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试验研究——以白城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共设计了5个脱硫石膏施用水平(0、11.25、22.5、33.75、45 t/hm2).通过种植向日葵进行了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的施用量试验研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苗期向日葵在不同脱硫石膏施用水平条件下的出苗、株高、根重、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施用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可以有效降低土壤的pH值和提高向日葵的出苗率,综合土壤pH值和全盐量以及向日葵的出苗和生长指标,初步得出脱硫石膏施用量为33.75t/hm2时,对重度盐碱土的改良效果最好,最有利于向日葵的出苗和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脱硫石膏淋洗次数对铵态氮迁移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室内土柱穿透试验,设置4组试验处理:3组施加脱硫石膏,不同次数淋洗处理;1组无脱硫石膏无淋洗对照处理。通过分析NH+4、Ca2+、Na+3种离子相互关系及土壤水力传导度的变化情况,研究脱硫石膏及不同淋洗次数对碱土养分离子铵态氮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碱土混合脱硫石膏后未经淋洗的情况下会抑制碱土对NH+4的吸附效果,但随着穿透前被淋洗次数的增加,NH+4在盐碱土中穿透曲线的斜率减小,吸附作用增强。从节水控盐、促进土壤肥力吸收、抑制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因素来看,根据试验结果推测铵肥不适合与脱硫石膏同时施加到碱土土壤中。建议在施肥前,拌施脱硫石膏的碱土宜采用秋浇与春灌相结合的方式,每次淋洗662.7 m3/hm2水量,这种淋洗方式在保证改良效果,促进肥料吸收的基础上,还可以适当减少秋浇灌水量,合理分配灌区有限的淡水资源。  相似文献   

3.
滴灌条件下脱硫石膏对甘肃盐碱地的改良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滴灌条件下施用脱硫石膏对甘肃盐碱地理化性质的影响,在统一淋洗定额3.2×103m3/hm2、施用有机肥40 t/hm2、黄沙225 m3/hm2的基础上,通过2 a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不同脱硫石膏施用量0(T0)、18(T1)、22(T2)、26(T3)、30 t/hm2(T4)对甘肃盐碱土的p H、碱化度、电导率、盐分离子含量、枸杞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脱硫石膏施用量的增加,土壤p H、碱化度呈递减趋势,土壤电导率先减小后增加;滴灌有助于0~40 cm土层电导率值的降低;在T3处理下,第2年枸杞干果产量为1.85 t/hm2,表明施用适量的脱硫石膏配合滴灌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利于枸杞生长。  相似文献   

4.
以吉林省西部苏打盐碱土旱田为供试土壤,以玉米为供试作物,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脱硫石膏对供试土壤的改良效果和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脱硫石膏可有效降低苏打盐碱土的pH和促进玉米的生长.当脱硫石膏施用量为3t/667m2时,成熟期玉米的株高、根长、植株鲜重等各项生长指标达到最好,但与脱硫石膏施用量为2t/667m2时没有显著差别,结合土壤pH值、全盐量等因素,得出脱硫石膏施用量为2t/667m2时,对吉林西部苏打盐碱土旱田改良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通过2年的田间小区向日葵种植试验,分析了脱硫副产物改良苏打碱土对ESP、SAR、pH值和向日葵产量的影响,提出了脱硫产物改良苏打碱土的合理施用量和施用方式。研究设4个脱硫副产物水平(18750、22500、26250和30000kg/hm2)。研究结果表明:施加脱硫副产物后各处理的ESP、SAR和pH值都明显降低,向日葵产量明显提高;经过2年的改良后,耕作层土壤的ESP、pH和SAR分别小于15、8.5和13,向日葵产量达到1100kg/hm2;脱硫副产物存在利用效率问题,实际选用的脱硫副产物用量应在理论计算量的基础上乘以修正系数1.32;对于碱化度较高的土壤,应选用分批连续施用的方式,以避免形成盐害。  相似文献   

6.
水肥耦合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对不同水肥条件下冬小麦的产量、品质和氮肥的表观去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宜供水、轻度亏缺和重度亏缺水分处理下产量达到最高点的氮肥施用量分别为345、274和201 kg/hm2,籽粒粗蛋白达到最大的施氮量分别为414、386和350 kg/hm2;氮肥效益的发挥与水分状况密切相关,水分严重亏缺时,氮肥的利用率低,残留和损失量较高;为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用二次方程表述氮肥施用量和冬小麦产出的关系,获得不同水分条件下氮肥的经济施用量分别为308、234和147 kg/hm2。  相似文献   

7.
