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4 毫秒
1.
油菜氮磷钾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确定安徽省贵池地区油菜氮磷钾肥平衡施用的适宜用量范围。[方法]试验设CK、OPT-N、OPT-P、OPT-K、农民习惯Farm-erPr.6个处理。油菜成熟时每小区随机抽取6株植株考种,测定株高、一级分枝高、一级分枝数、单株角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和每小区产量。[结果]在氮、钾、硼肥平衡施用下可以显著提高油菜的生物性状。施用氮肥能明显增加油菜角果总数和提高油菜籽粒产量,同时可以显著提高籽粒和茎秆比值;施用磷肥可以显著提高单株一级分枝数、单株二级分枝数,同时显著提高籽粒产量,明显提高籽粒/茎秆比值;施用钾肥可以显著增加单株角果数,提高产量,同时提高籽粒/茎秆的比值;相比当地农民习惯施肥可以显著提高单株角果数量,显著增加产量,同时提高籽粒和茎秆比值。[结论]施用氮肥180 kg/hm2,磷肥90 kg/hm2,钾肥120 kg/hm2,硼肥用量15 kg/hm2时可以达到产量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酸化土壤调理剂在油菜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土壤盆栽试验,研究酸化土壤施用调理剂对油菜生长发育、产量构成及土壤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调理剂能明显改善油菜生长发育,增加油菜单株角果数、成角率和每角粒数,进而提高油菜籽粒产量。与对照相比,施用调理剂后油菜苗期、蕾薹期、初花期、角果期株高与叶片SPAD值分别增加19.6%、12.5%、12.2%、11.6%和0.5%、6.3%、9.3%、10.2%;油菜一级分枝数、单株角果数、成角率、每角粒数和籽粒产量分别提高41.7%、42.7%、10.5%、20.9%和25.4%。酸性土壤施用调理剂能明显提高土壤pH值,与对照相比,苗期、花期、角果期和成熟期土壤pH值分别提高了0.13、0.03、0.11和0.38。酸化土壤施用调理剂能明显促进油菜生长发育,提高籽粒产量和土壤pH值。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研究了油菜苔肥不同施用时期对高油油菜品种产量及其性状与籽粒含油量的影响,探讨了高油油菜品种苔肥的最佳施用时期。结果表明:早期施用苔肥、虽然二次分枝角果数减少,但对单株有效角果数以及每角粒数、粒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利于产量与含油量形成。然而,后期施用苔肥,虽使二次分枝数和二次分枝角果数增加,且每角粒数和粒重也有所增加,但抑制了主序、一次分枝有效角果数形成,增加的二次分枝有效角的提高。结果还表明,苔肥施用时期对籽粒与含油量的效应总体上是一致的,果数以低效角果为主,从而影响了产量与品质通过苔肥的合理施用可兼顾综合提高油菜籽粒的产量与含油量。从综合效应看,嘉兴地区高油油菜品种的苔肥的最佳施用时期应在2月24日至3月1日,即油菜苔高约5—10cm期。  相似文献   

4.
钾肥施用对安徽贵池地区油菜产量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钾肥施用对安徽贵池地区油菜产量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方法]以华双5号为油菜供试品种,在氮、磷、硼肥配合施用的基础上,考察K_2O施用量为0、60、120、240 kg/hm~2的4个处理下油菜株高、一级分枝高、一级分枝数、单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千粒重等指标,并测定每小区产量。[结果]增施钾肥能显著促进油菜生长。同时,钾肥施用对改变油菜的群体生物学性状具有显著正向相关性,呈现株高、单株二级分枝数、单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籽粒和茎秆产量均增加的统一趋势。施用钾肥240 kg/hm~2可以达到产量效益最大化。[结论]该研究为直播油菜轻简化栽培的肥料施用提供了进一步探索的实践前瞻。  相似文献   

5.
在乌兰县希里沟镇的大田生产条件下,以青杂2号油菜品种为材料,进行4种叶面硼肥与清水对照的单因素叶面喷施硼肥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速乐硼 KH2PO4可以提高油菜的每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千粒重,油菜的籽粒产量,增产效果好.可以作为油菜叶面硼肥的首选.速乐硼单独喷施可以提高油菜的每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和油菜籽粒产量.硼砂和持力硼可以提高油菜的每角果粒数、硼砂对油菜籽粒产量增产较小.  相似文献   

6.
以稻田免耕油莱为材料,设计不同的除草剂施用次数处理,研究和分析了稻田免耕油菜施用除草剂效果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免耕条件下,油菜苗期和抽薹期用除草剂盖草能喷施1次,对免耕油菜田间杂苹起到了很好的消除效果,免耕油菜单株有效角果数、角粒数和千粒重都有明显增加,产量得到提高;对于促进免耕油菜的营养生长和经济性状的发育,促进后期籽粒灌浆,改善免耕油菜产量三要素结构之间的矛盾有积极的影响,以提高免耕油菜产量。  相似文献   

