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了减轻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设计和制造业配置了许多自动和便捷装置。其中脱粒深浅控制装置更是一种适用、便捷的装置,它主要是利用在割台作物输送路径上设置的传感器,感知作物的长度和位置,调节作物处于合适的脱粒深度。这种装置大大地方便了操作者在使用机器时对不同长度的作物进行调节。它主要由电机、保险丝、感应器、继电器、限位开关、手动开关、控制器、电线等电器和机械组成。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谷物联合收割机配套打捆机技术正在悄然兴起,以其价格较低、结构简单、无须机具二次进地、无须动力机械牵引、操作方便、可靠性高等特点逐渐受到广大农民的认可。喂入装置是其关键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能否形成秸秆草捆,本文以该装置的设计为重点,对几种形式的喂入装置进行剖析。经过对比发现,因受到空间结构的限制,以滚筒式喂入装置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了PIC16C54单片机控制4LB150半喂入水稻机喂入深浅的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控制电路共有三种工作状态手动、自动、限位.它克服了国外采用电控自动调节的缺点,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性、可靠性以及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青贮饲料收获机功率分布情况,设计青贮玉米喂入切碎试验台。该试验台主要由插禾运输机、喂入装置、切碎装置和测控系统等组成,测控系统可实时采集喂入装置和切碎装置的扭矩和转速等信息,进而得到各个部件的功率消耗。为验证该试验台的工作性能,以青贮玉米秸秆为试验对象,以喂入速度和功率为试验因素进行多次试验,得到喂入装置和切碎装置的空载功率分别为1.5 kW和2.0 kW,满载瞬时最大功率可达5.8 kW和29 kW,标准草长率为87.44%。本研究可为青贮饲料收获机的进一步优化提供数据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打捆机旋转切割喂入装置是打捆机械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工艺的优良直接决定了秸秆物料的揉切及成捆效果。因此,分析旋转切割喂入装置的构成、工作原理及设计制造过程中的优缺点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旋转切割喂入装置主要部件的研究设计、理论计算,可以有效提高加工设计工艺;对主要部件进行仿真分析,可以对部件进一步优化,从而提高机械的品质,减少二次改进带来的不必要资金投入。该装置结构简单、切碎效果良好,可为同类机具改进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大喂入量水稻联合收获机脱粒清选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我国现阶段高产水稻的收获要求,自主研发了大喂入量履带式全喂入联合收获机。论述了切流脱粒分离装置、锥形螺旋喂入装置、斜置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和双出风口多风道离心风机清选装置等主要工作部件的结构与设计参数,提出了配套动力90~100k W、可承载6~7t的履带式行走底盘技术方案,突破了传统履带式底盘承载能力≤5t的限制。田间试验结果显示:该机收获产量9 000kg/hm2水稻时,总损失率为1.2%,含杂率1.0%,破碎率0.9%,机具生产率0.8 hm2/h,其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该斜置切纵流全喂入履带式联合收获机喂入量达到了8.89kg/s,喂入量明显提高。该研究为大喂入量联合收获机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介绍了一种全喂入收割机圆盘刀后置切碎器,能有效解决农作物秸秆遗留问题。该装置所述的圆盘刀后置切碎器,结构牢固,工作可靠,切碎状态调节灵活,具有多种工作状态,能有效提升全喂入收割机工作效率,减少了能耗。一、技术背景近年来,随着大型联合收割机械的普遍使用,大量的农作物秸秆遗留在了农田当中,这给农作物的再次播种留下了很大的干扰,而焚烧农作物秸秆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因此秸秆切碎  相似文献   

8.
