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六、竖鳞病 症状:病鱼体表粗糙,部分鳞片向外张开呈球状,鳞基部水肿,其内部积聚半透明或含血的渗出液,以至鳞片竖起。用手摸在鳞片上稍加用力,渗出液就喷射出来,鳞片也随之脱落。并常伴有鳍基部充血,皮肤充血,眼球外突,腹部肿胀等症状。  相似文献   

2.
鱼竖鳞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戌平 《齐鲁渔业》2002,19(4):40-40
鱼患竖鳞病的症状为:体表粗糙,鱼体前部的鳞片竖立,鳞囊内积有半透明液体,严重时全身鳞片竖立,鳞囊内积有含血的渗出液,有时伴有体表充血,鳍基充血。如果是因鱼波豆虫引起的坚鳞病,除有竖鳞的症状外,镜检鳞囊积液,还可发现其中有大量鱼波豆虫。 鱼竖鳞病对鱼的危害较  相似文献   

3.
张荣芝  王学成 《齐鲁渔业》2006,23(10):27-28
鱼类越冬期间极易感染各种病害,如防治不及时,易引起大面积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根据笔者近几年的养殖经验,把淡水鱼类越冬期间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向大家介绍如下:1竖鳞病1.1发病症状病鱼体表粗糙,在尾部的部分鳞片,多数像松球似地向外张开,鳞片基部的鳞囊水肿,其内部积聚有半透明或含有血的渗出液,以至鳞片竖起,伴有表  相似文献   

4.
孙广策 《科学养鱼》2002,(12):47-47
鲤鱼越冬管理工作比较简单,翌春销售往往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但有的养殖户由于粗心大意,春天出塘时发现鲤鱼鳞片向外张开,鳞囊内积聚有半透明或含有血的渗出液,用手轻压鳞片,渗出液从鳞片下喷射而出,鳞片也随之脱落,这就是竖鳞病。鲤鱼肌肉发炎变性,失去弹性,有一股腥臭味,不能食用。治疗效果不理想,对养鱼户而言,几乎没有治疗的意义,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竖鳞病是一种细菌性疾病,致病菌是水型点状假单胞菌,属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是水中常见菌。发病内因是鲤鱼经过较长的越冬期,消耗体内大量营养物质,体重比秋冬停食…  相似文献   

5.
<正>2009年5月25日,北京市大兴区某日本锦鲤场大规模爆发竖鳞病,现将疾病有关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症状病鱼体表粗糙,部分鳞片向外张开像松球,故有松球病之称;鳞囊内积聚着半透明或含有血的渗出液,以致鳞片竖起,故又称鳞立病。用手指在鳞片上稍加压  相似文献   

6.
竖鳞病病原:初步认为,此病为水型点状极毛杆菌引起。病症:患坚鳞病的鱼体表粗糙,部分鳞片向外张开像松球,鳞的基部水肿,其内部积聚半透明或含有血的渗出液,以致鳞片竖起,用力稍压鳞片,有水状液从鳞片基部喷射出来,随之鳞片脱落。病鱼常伴有鳍基、皮肤轻微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胀等病症。随病情的发展,病鱼出现呼吸困难,身体失去平衡,游动迟缓、无力,这样持续2-3天后死亡。流行:此病主要危害鲤鱼、鲫鱼、草鱼,白鲢和金鱼也时有发生。此病如不及时治疗将对淡水养殖业带来极大的损失。预防:l、在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避…  相似文献   

7.
竖鳞病也叫鳞立病,是鱼类在冬春季节极易流行的一种疾病。该病主要危害鲤、鲫与金鱼、罗非鱼、草鱼、白鲢等鱼类。鱼体受伤及水质污浊是引起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该病死亡率极高,一般在50%以上,严重者可达100%。因此,对鱼类竖鳞病必须及时进行诊断,认真加以防治。 一、症状 病鱼离群独游,活动缓慢,反应迟钝,浮于水面。鱼体发黑,体表粗糙,鳞片竖立,鳞下有渗出液,用手按压渗出液会从鳞下喷出。鳞片脱落,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腹腔内有积水。病鱼贫血,鳃、肝、脾、肾色变淡,鳃部表皮充血。  相似文献   

8.
鱼种放养一般都在春季进行,这时,也正是竖鳞病流行季节。它主要危害鲤鱼、鲫鱼、草鱼和白鲢。由水型点状极毛杆菌侵入鱼体而引起。病鱼体表粗糙,部分鳞片(多在尾部)向外张开象松球,鳞基部水肿,内部积聚着半透明或含有血的渗出液,以致鳞片竖起。在鳞片上稍加压力,液体便可喷射出来,鳞片也随之脱落;常伴有烂鳍、鳍基充血、皮肤轻微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  相似文献   

