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研究为了探索不同种类及不同用量硅肥对皖南山区稻田水稻产量的影响以及高效硅肥积累水稻品种的筛选。根据土壤缺硅特性(有效硅含量为5.68±0.84 mg/kg),设计了不同硅肥种类及用量的盆栽试验和不同水稻品种硅敏感性的大田试验。盆栽结果表明,不同硅肥种类及用量均可以显著增加水稻产量,其中150 kg/hm~2水溶性硅肥和钢渣硅肥处理比对照的水稻产量增产效果最为明显,分别多出64.53%和23.49%,随着硅肥的用量增加并没有显著增加各硅肥处理水稻的产量;大田试验结果也表明,钢渣硅肥施用对6个水稻品种的产量均有显著增加,其中‘苏秀867’对硅肥最为敏感,施硅肥处理产量比不施硅肥的处理产量增加40.77%,为硅素高效吸收积累水稻品种。故对皖南山区稻田来说,适量的硅肥利用以及高吸收硅的水稻品种选择,可以有效地提高稻季作物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水稻硅营养与硅肥应用效果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硅是水稻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有益元素,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此,根据水稻硅营养和硅肥应用研究现状,从土壤供硅能力与补硅原因、水稻植株吸硅特性、施硅的生理效应、施硅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等方面论述了水稻硅营养和硅肥应用效果研究进展,进而表明了硅素在水稻营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硅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及其缓解镉毒害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发高效硅肥和防治农田镉污染提供借鉴资料,本文综述了施加硅肥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包括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增强抗倒伏、抗病虫害及干旱等逆境的能力,尤其是增强抗镉毒害等能力。并从生理学机制和土壤学机制两方面重点分析了施加硅肥对缓解镉毒害作用的可能机理。生理学机制方面:硅通过参与水稻的生理代谢活动,使水稻抗氧化系统酶的活性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增强;抑制镉的吸收及其在水稻体内的运输;硅与镉在水稻体内的螯合和区隔作用。土壤学机制方面:硅肥改变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中有效态镉的含量;硅镉吸附沉淀作用,减少水稻对镉吸收。最后针对硅肥的开发利用及技术推广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氮硅互作对水稻硅素吸收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汕优63为材料,研究了氮硅互作对水稻硅素吸收、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氮肥用量,水稻植株和各器官的硅素含量降低,而积累量则显著增加;增加硅肥用量,植株和各器官的硅素含量、积累量显著增加;增加氮、硅肥用量,在水稻茎鞘中的硅素分配比例减少,叶片和穗中的分配比例增加;植株硅素积累量与Q酶活性、水稻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氮肥和硅肥对产量的互作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5.
施用硅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系杂交水稻"西农优1号"为材料,采用田间控制试验的方法,于2006年在西南大学实验农场研究了硅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50kg硅肥/hm~2施用水平内,随着硅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的产量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但经硅肥处理的小区产量均高于不施硅肥的对照ck,平均比ck增产6.51%。其中硅肥为90kg/hm~2的产量最高,为561.02kg/667m~2,比ck增产11.27%。  相似文献   

6.
水稻是典型的喜硅植物,施用硅肥后对其生长发育非常有利。我站的试验示范证明,水稻施用多元硅肥有增产作用,增产率为3.9%以上,出米率高出不施的5个百分点,并减少水稻发病率,活秆成熟率也高。本文通过分析总结硅对水稻的生理作用及硅营养失衡时水稻所表现出的症状,阐述水稻施用硅肥的必要性和高效的施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硅肥、磷肥及他们的交互作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采用盆栽水稻技术,应用响应曲面法分析了施用不同比例的硅肥、磷肥对水稻单位面积穗数、每穗平均籽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四个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磷肥能够显著影响穗均粒数和千粒重,硅肥能够显著影响桶均穗数、穗均粒数和千粒重,硅磷的交互作用亦能显著影响穗均粒数。在研究了硅肥、磷肥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影响的基础上,通过计算获得了水稻产量与硅肥、磷肥施用量的回归模型,根据模型确定出最高产量的生产条件为:磷酸一铵1.68 g;硅酸钠5.25 g,理论产量为91.74 g。经验证实际产量为71.74 g,较空白处理提高了53.32%。  相似文献   

