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从古今中外有关腐败的论述中概括出腐败的涵义,并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了腐败应包括三大要素:腐败的主体是国家公共权力主体;腐败现象违反或背弃公共权力规范和规则;腐败的目的是谋取不正当的私利。  相似文献   

2.
农村基层腐败就是农村基层干部公共权力的滥用,即公共权力不是被用于实现合法的集体公共利益而是在利己主义的动机和目的支配下,用于谋取个人或小团体的私利益.可以说,人类自从有了公共权力就有腐败现象,只要存在公共权力的地方就可能存在腐败,这是万古不变的规律!但是,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不同的管理制度,其腐败的形式、特点、程度及成因等则有不同,因此,要有效遏制当今农村基层的腐败,就必须认清农村基层腐败的形式、特点及成因,才能建立起适合农村基层腐败防控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农村基层腐败就是农村基层干部公共权力的滥用,即公共权力不是被用于实现合法的集体公共利益而是在利己主义的动机和目的支配下,用于谋取个人或小团体的私利益.可以说,人类自从有了公共权力就有腐败现象,只要存在公共权力的地方就可能存在腐败,这是万古不变的规律!但是,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不同的管理制度,其腐败的形式、特点、程度及成因等则有不同,因此,要有效遏制当今农村基层的腐败,就必须认清农村基层腐败的形式、特点及成因,才能建立起适合农村基层腐败防控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香港、新加坡反腐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腐败的缘由与危害 权力从本质上来讲就是恶的,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凡是权力就有可能被滥用,滥用权力是一种普遍现象。要防止腐败,就要防护自权力滥用,这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遏制权力腐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遏制权力腐败的根本在于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建设,遏制权力腐败需要改革党委、政府内部的权力制约机制和纪检监督体制、完善用人制度、加强群众监督,使遏制权力腐败工作法制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6.
<正>1影响干群关系的几方面因素1.1职权定位不正确。错误的职权定位,导致腐败现象的产生,而腐败现象直接加剧紧张的干群关系。本来,干部的权力是人民所赋予的,应当利用其为人民服务,维护人民利益。但是,有的干部认为,权力是上级给的,只要对上级或是某个领导负责;有的认为权力是自己挣的,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等等。这种错误的权力观必然会滋生权力腐败、金钱腐败、色情腐败的思想。这种党员干部,一旦取得了权力,轻者用公款吃喝玩乐、请客送礼,重者贪污腐化、行贿受贿、权钱交易、钱色交易。群众看在眼里,恨在心头。  相似文献   

7.
当前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成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前农村干部涉嫌职务犯罪具有以下特点 1、犯罪主体趋向职务化、权力化村干部违法犯罪人员由管物向掌权人发展是一大变化和特点,犯罪手段由侵占型向擅权型转化,表明了滥用职权,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在滋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8.
治理权力运行中的腐败问题,关键环节是构建监督与制约的长效机制。要完善各项制度,强化党政组织内和群众的民主监督,深入开展持之以恒、行之有效的反腐倡廉教育,构建监控权力不想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的长效机制,以推动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9.
席章友 《新农村(黑龙江)》2011,(10):214-215,110
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是遏制腐败的关键性措施,文章通过对我国当前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从科学配置权力、加快反腐败法律制度建设、大力推进民主、加大腐败案件查处力度、强化舆论监督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不断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0.
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是遏制腐败的关键性措施,文章通过对我国当前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从科学配置权力、加快反腐败法律制度建设、大力推进民主、加大腐败案件查处力度、强化舆论监督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不断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建立健全公共权力腐败监督机制为出发点,试对当前我国产生腐败的经济原因从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对当前我国公共权力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作出剖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对于我国公共权力腐败监督机制设计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2.
腐败,是公共权力被滥用而使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廉洁,是指掌握公共权力的个人和组织不滥用权力,不以权谋私,不损公肥私。自律,是指自律主体按照一定的标准,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控制自己的言行和思想的过程。廉洁自律是预防腐败可行的、有效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手段,是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党员干部做好廉洁自律要从六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3.
农村基层腐败就是农村基层干部公共权力的滥用,即公共权力不是被用于实现合法的集体公共利益而是在利己主义的动机和目的支配下,用于谋取个人或小团体的私利益。  相似文献   

