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验证淡紫拟青霉菌、镰孢菌属和厚垣轮枝菌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抑制作用,实验室条件下探讨了3个属的12种供试菌株发酵液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胞囊、卵孵化的抑制作用和对2龄幼虫的致死作用。结果表明:这3个属的12个菌株的发酵液对大豆胞囊线虫各种虫态均有抑制作用,抑制线虫的胞囊和卵孵化,对二龄幼虫有致死作用。供试菌株发酵原液对胞囊孵化抑制率为57.5%~81.2%,稀释5倍、10倍、20倍和50倍发酵液对胞囊孵化也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为23.0%~77.0%。发酵液对线虫卵孵化抑制率为41.6%~80.6%。菌株发酵液均对大豆胞囊线虫2龄幼虫具有致死作用,原液处理1 h有83.0%菌株对胞囊线虫幼虫出现致死毒性,48 h致死作用达到80.0%以上。供试菌株中以镰孢菌的F-9、淡紫拟青霉菌的P-E和厚垣轮枝菌V-25发酵液对大豆胞囊线虫抑制作用最显著,以此3种菌株进行盆栽试验的结果显示,真菌发酵液可降低盆栽大豆根部雌虫、胞囊、卵量和根内J2的密度,促进植物生长和增加大豆鲜重。  相似文献   

2.
在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自然衰退土壤中的胞囊线虫卵上分离得到6株厚垣轮枝菌(Verticillium chlamydosporium),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该6株厚垣轮枝菌发酵液原液对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及对二龄幼虫(J2)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6株厚垣轮枝菌的发酵液原液对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除了菌株E-13的发酵液对J2活性无影响外,其他5株对大豆胞囊线虫二龄幼虫(J2)活性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尤其以E-7和E-8的作用最为明显,J2在作用24h后全部致死。  相似文献   

3.
大豆根瘤内生细菌对大豆胞囊线虫影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从辽宁、吉林、山东等地采集的土样中分离获得400株大豆根瘤内生细菌,通过测定细菌菌悬液对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孵化的影响和对二龄幼虫(J2)的毒性作用,筛选出4株对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孵化有强烈抑制性的菌株,1株对J2有一定毒性的菌株.其中r030060、r030121、r030260、r030398对胞囊的孵化相对抑制性分别达62.20%、67.50%、67.50%、58.75%.  相似文献   

4.
大豆胞囊线虫是影响大豆产量的重要线虫,为了获得更多防治该线虫的真菌资源,在室内测定了生防菌D1、D7和A1孢子悬浮液对卵的寄生作用和发酵液的杀线虫活性。结果表明:孢子悬浮液处理12 d后,3株生防菌对大豆胞囊线虫卵的寄生率分别为68.83%、81.33%和79.50%。发酵液处理14 d后, 3株生防菌1×发酵液对卵孵化的抑制率分别为70.00%、77.78%和68.89%。3株生防菌发酵液处理3 d后,对二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0.01%、86.74%和80.03%。通过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树分析,将菌株D1、D7和A1分别鉴定为曲霉属(Aspergillus sp.)、烟曲霉(A.fumigatus)和寄生曲霉(A.parasiticus)。  相似文献   

5.
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内寄生真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辽宁沈阳、黑龙江伊春、山东青岛、山西汾阳等地采集的大豆胞囊线虫土样,经分离获得定殖于胞囊上的真菌菌株128株.通过测定菌株对胞囊的寄生率,筛选出6株对大豆胞囊线虫有强寄生能力的胞囊内寄生真菌,经鉴定为Aspergillus niger,Paecilomyces lilacinus,Fusarium semitectum,Verticillium chlamydosporium,Verticillium sp.,Acremonium sp.,其中Aspergillus niger,Fusarium semitectum为国内首次报道定殖于大豆胞囊线虫胞囊上的真菌.通过6株胞囊内寄生真菌对大豆胞囊线虫二龄幼虫毒性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Verticillium chlamydosporium和Verticillium sp.两株菌的发酵液对大豆胞囊线虫二龄幼虫有较强毒杀作用.  相似文献   

