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播后芽前使用土壤处理剂封杀杂草是蔬菜田杂草化学防除的主要方法,由于各类除草剂有效成分和活性差异,使用时必须考虑对杂草的杀灭效果和对作物的安全性。为此,我们选用6种常用除草剂在地膜刀豆田作除草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设计(1)33%施田补EC 100 m l/667m2[巴斯夫(上海)有限公司生产];(2)96%金都尔EC 60m l/667m2[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生产];(3)72%都尔EC 100 m l/667m2[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生产];(4)36%水旱灵EC 100 m l/667m2(江苏省如皋农药化工厂生产);(5)50%乙草胺EC 60m l/667m2(江苏省昆山绿利来农药有限公司生…  相似文献   

2.
稻糠除草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无公害稻米生产技术中,除草技术是控制或减少农药施用量的重要一环。为实现水稻无公害栽培,我们在借鉴日本稻糠稻作技术的基础上[1~3],2002~2003年连续两年设计实施了稻糠除草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已通过江苏省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的赣榆县塔山镇后太平村。1.2参试品种选用经江苏省首届优质稻米评审会定为优质米的新品种———连粳3号水稻。1.3试验设计2002年共设5个处理:(1)移栽后5 d施稻糠100 g/m2;(2)移栽后5 d施稻糠200 g/m2;(3)移栽后5 d施稻糠300 g/m2;(4)化学除草(CK1)施50%丁草胺100 m l/667m2,对水30 kg喷雾;(5)不除草(…  相似文献   

3.
试验结果表明,于豇豆播种覆土后,进行土壤喷施防除豇豆田杂草,防效最好是330g/L二甲戊灵EC150ml/667m~2,其次是330g/L二甲戊灵EC60ml/667m~2+激健15ml/667m~2,再次是330g/L二甲戊灵EC100ml/667m~2。330g/L二甲戊灵EC60ml/667m~2+激健15ml/667m~2处理比常规用药330g/L二甲戊灵EC100ml/667m~2处理用药量减少40%且防效稍好,施药后20d的总体株防效达95.7%;施药后30d的总体株防效达94.4%,总体鲜重防效达94.5%。  相似文献   

4.
本文进行了植保无人机防治水稻稻飞虱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噻虫胺EC 50 ml/667m2、30%噻虫嗪SC 4g/667m2、50%丙威·噻虫胺WP 24 g/667m2、25%吡蚜酮WP 24 g/667m2、11.5%吡·噻EC 100 ml/667m2施药后1 d,5种药的防效均在84%以上,速效性都较好;药后3~10 d,防效都在94%以上,7 d达到高峰,防效在97%以上;药后15 d,几种药剂的防效均保持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5.
早稻直播田试验表明,水稻2.5叶期,用35%高渗苄·二氯WP 40~60 g/667m2,对稗草的防效为100%,对千金子的防效可达95%以上,总体防效达98.4%以上,早稻直播田一次性除草,可基本控制整季的草害问题.施药时排干田水,药后1~2 d灌水2~4 cm水层5 d以上,是最好的施药方法.  相似文献   

6.
不同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200g/L氯虫苯甲酰胺SC(康宽)、15%茚虫威SC(安打)、5%氟虫腈SC(锐劲特)、有机磷类杀虫剂、阿维菌素类杀虫剂、沙蚕毒素类杀虫剂以及混合类杀虫剂等7种不同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康宽10mL/667m2、安打16mL/667m2、75%乙酰甲胺磷SP 150g/667m2、40%毒死蜱EC 100 mL/667m2、蓝锐100 mL/667m2、20.5%阿维*乙酰甲胺磷EC 200 mL/667m2、75%乙酰甲胺磷SP 90g+40%毒死蜱EC 50mL/667m2,在稻纵卷叶螟1~2龄期施药,效果达98%,持效期长达14d.沙蚕毒素类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7.
黎永健 《广西植保》2014,27(3):18-20
为了筛选出防治稻瘟病效果较好的药剂,试验采用5种防治稻瘟病的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共施药3次,每次间隔14 d,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WG 20 g/667 m2、25%咪鲜胺EC 100 g/667 m2对水稻叶瘟、穗颈瘟的防治效果略优于20%三环唑WP 85 g/667 m2、2%春雷霉素RT 120 g/667 m2,与40%稻瘟灵WP 80 g/667 m2的防效差异显著。其中75%肟菌·戊唑醇WG 20 g/667 m2对水稻叶瘟、穗颈瘟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增产率达20.18%,增产效果明显且无药害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8.
试验结果表明,用10%吡·噻EC 50g/667m2、25%噻·速灭EC 100g/667m2、10%吡虫啉WP 20g/667m2、25%噻嗪酮WP 30g/667m2、20%速灭威EC 150g/667m2,对早稻白背飞虱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3d、7d、14d平均防效均达85%以上,其中以10%吡.噻EC、25%噻·速灭EC的防效为好,平均达95%以上,这5种药剂特别是前两种复配药剂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寻求防治小麦蚜虫的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进行了氯氰·毒死蜱EC防治小麦蚜虫试验,结果表明,220 g/L氯氰·毒死蜱EC对小麦蚜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药效随用药量增加而上升,其中药后3 d、7 d 220 g/L氯氰·毒死蜱EC 50 mL/667m2的校正防效分别为92.4%、90.8%,与40%毒死蜱EC 100 mL/667m2效果相仿,并极显著优于10%氯氰菊酯EC 50 mL/667m2的防效(P〈1%),药后14 d 220 g/L氯氰·毒死蜱EC 50 mL/667m2的校正防效达88.9%,极显著优于40%毒死蜱EC 100 mL/667m2、10%氯氰菊酯EC 50 mL/667m2(P〈1%)。220 g/L氯氰·毒死蜱EC50 mL/667m2速效性较高、持效期较长、安全性较好,因此可以在生产上加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田间药效试验表明32 000IU/mg苏云金杆菌G033A可湿性粉剂对萝卜黄曲条跳甲防治效果较好,每667m^2用100g、150g、200g施药后2d防治效果分别为68.2%、78.0%、81.4%,药后5d防效为76.2%、84.1%、89.2%,药后10d防效为73.3%、80.8%、85.1%;每667m^2用100g的防效极显著低于对照药剂5%啶虫脒EC的防效,每667m2用150g^200g的防效与对照药剂5%啶虫脒EC无显著差异。根据试验结果认为,推荐用药量为150g^200g/667m^2,施药时间选择阴天或晴天傍晚时进行,间隔10d左右视虫情发生情况再进行第2次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