兰与槽型的阻燃氯丁橡胶垫紧密的贴合在螺旋风管法兰内壁上,槽型氯丁橡胶垫与风管内侧采用密封胶的配合,进一歩增强了风管的密封性与稳定性,大大增强了风管整体外在的美观。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上游泵送机械密封润滑膜内部微小颗粒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建立密封动、静环间液膜三维几何模型和数值模拟计算模型.基于两相流体的连续介质理论,利用Mixture模型对液膜内的两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微尺度液膜内颗粒相的分布特点、进口颗粒体积分数对颗粒分布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密封性能变化.研究表明:微小颗粒相主要存在于螺旋槽的槽根半径处及靠近螺旋槽的密封坝处,分布特征随着颗粒进口体积分数的增大而逐渐明显,这可能是上游泵送机械密封易出现螺旋槽堵塞的原因;在所研究的参数范围内,颗粒相的存在使液膜开启力增大且开启力和端面摩擦扭矩随着颗粒进口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螺旋槽造型端面液体机械密封内流场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面螺旋槽造型机械密封的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特别是螺旋槽干气密封已在生产中得到应用,但对于螺旋槽液体机械密封内流场特性及性能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在分析液体机械密封特点和机理的基础上建立端面液膜压力控制方程,采用FLUENT软件分别对普通机械密封和螺旋槽机械密封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密封的压力、壁面剪切力、速度分布图和泄漏量,并进行对比,深入分析内流场特性与密封性能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与普通机械密封相比,螺旋槽液体机械密封端面存在明显超出介质压力的高压区和密封内径处泄漏液回吸等现象,这是螺旋槽密封泄漏量小得多并产生明显开启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螺旋离心泵叶轮各段做功能力和能量转换机理,从理论上分析了流体机械内部的流体流动情况,应用欧拉方程,将流体在叶轮中的能量分为动压头和静压头来处理,为采用数值模拟来研究螺旋离心泵内部流动和叶轮各段的做功能力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欧拉方程的基础上,采用Navier-Stokes方程和标准的k-ε湍流模型对螺旋离心泵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通过模拟具体探讨了设计工况下,选取单介质为清水,在叶轮的作用下流场的速度、压力等变化规律,并将螺旋离心泵叶轮的轮缘线和轮毂线分段取监测点,从所取监测点之间各段的动压头和静压头变化来研究螺旋离心泵内的能量沿叶轮包角的转换能力.结果表明:螺旋离心泵流体的能量主要是由螺旋段提供的,叶轮前部螺旋段起到了多级加能的作用,叶轮使流体完成了从轴向至径向的过渡,液流的轴向速度由大变小,径向速度则相反.  相似文献   

9.
以同轴圆筒环隙内流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湍流模型计算结果与PIV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建立了基于局部时均化模型(PANS)的环隙内湍流流场的数值模拟方法,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沟槽模型内湍流流场分布与换热特性,获得不同旋转雷诺数、内外壁面温度梯度对流场分布及其换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研究了沟槽内涡流的形成机理及沟槽区域流体速度、剪切力及热流密度分布.结果表明:当流场转捩为湍流Taylor-Couette流时,泰勒涡沿轴向呈现无规则波动运动,并且泰勒涡轴向尺寸随雷诺数及内外壁面温度梯度增加而增加,径向速度与内壁面热流密度沿轴向的变化趋势表明:径向速度引起的射流作用对内外壁面间热量交换有直接影响;环隙内流体经过沟槽区域时撞击沟槽壁面,在惯性力、黏性力及壁面剪切力相互影响下形成涡流;沟槽区域的速度与壁面剪切力的变化呈现一致性,热流密度的变化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气缸套受活塞敲击而产生的壁面振动对气缸套振动壁面附近冷却水流场的空蚀影响情况,通过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基于AVL-Fire流体计算软件提供的欧拉多相流空化模型,结合动网格技术建立近振动壁面处流场区域的多相流流场空化模型,将气缸套出现空蚀的振动壁面处的振动特性及其附近冷却水的流场特性进行耦合分析,得到了壁面衰减振动条件下流场的空化特性.对比在壁面振动条件下的流场空化云图,结果表明:气缸套壁面振动是气缸套空蚀的主要因素,受振动壁面影响而产生的空化气泡将在狭隙后圆弧壁面处聚集并溃灭,造成此处的空蚀较为严重,这与气缸套穴蚀部位的试验统计结果一致.通过对比同样壁面振动条件下入口流速不同时流场的空化云图,发现流场处于较大流速状态下,更容易产生空化区域.  相似文献   

