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采自吉林鲁家镇、四家子镇、乐山镇3地的甜瓜枯萎病病株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同时进行病菌形态学鉴定和ITS序列测定;并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比较了21种杀菌剂单剂及3种混配剂对该病原菌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该试验共获得7个具有致病性的菌株,表明该病菌为尖孢镰孢(Fusarium oxysporum);室内药剂筛选出了4种抑菌效果较好的杀菌剂,即450g/L咪鲜胺EC、50%多菌灵WP、400g/L氟硅唑EC、30%氟菌唑WP;混配剂30%氟菌唑WP和50%多菌灵WP按2∶1配比毒力作用最强,其次为30%甲霜灵WP和50%多菌灵WP按2∶1配比。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低毒高效新型杀菌剂,试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抑菌效果顺序为10%氟硅唑EW50%多菌灵WP70%甲基硫菌灵WP75%百菌清WP50%腐霉利WP50%敌克松WP,对应的EC50分别为0.05mg/L、0.16mg/L、1.36mg/L、3.88mg/L、78.56mg/L、750.26mg/L。因此,在这6种杀菌剂中10%氟硅唑EW可作为进一步进行田间试验的最佳药剂。  相似文献   

3.
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及孢子萌发法测定了8种化学杀菌剂对贡柑黑腐病0hernaria cirri)的毒力。结果表明,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时250g/L阿米西达效果较差,70%甲基托布津效果一般,其余6种农药均表现较好活性;用孢子萌发法测定时80%戊唑醇、40%腈菌唑效果较差,250g/L丙环唑、250g/L阿米西达表现一般,80%代森锰锌、10%苯醚甲环唑、70%甲基托布津、25%咪鲜胺均有较好的活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测定了番石榴褐斑病菌的致病性以及病原菌的分离,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5种常用杀菌剂对番石榴褐斑菌的毒力。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抑菌效果最好,EC50为0.359 9mg/L;45%咪鲜胺EC50为2.943 8mg/L,效果次之;80%代森锰锌和75%百菌清,EC50则分别为191.566 7和415.001 8mg/L;80%克菌丹抑菌效果最弱,EC50为721.024 4mg/L。  相似文献   

5.
梨霉斑病是广西梨树上一种发生比较普遍的重要病害,明确其病原菌分类地位以及筛选出相应的杀菌剂将为制订防治措施打下基础。通过病害症状识别、柯赫法则验证、病原菌形态特征及其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广西梨霉斑病病原菌为苹果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mali(Ell.et Ev.)Deighton。采用含毒介质法测定8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毒力,结果表明,对该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杀菌剂有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氟环唑、戊唑醇和代森锰锌,抑菌中浓度低于10μg/mL,其中苯醚甲环唑的抑菌效果最强,抑菌中浓度为0.099 4μg/mL。  相似文献   

6.
22种杀菌剂对甜瓜靶斑病菌的室内毒力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多主棒孢甜瓜分离物的高效杀菌剂,在室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2种杀菌剂对甜瓜多主棒孢SY和GX分离株菌丝生长的抑制能力。结果表明,50%咪鲜胺锰盐WP对多主棒孢甜瓜分离物SY和GX菌株的EC_(50)都最小,病菌对它的敏感性最高,抑菌效果最好;30%苯醚甲环唑SC、40%氟硅唑EC和80%福美双WG对多主棒孢甜瓜分离物GX分离株的EC_(50)均小于5μg·mL~(-1),抑菌效果较好,但在SY菌株上抑菌效果减弱。在试验浓度下,2个多主棒孢供试菌株对25%嘧菌酯SC、75%百菌清WP和90%多菌灵WG都非常不敏感,说明这3种杀菌剂对甜瓜靶斑病的防控不能起到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7.
阿月浑子褐斑病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离体叶片接种、形态学鉴定和分子鉴定,确定阿月浑子褐斑病病原菌为链格孢(A.alternaria)。并在离体条件下测定并比较了5种常用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对该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最高,其EC50为0.924 mg/L,其次是甲基托布津和代森锰锌;百菌清对该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最高,其EC50为0.272 mg/L,其次是甲基托布津和代森锰锌;多菌灵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均较低。  相似文献   

8.
以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污染菌种中分离的病原性真菌为试材,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10种常见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并与生石灰进行复配,以期筛选出适合六妹羊肚菌菌种生产与人工栽培的复配杀菌剂。结果表明:羊肚菌菌种2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分别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与卵孢单端孢(Trichothecium ovalisporum);在10种杀菌剂中,百菌清的抑菌效果最好,0.25 g·L-1百菌清对绿色木霉与卵孢单端孢的抑制率分别为85.71%和64.16%;0.25 g·L-1百菌清与1.2 g·L-1生石灰制成的复配制剂对2株病原菌的抑制率均高于单剂处理,分别为93.25%、72.73%,而对六妹羊肚菌无显著抑制作用,或可应用于相关病害防治。  相似文献   

