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介绍匈牙利农业资源条件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自2010年欧尔班上台后匈牙利的农业经济发展情况、农业产业布局、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及匈牙利农业在欧盟中所处地位,探讨了匈牙利投资农业的优势及制约因素,进一步探讨了中匈双边农业合作的前景,并提出中匈农业领域合作重点领域和优先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2.
15世纪末,匈牙利的种植业和畜牧业即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当时,匈牙利人民的营养标准高于欧洲的平均水平,而且有了相当数量的谷物、肉牛和葡萄酒出口。 进入16世纪后,历经五百多年反对外族压迫的连绵不断的战争,使匈牙利农业遭到了破坏。尽管如此,已达到欧洲平均水平的匈牙利农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仍然得  相似文献   

3.
匈牙利科学院农业研究所成立于1949年,位于布达佩斯市西南30km的毛尔通瓦沙尔(Martonvasar)镇。该所主要从事小麦和玉米的品种选育和理论研究,研究领域涉及遗传、生物技术、植物生理、选种技术、植物病理、抗病育种、农艺、种子生理等,以上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两大作物的理论研究和实用研究相辅相成,使研究成果很快地应用到了生产中。该研究所与匈牙利谷物研究所是匈牙利两个主要的作物品种选育和理论研究基地,双方竞争非常激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匈牙利推广的大部分小麦品种和玉米品种是农业研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经济学者考察团于1983年9~11月赴东欧考察,着重了解匈牙利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现就这个国家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作一些介绍。一、改革促进了匈牙利农业的全面发展匈牙利是一个内陆国家,以平原为主,土质比较肥沃,多瑙河和蒂萨河纵贯全境,灌溉方便,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但是,解放后在经济建设上照搬外国的作法,片面强调重工业,忽视农业的发展,使农轻重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同时,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上,匈牙利也同样按照别国的模式,实行高度的集中管理,农业企业和农民完全  相似文献   

5.
匈牙利党和政府极为重视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文化水平、技术水平和领导干部的管理水平,认为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不可缺少的一支力量。1971年匈牙利政府规定,高级技术人员(大专毕业)至少5年轮训1次。1976年颁布了有关法令条例,要求农业干部接受培训,采取专业学校与业余培  相似文献   

6.
概况 位于欧洲中部的匈牙利,大部分为平原和丘陵地带,属内陆国家。贯穿南北的多瑙河和蒂萨河对全国农业、水产起着很大作用。位于匈牙利西部的巴拉顿湖面积596平方公里,是欧洲最大的淡水湖。水源充足,发展渔业有着优越的自然环境。池塘养殖产量和养殖技术在欧洲处领先地位。 目前,匈牙利养鱼面积已由二次大战后的  相似文献   

7.
<正> 1985年1月10日至2月7日,笔者随安徽省副省长孟富林同志赴罗马尼亚、匈牙利、荷兰三国进行农业考察,同时商谈了一批农业经济贸易项目.在这三个国家中,参观了一些国营农场、农业合作社和企业,总的印象是:三国的农业都较发达,对我们深有启示. 罗马尼亚、匈牙利、荷兰三国,面积分别为23.75、9.3、4.1万平方公里,人口为2253、1071、1420万人,去年人均收入分别为1500、2000、近10000美元.三国农业发展速度均较快.罗马尼亚近二十年来,农业总产值翻了一番,畜牧业中牛增  相似文献   

8.
直到六十年代中期,匈牙利粮食还不能自给,每年需要进口几十万吨粮食。而仅仅过了十几年匈牙利已成为世界上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每年出口成百万吨粮食和几十万吨肉和肉制品。主要原因是匈牙利实行了符合本国国情的稳健的农业政策,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重视自留地经济和辅助经济以及其他农业小规模经济的发展。(匈牙利  相似文献   

