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玉米穗腐病样本中温和镰孢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华  李坡  郭宁  石洁  张家齐  张海剑 《玉米科学》2020,28(1):177-183,190
为明确引起玉米穗腐病的一种不常见镰孢菌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对采集的镰孢菌穗腐病样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和纯化,并通过柯赫氏法则(Koch''s Rule)、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的菌株ZBSF002为温和镰孢菌(Fusarium temperatum),是玉米穗腐病的致病菌。对其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温和镰孢菌的最适碳源是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是酵母浸粉,生长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为30℃。在pH值为4~11的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和产孢,在pH值7~10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较快且产孢量较大。光照对菌丝生长和产孢量影响不显著,菌株在光照、黑暗、交替光照3种培养条件下均能生长和产孢,连续光照条件下菌丝生长较快,且产孢量较大。病原菌菌丝和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65℃、10 min。  相似文献   

2.
黑土区不同轮作系统大豆根际镰孢菌种群结构和数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试验站长期定位区大豆连作17年、小麦-玉米-大豆轮作、玉米-大豆迎茬和大豆连作2年,分别取分枝期、花期和鼓粒期的大豆根际土壤,采用土粒平板法进行镰孢菌分离,探讨大豆连作对镰孢菌种群结构和数量的影响.根据形态学特征鉴定出6种镰孢菌,即锐顶镰孢(F.acuminatum Ellis & Everhart)、黄色镰孢(F.culmorum(W.G.Smith)Saee.)、木贼镰孢(F.equiseti(CoMa)Saec.)、禾谷镰孢(F. graminearum Schwabe)、尖孢镰孢(F. oxysporum Schleeht.)和腐皮镰孢(F. solani(Mart.)Sacc.).在不同生育期及不同轮作系统大豆根际土壤中尖孢镰孢(F. oxysporum)数量较高,与其它种类相比差异显著(P<0.05),是大豆根际土壤中的优势菌.不同轮作系统大豆根际土壤以尖孢镰孢数量平均值最高,其次为腐皮镰孢;不同轮作系统镰孢菌总量动态变化一致,花期轮作镰孢菌数量最高为1.54 x 104个·-1干土,与大豆连作17年相比差异明显.在3个生育期大豆连作17年尖孢镰孢数量均略低于轮作.  相似文献   

3.
尖镰孢菌和禾谷镰孢菌引起的大豆根腐病生物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大豆与禾谷类作物轮作体系中引起大豆根腐病的尖镰孢菌(F.oxysporum)和禾谷镰孢菌(F.graminearum)为研究对象,测试分离于大豆和小麦根部及根际土壤的生防菌对2种病原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拮抗试验中所测试的生防菌对2种镰孢菌抑菌效果差异不显著,生防菌HJ-ZT1、HJ-MM7、HJ-ZT2、CH-Tr...  相似文献   

