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据《果树学报》2017年第5期《6个杧果品种耐寒性的研究》(作者魏秀清等)报道,杧果易受冬季低温寒害,造成产量下降甚至绝收,严重影响杧果产业的发展。通过对杧果不同品种耐寒性的研究,为杧果耐寒品种选育及栽培布局提供理论依据。以"贵妃""凯特""红玉""金煌""热品6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特约通讯员柏斌)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云果产业发展,在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的"三张牌"行动中,将水果产业列为八大优势产业之一。在《云南水果产业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以全面推进水果绿色化发展为核心,  相似文献   

3.
正据《江西农业学报》2020年第5期《不同果袋及套袋方式对热农1号杧果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孟富宣等)报道,以热农1号杧果为试材,研究了内黑外黄褐色粘底双层袋、白色微透光单层袋、双层袋黄袋转白色微透光单层袋、白色单层无纺布袋和不套袋5种处理后杧果品质差异。结果表明,套袋能明显改变杧果果实的外观品质,减少果皮擦伤,增加果面光洁度。3种果袋透光率内黑外黄褐色粘底双层袋白色微透光单层袋白色单层无纺布袋,内黑外黄褐色粘底双层袋、白色微透光单层袋、内黑外黄褐色粘底双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柏斌)7月10日,为期5天的第11届中国临沧·永德杧果节在云南省永德县市民活动中心隆重开幕。永德县是云南省最大的杧果生产基地县,素有"杧果之乡"之美誉。目前,全县大白玉、小香杧、三年杧等30多个优质杧果品种种植面积近3000hm2,年产杧果3万t,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适宜百色右江河谷地区种植的杧果良种,引进了热农1号杧、新世纪杧、吉尔杧和红玉杧4个杧果品种并进行试种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热农1号杧、新世纪杧、吉尔杧和红玉杧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在14%以上,平均单株产量在25kg以上,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分别在17327kg/ha和9.5万元/ha以上。这些品种在百色右江河谷地区综合表现较好,在杧果品种改造中可选择作为优良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日前,为保证当地杧果品质,树立和维护杧果品牌形象,防止未成熟杧果上市销售,根据2020年百色市气候特点和果园管理情况,结合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对百色杧果生物学特性深入分析的结果,百色市人民政府发出《关于2020年百色杧果开采上市日的通告》。该通告明确了2020年当地主要杧果品种的开采上市日。其中,台农1号杧开采时间为6  相似文献   

7.
正"热品10号"杧果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从美国引进的红杧品种。2015年12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川审果2015.008)。该品种果实卵圆形或圆球形,平均单果质量504.6 g。果顶淡绿色,向阳面有红晕,果肩紫红色,着色均匀,果皮光滑,果粉厚。果肉黄色,纤维少,酸甜,具浓郁的芳香味。可溶性固形物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了解杧果种质资源的多样性,测定了11个杧果品种(系)的果实品质指标,并对这7个指标进行了变异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综合评价。果实变异分析结果显示:果实品质指标差异较大,其中Vc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35.99%;果实横径的变异系数最小,为7.55%。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1个杧果品种(系)分为两类,其中第一类种质资源果实的Vc含量、粗纤维高于第二类,第二类种质资源果实的单果重、果形指数、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含量均高于第一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了73.99%,其中第1主成分贡献率最高,为27.38%,主要决定因子是:Vc含量。综合评价显示:金煌杧、黔山杧1号、热农1号3个种质果实品质优良。综上所述,杧果品种(系)的果实性状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为改良品种以及鉴定新品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据《园艺学报》2013年第3期《杧果采前喷施茉莉酸甲酯对其抗病性和采后品质的影响》(作者弓德强等)报道,以"台农1号"杧果为试材,研究了采前喷施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对杧果抗病性和采后品质的影响及其相关机理。结果表明,与对照果实相比,MeJA 50μmol·L-1采前处理显著降低了采收时的病果率和贮藏期的病情指数,抑制了接种炭疽病菌果实的病斑直径;有利于杧果贮藏品质的保持,提高了果肉中维生素C含量,延缓了可溶性糖含  相似文献   

10.
正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2012年5月)的一篇研究报告,印度农业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究了易感和抗畸形两种杧果品种的酶活性氧消除系统。杧果畸形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给杧果生产造成很大损失。杧果素、酚醛树脂、多酚氧化酶和植物抗毒素等生物化学物质对不同品种杧果抗畸形病起着重要作用。此项研究试图证明植物化学物质(酚醛树脂、酶、抗氧化物)和杧果畸形程度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22.110918),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盐胁迫下外源植物激素萘乙酸(NAA)、吲哚-3-乙酸(IAA)和水杨酸(SA)以及耐盐的Sukkary砧木对两个杧果品种(凯特杧果和Naomi)耐盐性的影响。供试植物为1.5年生杧果.  相似文献   

