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莲都区枇杷种植面积533hm2多,主要分布在紫金、太平、联城、老竹等街道及乡镇.特别是紫金街道,一直有种植枇杷的习惯,合计达200hm2多,有许多是1980年代种植的老品种,这些品种果型小、品质差、结果率低,效益低,在市场上无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淳安县位于浙西山区,生态环境良好。小气候独特,适宜多种水果的生长。1998年省市专家经过市场调查与现场分析,认为淳安水果结构调整应走“库区枇杷柑橘(杨梅)库外梨”之路。几年来,淳安水果生产发展以良种为基础,以科技为手段,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化品种结构为重点,加大了水果发展力度。到2005年全县水果面积达到7333.3hm^2,其中新发展面积2722.711m^2,梨作为品种结构调整的树种8。年来发展面积达278.3hm^2。是近年来继柑橘、枇杷之后发展速度较快的品种。十一五期间计划继续发展梨面积333.3hm^2,总面积达到733.3hm^2,产量达到8000t,实现产值1600万元。  相似文献   

3.
云霄县种植枇杷已有二百余年历史,在福建省仅次于莆田县,是第二大宗产地。近年来恢复发展较快,全县现有枇杷面积五千亩,总产75万公斤。云霄枇杷以早著称,每年于“清明”前后大量鲜果上市,很受群众欢迎。但云霄枇杷多以实生繁殖为主,品种变异很大,品种混杂,良莠不齐,外销好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漳州市枇杷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已达10500公顷,产量6.3万吨,总产值3.78亿元。传统的粗放管理已不适应枇杷产业发展。一批新技术已在枇杷的生产管理中得到应用。枇杷的套袋管理技术是提高果实品质,生产无公害优质枇杷,增加枇杷种植效益的主要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闽东早熟枇杷主要品种为早钟 6号和森尾早生。早钟 6号是福建省农科院果树所以森尾早生为父本、解放钟为母本杂交育成 ,表现早熟、丰产、果大、质优 ,上世纪 90年代中、后期引进闽东 ,主要在福安溪柄镇枇杷示范场、蕉城区无病苗圃等地种植 ,以后逐年扩大 ,至今全区栽种面积达 6 0 0多公顷 ;森尾早生是福建省农科院果树所从日本引进的枇杷品种中筛选出的特早熟、优质、可食率高的枇杷良种 ,于上世纪 80年代中期引进 ,主要在福安果树示范场等地种植 ,表现早熟、丰产、优质 ,2 0世纪 90年代前期有一定的发展。早钟 6号和森尾早生种植5年后 ,管…  相似文献   

6.
龚桂新 《广西园艺》2007,18(6):46-48
枇杷是雁山区近年水果产业结构调整主要发展的春夏熟水果之一,总面积达28.5hm^2,产量556.4t,平均667m^2。产达到1300kg。1997年开始雁山区从四川省农科院和福建省农科院引进的大果型枇杷新品种有大五星、解放钟、早钟6号、长红3号、太城3号,主要种植乡镇为草坪乡、雁山镇和柘木镇。本人主管草坪乡的水果生产工作,引种大果枇杷面积6.7hm^2,经过多年来的试验、示范,并对雁山镇和柘木镇所种的品种进行了调查研究,以品种“早钟6号”较适合雁山区种植,其4月底~5月上旬成熟,成熟早,质细,味甜,有香气,市场价格好,  相似文献   

7.
1 温峤镇枇杷现状及存在问题 温峤镇是温岭市枇杷的重点产地之一.2004年,温峤镇枇杷总面积达173hm^2,总产量为1196t,在温岭市各乡镇中名列前茅.全镇有5个村枇杷种植面积在10hm^2以上,上河岙、下河岙一带栽培尤为集中,两村相连处绵延数千米,全为枇杷园,面积达50hm^2多.枇杷成熟时,客商纷至沓来,枇杷成为当地种植业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8.
漳浦县甘蔗示范场从当地枇杷品种劣、结果迟、品质差的问题入手,积极引种推广优良枇杷品种,取得良好效果。枇杷是秋冬开花,初夏成熟的夏令水果,处在一年中水果最缺的时期。漳浦县地处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土地资源丰富,适于发展枇杷生产,而枇杷又是加工罐头的畅销产品。过去,漳浦县种植枇杷不讲究品种,本在土种枇杷都是果小、核多、品质差、结果迟。为了  相似文献   

9.
<正>每千克卖到50元还供不应求,作为江苏夏季应时小品种水果之一,枇杷产业是如何乘势而上、转变发展方式、做大做强规模和品牌的呢?江苏省农委日前在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召开枇杷产业发展研讨会,谋划全省枇杷产业高位发展路线。江苏的枇杷栽培历史悠久,枇杷品种有40多个,种植面积2.8万多亩,年产量8 000多吨,产值4亿多元。  相似文献   

10.
正兰溪市位于浙江省中西部,是浙江省重要的枇杷产区,全市现有枇杷种植面积近1333hm~2,产量约6000t,产值7700万元,主要栽培品种有‘兰溪白沙’和‘大红袍’。其中‘兰溪白沙’种植面积约533hm~2,该品种以肉质细腻、酸甜适口、风味浓郁而著称,2011年以最高糖度获浙江省首次枇杷吉尼斯冠  相似文献   