针对棉秆切碎收获机械介绍了一种新型带自调节、夹紧和主动输入功能的喂入机构。同时,对其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关键部件参数设计分别进行了详述,并验算了最大通过量,分析了几种改变切碎长度的方法。实践表明,该机构还可适用于其它硬质冠状秸秆切碎前的强制喂入,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使用维修方便以及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科研院所和生产厂家正在进行半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的研发。为此,介绍了近年来日本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在割台、输送喂入装置、脱粒装置、清选装置和橡胶履带行走装置方面的一些技术和科研成果;结合我国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生产和使用现状,分析了这些技术的实用价值,为我国新一代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研制提供了借鉴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以9YFD-2.0型大方草捆压捆机为例,探索其喂入机构的运动规律。通过初步确定的喂入机构基本参数,获得了两个喂入拨叉的机构简图,建立了位置、速度方程,并采用Mat Lab进行编程求解,分别得到两个喂入拨叉端点的运动轨迹。将利用Solid Works软件建立的三维实体模型导入ADAMS软件中,分别对两个喂入拨叉进行运动仿真模拟和分析,得到了喂入拨叉端点的运动轨迹及速度曲线,揭示了喂入机构的运动规律。同时,通过分析,考虑在二者不发生干涉且结构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大喂入拨叉装置的高度。完成优化后,大方草捆压捆机的喂入量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增加,从而提高了大方草捆压捆机的压捆密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柳树插条半自动扦插作业人工喂入劳动强度大和作业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实现有序出料、取料和送料功能的柳树插条自动喂入装置,并针对该装置进行取料机构的优化设计与相关试验研究。建立取料机构运动学模型和优化设计模型,应用自主开发的软件分析确定了取料机构参数的取值范围,进而利用Matlab软件的遗传算法工具箱实现取料机构的参数优化;完成取料机构结构设计,进行取料机构虚拟运动仿真验证;研制取料机构样机和柳树插条自动喂入装置试验台,开展取料机构高速摄像试验和柳树插条自动喂入试验,研究取料机构运动特性,检验自动喂入装置的工作性能。在自动喂入效率达到55株/min时,柳树插条喂入成功率约为83%,表明该装置具有应用于柳树插条自动扦插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广西使用的全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在收获作业中割台搅龙的伸缩杆易脱落,影响可靠性的问题,采用套卡弹簧式结构装置进行改进,通过田间试验,该装置工作牢固、可靠,工作可靠性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3.
1概述珠江-15BS联合收割机是珠江-15自走式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的系列产品。该机器具有双层切割装置,特别适用于收获高产、秆高的稻麦。在要求低割茬和含杂率低的地方也很适用。因为珠江-15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是将割台所切割下来的作物,全部通过中间输送装置送入脱粒装置,所以在收割高产秆高的稻麦,并按农艺要求低割茬作业时,生产率明显下降。为此,珠江-15BS联合收割机应运而生。2珠江-15BS联合收割机的整机结构及参数该机整机结构见图1。图1 整机结构组成1双层收割台 2中间输送 3脱粒清选装置4底盘 5电气液压系统 6发动机  该…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研究各种形式花生摘果机、摘果部件的工作原理,探究花生摘果过程中的荚果损伤机理、花生荚果分布规律和花生植株动力学状况,进而进行花生摘果机结构与参数优化,设计出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全喂入花生摘果试验装置,主要由机架、电动机、传动系统、摘果系统、清选系统、变速与控制系统、荚果分布测试系统等组成。该装置作为花生摘果试验平台具有以下功能:通过改变和控制花生植株运动方向,可实现切流单滚筒、轴流单滚筒、切流双滚筒、切轴流双滚筒、轴流双滚筒、双切流横轴流三滚筒和切流双轴流三滚筒7种不同切轴流喂入、摘果方案;通过变频器与机械传动组合式调速方式,实现各摘果滚筒的速度调节;通过格式接料器,可研究各摘果机构的花生荚果分布规律。性能试验表明,该装置可针对不同花生品种及其性状进行不同摘果元件、不同切轴流组合的摘果性能试验,主要参数为:转速200~800 r/min,摘果间隙25~50 mm,最大喂入量5 kg/s。  相似文献   

15.
水稻的控速喂入柔性脱粒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阐明了控速喂入柔性脱粒原理,建立了水稻脱粒数学模型,优化确定了控速喂入柔性脱粒装置的最佳结构和运动参数,分析了各参数对脱粒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6.