9.
应用红霉素和食盐治疗金鱼竖鳞病金鱼在春秋季节,由于水体较凉,天气变化大而易患竖鳞病。病鱼症状:腹部膨胀、柔软,内有大量液体,有时腹部会充血;部分或全部鳞片竖立,并发尖向外伸展。目前治疗此病的方法虽很多,但因坚鳞病很难治,治愈率都不高。为了探讨更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竖鳞病主要危害鲤鱼、鲫鱼、草鱼、团头鲂和其他淡水鱼类等,得了竖鳞病的病鱼鳞片竖起,体表粗糙,稍压鳞片,就会有液体从鳞囊中喷射出来,鳞片随之脱落。寄生虫病主要是鱼体越冬期间会带有一定的寄生虫,水温升高后,寄生虫病就容易暴发,造成  相似文献   

11.
北方地区由于气温的原因,春秋两季鱼类极易感染竖鳞病和水霉病,如果防治不及时,极易引起大面积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介绍一下竖鳞病和水霉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仅供参考。一、竖鳞病1、发病原因竖鳞病又称鳞立病、松球病、松鳞病。该病是因水质污浊、鱼体受伤后被细菌感染,引起鳞囊内积聚液体导致鳞片竖立的一种疾病,主要危害鲤鱼、鲫鱼、草鱼、团头鲂等。  相似文献   

12.
鱼竖鳞病的防治危害对象:主要危害鲤鱼、银鲫。金鱼、团头鲂、草鱼也有发此病的情况.发病季节:冬季与春季。水温较低时流行。如鲤鱼在产卵期和越冬期容易发病.鱼病状:①病鱼体表粗糙,部分或大部分以至全身鳞片张开、竖起。鳞的基部水肿,用手挤压时,有透明或半透明...  相似文献   

13.
鱼类越冬期间处于“休眠”状态,极易感染各种病害,如果防治不及时,易引起大面积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养殖经验,把淡水鱼类越冬期间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向大家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一、竖鳞病 1、发病症状:病鱼体表粗糙,在尾部的部分鳞片,多数像松球似地向外张开,鳞片基部的鳞囊水  相似文献   

14.
在北方地区饲养金鱼的较多,但金鱼比较娇贵,易发病。特别是春季水温比较低,在换水或运输时金鱼身体受到擦伤后易患竖鳞病,特别是珍珠鱼更容易患此病。笔者曾用高浓度食盐水治疗珍珠鱼竖鳞病,效果很好。1.病鱼症状体表粗糙,整个身体鳞片向外张开,象松球,鳞的基部水肿,腹部膨大,游动迟缓,不摄食。2.治疗方法用5%浓度的食盐水溶液进行浸泡,每天1次,每次15~30分钟(时间长短可根据鱼的忍受能力和水温的高低而定),连用3天。3天后鱼鳞的基部水肿消失,病情逐渐好转,经过精心饲养,几天后病情痊愈。这种治疗方法既简…  相似文献   

15.
仲雷 《齐鲁渔业》2010,(5):34-34
<正>春季是竖鳞病的高发季节,应做好防治工作。竖鳞病又叫鳞立病、松球病、松鳞病,该病是鱼体受伤后被细菌感染,引起鳞囊内积聚液体导致鳞片竖立的一种疾病。竖鳞病主要危害鲤、鲫、草鱼、团头鲂等淡水鱼类,其他淡水鱼类有时也会感染该病。  相似文献   

16.
春季回暖时,越冬后的鱼往往会有一次死亡过程,主要症状为:眼球突出,体表充血,鳞片竖立,部分病鱼伴随水霉继发感染,称之为“越冬综合症”。  相似文献   

17.
病原 水型豚鼠气单胞菌。 临床症状 鱼体鳞片悭专,严重时全身鳞片竖立,鳞囊充满大量含血的渗出液,用手轻压鳞囊,可见大量渗出液从鳞囊喷出。  相似文献   

18.
春秋两季鱼类极易感染竖鳞病和水霉病,如果防治不及时,易引起大面积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我们根据近几年的工作经验,向大家介绍一下竖鳞病和水霉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供参考。1竖鳞病1.1发病原因竖鳞病又称鳞立病、松球病、松鳞病,该病是水质污浊、鱼体受伤后被细菌感染,引起鳞囊内积聚液体导致鳞片竖立的一种疾病。主要危害鲤、鲫、草鱼、团头  相似文献   

19.
胡应高 《科学养鱼》1997,(11):25-25
竖鳞病是鲤、鲫、金鱼的一种疾病。我国东北、华中、华东等地区常有此病出现。1996年4月贵州省铜仁市农校小网箱养鱼点鲤鱼发生该病。该病发生后,我们采取水体消毒、药浴病鱼、投喂药饵等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该病的蔓延流行。一、发病们况1.发病时间;1996年4月7日起,历时约半月。2.发病地点:铜仁市锦江河,农校小网箱养鱼点。3.病鱼情况:发病的均为1龄鲤鱼,体重在0.3~0·skg范围内。病鱼在网箱内游动缓慢,常游向一隅,稍有惊动,则游向网箱底部,见部分鳞片竖立。最初只有2~3尾发病,2~3天后,病鱼数量增多,随着病情…  相似文献   

20.
刘竹伞 《齐鲁渔业》1994,11(5):10-12
介绍了在真鲷育苗中,亲鱼和鱼苗常发生的病害及防治方法。其中,亲鱼由霉菌引起的竖鳞病及仔鱼的隐核虫病,鱼虱病,在此之前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