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方水稻高光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高光效宽窄行栽植技术是一项能够充分利用太阳光能的水稻高产栽培新技术,它可以增加太阳光照时间、提高地温、增强通风,有利于减轻水稻病害、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介绍了高光效栽培的主要栽培模式,并从选择优质高产大穗型品种、培育壮秧、精细整地、适时早插、田间管理与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其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高光效栽培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本试验将传统的南北插改为斜插南偏西23.5°的栽培方式与常规南北插栽培方式进行对比,旨在寻求高光效栽培模式和最佳的栽培方案。结果表明:合理的栽插密度以及良好的行向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其中以行向南偏西23.5°、宽窄行(50~20 cm)、株距10 cm的处理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3种栽插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产栽培条件下,采用小区对比方法,研究了3种栽插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宽窄行组穴均错栽插方式大幅提高了水稻种植密度,水稻生育期延后3~4 d,改善了稻株光养供给条件,叶绿素含量较高,光能利用率提高,有效增加了单位面积总苗数、有效穗数和实粒数,可获得11 711.11 kg/hm~2的产量,比宽行窄株的2种栽插方式分别增产11.66%和19.91%。在本试验条件下,宽窄行组穴均错栽插方式水稻栽插密度为27万穴/hm2,能发挥高产潜力并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4.
通过改变插秧方向来提高水稻的光能利用率可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本试验将高光效栽培方式与常规栽培方式进行对比,寻找高光效栽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高光效栽培的措施,本次试验中,行向南偏西23.5°插秧行向增加了平方米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实际产量587.4 kg/667 m2,增产12.6 kg/...  相似文献   

5.
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多年不同灌溉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淹水灌溉栽培使水稻分蘖高峰期提前,分蘖增多,株高增高;节水灌溉栽培、极度节水灌溉栽培使水稻分蘖高峰期后移,分蘖减少,株高降低,生育期推迟。在常规淹水灌溉、节水灌溉、极度节水灌溉三种灌溉栽培下平均穗长递减。常规淹水灌溉栽培、节水灌溉栽培对水稻单位面积收获穗数和平均每穗实粒数影响不大;极度节水灌溉栽培对水稻单位收获穗数和平均每穗实粒数影响较大。节水灌溉栽培、极度节水灌溉栽培使水稻平均千粒重和平均结实率较高;常规淹水灌溉栽培反而使水稻千粒重和结实率降低。常规淹水灌溉栽培、节水灌溉栽培条件下水稻平均产量接近,说明水稻在栽培过程中适度的节水,对产量没有影响;极度节水灌溉栽培条件下水稻平均产量较低,说明节水过度对水稻的产量影响很大,降低了水分利用效率,反而成为低效用水。  相似文献   

6.
刘健 《北方水稻》2009,39(4):38-39
北方水稻是短日照喜温作物,适当地改善水稻栽培方式,提高水稻的光能利用率可有效提高水稻的经济产量,通过设计不同密度下斜插高光效栽培方式与常规栽培方式进行对比,旨在寻求高光效栽培的潜能和最佳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不同育秧与插秧方式对水稻秧苗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甬优2640为供试材料,研究毯苗机插、钵苗机插和钵苗有序抛秧3种育插秧方式下水稻秧苗农艺性状、漏秧率及产量表现等的差异。结果表明,水稻甬优2640钵苗机插的根长、根数和基茎宽等秧苗农艺性状较毯苗机插秧苗的表现更好,漏秧率降低,产量明显增加;钵苗有序抛秧秧苗的农艺性状表现介于钵苗机插与毯苗机插的秧苗之间,产量较毯苗机插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8.
水稻宽窄行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宽窄行栽培模式改善了田间小气候,提高了单位面积的光能利用率,从而达到增产效果。根据水稻宽窄行栽培技术研发的2ZG—8型自走式高速水稻插秧机,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模式,在改善了田间小气候的同时,又合理地增加了种植密度,不仅增加了单位面积产量,米的品质也明显提高,使高效的农艺技术通过机械物化为实际生产力,开启了水稻栽培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9.
通过比较2种育秧盘机插稻生产力,为大面积水稻机械化及轻简化栽培提供最优农机农艺融合方案。结果显示:降解育秧钵盘处理秧苗在水稻茎基宽、单株分蘖数、百株地上部鲜质量均优于普通平盘育秧。同时,降解钵盘采用上毯下钵设计,调节插秧机取秧量可实现按钵精确机插,对秧苗根系植伤较轻,移栽后较普通平盘活棵快,分蘖发生早,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了预期穗数,穗粒结构较对照更为适宜,穗粒数均匀、变异系数小。收获期2个处理产量水平达到显著差异(P<0.05)。降解钵盘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糙米率、整精米率,降低了垩白率,效益较对照增加70.04元/667 m2。  相似文献   