以黄淮海平原盐碱障碍农田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不同农艺措施下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的变化,以确定改善盐碱障碍农田土壤微环境的适宜农艺技术措施。结果表明,秸秆覆盖、灌水60mm/次和氮素施用量300kg/hm2条件下土壤脲酶活性较当地常规水肥管理分别提高51.07%、47.75%和63.68%;秸秆覆盖和氮素施用量150kg/hm2条件下土壤蔗糖酶活性较当地常规水肥管理分别提高95.24%和81.04%。在黄淮海平原盐碱障碍农田应当推广应用秸秆覆盖并适度增施氮肥。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荞麦光合作用对土壤盐碱胁迫下不同改良措施的响应特征与适应规律,设置盆栽试验,测定盐碱胁迫土壤采用脱硫石膏、磁化水改良处理后荞麦的光合光响应特征,分别采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和指数模型对荞麦叶片光响应曲线进行分析,确定了最优模型,并对不同处理下的荞麦光合特征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盐碱胁迫下,磁化水灌溉对荞麦的光合特征影响明显,荞麦净光合速率随脱硫石膏施用量的增大呈先增后减的趋势;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的模拟精度最高,可作为描述盐碱胁迫下荞麦叶片光响应曲线的最优模型;11t/hm2脱硫石膏施用量下的荞麦光合特征参数(暗呼吸速率、表观量子效率、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及光饱和点)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荞麦叶片对光强的适应能力增强,有利于促进荞麦积累有机物;磁化水灌溉对荞麦的光合光响应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本研究可为寻求有效缓解盐碱胁迫对作物生长影响的调控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秸秆生物炭对玉米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大田试验,采用静态暗箱-气象色谱法研究玉米农田不施生物炭(C0),施生物炭分别为15 t/hm2(C15)、30 t/hm2(C30)和45 t/hm2(C45)后温室气体(CO_2、CH_4和N_2O)的排放特征,并估算CH_4和N_2O的综合增温潜势(GWP)及排放强度(GHGI)。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显著降低CO_2和N_2O的季节累积排放总量,与C0处理相比,CO_2最大降幅为24.6%(C15),N_2O最大降幅为110.35%(C45),且其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CH_4的季节累积排放总量由小到大依次为:C15、C30、C0、C45,其中,C15处理较C0处理降低幅度最大为259.62%,添加生物炭同时也降低CH_4和N_2O的综合增温潜势(GWP)及排放强度(GHGI),处理C15、C30和C45的GWP值较对照C0分别降低88.2%、123.2%和109.9%,GHGI分别降低88.86%、121.60%和100.03%。施用适量的生物炭可以有效增加玉米产量,处理C15、C30和C45的增幅分别为6.28%、7.27%和1.69%。处理C30显著降低CH_4和N_2O的综合增温潜势及其排放强度,并且产量的增幅最大。因此,在当前玉米农田管理措施下,生物炭施用量为30 t/hm2时可实现玉米增产和固碳减排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以"沈农燕麦一号"为试材,采用二次四因子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辽宁省适宜燕麦生长的播种密度和肥料施用量。结果表明:在产量≥3000kg/hm2的147个方案中,播种量在174.00~185.25kg/hm2,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35.75~152.25kg/hm2、37.35~41.10kg/hm2、110.40~121.05kg/hm2,可获得3581.25kg/hm2以上的产量,N∶P2O5∶K2O最适比例为3.67∶1.00∶2.95。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燕麦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沈农燕麦一号"为试材,采用二次四因子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辽宁省适宜燕麦生长的播种密度和肥料施用量.结果表明:在产量≥3 000 kg/hm2的147个方案中,播种量在174.00-185.25 kg/hm2,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35.75~152.25 kg/hm2、37.35~41.10 kg/hm2、110.40~121.05 kg/hm2,可获得3 581.25 kg/hm2以上的产量,N:P2O5:K2O最适比例为3.67:1.00:2.95.