11.
对辊式磨粉机是目前广为采用的研磨设备,具有各种调节机构,能适应制粉工艺过程中的各种要求,具有生产效率高、工艺效果好等优点。但是如果结构设计不合理,就不能充分发挥其优点,甚至给生产带来麻烦。本文就辊式磨粉机的结构设计发表自己的浅见。1.机具一般采用铸铁件,有整箱式也有拼装式。2.磨辊的结构大同小异。磨辊两端的支点有报动轴承式,也有滑动轴承式,但磨辊的放置形式对磨粉机的研磨效果、结构有还较大的影响。磨轻成倾斜状放量,特别是大于25.倾角放生,即两辊轴心连线与水平线夹角大于25..缩小了磨粉机的横向尺寸.相…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三维CAE软件对我所某款高速轻型柴油机冷却水套进行开发。首先运用Star-ccm+对整个冷却水套进行优化,初步获得较为理想的冷却流场分布,并提取该方案的缸盖热边界条件,即流体壁面温度及换热系数;然后将提取的热边界条件映射到有限元面网格,并运用有限元技术将其与缸盖体单元进行耦合,先后计算出缸盖的温度场及热应力分布,结合缸盖热应力分析结果,对冷却水套及缸盖固体区域进行优化,重复前面仿真工作,直到整个水套流场及缸盖热应力分布合理。  相似文献   

13.
水冷柴油机的气缸套有湿式气缸套与干式气缸套两种。 湿式气缸套的外壁与冷却水直接接触,它与机体内壁面组成了一个可以充满冷却水的空腔(水套).对柴油机进行适当冷却。这样就带  相似文献   

14.
磨粉机喂料机构是保证和提高研磨效果的主要机构之一 ,喂料离合器对能否紧密配合磨辊的离合 ,做到工作时“先喂料 ,后合闸”,停止工作时“先离闸 ,后停料”,以及对减少磨辊的磨损 ,提高磨辊的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 ,通用的磨粉机喂料离合器有气动膜片离合器、牙嵌式机械离合器、齿轮式机械离合器等几种 ,下面介绍的是一种摩擦片式机械离合器。1 结构该离合器的结构组成见图 1。轴承座 2固定在机体上 ,离合器壳体 3空套在轴承座的伸出端 ,离合器壳体上有 α升角的螺旋型长槽孔 (见 A向视图 ) ,销 1 0固定在轴承座上 ,离合器壳体绕…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双向流体动压机械密封稳定运行需要提供洁净的阻塞流体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双向自泵送流体动静压型机械密封,运用Fluent软件对泵出式和泵入式双向自泵送机械密封进行了数值研究,得到了双向自泵送机械密封的开启力、泄漏量和刚度,分析了流场压力分布、速度分布特性与密封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泵入式双向自泵送机械密封具有较大的开启力,泵出式具有较小的泄漏量,两者工作时都不需要阻塞流体辅助供应系统;泵出式型槽内流体流动方向约为-90°,由槽根部指向槽外径处,泵入式型槽内流体流动方向约为70°,在密封坝与槽根部相连的区域中流体流动的方向约为-80°,均指向引流孔,形成了良好的抗颗粒干扰性;泵入时端面流体膜刚度大于泵出时的端面流体膜刚度.研究成果为双向机械密封的设计、制造与运行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机械密封密封腔的流场及温度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泽刚  黄文权 《排灌机械》2009,27(3):200-203
为了对密封腔内流体的温度和流场分布有直观的了解,运用FLUENT软件对密封腔内流场的温度和压力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计算以N-S方程为基础,采用标准k-ε方程的湍流模型,对密封运转稳定状态下,密封环温度场及密封腔内流场的温度、速度、压力分布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密封腔内流体温度变化不大,在壁面处温度有所变化;流体在壁面处的流速比其在腔体内的速度小,但流速基本是线性连续的;轴上压强分布基本平衡,但密封腔截面面积变化较大时,将造成压强局部突变.分析计算的结果与试验测试的结果,两者的误差在6%~17.5%之间,基本吻合,表明数值模拟可以对难以观察的流场内变化进行可视化计算.  相似文献   