7.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吡虫啉(高巧,60%悬浮剂)包衣处理对油菜蚜虫发生的影响。播种前对油菜种子进行不同浓度(药种比分别为1∶5、1∶25、1∶125)的药剂包衣处理。结果表明,油菜苗期的营养生长(株高、叶面积、叶片数、叶绿素含量、植株鲜干质量)及花期的生殖生长(花朵大小、花器官质量、花器官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均不受吡虫啉种衣剂处理的显著影响;但角果的坐果率和籽粒形成受到了显著的影响,如单株阴角数随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角果大小、质量及角果内籽粒数和质量均受到了显著的影响。以上结果说明,吡虫啉种子包衣处理对油菜的苗期和花期作用不明显,但可显著影响油菜最终结实。  相似文献   

8.
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对春油菜产量养分吸收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春油菜青杂5号为供试材料,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对油菜产量、养分吸收和品质及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在本试验中,30%OM处理产量最高,达2431.5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产量大小顺序为30%OM50%OM10%OM0%,有机肥配施处理中籽粒产量不是随有机肥施用比例的增大而增加;单株有效角果数、千粒重、每角果粒数的变化规律与产量基本一致,其中每角果粒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达到0.8783;籽粒品质中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规律与产量一致,而油分含量与其相反。试验结果还表明30%OM处理的产量、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均最高,土壤中速效养分吸收较完全,为较合适的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  相似文献   

9.
阳春三月小油菜正处于抽苔、开花期,是油菜分枝发育、花蕾分化、角果和籽粒形成时期,也是油菜水肥临界期和决定角果数、角粒数的关键时期。管理目标集中在养根、杆壮、保叶、枝多、增花、增角、增粒方面。管理重点是看油菜长势追肥防止早花早苔,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促进角果和籽粒发育。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菜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硼肥能提高油菜的株高、分枝数、角果数,促进油菜的生长发育,增加油菜产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指导当前生产条件下江西油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方法】2008—2009年在江西省设置12个田间试验,研究氮、磷、钾和硼肥施用对甘蓝型杂交油菜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并对施肥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氮磷钾硼肥配施处理(NPKB)平均产量为2 015 kg?hm-2,与不施肥相比,NPKB、缺B(NPK)、缺P(NKB)、缺K(NPB)和缺N(PKB)分别增产1 121、839、758、746和249 kg?hm-2;NPKB配施处理下各主要经济性状表现较好,有利于对N、P、K、B素的吸收利用;效益分析表明,NPKB配施效益达到5 449.5元/hm2,比不施肥增收2 231.1元/hm2,其次是缺B(NPK)、缺P(NKB)、缺K(NPB),分别比不施肥增收1 298.4、1 280.7和1 541.1元/hm2,而不施氮肥的处理减收206.1元/hm2。【结论】NPKB配施对甘蓝型杂交油菜增产、增收效果显著,是保证高效生产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施用棉秆炭,连作棉花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及黄萎病病害的关系,为棉秆的合理利用和防治棉花连作障碍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方法】以棉秆移除(NPK)和棉秆还田(NPKS)为对照,采用常规分析和454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棉秆移除基础上施用常量棉秆炭(22.50 t/hm2,NPKB1)和增量棉秆炭(45.00 t/hm2,NPKB2)条件下,新疆棉花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理化性质和黄萎病病害发生的相关性。【结果】施用棉秆炭连作棉花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和理化性质有显著相关性。经过2年的2%棉秆炭的施用显著降低了真菌多样性。真菌NPKS和NPKB2处理OTU丰度分别显著降低了15.63%和46.25%(P<0.05),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显著降低了11.81%和65.40%。不同用量棉秆炭对子囊菌门和接合菌门真菌数量的影响较大,但菌根真菌数量降低。NPKB2处理土壤中GibberellaFusariumVerticillium等病原真菌数量较NPK处理显著降低。施用棉秆炭显著增加了棉花根际土壤中有机质、速效钾和速效氮的含量,而速效磷的含量则降低;对pH的影响不显著,但显著提高了土壤的电导率。RDA分析中,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是影响棉花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重要环境因素。与NPK处理和NPKS处理相比,NPKB1处理增加了黄萎病病害发病率和病情指数,NPKB2处理黄萎病病害发病率下降不显著,病情指数分别降低了2.2%和15.0%。Verticillium数量与黄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施用棉秆炭降低了棉花黄萎病病原菌数量,与NPK处理相比,增量棉秆炭Verticillium数量显著降低了63.83%。与NPK处理和NPKS处理相比,NPKB1处理增加了黄萎病病害发病率和病情指数,NPKB2处理黄萎病病害发病率下降不显著,病情指数分别降低了2.2%和15.0%。【结论】施用棉秆炭降低了连作棉花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减少了黄萎病病原菌数量,增加了连作棉花根际土壤养分含量。虽然没有显著降低棉花黄萎病发病率,但有缓解病害发病程度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芝麻高产高效的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芝麻高产高效的平衡施肥技术。[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研究平衡施肥对芝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最佳氮磷钾处理较不施氮肥的对照增产24.5%,施磷产量相对提高5.8%,施钾增产12.3%,较不施肥的空白对照产量增长31.5%;施硼增产率为9.0%。每公顷增收542-2374元,施肥产投比为(1.46-22.23):1。[结论]氮磷钾硼配合施用的平衡施肥对夏芝麻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盛花期喷施多效唑和氮磷钾肥对夏大豆的保荚增产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大豆盛花期叶面复舍喷施多效唑和N,P,K肥既可促进植株横向生长,抑制纵向生长,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又可有效补充植株N,P营养,提高叶片和花荚N,P含量,与单喷多效唑和单喷N,P,K相比,可更有效地改善植株营养,减少花荚脱落,提高产量。经复合喷施处理夏大豆花荚脱落率51.8%,对照降低24.3%,单株荚数增加24.0%,增产18.6%。单喷多效唑和N,P,K肥分别比对照增产11.7%和9  相似文献   