4.
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是辽宁省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孢菌之一。比较4株层出镰孢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力、伏马毒素生物合成基因的表达量和产伏马毒素能力。结果表明,供试层出镰孢菌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Fp-2、Fp-3、Fp-6最适温度为25℃,Fp-7最适温度为28℃。适宜pH值为5~8,Fp-2、Fp-7的最适pH值为7;Fp-3耐碱性,最适pH值为8;Fp-6耐酸性,最适pH值为5。12 h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适宜生长培养基为PSA、PDA。不同菌株对碳氮源的利用存在差异,适宜碳源为可溶性淀粉和蔗糖,适宜氮源为亚硝酸钠、天冬氨酸和脯氨酸。4株层出镰孢菌均能产生毒素,菌株间产毒能力差异显著,菌株Fp-7产伏马毒素B1能力最强,为77.65 mg/kg。菌株间产毒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也存在差异,致病力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大豆连作土壤有机化合物对大豆根腐病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田间试验、生物模拟试验及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大豆连作土壤有机化合物(糖、氨基酸、有机酸)对大豆根腐病菌的影响.结果表明:轮作、连作大豆土壤糖组分对半裸镰孢菌、粉红粘帚菌、尖镰孢菌的生长多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规律,低浓度糖组分对粉红粘帚菌、尖镰孢菌生长的促进作用,连作显著高于轮作.轮作、连作土壤氨基酸组分对半裸镰孢菌、粉红粘帚菌、尖镰孢菌的生长多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轮作、连作土壤有机酸组分对上述三种病原菌生长多表现出显著促进作用,但连作高浓度有机酸组分能显著抑制粉红粘帚菌生长.上述结果表明,大豆连作土壤有机化合物与根腐病发生存在极密切关系,它们是根腐病严重发生的重要物质诱因.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常用的植物源农药与杀虫真菌球孢自僵菌之间的相容性,本研究测定了5种植物源农药对球孢白僵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苦参碱和苦皮藤素与球孢白僵菌XJBb3005的相容性较好;在次亚致死剂量下,对球孢白僵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37.66%和33.14%;在常用浓度、亚致死浓度和次亚致死浓度下,对球孢白僵菌XJBb3005菌丝生长只有轻微的抑制作用;在次亚致死剂量下,苦皮藤素对球孢白僵菌XJBb3005产孢量也只有轻微的抑制,而苦参碱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促进产孢的作用.此外,除虫菊素在3种浓度下对球孢白僵菌XJBb3005菌丝生长抑制作用小,并具有促进产孢的作用,但其对孢子的萌发却具有严重的抑制作用.印楝素和藜芦碱与球孢白僵菌的相容性差.  相似文献   

7.
2021年6月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党寨镇自然感玉米鞘腐病的玉米植株中分离鉴定病原菌并观察分析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致病菌株(QF-1RC)形态学结构与拟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一致。基于rDNA-ITS和微管蛋白序列分析发现,该病原菌与拟轮枝镰孢菌MN652651和FR997663的相似度达99%,结合形态学和与分子生物学的鉴定结果将其定为拟轮枝镰孢菌。生物学特性观察发现,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弱酸弱碱环境下均有利于菌丝生长,全光照环境条件下菌丝生长速率快,不同C、N源对菌丝生长和产孢量有一定的影响,D-纤维二糖培养基上菌丝生长相对受限,在海藻糖和D-半乳糖培养基上菌株产孢量较多,硫酸铵培养基上病原菌生长相对受限,乙酸铵培养基上菌株产孢量最多,硝酸钠培养基上菌株产孢量较少。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杀虫真菌绿僵菌与常用的植物源农药之间的相容性,本研究测定了4种植物源农药(苦参碱、鱼藤酮、印楝素和除虫菊素)对绿僵菌Ma41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除虫菊素与绿僵菌的相容性最好,虽然在常用浓度下,对孢子萌发抑制率和产孢量抑制率分别为51.95%和44.50%,但在亚致死浓度和次亚致死浓度下,对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抑制作用都较弱.苦参碱与绿僵菌也有较好的相容性,虽然在常用浓度和亚致死浓度下,对绿僵菌产孢的抑制率达66.08%和55.84%,但在3种试验浓度下,其对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都较小.此外,鱼藤酮和印楝素与绿僵菌的相容性差.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叶蝉白僵菌Bb305与常用化学农药的相容性,本研究测定了8种化学农药对白僵菌Bb305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杀虫剂和杀螨剂与白僵菌Bb305的相容性要好于除草剂.其中,乙基多杀菌素与白僵菌Bb305具有最好的相容性.在常用浓度、亚致死浓度和次亚致死浓度下,乙基多杀菌素对白僵菌Bb305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最轻,抑制率为1.30%~2.73%;对白僵菌Bb305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也较轻,抑制率为2.86%~4.29%;相比其他化学农药,乙基多杀菌素对白僵菌Bb305产孢抑制作用也较弱,抑制率为27.20%~43.20%.而在3种试验浓度下除草剂草铵膦和百草枯对白僵菌Bb305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产孢量都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相容性极差.  相似文献   

