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苹果褐斑病研究现状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其收录的苹果褐斑病文献进行分类整理,从年度发表的文献量、发文作者地区分布及合作情况、产出单位类型、文献研究领域分布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以展示我国苹果褐斑病研究水平和成果,为今后我国苹果褐斑病研究的方向和内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对冬枣叶片进行处理,研究表明20mg/L、40mg/L的低浓度赤霉素处理提高了冬枣叶片叶绿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浅谈我国的冬枣资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郭裕新 《落叶果树》1992,24(4):36-37
冬枣从字意上讲,应是冬季成熟的枣树品种。然而,枣是喜温树种,秋季日均温降至15℃以下。即开始落叶,准备休眠越冬,果实不可能在树上存留到冬季成熟。分析我国枣树品种资源成熟期的资料,可认为冬枣资源泛指果实生育期在120天以上的晚熟品种,在淮河秦岭以北的北方,其果实都在10月中上旬成熟,离冬季还颇有一段时日。 冬枣资源是枣种质资源中极其宝贵的一部分,其数量目前还不多。冬枣的价值是作鲜果食用或作原料加工,较大幅度的延长鲜枣供应期,并使鲜枣特有的大量VC得到充分利用。过去因缺少精良的贮藏条件,冬枣只能随熟随采食、加工,除少量在…  相似文献   

4.
枣庄冬枣的考证及性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在冬枣苗木的生产经营中有很多不同的名称,如枣庄冬枣、阴平冬枣、薛城冬枣、国光枣、沾化冬枣、雪枣、大雪枣、大枣王、巨枣等,这些品种究竟有什么联系,是否同物异名?为了防止生产、经营者因名称的混乱而误解,避免引种者重复引进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笔者先后走访了晚熟枣的几个相关地方,根据观察和资料分析,现将冬枣的考证情况及有关性状介绍如下,供广大栽培者参考和商榷。1 冬枣名称的来源及演变据《经济林栽培学各论》(山东省林业学校编)记载:“冬枣又称冻枣、苹果枣,零星分布于全省各地的农家院落,数量很少,可鲜食…  相似文献   

5.
冬枣名称的来源及主要品种介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 冬枣名称的来源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的研究报告《浅谈我国的冬枣资源》(内部资料 ) ,对冬枣的概述是 :冬枣系指果实生育期 12 0天以上的晚熟品种 ,在淮河秦岭以北的地方 ,其果实都在10月上、中旬成熟 ,特晚熟的品种延迟到 10月下旬成熟 ,因其成熟晚而称为冬枣。冬枣品种数量不多 ,据《中国枣树志》编委会统计 ,约有 2 0个 ,而仅有 6个左右的品种表现品质优良 ,果实较大 ,平均果重超过 10 g。2 冬枣的主要品种2 .1 成武冬枣 (冬枣 ) 产于山东西南部的成武、曹县等地 ,是目前果实最大的冬枣品种。果实长椭圆形或长倒卵形 ,平均果重2 5 .8g,…  相似文献   

6.
冬枣大棚高效盆栽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减少冬枣农药、化肥、激素的残留,改善冬枣生长的生态环境,提高冬枣的产量和品质,增加枣农经济效益,为冬枣无公害化、绿色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现从砧木培育、嫁接成苗、定植上盆、入棚、主要病虫害防治及系列栽培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总结,为枣农增收提供了新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7.
浅析鲁北冬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枣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冬枣资源是枣种质资源中极其宝贵的一部分。据《中国果树志·枣卷》记载,我国现有冬枣品种约20个,占枣品种总数的2.8%。成熟期晚的冬枣可较大幅度地延长鲜枣供应期。近年,随着果品贮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过去少量庭院栽培的冬枣,有了较快发展。国内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竞相引种栽培,亦相继出现了一些以产地命名的冬枣品种。为澄清鲁北冬枣这一珍贵的品种资源,给各地引种和科学研究提供依据,现将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研究情况介绍如下,供参考。 1 鲁北冬枣名称的来源及别…  相似文献   