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水肥耦合配施改性生物炭对大豆根际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其产量品质等的影响,设置3因素(灌溉量、施氮量和施炭量)3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施炭量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灌溉量;轻度或中度亏缺灌溉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对于土壤酶活性,灌溉量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影响最为显著,轻度亏缺灌溉条件下活性最高;相同灌溉量下,除N-乙酰基-β-D-葡萄糖苷酶外,酶活性都随着施氮量和施炭量的增加而增加;灌溉量对蛋白质和大豆籽粒含油量影响最显著,其他品质指标受水氮炭的影响不显著;基于正交试验的大豆最优产量水氮炭组合试验结果分析,3个因素主次顺序为灌溉量、施炭量和施氮量,大豆产量的最优组合为W1N1B1(即中度亏缺灌溉、氮肥施用量为75 kg/hm2、生物炭施用量为15 t/hm2)。研究为认识水氮炭耦合关系、指导云南季节性干旱区大豆优质节水高产高效种植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滴灌施沼液改良甘肃盐碱地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甘肃白银地区盐碱地碱化度高、土壤结构差,盐分难以淋洗等瓶颈的问题,本研究采用沼液进行改良,沼液通过滴灌方式兑水稀释后滴入土壤。设置不同沼液施用量T0(0 t/hm2)、T1(1.2 t/hm2)、T2(1.3 t/hm2)、T3(1.4 t/hm2)、T4(1.5 t/hm2),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不同沼液施用量对盐碱地碱化度、p H的影响以及对油葵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沼液后土壤肥力显著提高,能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p H、碱化度,0~20 cm土层脱盐效果显著,但在20 cm土层以下出现盐分累积现象;在T3处理下,油葵产量最高,达2 384.8 kg/hm2。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适量的沼液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利于油葵生长。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稻、芹菜、萝卜、毛豆周年循环栽培模式,每 hm2可产水稻 9.75t、芹菜 67.5t、萝卜 22.5t、毛豆荚 6.75t,经济效益好。  水稻选用早丰 9号等早熟高产品种,肥床旱育秧,秧龄 30天左右移栽。移栽行株距 25× 13cm,每 hm2基本苗 90万左右。移栽前施农家肥 30t/hm2、尿素 225kg/hm2、过磷酸钙 375kg/hm2、生物钾肥 3.75L/hm2作基肥。秧苗活棵后施碳酸氢铵 375kg/hm2,并用惠满丰 3L/hm2加水稀释 500倍喷雾。孕穗期施尿素 75kg/hm2,抽穗灌浆期用惠满丰 1875mL/hm2对水喷雾。在水浆管理方面,前期水勤灌促分蘖,茎蘖达 375万 /hm2时…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生物炭在河套灌区玉米种植过程中的适用性,试验设置不施用生物炭(CK)、生物炭施用量为15t/hm~2(ST1)、30 t/hm~2(ST2)、45 t/hm~2(ST3)和60 t/hm~2(ST4)共5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施炭量对玉米土壤水分、土壤温度以及株高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含水率随施炭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但均明显高于处理CK,且在生物炭施用量为45 t/hm~2时对玉米土壤含水率增幅最为显著,各生育期平均较对照处理CK高12.95%、14.83%、11.06%、8.86%和10.40%。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表层0~25 cm土壤平均温度呈递增趋势,且全生育期内,不同生物炭施用量处理土壤温度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CK(P0.05),生物炭施用量为60 t/hm~2时土壤增温效果最为显著,全生育期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P0.05)。适量施用生物炭可显著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全生育期内玉米株高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在生物炭施用量为45 t/hm~2时对玉米株高的生长发育促进效果最优。施用生物炭可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处理ST1、ST2、ST3和ST4分别较对照处理CK产量提高8.93%、14.14%、17.09%和15.43%,差异性显著(P0.05)。综上所述,生物炭可显著改善土壤的水热环境,同时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形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综合分析得出45 t/hm~2的生物炭施用量较适宜在河套灌区玉米种植过程中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暗沟排盐技术对西辽河平原苏打盐碱荒地改良效果的影响,在科左中旗胜利乡盐碱荒地,通过设置暗沟并应用不同的改良措施,暗沟间距分别设置5 m (L1)、10 m (L2)和15 m (L3),以及无暗沟(CK)处理,在此基础上施入脱硫石膏30 t/hm2,腐殖酸4.5 t/hm2(F1)和9 t/hm2(F2),共8个处理,对暗沟排盐工程结合化学改良措施对苏打盐碱荒地土壤的脱盐效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暗沟排盐技术对降低苏打盐碱荒地的土壤盐分有显著效果,0~40 cm深度土壤全盐量平均降低1.74 g/kg,暗沟间距越小,脱盐效果越显著。