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选取北京市密云水库及其上下游潮白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不同河段、不同批次水样品的分析测定和生态环境调查,对主要水质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密云水库上游及库区水质符合Ⅰ类、Ⅱ类地表水水质标准,满足饮用水源地要求,但个别观测点水质指标受环境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在密云水库下游,水质基本处于Ⅲ~Ⅴ类,水质指标更多受河道环境治理因素的影响.密云水库下游地区一些点位的指标,如溶解氧、氨氮和总磷较好,可见经过处理的中水作为景观用水用于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现实意义.基于此,从污染治理、环境监管措施等方面为密云水库水源地保护提出建设性意见,提高水质,遏制生态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2.
大王滩水库2008年列为南宁市水源地,2010年在6个监测断面的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进行水质监测,水库水中的总磷、总氮超标较为严重,主要是由于库区工业废水渗漏、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库区和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旅游污染、库岸垃圾污染以及相关管理措施欠完善等原因导致的。为确保大王滩水库饮用水水质,提出做好水源地隔离防护和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措施,重点进行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旅游污染、库岸垃圾污染整治,以保护好大王滩水库饮用水水源地。  相似文献   

3.
太滆运河流域水环境污染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源解析法对工业污染点源和生活污染、水产养殖污染、种植业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干湿沉降等非点源污染进行分析,统计分析了太滆运河全线常规监测断面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的水质现状、客水水质及主要支浜水质现状。结果表明,生活污染源是太滆运河流域各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太滆运河及周围河网以氮磷污染为主;两岸河浜的汇水使太滆运河水质下降;武宜运河与太滆运河交汇后,高锰酸盐指数与总磷污染均有好转,其中总磷由Ⅴ类转为Ⅳ类;锡溧漕河与太滆运河交汇后,使其污染更为严重,总磷由原来的Ⅳ类转为劣Ⅴ类,随后虽稍有好转,但入太湖前一直处于Ⅳ类水质状态。  相似文献   

4.
三门峡水库是黄河流域上重要的大型综合性水利枢纽,然而由于区域社会经济及农业的快速发展,区域水环境质量以受到严重威胁,通过分析三门峡库区多年年平均水量水质的变化规律发现,区域水质呈逐渐恶化趋势,水体向劣Ⅴ类水转变,其主要污染物质为氨氮;通过分析三门峡库区多年水环境质量系数WQI变化规律发现区域水质呈逐年下降趋势;相关分析表明WQI与水体中氨氮及COD含量显著相关,说明影响区域水环境变化的关键因子为氨氮及COD。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灌区绿色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和水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探究广利灌区总干渠水质及氮磷污染现状及其对灌区水环境的影响,进一步提出灌区水环境问题解决建议。【方法】于2019年6—12月,在灌区内总干渠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6个断面,进行了6次水质监测,测定水体中的总氮(TN)、总磷(TP)、CODCr和BOD5等反映水质和氮磷污染的基本指标。采用适用于我国河流水质综合评价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和富营养化评价的对数型幂函数普适指数公式对河流水质及富营养化情况进行评价。【结果】①广利灌区86%的水体水质能满足Ⅴ类农业水域功能区的用水要求,且综合水质标识指数随时间和空间变化显著,7月66.7%水体处于劣Ⅴ类水标准,在三号闸和补源进水口取样点出现了黑臭水体。②广利灌区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灌区内水体100%处于富营养状态,富营养化评价综合指数(EI)峰值出现在7月补源进水口处(80.5),且41.6%的水体处于重富营养化状态。③TN平均质量浓度为5.30 mg/L,为地表水Ⅴ类水标准的2.65倍,TP平均质量浓度为0.156 mg/L,氮、磷比为33.97∶1,适宜藻类生长。【结论】广利灌区总体水质可满足农业功能区用水要求,但富营养化水平较高,尤其是氮污染严重,灌区内的原生态土渠和水生植物使河流具有良好的自净能力,能发挥其生态功能作用。因此,建议加强灌区内入河水体的污染控制尤其是氮磷污染的监测;同时渠道衬砌要考虑生态环境、配比生态衬砌和原生态土渠、河道搭配水生植物,进而对河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进行吸附,以改善灌区水环境。  相似文献   

6.
大连市碧流河水库水源涵养林工程设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辽宁省碧流河水库近几年蓄水位降低,水库周边地区开荒种地致使水土流失问题逐年突出,水库淤积量逐年加大.同时,由于农作物耕种施用的农药和化肥随地面径流汇入库区,对水库水质造成严重污染.针对这一严峻情况,通过水库水源涵养林工程的建设,可以达到涵养水源、改善水库生态环境和保护水质的目的.本文论述了涵养林的树种选择、造林密度和配置模式等,为相类似的工程设计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科学有效的水质评价方法是分析河流污染原因、制定污染治理措施的前提。以海河流域滦河下游段及冀东沿海诸河为例,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内梅罗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模糊数学法和主成分分析5种方法分别评价该流域内17个监测断面逐月水质状况。结果表明:①所有监测断面均为劣Ⅴ类水质,饮马河、汤河等断面污染严重,NH_3-N为主要污染物;②不同的水质分析方法各有优势,单因子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计算简便,能满足识别水质类别、主要污染物及超标倍数的要求,更适于本研究区的水质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8.
蓟运河(宁河县段)水质状况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蓟运河是流经京津冀地区的重要水系之一,近年来污染状况严重,并且缺乏系统的环境监测数据。采集蓟运河宁河县段河水水样,按照国家规定的河流评价标准,对其中的主要项目进行了分析。检测结果显示:粪大肠菌群数达到9.4×104L-1;化学需氧量COD为83.52 mg/L;总氮含量为14.05 mg/L;总磷含量为0.59 mg/L。经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T3838-2002比较,粪大肠菌群、COD、总氮和总磷这4项指标分别是劣V类限值的2.4、2.1、7.0和1.5倍,初步判断蓟运河宁河县段的河水水质为劣V类。  相似文献   