10.
培养基营养成分对香蕉枯萎病尖孢镰刀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香蕉枯萎病发病株病组织的分离、纯化,得到香蕉枯萎病病原菌--尖镰孢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E.F.Smith)Snyder et Hansen].该病原菌在不同pH值培养基上培养4 d后,发现尖孢镰刀菌菌落在pH值4.0~9.0范围内均可生长,pH值为6.0~7.0时最适,菌落直径平均在3.7~3.9 cm之间.尖孢镰刀菌在不例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上培养,结果表明,N源对尖孢镰刀菌菌丝的生长影响大于C源.生长到第6天时,全糖型培养基产孢量最大,且小型分生孢子的产孢量也最大,可使香蕉苗发病率达到100%.而大型分生孢子的产生最佳培养基为低氮型培养基.  相似文献   

11.
以禾谷镰孢菌为靶标,采用稀释培养法和平板对峙法从采集的玉米连作土壤中分离筛选出具有拮抗活性的放线菌菌株,选取1株拮抗效果最佳的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系统发育分析,并对其进行抑菌活性试验,挖掘对玉米茎腐病致病菌-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有较高拮抗效果的根际促生菌资源。结果表明,玉米连作土壤中分离得到5株禾谷镰孢菌拮抗菌株,其中菌株G1为高效拮抗菌株。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结合16S rDNA将菌株鉴定为公牛链霉菌(Streptomyces tauricus)。拮抗菌株G1发酵液对禾谷镰孢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分泌吲哚乙酸和异羟肟酸型铁载体的能力。公牛链霉菌G1在由禾谷镰孢病菌引起的玉米茎腐病防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2.
选择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WP)、36%甲霜灵锰锌悬浮剂(SC)、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WP)、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WP)、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WP)、22.5%抑霉唑乳油(EC)6种杀菌剂对3种马铃薯枯萎病病原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差异很大,50%甲基硫菌灵(WP)和22.5%抑霉唑(EC)对3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均很好,EC50分别为1.69、5.59、5.03μg/mL和3.60、5.17、1.58μg/mL。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是一种重要病害,重茬地发病重,对马铃薯生产造成威胁。为了解该病发生规律,试验进行了枯萎病初侵染来源及栽培与发病关系的研究。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接菌的植株萎蔫率、病株率及病薯率分别为36.7%、58.3%和71.3%,播种带病种薯的植株萎蔫率、病株率及病薯率分别为11.7%、18.0%和21.4%,由此明确土壤带菌是主要的初侵染来源。田间不同施肥种类及栽培方式对病害发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合理施肥均能延缓植株发病,其中施用尿素的植株萎蔫率、病薯率分别是13.3%、47.1%,显著低于CK及其它施肥处理,产量达到最高,为2 202 kg/667 m2;其次是马铃薯专用肥及碳酸氢盐类处理,均比CK植株萎蔫率低,产量有所增加。采用覆膜起垄栽培可以有效降低病薯率。  相似文献   

14.
Smy1是一种参与调控真菌生长的驱动蛋白。本研究克隆了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oc 4)驱动蛋白基因smy1,并采用同源重组技术获得smy1敲除的野生型Foc 4的smy1敲除突变体。通过测定突变体菌丝形态、生长速度、产生孢子量、对香蕉苗的致病力及对氰烯菌酯的敏感性,用于研究smy1在香蕉枯萎病菌的生长发育及对氰烯菌酯抗药性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与野生型Foc 4相比,smy1敲除突变体生长缓慢、菌丝畸形、产孢量增加,对巴西蕉苗的致病力减弱,但对氰烯菌酯的抗性水平变化不大。由此推断smy1基因可能在Foc 4的生长发育、产孢以及致病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豆灰斑病菌生长和产孢高效培养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大豆灰斑病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有效方法,探讨了V8培养基组分中V8蔬菜汁和碳酸钙含量对大豆灰斑病菌菌丝生长速率和产孢量的影响及最佳组分配比。利用5种不同浓度V8蔬菜汁和5种浓度碳酸钙组成25种不同组分处理,以广泛使用的PDA培养基为对照培养基,接种大豆灰斑病7号生理小种进行暗培养,每2 d测量其菌落生长情况和产孢子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5种不同组分V8培养基的菌落直径、生长速率、生长面积及产孢子量均大于PDA培养基的菌落。V8培养基菌落直径生长最快为3.47 mm·d^-1;孢子产量最多达每皿9.87×106个。培养第5天时,病原菌的生长活力最大。最适宜培养时间为11~13 d,其产孢量达到高峰。培养基组合A4b4碳酸钙含量为1.5 g·L^-1、V8蔬菜汁浓度为15%时,最适合菌落直径生长,菌落生长面积最大。培养基组合A4b3碳酸钙含量为1.5 g·L^-1、V8蔬菜汁浓度为12%时,产孢子量最多。  相似文献   