11.
枇杷是我国南方特有的珍稀水果,果实成熟于春末夏初,早熟品种在一些大中城市售价高达15~20元/kg,深受广大消费者和果农青睐。近几年来,龙胜县积极调整水果品种结构,枇杷成为首选品种之一。但自2001年开始发展批把以来,农户种植枇杷成活率普遍较低。据统计,种植较好的成活率只达50%~  相似文献   

12.
白枇杷裂果、皱果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莲都区是浙江省枇杷生产老区,也是适宜栽培枇杷的中心区域。近年来,由于白枇杷质优价高、市场销路好、经济效益明显,被莲都区列为农业主要扶持培育产业,农民发展积极性高,截止2013年底,全区已发展白枇杷320hm^2多,一些种植早的果园己陆续投产,2014年白枇杷收购价20--30元/kg,精品果高达40-50元/kg,667m^2产值达i0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3.
枇杷是著名的亚热带名果,也是八闽珍果之一,福建批把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福建枇杷产区目前仍存在品种良莠不齐,集约化经营规模小,果树管理粗放,商品质量不高等弊端。为此,特提出以下措施,骥以有所改善。一、积极发展优良品种,调整品种结构我省枇杷的品种资源丰富,种植的品种多,且过去多为实生种植,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建国后,我省的果树工作者,在批把品种资源的普查、搜集、鉴定、利用和良种选育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我省农业科研和生产等部门经过长期不懈努力,选优汰劣,引进和筛选,已经选育…  相似文献   

14.
枇杷是长江以南上市最早、颇受人们喜爱的水果。但成熟期过于集中,果肉柔软多汁,不耐运输贮藏。因而,获得早、晚熟的新品种,是枇杷选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我国早熟的枇枇品种很少,且普遍存在味酸、果较小和产量不高等问题,难以在生产上大量推广。引进适合本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是迅速提高枇杷产量和品质的有效而快捷的途径之一,台湾省枇杷发展的经验,就是很好的例证。台湾原来的本地枇杷品种,果肉白色而薄、产量低(1949年全省总产量仅  相似文献   

15.
柳州地区引入大果枇杷十二年间 ,尽管气候和品种优势明显 ,但至今仅有 1 3 3 3 hm2 种植面积 ,开发进度缓慢 ,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生产发展缓慢的原因  1宣传造势滞缓 柳州地区引种成功后 ,在推广中一些地方宣传力度不够 ,涉及面不广 ,农户知之甚少 ,所以 ,发展种植时有阻力 ,开发难度也大。 2示范样版面积小 ,难以推动枇杷生产的大发展 柳州地区现有成功的示范样版仅引种县有 ,其他县少或尚在建设中 ,此外 ,示范园面积小 ,未能起到轰动效应。3技术推广乏力 从全地区技术培训内容看 ,枇杷栽培技术专项培训甚少。枇杷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仙游县枇杷发展速度较快,目前栽培而积2.1万亩,产量2000吨。其中85—86年新植的枇杷面积就达1.5万亩,60多万株。由于发展时间过于集中,良种苗木无法自给,在苗木引进过程中混进相当部分的劣质苗且品种单一,多为只适制罐的浙江大红  相似文献   

17.
何永梅 《果农之友》2008,(10):48-48
说起雷湘云.在益阳市的小水果行业可是响当当.几乎无人不知.远非年轻时候当村干部的默默无闻。在不到8年的时间里.他所在的村由当初的零星种植效益不佳的蜜橘树.逐步发展到种植桃、枇杷、脐橙、桠柑、蜜柚、布朗李等10个品种.面积达81.3公顷,年产值近1000万元.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第一产业。并且辐射周边乡镇达267公顷。  相似文献   

18.
谈早熟枇杷果实的"紫斑病"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枇杷是解放后福建发展最快的果树之一.据有关部门统计,2001年全省枇杷的栽培面积已达2.25万公顷,总产6.8万吨,分别比1949年(73.3公顷、0.025万吨)增加342.8倍和278倍.种植枇杷已成为山区农民致富的重要门路之一.  相似文献   

19.
江山枇杷,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面积达1000hm~2多,是江山市一大地方名果。由于江山市有75%的枇杷种植在低丘砂壤或石砾土壤,其土层薄,保水保肥能力差,幼果易受冻害,严重影响枇杷的产量和质量。为此,在虎山街道前井村的砂壤土对25年生面桶坞枇杷园进行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应用时间2000~2006年,面积2.56hm~2。"面桶坞"枇杷原大小年明显,  相似文献   

20.
豇豆是我国主要蔬菜作物,因其栽培的多季节、多模式、多花色和短周期,成为农民增产增收的主导性蔬菜之一。豇豆在我国几乎各省都有栽培,全国栽培面积达67万hm2以上,总产量达150万t。湖北常年豇豆种植面积4万hm2,武汉市豇豆种植面积在6 667 hm2以上,作为"豇豆之乡"的新洲区双柳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