6.
拮抗大豆胞囊线虫根瘤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传统筛选生防根瘤菌的方法进行了改良,建立一种新的生防根瘤菌筛选体系—半根瘤法。利用此法结合根瘤菌回接结瘤鉴定,从全国7个省市土样诱集到的根瘤中,筛选出23株根瘤菌。分别测定其菌悬液、发酵液对大豆胞囊线虫J2的作用。结果表明:处理48 h后,5株根瘤菌菌悬液及发酵液对大豆胞囊线虫J2具有较高击倒率,分别为Snb21、Snb53、Snb92、Snb166和Snb711;处理72 h后,菌株Snb166和Snb711对大豆胞囊线虫J2具有较高致死活性,其中Snb166发酵液72 h处理J2致死率最高,达到84.27%。  相似文献   

7.
尿素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室生测和温室盆栽的方法,研究了尿素对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二龄幼虫活性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控制效果。结果显示,尿素的浓度在0.03~1.00 mol·L-1范围内,对大豆胞囊线虫的卵孵化和二龄幼虫(J2)均具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当尿素浓度到达1.0 mol·L-1时,卵孵化的抑制率最高达到96%,J2的致死率可达到100%。温室盆栽结果显示,施用尿素后,土中和大豆根部的大豆胞囊线虫种群密度显著降低,且大豆株高、地上鲜重和地下鲜重等均有所增加,其中鲜重总增重率可达42.8%。研究结果证明尿素对大豆胞囊线虫具有明显的致死作用,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该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利用抗坏血酸揭示小粒黑豆对胞囊线虫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感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小粒黑豆(ZDD1412)和辽豆10为试材,温室盆栽条件下人工接种大豆胞囊线虫,以未接种作对照,接种后7、14、21、28和35 d取样,测定大豆根内抗坏血酸含量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动态变化以及不同浓度抗坏血酸对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孵化和二龄幼虫抑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病品...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既能诱导大豆抗寒又能抗胞囊线虫的细菌,将室内初筛诱导大豆抗寒的14株细菌菌株发酵液对大豆进行种子包衣后播种于辽宁省和黑龙江省大豆胞囊线虫重病田,然后调查大豆苗期生长以及胞囊线虫发生情况,并对表现优秀的菌株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Sneb69、Sneb82、Sneb179和Sneb218发酵液对大豆苗期生长有明显...  相似文献   

10.
Snea253生物种衣剂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生防放线菌Snea253菌株发酵液为主,配合其它微生物菌株制备生物种衣剂对大豆种子进行包衣处理,于播种后30~35 d计数大豆根外胞囊数量、土壤中胞囊数量和根内线虫数量,研究了Snea253生物种衣剂对大豆胞囊线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生物种衣剂A(复配菌株Snea253+Sneb207+元素组合+助剂)在康平和大庆...  相似文献   

11.
大豆根际促生菌Sneb207对不同种类线虫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豆根瘤中分离到1株根际促生菌Sneb207,经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室内测定结果表明:其发酵产物对豆苗生长促生效果显著,发酵液灭菌后仍具有促生活性,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用该菌发酵液测定了对各种线虫的作用,结果表明毒力作用具有差异,大小顺序分别为大豆胞囊线虫、北方根结线虫、水稻干尖线虫和腐烂茎线虫.不同浓度发酵液对大豆胞囊线虫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与无菌水对照处理有显著差异.说明细菌菌株Sneb207是控制大豆胞囊线虫病且促进大豆生长的有效因子.  相似文献   

12.
木霉T2-16发酵产物对杂交水稻种子活力和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木霉T2-16菌株在改良后的GPF培养基中发酵培养的产物,对5个杂交水稻组合进行浸种处理.结果表明:该发酵产物能提高种子活力,表现为促进种子的提早萌发、提高种子的活力指数和降低种子的相对电导率.两优培九盆栽试验显示,经木霉T2-16发酵产物浸种处理后,秧苗根系及地上部生物量增加,根系活力增强,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与抗病性有关的酶活性增强.显示木霉发酵产物在提高杂交水稻种子活力和培育壮苗、提高秧苗抗病性方面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型复合型生物种衣剂SN102田间防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安全有效地解决大豆苗期根部多种病害复合侵染的问题,利用微生物多样性及诱导抗病性理论,在辽宁省沈阳康平基地与黑龙江大庆基地,对新研发的一种兼抗大豆胞囊线虫与根腐病的新型复合型生物种衣剂SN102进行了为期2年的田间防治效果验证试验。生物种衣剂SN102是由本实验室自主研发,由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Sneb482、简单芽孢杆菌(Bacillus simplex)Sneb545、费氏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fredii)Sneb183和产黄青霉菌(Penicillium chrysogenum)Snef805 4株生防菌株作为有效活性物质组合混配制成。结果表明:SN102对大豆幼苗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两年的平均胞囊抑制率分别为37.80%(康平)和28.95%(大庆),对大豆幼苗根腐病的平均防效分别为16.31%(康平)和29.57%(大庆),同时对大豆的平均增产率分别达到21.10%(康平)和12.36%(大庆)。SN102在不同地域的防病增产效果较稳定,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4.
胡麻枯萎病生防芽孢杆菌筛选及抑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拮抗胡麻枯萎病菌的生防微生物,对采自我国不同省份胡麻根围土壤进行了细菌分离和拮抗菌筛选.根据土样中151株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lini (FOL)]对峙培养获得21株拮抗芽孢杆菌,其中XJ2 - 20拮抗效果最好,盆栽实验的胡麻枯萎病防效可达56.3%,经鉴定为枯草芽...  相似文献   