9.
测定杧果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对13种杀菌剂的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50g/L咪鲜胺水乳剂对胶孢炭疽菌室内抑菌效果最好,EC50小于0.01mg/L,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50%氟啶胺悬浮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12.5%氟环唑悬浮剂的EC_(50)均小于1mg/L,对胶孢炭疽菌具有较好抑菌效果。450g/L咪鲜胺水乳剂1 500倍液、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1 25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12.5%氟环唑悬浮剂2000倍液、250g/L嘧菌酯悬浮剂1 250倍液、50%氟啶胺悬浮剂1 500倍液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等7种药剂可相对有效地控制杧果炭疽病发生,防效为57.57%~65.57%。  相似文献   

10.
以宁夏红枣叶斑病典型病叶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离体叶片菌块接种法和菌丝生长抑制法,研究了该地区红枣叶斑病的致病菌种类及有效防治药剂。结果表明:从宁夏红枣叶斑病典型病叶上主要分离得到匍柄霉属真菌(Stemphyliumsp.),占总分离物的85.0%,其中匍柄霉菌株Y-14具有很强的致病性,是宁夏红枣叶斑病的主要病原菌种类;7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毒力强弱依次为25%丙环唑EC25%咪鲜胺EC1 000亿/g枯草芽孢杆菌WP10%多抗霉素WP250g/L嘧菌酯SC70%代森锰锌WP1%申嗪霉素SC,尤其前5种杀菌剂的EC50值1.0g/L,可作为宁夏红枣叶斑病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11.
杨凤丽  宓盛  沈瑛瑛 《蔬菜》2020,(10):49-52
为有效控制茭白胡麻叶斑病,筛选出安全高效药剂,利用市场上7种主流药剂对胡麻叶斑病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连续用药2次14 d后,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防治效果最好,平均防治效果达85.85%,且持效期较长;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和50%异菌脲悬浮剂防治效果稍好,平均防治效果均在73%以上,其中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平均防治效果接近80%,且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和50%异菌脲悬浮剂药后14 d内发挥稳定,表现出较长的持效性。在生产上,建议在未发病或发病初期,首选吡唑醚菌酯、代森锰锌或其复配制剂,异菌脲可作为轮换药剂备用。  相似文献   

12.
不同杀菌剂对万寿菊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杀菌剂对万寿菊灰霉病菌做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5种杀菌单剂对灰霉病菌的EG50由低到高依次为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WP)、20%甲基立枯磷乳油(EC)、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WP)、50%扑海因悬浮剂(SC)、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VIP),以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WP)的抑制作用最好,其EG50为5.17 mg/L.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稻黑孢菌的生物学特性,并对防治药剂进行了室内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菌株HZ4111菌丝生长的最适条件为温度30℃、12 h光12 h暗的交替光周期、培养基p H值5.0;在以可溶性淀粉和酵母膏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较快(日平均生长速率分别为9.63、14.25 mm/d),以山梨醇、乙醇和甘氨酸培养基上较慢(分别为0、0、0.42 mm/d);9种杀菌剂对菌株HZ4111菌丝生长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50 g/L嘧菌酯悬浮剂效果最好,EC50分别为0.000 1、0.000 9、0.000 9μg/m L;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2.5%四氟醚唑水乳剂、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对病菌孢子萌发有较好的抑制作用,MIC值均小于0.05μg/m L。  相似文献   

14.
10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与经济效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72%霜脲·锰锌(克露)可湿性粉剂(WP)、50%烯酰吗啉(安克)WP、25%嘧菌酯(阿米西达)悬浮剂(SC)、64%恶霜·锰锌(杀毒矾)WP、68%精甲霜灵·锰锌(金雷)水分散粒剂(WG)、70%丙森锌(安泰生)WP、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银法利)SC、18.7%烯酰·吡唑酯(凯特)WG、25%双炔酰菌胺(瑞凡)SC和50%多菌灵WP等10种药剂进行了田间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除50%多菌灵WP之外,其他9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均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和增产效果,防效均达90%以上,增产10.90%~20.30%,净收入增加500~1000元·(667m2)-1。根据药剂的防效和增产效果,提出广东省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的参考药剂,首先是72%霜脲·锰锌WP和50%烯酰吗啉WP,其次是68%精甲霜灵·锰锌WG、18.7%烯酰·吡唑酯WG、25%嘧菌酯SC、70%丙森锌WP和64%恶霜·锰锌WP。  相似文献   