17.
喷头是精确施药系统的关键部位,喷头喷射角的变化,直接影响精确施药的效果。为此,设计了一种可变喷射范围的旋水芯喷头。通过流体力学仿真验证:所设计的喷头内流体流动符合涡流原理;基于涡流原理研究发现喷头喷射范围是可调的,但喷射角大小与旋水芯螺旋槽螺旋升角、截面积、涡流室半径、喷嘴口半径及出口处气芯半径有关。  相似文献   

18.
辊式磨粉机广泛用于各种谷物的制粉 ,它的主要工作构件是一对具有硬质表面的圆柱形磨辊。但是 ,在实际操作中 ,新磨辊使用一段时间后 ,往往出现不能紧轧的现象 ,如强制紧轧 ,能听到两辊间的金属摩擦声 ,但磨下物的破碎比没有提高 ,重新更换磨辊 ,磨粉机操作正常。我们对更换下来的磨辊进行了仔细的观察 ,发现辊面并没有磨损到需要更换的程度 ,但在两磨辊靠近端面的圆周上 ,有宽度约 0 .3~1 .5mm的磨痕 ,特别是光辊圆周上的磨痕呈镜面状。这说明两磨辊的端部发生碰撞 ,引起不能紧轧。通过大量的实际观察和分析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9.
以螺旋离心泵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叶轮内部流场进行数值计算,分析了叶片工作面和背面轮毂、轮缘处的压强和速度分布。定义Rothalpy值作为能量损失定量评价的指标,对输送介质为清水和固相体积分数为20%、颗粒粒径为0.076 mm的固液两相含沙水在螺旋离心泵叶轮域的能量变化进行了分析,得出叶轮不同位置处能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叶轮螺旋段头部是整个叶轮域能量转换的过渡区域,螺旋段是叶轮域流体介质能量增加的主要区域,螺旋段中部的壁面摩擦损失对螺旋段做功能力有一定影响,液流在离心段能量损失最大;较输送清水,当输送固相体积分数为20%、颗粒粒径为0.076 mm的含沙水时,叶轮做功能力有所提高,在叶轮出口处,两类流体介质的能量趋于均匀。  相似文献   

20.
宋鹏云  产文  焦凤 《排灌机械》2014,(11):973-977
针对螺旋槽干气密封,仅考虑气体沿密封面流动经历压缩与膨胀的热力过程.利用萨特兰黏-温方程和气体过程方程表征气体黏度与压力的关系,将该方程代入Muijderman建立的螺旋槽流体膜压力控制方程,得到考虑多变指数m影响的端面气膜压力控制方程,对该方程求解获得气膜温度沿密封端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m的增大,相应位置的气膜压力降低,但降低幅度不大.随着气体从外径流到内径,气膜温度沿密封环半径方向的分布规律反应出气膜的压缩膨胀特征.气体受到压缩时,气膜温度高于边界温度To,且m越大,温度越高;气体得到膨胀时,温度逐渐降低,且m越大,温度下降越迅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