8.
冬枣是我国珍稀果树品种,具有果个大、成熟晚、风味佳等优点。平度市林业局——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良种繁育中心1993年利用组培脱毒技术繁育冬枣获得成功。为降低育苗成本,迅速扩大冬枣繁育规模,我们自1993年7月进行脱毒嫩枝扦插育苗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调查了东营市几处不同冬枣园的冬枣吸收根数量周年生长变化,研究了冬枣吸收根周年生长动态变化规律,对冬枣的管理及提高产量和品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所收录的以柑橘木虱题名的学术论文进行分类整理,从年度发表的论文量、文献地区分布、作者合作情况、核心作者、论文研究主题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我国柑橘木虱研究现状和成果,为今后我国柑橘木虱的研究方向和内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枣树的花及果实有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枣花小,花量大,花期长,落花落果严重,坐果率低;枣果柄短,遇雨易裂果,成熟期不一致,果核、种仁发育不正常,病虫害多,果实质量差异大.这些特性给枣树生产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现对这些特性进行分析总结,以期能够在今后的生产中重视这些特性,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枣树在退耕还林、绿化山川和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优质大果加工型枣新品种‘沧蜜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沧蜜1号’枣新品种,果实长圆形,单果平均17.2 g,果实大小整齐,果面平整光洁,果皮薄,肉质疏松,风味甜酸,可食率97.7%,8月中旬白熟,此时采摘最宜加工,9月上中旬完熟。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提高枣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率,以酸枣、过渡(中间)类型和栽培枣共3类种质5个品种为试材,对不同品种不同器官(果实、果皮、果肉、叶片、花、种仁)总黄酮含量及果实黄酮提取液清除羟基自由基(·OH)的能力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3类种质的5个品种脆熟期果实的总黄酮含量(以鲜重计)为0.89~3.55 mg/g,平均值为1.94 mg/g;果皮总黄酮含量为4.13~8.21 mg/g,平均值为5.73 mg/g;果肉总黄酮含量为0.17~1.07 mg/g,平均值为0.66 mg/g;花总黄酮含量为3.47~6.90 mg/g,平均值为5.50 mg/g;成熟叶片总黄酮含量为7.01~9.02 mg/g,平均值为7.98 mg/g;种仁总黄酮含量为6.48~14.39 mg/g,平均值为11.43 mg/g。5个品种各器官总黄酮含量的大小顺序为:种仁>叶片>果皮>花>果实>果肉;果实、果肉和叶片中总黄酮含量都是酸枣>中间类型>栽培枣;3类种质脆熟期果实黄酮提取液与·OH清除能力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曙光7号’是从河北沧州‘金丝小枣’资源中选育出来的抗裂果优良枣新品种。果实长圆形,平均单果质量7.25 g,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6.08%,酸甜味浓,适宜干制。丰产稳产,抗裂果,在河北枣区10月上旬成熟。适合于河北平原枣区栽培。  相似文献   

15.
 ‘沧冬1号’是从河北沧州枣区‘冬枣’资源中选育出来的短枝型优质芽变枣新品种。果实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5.9 g,鲜枣含可溶性固形物21.4%,可滴定酸0.23%,酸甜味浓。在河北枣区10月上旬成熟,丰产稳产,为优良的鲜食晚熟品种,适合于河北平原枣区栽培。  相似文献   

16.
 ‘中牟脆丰’是早熟鲜食枣新品种。果实较小,平均单果质量5.91 g,整齐度高,肉质酥脆多汁,风味酸甜,可溶性糖含量17.70%,可滴定酸含量0.55%,口感好,鲜食品质上等。结果能力强,丰产性好,裂果轻。9月中下旬成熟,适宜在河南各枣区栽培。  相似文献   

17.
王晓玲  刘宏权  申连英  毛永民 《园艺学报》2016,43(Z2):2713-2714
‘紫圆’枣是从河北省广宗县‘园铃枣’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新品种。果实个大,近圆或扁圆形,果皮紫红色。平均单果质量23.4 g,果实可食率96.0%,制干率62.7%,干枣含糖量77.6%。在河北枣区成熟期9月下旬,果实发育期105 d。极抗裂果,无缩果病,丰产性强,为优良的制干品种。  相似文献   

18.
 ‘曙光3号’是从河北省太行山区‘婆枣’资源中选育出来的抗枣缩果病、抗裂果的优良枣树新品种,果实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9.3 g,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3.1%,酸甜味浓。丰产稳产,抗缩果、抗裂果,适宜干制,适合河北太行山枣区栽培。在河北枣区10月上旬成熟。  相似文献   

19.
枣离体果实水分吸收与质外体运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枣果吸收水分后引起的裂果机制,以‘壶瓶枣’膨大期与着色期果实为试材,分 别采用染液和清水浸泡枣果实、带叶果的木质化枣吊基部、果柄及去果柄后梗洼引入染液等处理,研究 果实水分吸收与质外体运输的途径及能力。结果表明:离体枣果实可以通过果柄、果面吸收水分,水分 经果柄木质部进入果实,后继续通过维管束或扩散作用运输到果实各个部位。膨大期青果维管束运输能 力强,着色期果实梗洼下空腔变大,果柄维管束与果实内维管束的连接发生部分中断,维管束运输能力 下降;而此时果实表皮细胞增大,排列疏松,通过果面吸水能力增大。  相似文献   

20.
以20个枣品种为试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枣果实中的主要糖和有机酸组分进行了测定分析,比较了不同品种间的差异并揭示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枣果实中主要的可溶性糖为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其中蔗糖含量最高,其次是果糖和葡萄糖,属蔗糖积累型;总糖及各组分糖的含量在不同品种果实间存在显著差异,所测品种中‘新郑灰枣’总糖含量最高;随着果实的发育,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不断积累,在果实发育前期主要是果糖、葡萄糖的积累,白熟期之后以蔗糖积累为主。枣果实中的有机酸主要是苹果酸、奎宁酸和琥珀酸,其中苹果酸含量最高,属苹果酸优势型;总酸及各组分酸的含量在不同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彬县晋枣’总酸含量最高;随着果实的发育成熟,总酸及苹果酸、奎宁酸和酒石酸含量不断增长,柠檬酸含量在不同发育时期间无显著差异,琥珀酸含量在白熟期低,且与脆熟期和完熟期差异极显著,而脆熟期和完熟期之间无显著差异。糖、酸相关性分析表明,总酸与苹果酸和奎宁酸,总糖与蔗糖,果糖与葡萄糖,苹果酸与总糖和蔗糖之间都呈极显著正相关。柠檬酸与果糖和葡萄糖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总酸与果糖、酒石酸与熊果酸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