此外,施入腐殖酸对降低土壤盐碱度也有显著影响,平均降低了5.7%,其中间距5 m,施用量4.5 t/hm2处理的降低幅度最大,达到了8.2%。从试验结果来看,暗沟间距10 m和施用4.5 t/hm2腐殖酸的组合是最佳的改良效果。研究结果可为西辽河平原盐碱荒地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地下隔离层与石膏处理对滨海盐碱地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京科甜183"为试材,采用滨海盐碱地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隔离层处理(麦秸隔离层和塑料薄膜隔离层)和不同石膏施用量(0、70、85、100t/hm~2)处理对玉米出苗率、株高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滨海盐碱地施用石膏与地下40cm处埋设麦秆隔离层相结合,玉米的出苗率和产量较对照(没有铺设隔离层以及施加石膏)均显著增加了1倍(P0.05);与对照相比,滨海盐碱地施用石膏与地下40cm处埋设薄膜隔离层相结合的处理,玉米的出苗率显著增加,但产量增加不显著;在相同的隔离层材料条件下,随着石膏施用量从0t/hm~2增加到100t/hm~2,玉米的出苗率和产量有增加的趋势;整体上,麦秆隔离层处理的株高大于薄膜隔离层处理以及对照,施用石膏处理的株高显著大于未施石膏处理和对照(P0.05)。在滨海盐碱地施用石膏100t/hm~2与地下40cm处埋设麦秆隔离层相结合能更好地起到促进玉米生长、提高产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施氮量对膜下滴灌玉米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玉米品种农华10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氮肥施用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量和积累速率均以施氮量300kg/hm2最大,其他依次为施氮量200、100、400、0kg/hm2,产量性状以施氮量300kg/hm2最佳,其他依次为施氮量200、400、100、0kg/hm2。合理施氮量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量及产量的提高,过量施氮肥反而抑制其生长。  相似文献   

19.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盐渍土供氮特性与作物水氮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对不同程度盐渍化玉米农田土壤供氮特性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于2018年进行了田间试验。选取轻度(0.460dS/m)和中度(0.951dS/m)2种盐渍化农田,以纯施氮量240kg/hm2为相同施氮总量进行有机无机肥配施,分别设置5个施肥处理(有机肥占施肥比例分别为0、25%、50%、75%、100%)和1个空白对照处理,依次记为U1、U3O1、U1O1、U1O3、O1、CK。结果表明,同一处理中度盐渍土氮素矿化量显著低于轻度盐渍土。轻度盐渍土无机肥施入比例越大,土壤矿质氮释放速度越快,有机无机配施能更好地调节玉米生育期氮素的释放。中度盐渍土各处理下,生育前期土壤矿质氮含量无显著差异,增大有机肥施入比例对于提高作物生育后期土壤矿质氮含量的优势明显。同一处理中度盐渍土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较轻度盐渍土显著降低,产量下降幅度达到30.94%~63.90%(P<0.05)。适当的有机肥施入比例能显著提高作物水氮利用效率,轻度盐渍土表现出随有机肥施入比例增大玉米水氮利用效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中度盐渍土表现出随有机肥施入比例增大玉米水氮利用效率逐渐升高的趋势。轻、中度盐渍土分别以U1O1、O1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最大,分别较U1处理提高11.84%、27.68%(P<0.05),同时,产量、植株吸氮量、氮收获指数、氮肥当季回收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效率等指标也较高。综合玉米产量、水氮利用效率及生育期土壤矿质氮变化规律,得到河套灌区玉米适宜的有机无机施肥管理模式为:轻度盐渍土为120kg/hm2有机肥+120kg/hm2化肥,中度盐渍土为240kg/hm2有机肥。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温室进行了不同石膏施用量(各占土壤石膏总需要量的33%,67%和100%)和碱性水灌溉对碱土Ca沉淀和Na淋移的影响研究并调查了水稻的生长。Ca和碳酸钙沉淀及土壤Na饱和度随着灌溉水碱度的增加而增加。碱土开垦初或在水稻、小麦生长期间每次灌溉(Cei)时,施用石膏可增加土壤Na~+的淋移,降低交换性Na(ESP)含量和PH值,在碱性水灌溉条件下,即使碱土开垦初施用大量石膏,也不能把ESP值控制在水稻、小麦正常生长的水平,但在Gei(碱性水中添加石膏)处理条件下,碱性水灌溉观察到的土壤pH和ESP值与优质水灌溉相似,所以,碱性水灌溉改良碱土必须添加额外的石膏(比开垦初还要多)以减小钠吸附比(SAR)和水的碱度,控制土壤Na的升高并增加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