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白蜡蚧又名日本龟蜡蚧(C.japonicus Greem),一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成虫或老熟若虫越冬.此虫在江西南昌翌年2月下旬~3月上旬产卵孵化若虫.近几年来,我所白蜡蚧发生危害较重,为寻找有效防治白蜡蚧的方法,在室内做了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茂祥 《蚕业科学》1993,19(1):9-13
对桑盾蚧盗瘿蚊(Lestodiplosis pentagona Jiang nov.sp.)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其与桑盾蚧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该虫为捕食桑盾蚧的天敌,幼虫捕食桑盾蚧的卵、雄蛹和雌成虫,并以幼虫、蛹在介壳下越冬。成虫日间均可羽化,以黄昏为最盛;具有趋光性和补充营养期,性比随羽化时刻、季节与地区而异,但总体上雌虫多于雄虫。幼虫耐饥,无猎物亦可化蛹直至羽化;具有趋湿性和环境引起的群集性;其分布数量与雌蚧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843。试验结果表明:在室内保护条件下,对桑盾蚧的捕食率可高达93%以上,为自然状态的4倍;不同杀蚧剂对该虫的毒性不同,如柴油(原液)毒性很大,洗衣粉液(10倍)毒性较轻。保护天敌和筛选杀蚧剂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6月份国槐尺蛾。6月初,一代国槐尺蛾幼虫已达3龄,即将开始进入暴食期。此期仍可喷洒1.2%"苦烟乳油"(主要成分为烟参碱)1 000~1 500倍液防治。草履蚧。近年来北方地区发生草履蚧地段越来越多,该虫可通过苗木运输,人为传播,也可借助风力传播。据报道,6月初草履蚧雌成虫已开始寻找越夏越、冬场所产卵。但仍有部分虫体在树枝上继续危害,此期除喷洒触杀剂防治雌虫体外,应清除下树、上墙入土产卵的雌虫体,减少越冬基数,此期也可进行绑草诱杀,待其全部下树后将草解除烧毁。  相似文献   

4.
地处仙居县永安溪两岸大片面积的低洼滩地(田)桑园,常受洪水淹没,桑蚧壳虫,膏药病危害时出频繁,严重地影响桑树的生长和产叶量。笔者在研配“灭蚧合剂”(已于1989年通过鉴定)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研制出一种定名为“灭蚧灵”的防治桑蚧壳虫药剂,经三  相似文献   

5.
明确修文县猕猴桃桑盾蚧的发生规律与空间分布,为控制桑盾蚧的危害提供依据。以修文县“贵长”猕猴桃为试材,采用定点定株方法掌握桑盾蚧在修文县的发生规律,平行跳跃方法调查猕猴桃园桑盾蚧分布,随机取样与五点取样相结合方法调查桑盾蚧在猕猴桃树上不同方位的分布。桑盾蚧在修文“贵长”猕猴桃园中一年发生两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条上越冬,5月上旬和8月上旬为产卵盛期,桑盾蚧对“贵长”猕猴桃树的方位侵害程度表现为:南>东>北>西,其危害对猕猴桃树上的方位有一定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6.
鉴定危害香榧的4种蚧虫,比较不同蚧虫的为害率,测定不同的环境友好型药剂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这4种蚧虫为柳杉圆盾蚧Aspidiotus cryptomeriae Kuwana和3种在香榧上新发生为害的蚧虫,松细蛎盾蚧Lepidosaphes piniphilus Borchsenius、日本单蜕盾蚧Fiorinia japonica Kuwana和为褐软蚧Coccus hesperidum L.,松细蛎盾蚧的为害率最高。33%螺虫.噻嗪酮3000倍液、22.4%螺虫乙酯3000倍液、50%噻嗪酮3000倍液和99%绿颖矿物油200倍液均具有防效,前两种药剂防效较好。本研究可作为香榧蚧虫的识别和防治的提供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7.
以桑树上的桑盾蚧为供试材料,田间调查与室内饲养、观察相结合,共发现四川桑盾蚧天敌30种,已鉴定出23种,包括寄生性天敌16种,捕食性灭敌7种,它们分属4个目11个科,其中新种1个,中国新纪录2个。  相似文献   

8.
以桑盾蚧及其寄生蜂为材料观察、研究了桑盾蚧扑虱蚜小蜂的形态特征、生物学习性等。结果表明:该蜂寄生于桑盾蚧雌成虫体内,其寄生率因世代、地域而存在极显著差异,以幼虫和蛹在雌成虫体内越冬。成虫全天均可羽化,但以15~18时最盛,常在夜间产卵,可行孤雌生殖,具趋光习性等习性。  相似文献   