8.
水稻旱育浅植施硅试验初报徐先骥(贵州省贵定县农技站)水稻旱育秧由于秧苗吸硅较少,易感稻瘟病,为探索旱秧施硅防病增产效果,我站1994年进行了水稻旱育浅植硅肥施用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设计设三个处理:①亩施硅肥50kg;②亩施硅肥100kg;③不...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硅肥及配方肥对水稻(黄华占)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在咸宁市向阳湖农场开展了水稻硅肥效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单施配方肥的增产效果并不显著,同时施用配方肥与硅肥增产效果显著;施纯氮15.2kg/667m2,纯磷7.2kg/667m2,纯钾8.0kg/667m2,硅肥2kg/667m2时获得最高产量427.1kg/667m2,并参照市场价,得出施硅肥1kg/667m2,时产投比为2.52,施2kg/667m2,硅肥时产投比为1.45。  相似文献   

10.
以港粳308为试验材料,选用3种不同的硅肥,研究了其对港粳308形态特性、抗倒伏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硅肥中,先益农能显著提高水稻的分蘖数、叶面积和第1、2、3节节粗,明显增加了水稻功能叶片的叶宽,并显著缩短了水稻的节长,极显著提高了水稻抗倒伏能力。硅肥的施用,增加了水稻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先益农的增产效果最佳,达19.7%。  相似文献   

11.
为比较施用特贝钙与硅肥对水稻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以晶两优华占水稻为试验材料,比较了硅肥与特贝钙2种肥料对该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一定量的硅肥与特贝钙能够提高水稻穗长、有效穗数、实粒数与结实率,并有效降低株高,增强水稻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12.
窦永 《科学种养》2012,(9):13-14
近年来,在一些农业发达国家硅素已成为继氮、磷、钾三要素之后的第四大营养元素,为了探讨多效硅肥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全面掌握水稻施硅技术,本人在水稻上进行施用多效硅肥不同用量的试验,现将具体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钾硅肥不同用量对水稻-油菜轮作模式下作物生物量、钾素吸收利用和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钾量为1.5g K_2O/盆,钾硅肥与硫酸钾效果相同,水稻-油菜生物量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水稻生物量增加41.0%~42.2%,油菜生物量增加19.7%~20.8%,两季作物钾素吸收量也显著增加,钾硅肥用量增加一倍后两季作物生物量增加幅度均最高,分别为46.9%和21.4%,当钾硅肥施用量为3.0g K_2O/盆时,两季作物钾素吸收量也最大,分别为1.36和0.54g K_2O/盆。随着钾硅肥用量的增加,水稻-油菜的钾素真实利用率呈降低的趋势,钾硅肥施用量为1.5和3.0g K_2O/盆时,钾素真实利用率分别为59.1%和53.5%,经过两季作物种植后,硫酸钾处理、钾硅肥处理和2倍钾硅肥处理其偏钾平衡值分别为1.1、0.9和0.6,表明硫酸钾处理土壤钾素处于亏缺状态,而施用钾硅肥的处理土壤钾素均处于盈余状态,其中当钾硅肥施用量为3.0g K_2O/盆时,土壤钾素盈余量最大。与对照比较,施用钾硅肥可以显著增加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且随着钾硅肥用量增加二者含量明显增加。钾硅肥可以替代硫酸钾施用,当季施用量应和硫酸钾含钾量相等或略低于硫酸钾含钾量,连续种植第二季作物时,应适当补施钾硅肥或硫酸钾。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田间试验以基肥和返青肥两种施肥方式,施生物硅肥量为0kg/hm2、150kg/hm2、300kg/hm2、450kg/hm2、600kg/hm2、750kg/hm2六个水平,研究了白浆型水稻土不同生物硅肥施用量对水稻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生物硅肥施用量(450kg/hm2)对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有显著的影响,可使叶绿素的含量提高9.56%,从而延缓了水稻功能叶片的光合功能期;水稻叶片的保护酶(CAT、POD)在施用生物硅肥后可维持较高的活性或受到抑制程度较低,使所受膜脂过氧化程度(MDA的含量)相对较低,生物硅肥施用量为450kg/hm2时水稻叶片的CAT、POD活性达最大值,MDA的含量达到最低值,这说明施用生物硅肥促进了膜脂脱氧化作用,延缓功能叶片的衰老;施用生物硅肥后提高了植株干物质的合成与积累,促进了可溶性糖向淀粉的转移和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协调了源、库关系。在本试验中,生物硅肥施用量为450kg/hm2效果最好,施肥效果各处理表现为:Si3>Si4>Si5>Si2>Si1>Si0,各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两种施肥方式基肥的要比返青肥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氮磷钾硅肥合理配施对稻瘟病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氮磷钾硅4因素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研究硅肥抗稻瘟病的效果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氮磷钾肥的基础上增施硅肥,与水稻抗稻瘟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硅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及抗倒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硅肥对宁化河龙贡米产量、品质和抗倒伏性状的影响,以期为宁化河龙贡米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以‘玉针香’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不同硅肥处理[森夫硅肥(S1)、蔡德龙ETDA硅肥(S2)、不施硅肥(S0,对照)],调查不同硅肥处理对‘玉针香’产量形成、品质及茎秆形态和力学特征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S1处理森夫硅肥和S2处理蔡德龙ETDA硅肥比对照不施硅肥‘玉针香’产量高,分别提高2.82%和4.83%,有效穗数较对照增加11.57%和13.74%;整精米率较对照增加7.48%和13.07%;植株形态特征(株高、茎粗、茎壁厚度、叶片长度和宽度)没有明显影响,植株抗推力增加了18.31%和3.82%。施用硅肥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水稻产量、改善品质、提高抗倒伏能力,但不同硅肥类型对水稻的促进效应存在差异,S1处理对水稻的综合影响最大,可为河龙贡米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各地大部分稻田尤其是老稻田由于长期不施或少施硅肥和有机肥(包括稻草还田),致使这些稻田土壤普遍缺硅或少硅,并已呈现日趋加剧之势,成为影响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因子。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水稻是吸收硅肥最多的粮食作物。水稻茎叶中的二氧化硅含量高达15%,其体内的硅酸含量约为氮的10倍、磷的20倍,因此,硅肥已被多位资深专家列为水稻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氮肥、磷肥、钾肥之后的第四个大量营养元素。  相似文献   