12.
正"景东晚杧"是从"象牙杧"变异株选育出的芒果晚熟新品种。2012年12月通过云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良种认定(编号:云R-SVMI-013-2012)。该品种平均单果重450 g。果实象牙形,平均长17 cm,果弯明显,果肩稍瘦,果蒂凸起,果顶部有喙尖状凸起,形似初生象牙。果皮光滑,发育期果皮灰绿色,成熟后果皮呈黄色。果肉金黄色,肉厚,肉质细腻而多汁,纤维少,味美香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74%,可溶性糖含量19.98%,维生素C含量331 mg/kg,粗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13.
正据《果树学报》2021年第5期《不同海拔对帕拉英达杧果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张翠仙等)报道,为了探究海拔对帕拉英达杧果物候期、光合特性、果实外观性状及内在品质的影响,为帕拉英达杧果最适宜栽培海拔范围及生产提供依据,以杧果主产区潞江镇4个海拔(685、850、1034、1 194 m)的帕拉英达杧果为研究对象,观察帕拉英达杧果物候期,测定帕拉英达杧果光合相关参数、果实外观性状及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适合云南永德县南亚热带地区"粮改饲"使用的青贮玉米优良品种,在当地引入"曲辰九号""红单10号""禾玉88""西抗18"和"云瑞21"共5个玉米品种,通过田间品种比较和室内营养分析,应用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各品种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在当地5个青贮玉米品种均可进行春、夏、秋三季复种。其中,"云瑞21"全年的干草产量高达53 461. 39 kg·hm~(-2),尽管较其他品种的产量优势不显著(P0. 05),但营养指标占有优势,无论单季种植、还是三季连作,其综合生产性能均最高。推荐当地"粮改饲"使用"云瑞21"青贮玉米专用品种。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自7月中旬第十二届世界杧果大会闭幕以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与百色市人民政府等单位共同主办的"广西特产行销全国·2017年百色杧果专场推介会",目前已经在香港、深圳、兰州、大连和呼和浩特等地相继举办,其中在香港已是第三次专题推介了。推介会均设立了百色杧果展销专区,展销的杧果品种主要有新世纪杧、凯特  相似文献   

16.
2018年12月26日,田东县举行国家杧果种质资源圃项目开工仪式。该项目重在以收集全国乃至世界的杧果种质资源为目标,旨在打造成为全国收集品种最全的杧果种质资源圃。该项目的建成,将结合杧果科研、生产、加工、物流、品牌运营、旅游观光、综合服务为一体的杧果产业集群,全面提升百色田东杧果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据悉,田东是“中国杧果之乡”,杧果种植历史久远,从1985年开始,田东县大力发展杧果种植,确立了右江河谷杧果商品生产基地的地位,现已成为全国著名的杧果产区。  相似文献   

17.
据《现代农业科技》2020年第18期《杧果人工杂交授粉结实率影响因素研究》(作者陈道勤等)报道,以金煌杧为母本,台农1号杧作父本,研究了套干湿袋、湿袋间隔时间、花粉处理等因素对杧果人工杂交授粉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要提高杧果人工杂交授粉结实率,花粉必须见光处理后才能用于授粉,杂交授粉后必须套袋处理,且授粉套袋后必须湿袋,湿袋方法是每间隔2h用喷雾器将袋子喷湿,湿度达100%,湿袋时间应保持在4h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选择出适宜于宁夏盐池县干旱风沙区种植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试验选用"辽原1号原种""科多四号""中原单32号""辽原一号三代"4个品种与当地种植的"中单2号"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辽原一号原种""中原单32号"属抗病力强、高抗倒伏、耐寒、耐旱型品种,是适宜在该地区推广的最优品种。  相似文献   

19.
PEPC家族蛋白在植物光合碳同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具有多种非光合生物学功能,目前杧果中尚未报道。本研究对杧果MiPEPCs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并分析了它们在不同组织(包括成熟叶片、成熟树皮、种子、根、花、果肉和果皮)和两个品种(高糖品种‘台农1号’和低糖品种‘热农1号’)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获得4个杧果MiPEPC基因家族成员,其理化特征较为相似,且所有MiPEPCs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均存在与细胞质中。基因组定位发现杧果MiPEPCs分布于4条不同的染色体。联合拟南芥,水稻,菠萝的PEPCs进行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可分为2个亚组,MiPEPCs分布在第I(PTPC)和II亚族(BTPC)。杧果植物型MiPEPCs和细菌型MiPEPCs分离时间早于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分离时间,两者蛋白序列差异大,但仍具有一定的保守性。顺式作用元件分析显示,MiPEPCs含有数量较多的光响应元件和激素响应元件。转录组表达分析结合qPCR实验验证发现,MiPEPCs在不同杧果组织中的表达具有偏好性,可能参与杧果的多个生物学过程(包含光合和非光合过程),并初步推测MiPEPC1、MiPEPC3可能与杧果果实成熟过程。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MiPEPC家族在杧果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台农1号杧1999年引进百色市种植,表现为早结、丰产、稳产、果实商品性好,品质优良,抗病耐贮运,目前已经成为百色杧果当家品种,种植面积为31.05万亩,主要栽培技术有园地选择、定植、整形修剪、肥水管理、促花、保花保果、病虫害综合防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