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质杂交粳稻常优5号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常优5号是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优质高产杂交粳稻新组合,根据该组合亲本特征特性,在苏州地区制种实践基础卜,明确了常优5号制种单产3 t/hm<'2>目标穗粒结构,并总结出了其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2.
通过常优1号等杂粳制种工作回顾总结,对不同产量水平单位面积母本颖花量、异交结实率等关键因子进行量化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影响杂粳制种产量的主要因素及获取制种高效稳产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通过连续5年的制种探索,基本探清了常优1号父母本的特征特性。指出通过培育壮秧、合理安排播差期、偏施氮肥、水浆调节、割叶、喷赤霉素等措施可以有效调节父母本花期相遇,从而提高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4.
以杂交粳稻组合常优5号为材料,采用10行水稻制种专用型插秧机,设置机插和人工移栽的对比试验,分析了机插和人工移栽在叶龄动态、生育期以及制种产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机插移栽和人工移栽的母本叶龄动态、生育期、基本苗、有效穗数、穗形和制种产量等无显著差异,但机插移栽的结实率显著高于人工移栽;机插移栽每公顷节省移栽费用2 257.5元,显著节省人工,提高制种效率。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2016,(6):29-31
在杂交粳稻组合常优5号制种中,采用10行水稻制种专用插秧机,研究分析了母本不同播种量育秧对制种产量结构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量对母本的秧苗素质有明显的影响,播种量为55 g/盘处理有利于壮秧,提高秧苗移栽后的活棵和分蘖、成穗;55 g/盘播种量处理在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这3项产量结构中,有效穗数和千粒重与其他处理一致,但每穗实粒数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最终制种产量达到3.12 t/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6.
杂交粳稻常优1号高产优质制种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常优1号原名常优99-1,是由江苏省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BT型晚粳不育系武运粳7号A与R254配组于1998年育成的中熟杂交晚粳稻新组合。2002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2001年 ,在苏州、常熟、昆山多点试制种13hm2,平均单产2.25t/hm2,高产田块达到3.0t/hm2 ,试验小区最高单产达到3.75t/hm2。2002年常优1号制种面积迅速扩大到53.3hm2。一、亲本的特征特性母本武运粳7号A属BT型晚粳不育系 ,由BT型不育系矮A与武运粳7号经连续回交转育而成。分蘖…  相似文献   

7.
常优粳6号系由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2013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具有丰产稳产性好、抗性较强、品质优、制种产量高等优点。本文总结了其机插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主要包括"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移栽密度、提高群体质量,因种栽培、科学用肥,科学灌溉,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技术,以期为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础性因子对杂交粳稻常优1号制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比较分析了不同母本栽插密度、总施N量、N肥结束施用时间等大面积生产易忽视而年度间具有较好稳定性和可控性的3个基础性因子对杂交粳稻常优1号制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认为常优1号制种母本栽插密度以27万~30万穴/hm2为好,适宜施N总量为240~270 kg/hm2,应在母本栽后15 d左右(分蘖盛期)施完。  相似文献   

9.
常01-11A是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不育系武运粳7号A为母本,以长粒型粳稻常01-11为父本测交并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BT型长粒三系粳稻不育系,2010年3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该不育系育性稳定,具有配合力强、花时早、开花集中、开颖角度大、有部分柱头外露、异交结实率高、易繁殖制种等特点。所配组合常优5号(常01-11A/CR-27)2010年3月和9月分别通过江苏省和国家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0.
常优2998是福建亚丰种业有限公司与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常5-203A与恢复系CR-998配组育成的籼粳杂交稻新品种,于202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常优2998表现熟期适中,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丰产性较好,抗倒能力较强等特性。介绍了常优299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