15.
粉红粘帚菌(Gliocladium spp.)是一类对植物病原菌具有潜在生物控制作用的真菌,为了探讨粘帚菌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抑制作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粉红粘帚菌挥发性代谢产物和非挥发性代谢产物不同稀释度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孵化及二龄幼虫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非挥发性代谢产物在原液...  相似文献   

16.
放线菌WZ1-5019菌株是从海南五指山原始森林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的一株对香蕉黑星病菌具有强烈抑制作用的生防菌,其发酵液无菌滤液亦对香蕉黑星病菌具有较强抑菌活性。根据形态观察、培养特征、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链霉菌属中的Streptomyces costaricanus。香蕉黑星病是香蕉的重要病害之一,至今尚无生物农药用于香蕉黑星病的防治,本试验采用链霉菌WZ1-5019菌株发酵液进行香蕉黑星病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链霉菌WZ1-5019菌株发酵液3次后,对香蕉黑星病的平均防治效果达81.68%,显著优于30%爱苗乳油1 500倍液防效(59.96%)和10%世高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防效(53.58%),具有开发成香蕉黑星病生物农药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pH值对大豆胞囊线虫孵化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病是大豆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孵化是其生活史中的重要环节,为探索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的适宜pH条件.测试了5种酸(硫酸、盐酸、磷酸、钼酸和乙酸),2种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在不同的pH条件下对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处理中,pH为4.0、4.5、5.0的硫酸,5.0、5.5、6.0的钢酸及6.0的磷酸对SCN卵的孵化表现刺激作用;碱性处理中,pH为9.0氢氧化钾和8.0、8.5、9.0的氢氧化钠对SCN卵的孵化存在刺激作用,其余处理表现抑制作用.在刺激卵孵化的处理中,pH为5.0的硫酸和9.0氢氧化钾校正孵化率相对较高,分别为51.00%和114.86%,孵化持续时间分别为14.33和20.00 d.因此,最适宜大豆胞囊线虫孵化的酸性条件为pH 5.0的硫酸,碱性条件为pH 9.0的氢氧化钾.  相似文献   

18.
6种基质复合拮抗菌发酵液对香蕉幼苗的促生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添加拮抗菌4-L-16和T3-G-59的6种基质发酵液对香蕉幼苗的促生作用,在盆栽条件下,以麦麸、豆饼、花生饼、菜籽饼、芝麻饼、花椒饼为发酵基质,分别研究了不同发酵液对香蕉幼苗地上部和根系生长、植株生物量和叶片生理性状的影响。6种基质发酵液对香蕉幼苗均有显著的促生作用,添加拮抗菌的不同基质发酵液对香蕉苗的促生作用更为显著。综合对比香蕉幼苗形态和生理指标,以菜籽饼拮抗菌发酵液处理为最佳,豆饼、花生饼拮抗菌发酵液处理次之。豆饼、花生饼、菜籽饼拮抗菌发酵液处理的香蕉根冠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这3个处理的香蕉根系生长更为发达,形态构成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9.
FS-4是1株对香蕉枯萎病菌有较好拮抗作用的放线菌。以高氏一号培养基为基础,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进行了相关优化,对FS-4菌株的发酵工艺进行筛选。结果表明:0.5%蛋白胨,2.4%蔗糖,0.05%的磷酸氢二钾、氯化钠和硫酸镁,发酵温度28 ℃,初始pH为7为最佳培养基配方及最优发酵条件。发酵62 h后,发酵液中抑菌物质活性达到最高水平,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27.1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