9.
匈牙利农地变革对我国农地规模经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中国和匈牙利土地制度改革和农地规模经营演变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匈牙利改革的经验,得出农地规模经营是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这一重要结论,进而对中国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给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匈牙利小麦生产情况,重点介绍了匈牙利科学院农业研究所的小麦育种机构、育种方法、育种成就以及生物技术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透过相关文献的检索与对比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我国植物保护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到了必须认真对待的关键时期。在二者间的关系上,我们认为植物的保护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可以确认的是加强植物的保护是我们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前提,反之农业可持续发展得到了实现又可以促进植物资源的保护。以吉林省梨树县为研究对象,对在植物保护工作上给予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臭氧技术及臭氧植保机械在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药替代技术的发展,以臭氧及臭氧水为代表的臭氧植保技术逐渐在现代生态农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介绍臭氧杀虫灭菌机理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臭氧技术在土壤熏蒸、作物病虫害防治、种子处理、果蔬贮藏、牧场消毒除臭等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在介绍背负式臭氧植保机械、固定式臭氧植保机械、自走式臭氧植保机械、臭氧植保飞机等臭氧相关植保机械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基础上,剖析了臭氧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优势及制约因素,最后展望了臭氧技术的应用及推广前景。对于进一步研制开发新型臭氧植保机械,并拓展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上海要在21世纪建设都市型农业,迫切需要建成与之相适应的农业服务体系。本文分析了上海植保队伍的现状问题,阐述了植保工作在都市型农业中的地位和功能,提出了稳定植保队伍,加强从业人员再教育以及植保毕业生择业教育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欧盟及其各个成员国在有机农业的发展和植物保护方面都有着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措施,并形成了统一的有机农产品市场规范,发展势态良好。为此,概述了欧盟有机农业法律法规现状,分析了欧盟各国病虫害防治、生物技术研究和有机农产品检测等在有机农业植物保护中的技术措施,指出欧盟的有机农业将向低碳化、区域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需要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不断加大植保技术和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的研发投入,提出合理的农业生产补贴政策,做好农业信息化、技术化、机械化的统一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某地方性农业大学为例,研究了植物保护学科恢复高考以来各层次教育类型的招生、就业和人才培养情况,并结合该校植物保护学科的办学实力以及当前社会对植物保护学科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提出植物保护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要大力发展应用型研究生教育,稳定本科生规模,并在本科阶段实行分流培养,严格控制专科教育,适当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6.
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战略 发展创新型农业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宋敏  刘丽军 《农业科技管理》2009,28(3):37-40,43
随着农业国际化发展,植物品种权逐渐成为争占国际农产品市场,圈占世界植物遗传资源的重要工具。我国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以来,品种权在激励育种创新、提升种业和农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的功效日益凸显。但是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品种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环节仍然差距较大。文章在分析我国植物新品种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主要从育种研发的创新体系、激励机制、技术保障、权利转化运用、惠益分享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战略,发展创新型农业的战略措施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虽然中国和匈牙利土地所有权制度不同,但二者存在共同的土地利用现状,即土地细碎和规模不经济,两国一样重视土地利用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分析匈牙利土地利用中保护生态环境的制度设计,总结其成功的经验,以资中国在土地管理制度的选择,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土地利用规划的完善,土地整理推进等方面借鉴,促进土地利用中经济有效性、生态合理性和社会承受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贵州省水稻种植中植保农事现状,科学指导农户正确有效地防治水稻病虫害,于2010年在贵州省6县开展了水稻种植植保农事调查。调查以户为单位,调查内容包括水稻品种、播种移栽及收割时间、施肥情况、施药时期、施药方式、防治对象、药剂种类、施药次数等,调查发放问卷300份,回收193份,回收率为64.33%。结果显示:贵州省水稻种植品种多样化;不同地区农业耕作发展水平不一致,施肥水平差异较大;在田间防治时,农户不能准确掌握防治时期,防治目标不明确,在水稻生育时期,施药次数为4~6次,国家禁用农药仍有施用。贵州省水稻种植过程中主要存在从事植保农事人员文化水平较低;农户盲目、滥用农药现象突出;缺乏有效的信息指导技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博优122连片免耕抛秧示范及高产创建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晚造,在广西浦北县小江镇长圹村进行博优122连片免耕抛秧高产创建栽培示范,项目采用适时早播种,科学杀灭稻桩、杂草,抛适龄小苗矮壮秧,合理密植,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科学管水和综合防治病虫害等配套栽培技术措施。博优122加权平均产量达9.03t/hm^2。  相似文献   

20.
植物新品种保护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和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原动力。通过回顾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发展历程,结合对我国主要农业科研单位、高校和企业的相关调研结果及历年来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数据,总结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现状及研究进展。针对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中存在的保护意识淡薄、申请主体结构失衡、保护水平低、保护力度弱、维权难、取证难、执法难等问题,从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科技管理、制定激励措施等方面提出促进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与创新工作的对策和建议,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有效提升种业监管治理能力、建设种业强国提供重要理论支撑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