14.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决清除农村基层干部腐败。农村基层干部的腐败严重破坏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阻碍农村发展,损害村民及有关群体、个人的根本利益。必须充分认识当下村级基层组织腐败行为的新情况、新特点,并据此推进新形势下的农村基层反腐工作,对农村基层腐败犯罪治理机制进行优化:继续增强基层干部和村民的法治意识,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选配、考核管理,建立基层干部权力清单、健全民主管理与权力制约机制,建立健全监察系统、完善权力监督,强化各反腐要素间的协调、联动。  相似文献   

15.
孤寡老人入住敬老院,一村支书竟私自收受8000多元;在农村义务教育化过程中,一村会计贪污、套取资金1万多元……日前,山东郓城县纪委办案人员在案件调查过程中,发现农村干部"小官大贪"现象令人触目惊心。"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如果权力滥用不能为法所治,一切美好的目标都将是镜花水月。因此,必须用法治为权力划出边界,把权力赶进笼子里。"山东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谢桂山认为,"依法治国"虽然已经写入宪法,但法治建设才刚刚起步。对于基层来说,法治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高校腐败案件的高发与频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只有坚持预防在先,防患于未然,才能减少和控制诱发腐败的风险。腐败动机和腐败机会的共同作用导致了腐败行为的发生。腐败机会是外在的,是外因,因为缺乏对权力的有效制约和监督得以实现;动机是内在的,是内因,因为思想道德防线瓦解和崩溃而成实践。因此,在对权力运行的风险预警中,要靠制度建设、科技监督来减少腐败的机会,同时,也要靠文化的浸润来加筑个体内心的道德防线。加强制度建设与科技监督、提高廉政意识是有效预防高校廉政风险发生的三个关键要素。如何将三者有机结合,使制度的约束力、教育的说服力、监督的制衡力共同作用于风险发生的抑制与化解上,构筑制度+文化+科技三位一体的廉政风险预警防控系统,为我们提供了较为满意的选择。只有三管齐下,权力运行的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建设才能实现源头防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三位一体的高校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高校腐败案件的高发与频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只有坚持预防在先,防患于未然,才能减少和控制诱发腐败的风险。腐败动机和腐败机会的共同作用导致了腐败行为的发生。腐败机会是外在的,是外因,因为缺乏对权力的有效制约和监督得以实现;动机是内在的,是内因,因为思想道德防线瓦解和崩溃而成实践。因此,在对权力运行的风险预警中,要靠制度建设、科技监督来减少腐败的机会,同时,也要靠文化的浸润来加筑个体内心的道德防线。加强制度建设与科技监督、提高廉政意识是有效预防高校廉政风险发生的三个关键要素。如何将三者有机结合,使制度的约束力、教育的说服力、监督的制衡力共同作用于风险发生的抑制与化解上,构筑“制度+文化+科技”三位一体的廉政风险预警防控系统,为我们提供了较为满意的选择。只有三管齐下,权力运行的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建设才能实现源头防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微权力"腐败呈现易发、多发、群发态势,给人民群众造成了严重损失,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削弱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阻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要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杜绝"微权力"腐败。  相似文献   

19.
隐性腐败是腐败分子“创造”的具有极强隐蔽性的腐败新形式、新变种,使公共权力变异难发现、难辨别、难预防、难查处。隐性腐败治理是我党按照廉政建设目标对隐性腐败进行预防和惩治的活动。近年来,我国隐性腐败现象虽已给予了高度的警觉,却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要想有效的治理隐性腐败愈演愈烈现象,打击隐性腐败猖狂蔓延行为,就需要转变传统的防治思维,对隐性腐败进行制度治理,把隐性腐败关进制度的笼子。因此,深刻剖析隐性腐败现象,找出我国现行隐性腐败治理的制度困境,加强制度机制建设,推进治理隐性腐败的防范能力、惩戒能力、保障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百姓》2005,(7)
腐败官员以权谋私,利用手中权力,采用种种手段强行征地拆迁,将征来的土地以极低的价格卖给与自己有利益联系的开发商,开发商盖起商品房以高价售出,赚取大钱后与提供土地的腐败官员分成。这是在房地产开发中官商勾结腐败的典型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