15.
16.
在春播大田栽培条件下,对比研究了花生覆膜和露地种植方式的植株性状、干物质积累变化动态和荚果的成熟饱满度。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覆膜栽培花生结荚期的主茎高、侧枝长、主茎绿叶数和叶面积指数显著增加;同时覆膜栽培花生显著增加产量形成期整株和荚果的干物质积累,可促进荚果发育,快速积累期可提前1周左右,荚果干重与整株干重的快速增长期基本一致;覆膜栽培提高花生的单株结果数、百果重、收获指数、出仁率、荚果和籽仁成熟饱满度,增产25.22%。研究认为,覆膜可协调花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主要通过增加百果重、荚果及籽仁成熟饱满度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7.
以大豆品种合丰50为试验材料,采用灰色关联度的方法,研究掐尖处理后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关联度大小。结果表明:在掐尖处理中,产量与主要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单株粒重有效荚数百粒重株高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粒数;在不掐尖的情况下,关联度顺序为株高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有效荚数主茎节数分枝数。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光周期处理对小豆花器官关键生理生化指标及产量构成影响,以晚熟品种唐山红小豆为试材,根据小豆不同花芽分化时期,设置1个自然光处理和3个12 h光周期处理。CK:自然光处理;SD1:生长锥肥大期至花序节苞叶及枝梗分化期遮光;SD2:小花分化期遮光;SD3:雌雄蕊分化期至花器官完成期遮光。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可溶性蛋白含量在盛花期至盛荚期,遮光处理不利于含量增加;在始粒期则相反。在始荚期可溶性糖含量各处理间差异显著,与对照相比,结荚期光周期处理有利于增加可溶性糖含量,而抑制可溶性淀粉含量。遮光处理对硝态氮含量影响不显著。与对照相比,SD3处理显著增加游离氨基酸含量。光周期处理抑制花器官生理生化指标含量增加,但影响不明显,其中SD3处理有利于氮代谢,抑制碳代谢。光周期处理对单株分枝数、主茎节数、节间长度影响比对株高、平均茎粗更明显;对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单荚粒重影响比对百粒重更明显。SD3处理促进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9.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油菜品种湘杂油7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行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油菜品种湘杂油7号产量及品质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湘杂油7号产量及品质有一定的影响,在相同播期条件下,湘杂油7号植株的株高、有效分枝数、单株鲜重、单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芥酸和硫苷含量等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递减,千粒重与播期和种植密度关系则不明显;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千粒重是决定油菜产量的变异因子,其中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每角果粒数次之,千粒重最小。综合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2因素处理对湘杂油7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以9月15日播种、种植密度135000株/ha最好。  相似文献   

20.
笔者对377份不同生育期的大豆品种与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选育新品种时,若以全生育期、荚长、单株荚数、单株粒数进行选择可望获得早熟、高产新品种;若以荚长、荚宽进行间接选择可望获得大粒新品种。(2)不同生育期类型各品种间产量构成因素均达极显著水平,早熟品种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百粒重的处理间达极显著水平。(3)早熟品种的茎粗、全生育期的变异系数最大;中熟品种的株高、结荚高度、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的变异系数最大;晚熟品种荚长、荚宽、百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大。(4)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的遗传力较低,而遗传进度较高;百粒重、单株产量的遗传力较高,遗传进度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