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不同等级唐菖蒲球茎的种性退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唐菖蒲(Gladiolus hybridusH.)等级球茎的露地栽培试验比较,初步得出直径2.55-4.45cm的种植植株生长势较强,发病率产低,可以用做生产唐菖蒲切花种球;直径小于1.91cm的籽球感病率低,利用它们具有种球复壮的能力来繁育唐菖蒲商品种球;直径大于4.45cm的种球感病严重,植株表现出严重种性退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唐菖蒲种球不易贮藏,越夏时易腐烂,造成8、9、10等月份种球短缺.笔者经过多年试验和研究.探索出了唐菖蒲种球繁育和贮藏方法.  相似文献   

3.
唐菖蒲种球不易贮藏,越夏时易腐烂,造成8、9、10等月份种球短缺,笔者经过多年试验和研究,探索出了唐菖蒲种球繁育和贮藏方法。  相似文献   

4.
唐菖蒲是世界著名切花之一,种球是进行切花生产的唯一繁殖材料,但种球繁殖率低限制了切花的商品生产。为了在不降低切花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唐菖蒲购买种球的种植系数,降低切花生产成本,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本研究对唐菖蒲切花品种‘Advanced Red’的开花种球进行了切割,通过比较整球及半球种植在种球生长、开花以及新球质量上的差异,发现二者在种球的出芽和出叶时间、叶宽、切花采收期、新球大小及鲜重,以及新球淀粉和蔗糖含量上均无显著差异;两种种植方式下出芽和出叶时间与切花采收期间的相关性均达0.60以上;新球鲜重和直径间均达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6和0.85,且2种种植方式获得的根据新球鲜重预测新球直径的方程基本一致。上述结果表明半球种植不影响唐菖蒲的切花生产,且球茎出芽和出叶越早,切花采收越早,因此唐菖蒲切花生产中可采用切割开花种球来提高种植系数,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采取措施促进球茎早萌发、早出叶,进而提早切花采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比栽培试验证明:利用籽球来繁育唐菖蒲生产用种球(商品球),可以使植株生长量和切花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变即使种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从而提高栽培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证唐菖蒲产量和品质,提高唐菖蒲种球增殖效率,本研究通过对唐菖蒲的开花种球(直径≥4 cm)分别进行2、4、6、8份切割处理,比较整球与不同方式切球种植对唐菖蒲增殖效率、发芽时间、株高、花枝长度及新球质量上的差异,探索提高唐菖蒲种球增殖效率的方法。结果表明,种球切割为4、6、8份可显著提高唐菖蒲增殖效率,其中切割6份种植后,增殖效率达3.25;切割为2、4、6份后种植,初叶长至10 cm所需时间与整球种植无显著差异,但切割8份后出芽时间显著延长,为35.5 d。整球种植与切球种植在种球的株高、花枝径、小花数量、新球大小及鲜重上均无显著差异,切球种植不影响切花生产,因此唐菖蒲种球繁殖过程中可采用切球种植来提高唐菖蒲繁殖效率,增加切花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唐菖蒲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在切花市场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由于种球质量不佳、营养积累不足、病虫危害及种球贮存条件等诸多因素,导致品质退化,严重影响的产量和质量,因此,  相似文献   

8.
本文围绕唐菖蒲花期调节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实现唐菖蒲冬季开花的主要技术环节有:种球选择;种球冷藏;营养钵过渡种植;掌握种植时间;适时保温、补充光照和加强田间管理。采取上述综合技术措施能使唐菖蒲在11月至翌年2月间开花,开花率高达90%,切花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9.
唐菖蒲种球应分级种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平 《吉林农业》2003,(9):19-19
唐菖蒲是鸢尾科唐菖蒲属多年生草本球根花卉,因其花茎挺拔、花型美观、花朵艳丽、花色繁多、花期长被誉为世界著名切花。我国栽培唐菖蒲要获得较好经济效益,除选择适宜的优良栽培品种外,掌握其生长发育特性、应用合理的栽培管理技术,对提高切花及种球的品质和产量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唐菖蒲(Gladiolus hybridus Hort.)的商品种球通过籽球培育途径生产.为探讨籽球大小对商品种球繁育的影响,采用3个不同规格的籽球进行繁种试验.结果表明,以周径2.1~3.0 cm的籽球繁育商品球效果较好,达到商品种球规格(周径>6 cm)的种球占所收种球的50%以上,折合每667 m2可生产15 0...  相似文献   

11.
切花唐菖蒲日光温室促成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年唐菖蒲促成栽培技术研究与生产示范基础上,总结出唐菖蒲各个生长环节的标准生产技术:如对产地环境的要求,种球的选择与处理,种植前的准备,种植时间与密度的选择,生长发育期的温、光、湿度控制,水肥协调及病虫害防治,切花唐菖蒲的采收分级与包装等.  相似文献   