15.
几种杀菌剂对鹤首葫芦枯萎病菌的室内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宁宏  王勇  刘芬 《北方园艺》2011,(22):122-123
采用含药培养基法、抑菌圈法测定生菌素、多菌灵、如特克利、甲霜(嗯)霉灵、(嗯)霉灵5种供试杀菌剂对鹤首葫芦枯萎病菌的室内抑菌作用.结果表明:80%多菌灵WP 1 300倍液、54.5%如特克利WP 800倍液对该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菌率分别为100%、91.88%,抑菌圈平均直径分别为16.50、31.00mm,药剂间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6.
采用灌根、拌种、拌种+灌根的方法,研究了化学农药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WP)、40%多菌灵?福美双(烂根愈)WP及生物农药枯草芽孢杆菌(根肿灭)水乳剂(EW)对西藏林芝地区普通白菜(小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拌种 + 灌根复合处理比单一处理效果好,其中,75%百菌清WP拌种 + 灌根的防治效果最为显著,防效高达95.6%|生物农药枯草芽孢杆菌EW拌种+灌根的防治效果为89.5%,与同样处理的40%多菌灵?福美双WP防效(90.1%)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杧果蒂腐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测定及其杀菌剂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来自海南3个地区的86个杧果蒂腐病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菌株进行了对多菌灵的抗药性测定,结果表明,杧果蒂腐病菌群体中存在着对多菌灵抗性的群体。采用生长速率法进行了23种杀菌剂对4株杧果蒂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通过EC50值、EC90值及与多菌灵的交互抗性等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作为防治杧果蒂腐病的首选药剂有咪鲜胺锰盐、丙环唑、氟硅唑、咪鲜胺、异菌脲、苯醚甲环唑、戊唑醇、腈菌唑、吡唑醚菌酯和井冈霉素10种杀菌剂,可选杀菌剂还有百菌清和代森锰锌。杧果蒂腐病菌除对多菌灵产生抗性外,还对甲基硫菌灵、醚菌酯和烯唑醇3种杀菌剂产生了抗药性。通过交互抗性分析,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和烯唑醇3种杀菌剂之间存在交互抗性,而醚菌酯与井冈霉素之间存在负交互抗性。为了避免杧果蒂腐病菌对某种杀菌剂产生抗药性,建议上述可选用杀菌剂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普查和定时系统调查的方法对十字花科(大白菜、青花菜、甘蓝、萝卜)、茄科(番茄、辣椒、茄子)、葫芦科(黄瓜、冬瓜、南瓜)等10种主要设施蔬菜苗期病害种类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进行鉴定,并对疫病、猝倒病、枯萎病、立枯病等4种主要苗期病害进行化学防治药剂筛选。结果表明:从10种蔬菜上采集的864份苗期病害病样中共分离出736株菌株,共计16个种,其中致病病原有13种,在各类蔬菜上可分别引起8~9种苗期病害,以传统病害猝倒病和立枯病为主,其次为根腐病、疫病、灰霉病;筛选出对立枯病防效显著的杀菌剂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和2.5%咯菌腈悬浮剂,对防治枯萎病有效的药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和3%甲霜·噁霉灵水剂,对疫病防效显著的药剂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25%甲霜·霜霉威可湿性粉剂、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50%氟啶胺悬浮剂、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10%氰霜唑悬浮剂,以及防治猝倒病有效的药剂50%氟啶胺悬浮剂、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10%氰霜唑悬浮剂、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和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等。  相似文献   

19.
利用化学药剂与生防菌结合,对由尖孢镰刀菌芹菜专化型引起的西芹黄萎病进行综合防治研究。结果表明:苗期使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WP)、50 %福美双•多菌灵WP(活根菌灭)或40 %噁霉灵WP(噁霉敌)灌根均能显著消除育苗基质中的病原菌孢子,孢子下降率达99.00 %以上;大田继续使用上述3种化学药剂或改用生防菌芽孢杆菌S11和M3,都能够显著降低西芹黄萎病发病率,防治效果最高为85.98 %;其中持续单独使用50 %多菌灵WP或苗期使用50 %多菌灵WP、大田改用生防菌芽孢杆菌对西芹的生长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杨绍丽 《长江蔬菜》2014,(10):58-60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茄子褐纹病菌的抑菌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供试9种杀菌剂对该病菌均有抑制效果,25%咪鲜胺乳油的毒力最强,EC50值为0.025 2 mg/L;20%噻唑锌悬浮剂的毒力最弱,EC50值63.933 9 mg/L;30%苯甲·丙环唑悬浮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3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5%丙环唑乳油、70%丙森锌·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80%福·福锌可湿性粉剂的毒力依次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