16.
采用对扣法研究11株木霉菌株挥发性物质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效果,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对挥发性物质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木霉菌株产生的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差异较大。11株木霉共检出257种挥发性物质,均能检测到六甲基环三硅氧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两种化合物;聚类分析在相关系数距离为19时,可将11株木霉菌株归为三大类;257种挥发性物质可简化为3个主成分,包含30种挥发性物质,不同木霉挥发性物质主成分得分与拮抗尖孢镰刀菌的抑菌率之间极显著相关,表明11株木霉菌株对尖孢镰刀菌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胡麻枯萎病生防芽孢杆菌筛选及抑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拮抗胡麻枯萎病菌的生防微生物,对采自我国不同省份胡麻根围土壤进行了细菌分离和拮抗菌筛选.根据土样中151株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lini (FOL)]对峙培养获得21株拮抗芽孢杆菌,其中XJ2 - 20拮抗效果最好,盆栽实验的胡麻枯萎病防效可达56.3%,经鉴定为枯草芽...  相似文献   

18.
测定一株香蕉内生细菌BEB99发酵液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粗提物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的(FOC4)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并测定粗提物中的主要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其发酵液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粗提物对香蕉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可造成病菌菌丝的畸形,抗菌物质浓度为1.67 mg/mL时,其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达到92.99%和82.96%。GC/MS分析从粗提物中鉴定到18个成分,其中主要成分包括油酸(14.98%)、油酸乙酯(11.38%)、亚麻油酸乙酯(14.86%)、亚油酸(13.20%)、棕榈酸(11.36%)和棕榈酸乙酯(11.26%),及一个未知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9.
水稻穗腐病病原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水稻穗腐病(rice spikelet rot disease,RSRD)是近年上升较快的一种水稻穗部重要病害,影响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从稻穗发病谷粒中,共分离到4种真菌,经形态学、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分别为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澳大利亚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australiensis)、新月弯孢菌(Curvularia lunata)和细交链孢菌(Alternaria tenuis)。4种病原菌均能在温度4℃~40℃、pH 3~12条件下生长,最适的温度范围是25℃~30℃,不同菌最佳产孢的pH值差异较大。4种菌均能在供试的碳、氮源培养基上生长,不同的碳、氮源对各菌的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不同。穗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水稻后期穗部褐变病害,病原菌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致病性分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禾生指葡孢霉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青稞和燕麦鞘腐病的科学防治提供技术支持,对其病原菌-禾生指葡孢霉的生长温度、适宜培养基种类、适宜pH值、存活时间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选取麦类作物上常用的8种杀菌剂进行了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禾生指葡孢霉在5~30℃下可生长,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在PSA、PDA、CA、CMA和OMA培养基平板上均可生长、产孢,适宜病菌生长、产孢的培养基为PDA和PSA;在pH值为4~10的PDA平板上均可生长、产孢,适宜生长的pH值为6~10;在5~10℃冷藏条件下,禾生指葡孢霉存活时间超过5a。在试验浓度(推荐剂量)下,8种杀菌剂对禾生指葡孢霉菌丝生长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其中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430g·L-1戊唑醇悬浮剂(5 000×,8 000×)和400g·L-1氟硅唑乳油(5 000×,10 000×)的抑菌效果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