18.
硅肥对水稻高产的作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硅肥为水稻生产所需元素 ,日本特别强调硅对水稻的重要性 ,每年施用硅肥 10 0万t左右。我国江浙等省近年来水稻施硅逐年增加 ,贵州省在施硅方面正在起步 ,为了探讨硅肥对水稻根系、抗病虫能力以及对改善水稻生长状态 ,提高光合生产率方面作用 ,特开展田间试验研究。1   材料与方法试验设在遵义县南白镇中山组 ,海拔 90 5m ,供试土壤为渗育型亚类紫砂泥田 ,土壤肥力中偏上等 ,农化性状有机质 56 .0 7g/kg ,速效磷 31.0mg/kg ,速效钾 89.3mg/kg ,有效硅 14 5.7mg/kg ,pH5.9。前作油菜 ,水稻品种菲优多系 1号、旱育秧、秧…  相似文献   

19.
海南硅高效水稻的筛选及硅吸收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深入研究水稻硅营养机理,通过盆栽和小区试验在施硅(低硅)和不施用硅(缺硅)条件下,比较了25个海南主要栽培水稻品种产量的变化,筛选出了硅高效水稻,并探讨了施用硅对水稻产量构成、硅吸收特点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或稻草干重可以作为筛选的指标,得到10个硅高效水稻品种(系),其中不耐低硅的4个,耐低硅的6个;施用硅肥对不同品种的成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不尽相同;施用硅肥对水稻的株高影响在多数品种间并不显著,提高了3个品种株高;谷壳中的硅含量在不同的品种间差异显著;在不施用硅的条件下稻草硅的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不过施用硅后硅高效品种更能显著提高稻草硅含量;施用硅后硅高效品种稻米硅的含量比硅不敏感品种的增加的更快,其中耐低硅的硅高效水稻施用硅后提高更显著。硅高效水稻地上部分各器官硅含量能敏感地响应硅的变化,不过产量构成对硅的响应特征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0.
施用硅肥锌肥作基肥对稻瘟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本研究旨在探索水稻减药增效的有效生产措施,[方法]选址于湖北水稻稻瘟病常重发区咸宁市崇阳县原种场,以硅肥和锌肥作基肥,设置单位施用量不同的8个处理研究硅肥和锌肥对稻叶瘟、稻穗瘟的控制作用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相比不施硅肥锌肥作基肥的对照,各施用微肥处理对稻叶瘟和稻穗瘟的发生均有控制作用,混合施用硅肥锌肥作基肥(硅+锌(225 kg/hm2+ 15 kg/hm2))对稻叶瘟和稻穗瘟的控制作用最佳,防效分别达84.98%和75.65%,病指分别由21.70和15.05降至3.26和3.58;各微肥处理对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作用。[结论]综上,本研究说明科学的硅肥处理不仅可有效地减少稻瘟病的发生,而且具有增产作用,可以作为水稻生产中减药增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