12.
唐菖蒲(Gladiolus sp.)是一种颇受国内外人民欢迎的花卉,是各国花市上销路最广的切花之一。可是,由于唐菖蒲不耐高温,在南方种球常常退化,即使“南种北繁”也因种球繁殖系数较低远远满足不了国内外的需要。采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快速繁殖,对一些珍贵品种尤为必要。 1.材料与方法取唐菖蒲大球与子球为试材,剥去球体外部鳞片,冲洗干净,先用70%酒精浸泡1分钟,再在0.1%氯化汞溶液中浸15分钟充分消毒,用无菌水冲洗3次,把大球切成小  相似文献   

13.
在浙江省西天目山和杭州市郊区进行唐菖蒲留种繁育的对比试验结果,西天目山区夏季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适宜于唐菖蒲的生长,表现株高,叶色浓绿,叶层厚,叶面积大,花序长而挺拔,花形大,色泽艳,小花数多,球径大,种球繁殖系数高,病害轻,可开辟为唐菖蒲优良品种的繁育基地,生产优质种球,满足市场需要。  相似文献   

14.
不同规格种球对唐菖蒲切花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不同规格种球的利用率,找出可用于优良切花生产的种球,试验参照国际常用分级标准将两个供试唐菖蒲品种种球分成3类,再将3类种球按照横纵径比大小划分成5个亚类进行栽培试验,观察各处理的植株物候期、切花品质及发病率。品种普里西拉种球直径为3.8 cm≤d5.0 cm、横纵径比值0.9~1.5,植株生长势强,开花相对较早,综合指标较好,是可用于切花栽培的优良种球。品种蓝精灵在参试等级内退化现象不明显,参试等级均可产生优良切花,但当横纵径比大于1.8时,普里西拉和蓝精灵两品种病情指数均有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5.
唐菖蒲冬季开花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围绕唐菖蒲花期调节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实现唐菖冬季开化的主要技术环节有:种球选择,种球冷藏;营养钵过渡种植;掌握种植时间;适时保温,补充光照和加强田间管理采取上述综合技术措施能使唐菖蒲在11月至翌年2月间开花,开花率高达90%,切花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16.
唐菖蒲生长发育动态及其对P、K、Ca吸收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对唐菖蒲地上、地下部的生长动态进行了调查,并对各时期叶片和新球中的P、K、Ca三种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测定,旨在为唐菖蒲切花生产、种球繁育及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唐菖蒲新球干鲜重变化与新球直径大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且不同时期的变化幅度明显不同,5月栽植的唐菖蒲在8月上旬新球直径、新球干重鲜重的增长速度最快;唐菖蒲地上部和地下部新球到达生长高峰的时期不同,地上部的生长高峰在生长发育的前期,地下部新球生长在盛花开始增加迅速。唐菖蒲在生长期K的含量大于P的含量,植株在花芽分化期对K和P的需求量最大;在新球充实生长的后期,对P的需求量也较大;唐菖蒲叶片中含Ca量较高,属喜Ca植物。  相似文献   

17.
唐菖蒲做为十大切花之一,市场需求量很大。借调整种植为结构之机,向广大感兴趣的朋友介绍唐菖蒲的特性及科学栽培技术。 一、唐菖蒲的特性 1.唐菖蒲的生长特性:唐菖蒲的生长发育可分为四个阶段,各个阶段有其生长特性。 (1)萌发期。唐菖蒲属于春植球根花卉,种球在冬季  相似文献   

18.
唐菖蒲种球大小对植株生长及切花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不同分级唐菖蒲种球栽植后植株生长量、花期、切花质量、收获球茎发病率等几项指标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提出球茎在2.5~4.9cm的种球其植株生长势强、花期相对早、切花质量好、球茎发病率较低,做为商品球茎生产鲜切花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1 繁育材料的选用 利用子球繁殖切花种球,是快速增殖种球和防止种性退化的有效方法,因为小子球具备培育优质种球的潜力,充分利用小子球,创造理想的栽培环境,尽可能地提高小子球的成球率,是解决剑兰种球退化,生产高质量种球的有效途径. 2 繁育地点的选择 应选择地势干燥、阳光充足的山区高海拔地点,远离污染源,要求清洁、砂质、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的肥沃土壤,土壤pH值7.0左右.  相似文献   

20.
唐菖蒲为世界四大切花之一,我国南北方既已广泛种植,在我省也是重要的观赏与鲜切花卉,深得广大高原人们的喜爱,但由于栽培技术不够成熟,种球的贮藏管理方法不当,造成病菌高度感染,致使腐烂或坏死,每年均有40%左右的贮藏球由此而白白丢失,严重影响了唐菖蒲在质量和在我省的发展.现将栽培与贮藏技术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