9.
田庄水库氮素转化机理和水质改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庄水库位于山东省中部沂源县,是山东省污染最严重的水库之一。田庄水库北岸的联合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自1976年建厂以来,产生的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田庄水库,致使水库氮素严重超标,水质一直是Ⅴ类或劣Ⅴ类,影响了水库的使用功能。2005年5月,联合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排放的污水进入城区污水处理场,4年来水库水质有了极大的改善,研究水中氮素的转化机理,通过人为措施使水质尽快恢复到Ⅲ类水,充分利用水库的水源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呼伦湖夏季与冬季水质现状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更好地了解呼伦湖水环境现状,于2012年夏季和冬季分别对呼伦湖水域13个采样点的水质指标TN、TP、Chla浓度进行监测,并选取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湖库营养状态分级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分别对呼伦湖水质进行了水环境现状评价。结果表明:夏季TN、TP和Chla浓度分别在1.468~2.961mg/L之间、0.100~0.174mg/L和1.665~10.562mg/m3之间,TN浓度属地表水环境质量的Ⅳ到超Ⅴ类水体标准,TP浓度属地表水环境质量的Ⅳ到Ⅴ类水体标准,在空间分布上,TN浓度在靠近南北两岸处大于湖心区,且南岸大于北岸,TP浓度由北岸向东南岸逐渐递减,Chla含量在湖心区最大,且逐渐向南北两岸递减;冬季TN、TP和Chla浓度分别在0.992~2.070mg/L之间、0.196~0.315mg/L和0.207~8.305mg/m3之间,TN浓度空间分布趋势与夏季相同,属地表水环境质量的Ⅲ到超Ⅴ类水体标准,TP浓度由南岸向东北岸逐渐递减,为地表水环境质量的Ⅴ到超Ⅴ类水体标准。综合指标显示呼伦湖在夏季属于轻度富营养化,部分区域属于中度富营养化,冬季属于轻度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11.
城市供水中节水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形势下,研究城市供水的节水机制,树立节水意识,建设节水型城市才能保证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此,在分析城市供水中浪费水、污染水和不合理规划管理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供水系统节水的主要措施,提出了未来城市节水方向及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12.
利用地下蓄水层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辽宁水资源紧缺状况,总结了合理开采利用地下水的益处及不合理开采的确严重后果,建议合理利用地下蓄水层进行人工回灌地下水,促进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相互转化,提高水资源总体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不同类型的水质指数在沙湖综合水质评价中的应用及其相关关系,采用水质标识指数(WQII)、加拿大环境部长理事会水质指数(CCMEWQI)、通用水质指数(UWQI)对沙湖2010-2017年4月、7月、10月水环境进行了综合水质状态评估,并对不同水质指数进行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沙湖WQII变化区间为3.1~...  相似文献   

14.
根据跨流域调水工程的特点,分析了容量水价和计量水价的构成和影响因素,明确了容量水价主要由国家投资政策决定,是国家调控调水水价的基本手段,计量水价由供水的资源成本、工程成本和环境成本组成,是调水工程市场化运作的核心问题,全面清晰地表述了调水水价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容量水价和计量水价的计算方法,讨论了有调蓄湖泊情况下的供水成本计算和调水风险问题,为确定调水工程水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农业供水价格的制订与实施,对灌区节水灌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灌区现行水价过低导致农业水资源浪费的现状,讨论导致水价偏低的主要原因,提出推进水价改革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四水"是指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农灌区"四水"转化的定量关系是制定农业灌溉计划和调控田间土壤水及地下水的基础.根据淮北平原各项实验参数指标建立了农灌区"四水"转化模型,提出该模型在农田径流预报、土壤水消退及地下水位模拟等方面的应用,并提出该模型的作用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7.
针对江苏省泗洪县南部新城河网水系水环境恶化的现状,提出采取截污、引水等工程措施改善河道水质.通过建立水量水质模型模拟计算在截污、引水及各种组合方案下南部新城河网水系水体主要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过程.计算结果表明,截留点源污染与引水相结合是改善城区河流水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谈水价在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我国水资源短缺及其利用现状,分析了影响城市水资源需求量的因素;从意识培养、政策建立和经济杠杆作用3个层面,分析了水价在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驱动作用。并以天津市为例,研究了水价对综合生活用水量的影响,得出结论:提高水价可以促进城市节水工作的开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水价的制定除了要考虑节水工作的需要,还要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以保证在不影响居民生活的舒适程度的前提下,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资源型、水质型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为应对当前水资源的严峻形势,中央提出实行“用水总量、用水效率、纳污限制”三条红线控制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淮河流域严重缺水城市淮北为例,就城市中水工业回用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研究.从水量、水质、保证率、经济性等方面分析表明中水有条件作为城市发展的供水水源,社会经济发展中应因地制宜的鼓励和促进中水回用.研究对于拓展城市水源、节约一次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水体环境有着积极的意义和前景.  相似文献   

20.
特征水位是防汛预警决策的重要依据.近年来,淮河三河尖水位站经常出现大范围、长历时的水位超警,现有的特征水位已逐渐不能适应当前防汛工作需要.采用上下游水面线分析、水力学法、水位过程线对比分析和最高水位年频次分析等方法分别得出相应的特征水位,综合考虑堤防超高、特征水位确定原则以及抗洪抢险联动性等因素,提出更为合理可行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