香蕉秸秆具有含水量高、秸秆粗大的特点,在海南很多农业生产中被当作废弃物处理,出现了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情况,而采用人工处理往往劳动强度大且粉碎不彻底。为此,基于海南香蕉种植模式,结合香蕉秸秆物理机械特性,提出了一种香蕉秸秆脱水粉碎处理方案,进而研制了挤压喂入式香蕉秸秆脱水粉碎机,通过理论研究及经验分析确定了挤压喂入式香蕉秸秆脱水粉碎机的关键部件结构及运动参数;采用理论建模,建立了喂入装置输送速度与秸秆粉碎装置切削速度之间的曲线模型。该机通过喂入辊挤压破坏香蕉茎秆纤维组织同时将香蕉茎秆匀速送入粉碎装置,秸秆粉碎刀径向垂直切割香蕉秸秆,从而达到粉碎后香蕉秸秆呈等长段状的效果。该机器的成功研制能有效降低热区蕉农的劳动强度,避免了秸秆资源浪费,有效促进香蕉秸秆的全面综合利用,促进了海南热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联合收割机作业时要求作物均匀地喂入脱粒装置,保证脱粒负荷均匀,使机具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下工作。如果喂入不均匀就会影响机具的正常工作,当喂入作物多时会使脱粒装置瞬间负荷增大,机具在超负荷状态下运转,轻使转速下降,造成脱粒不净,且清洗装置负荷增大清洗不净。重使机具出现堵塞,甚至使发动机超负荷熄火。造成作物喂入不均匀的部位主要有拨禾轮、割台和倾斜输送器等。  相似文献   

18.
在9R-40型揉碎机上设计安装径向强制喂入装置,通过改变揉碎机主轴转速、喂入辊转速和喂入口处锤片形状,进行揉碎机的性能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3个因素对揉碎机性能的影响,得出了生产率的最优组合参数为:揉碎机主轴转速为2980r/min、喂入辊转速为267 r/min、锤片形状是槽型锤片。带径向喂入装置的揉碎机与不带喂入装置、采用人工喂料的原机对比试验表明,生产率提高了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花生捡拾联合收获机捡拾台螺旋喂入与升运输送过程中秧果易拥堵而造成荚果破碎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花生捡拾联合收获机喂入输送装置。通过动力学与运动学的秧果喂入和输送过程分析,开展花生秧果与搅龙输送装置、花生秧果与链靶升运装置的互作关系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确定秧果喂入和输送关键部件的结构和运动参数,并进行集成研究。以田间自然晾晒3~5天的花生植株为材料,以输送率、荚果破碎率为试验指标,以喂入量、喂入搅龙转速、喂入口输送间隙为因素进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当喂入量3kg/s、喂入搅龙转速150r/min、喂入口输送间隙90mm时,作业性能达到最优,输送率为99.83%,荚果破碎率为0.28%,输送过程稳定可靠,未发生堵塞现象,满足花生联合收获机的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20.
甘蔗收获机喂入系统结构改进与仿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试验研究和虚拟仿真分析发现,现有的小型甘蔗收获机喂入系统齿轮箱设计存在缺陷,易导致喂入系统的甘蔗堵塞。通过分析,对喂入系统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将齿轮箱换成梯形齿型喂入辊,同时两个切割器的刀轴由一对反向同步旋转的液压同步马达驱动;通过Solid Works软件建立喂入系统的三维模型,再通过ADAMS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喂入系统不仅扩大了切割传动机构的物流通道,而且将齿轮箱对甘蔗产生的被动的滑动摩擦阻力转化为改进后喂入辊对甘蔗产生的主动作用的滚动摩擦驱动力;改进后的喂入辊使甘蔗在螺旋提升输送装置上的滞留时间较原来缩短了35.9%,对甘蔗的最大径向作用力比齿轮箱降低了86%,甘蔗更易进入物流通道,其输送性能得到明显改善,解决了喂入系统易于堵塞的问题,对试验部分切割器马达压力测量结果起到了反证作用;仿真试验也表明适当提高喂入辊转速有利于降低甘蔗收获机的堵塞率,为喂入系统结构参数和位置参数的改进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