9.
20%融杀蚧螨粉剂防治桑白蚧试验浙江农科院蚕桑研究所郑明儿,李维斌,李惠康20%融杀蚧螨粉剂是台州生物农化厂生产的无公害新农药,是以野生植物为原料,经提炼后配制而成,内含多种植物碱和甙类化合物。已在浙江、江西、福建三省的柑桔园及农田试验应用。为明确它...  相似文献   

10.
在广东省发现危害澳洲坚果的一种粉蚧,经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为木槿曼粉蚧Maconellicoccus hirsutus (Green),这是木槿曼粉蚧危害澳洲坚果的首次报道。本文介绍了利用rDNA18S、28S基因序列对该粉蚧的分子鉴定技术,发现采自广东湛江澳洲坚果的木槿曼粉蚧M. hirsutus标本与泰国木槿曼粉蚧M. hirsutus具有比较近的亲缘关系,而与马来西亚、埃及木槿曼粉蚧M. hirsutus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1.
桑绵粉蚧(学名Pneacoccus hirulus Green)是危害桑树顶芽的害虫,其在面积发生危害时会造成严重减产。1991年6月间,蚕业指导所桑树病虫害普查课题组在玉林、陆川、博白、合浦、南宁等地桑园同时发现有该虫危害,发生面积约600多公顷(一万亩),严重的造成减产30%以上。  相似文献   

12.
桑白蚧生活规律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泽林 《蚕学通讯》2009,29(2):30-31
桑白蚧(Pseudaulacspis pentagona Targioni)别名桑盾蚧,俗称桑介壳虫,属同翅目、盾蚧科,分布广泛,食性复杂。据调查,桑白蚧导致桑叶减产31.99,6~51.19,6,用严重虫株叶养蚕,1龄就眠率降低24.5%~32.4%,幼虫生命率下降13.1%~37.9%,  相似文献   

13.
浙北、苏南桑园主要分布于地势低洼、河港纵横、湿度较大的平原地区,桑树受桑白盾蚧的危害较重。为了探讨桑白盾蚧的生物防治,作者于1979~1981年在浙江北部和江苏长江两岸桑区对桑白盾蚧的天敌作了调查,查得寄生性天敌9种,捕食性天敌3种。其中,捕食性的日本方头甲Cubocephalusnipponicus Endrody-Younga对各代桑白盾蚧的捕食率均较高,对第1代的卵和幼虫分别达17.4%和46.9%;对第2代的卵、幼虫和成虫分别达13.1%、57.4%和9.1%;对第3代的幼虫也可达11.2%。  相似文献   

14.
<正> 为有效防治桑白蚧,控制其危害,我市1990年引进防治果树蚧类害虫新药——蚧螨灵,在五窑乡许港村12组进行初试。1991年继续在五窑乡磨担桥村、江海村、金庄村、九洋河村试验示范。1992年在五窑乡全面推广,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现将试验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试验用蚧螨灵由上海农药研究所监制,江苏苏州石油化工厂生产。1990~1991年进行了如下试验。  相似文献   

15.
扶桑绵粉蚧是一种新入侵的危险性有害生物,其寄主范围很广,主要危害扶桑、棉花等多种植物,桑树也是其主要寄主之一。该虫一旦侵入桑园,将对蚕桑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介绍了扶桑绵粉蚧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危害与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陕南柑橘产区首次发现草履蚧危害枳、柑橘等,笔者通过采样观察、识别,对其发生情况、形态特征、生活规律、防治方法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茶园蚧类主要有角腊蚧、龟甲蚧、茶牡蛎蚧、椰圆蚧、红腊蚧等,在江西省赣东北山区的茶园,特别是郁闭的茶叶老产区广泛分布,如玉山县紫湖、樟村、怀玉等山区茶园.  相似文献   

18.
近年在我所密植茶园发现了茶长绵蚧(Chloropulvinaria floccifera),发生面积由起初部分试验田扩展到四周几十亩茶园。该虫繁殖数量大,虫口密度增长快,危害较为严重,给茶叶科学试验和生产带来很大影响。我所地处南昌市郊区,属红壤低丘陵地区。该虫在这种地理环境中一般不容易发生,过去也很少报道。为寻求  相似文献   

19.
以桑盾蚧及红点唇瓢虫为材料,室内观察与田间调查相结合,阐述了红点唇瓢虫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习性。该虫以成虫在树叉、树缝等处越冬。成虫耐饥,具假死性。成虫、幼虫均能捕食各种蚧态,捕食量较大,成虫日捕食桑蚧雌成虫10~25头,若虫35~70头、卵20~158粒;三龄幼虫日捕食若虫65~81头。  相似文献   

20.
用采集、调查、饲养等方法,发现四川桑盾蚧天敌30种,其中1个新种,2个中国新纪录,6个四川新纪录,14种未见报导的桑盾蚧天敌。初步研究了4种主要天敌的生物学特性,提出了保护利用天敌防治桑盾蚧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