10.
开展不同育苗供秧处理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的研究,以吉粳511为材料,设8个处理,通过对相关农艺性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育苗供秧处理对水稻的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不同。Y1P1处理移栽有利于有效穗数、总粒数和实粒数的增加。平盘处理中以Y1P1产量最高,钵盘处理中以Y1P2产量最高,Y1P1产量高于Y1P2产量7%。  相似文献   

11.
水稻生产自推广旱育稀植以来,新的栽培技术不断涌现,超稀植栽插法使水稻产量又登上新台阶。在此基础上,宽窄行栽插形式经过试验、示范后,已被广大农民应用。实践证明,它可协调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是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途径。(-)水稻宽窄行超稀插增产效果分析水稻宽窄行超稀插[(4Ocm+ZOcm)XZOcm-2~3株I形式在烨川县已进行四年的试验、示范工作,面积达3000多公顷。就1994~1995年科技示范结果,宽窄行超稀插形式平均公顷产量IO6O65km,较29·7cmX19.8cm-2~3株常规插法的9O46.5kg增收稻谷156Okg,增产1734…  相似文献   

12.
以晶两优华占为供试材料,比较研究了印刷播种无盘育秧大苗机插技术、机钵体育秧有序抛栽技术下不同肥密处理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期,有序机抛移栽方式水稻茎蘖数比大苗机插移栽方式多,两种移栽方式下均是减肥增密处理低于常肥常密处理;水稻各生育时期单位面积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有序机抛移栽方式高于大苗机插方式,两种移栽方式下减肥增密处理高于常肥常密处理12.00%~14.00%。两种移栽方式下移栽密度为17 cm×25 cm、肥料减施24%时产量较高,比对照(常肥常密)提高4.54%~6.23%。  相似文献   

13.
<正> 前言壮秧是创造水稻高产的基础。“秧好半年粮”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因为水稻的产量是由单位面积内的穗数、每穗成粒和千粒重三因素构成的。在正常栽培条件下,同一品种的千粒重变动幅度不大,而壮秧则对穗数和穗成粒数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壮秧插秧后才能早生快发,早分蘖,多分蘖,增加有效穗数,穗大粒多,从而获得高额产量。  相似文献   

14.
我县稻作区均属于碳酸盐黑钙土和碳酸盐草甸土,土壤粘重、冷凉,pH值在8左右,影响水稻产量提高,米质不好,效益一直较低。为改变我县水稻生产的面貌,提高米质、节本增收,使水稻生产再上新台阶。我们从1994年起开始搞水稻大中棚试验,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近年,又与钵体育苗相结合,使水稻栽培水平有了很大进步,逐渐形成了以大中棚为基础,钵育摆栽为中心,宽窄行超稀植为模式,足肥浅灌为主导,防病灭虫为保证的综合配套体系。通过实践证明,大中棚钵育摆栽技术是提高稻苗素质、改善水稻生产环境,获得水稻优质、高产、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5.
绿肥及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大区试验,以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晚粳稻秀水128为材料,研究绿肥及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绿肥和秸秆还田总体上对水稻株高和单株分蘖数影响不大,但紫云英全量还田能显著提高抽穗期和黄熟期的成穗数;绿肥和秸秆还田在减少化肥施用量的情况下,全生育期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常规施肥处理相似,这为籽粒灌浆充实和产量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在本试验条件下,如果当季不施肥而仅依靠土壤肥力减产幅度达25%以上,其主要是由于单位面积穗数与粒重的显著下降造成;绿肥、秸秆还田及与一定量有机肥配施,在化肥减量的情况下,可获得比常规施肥还高的产量,其增产原因主要是水稻成穗率上升使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增加。  相似文献   

16.
水稻钵苗宽窄行机插高产及适宜密度试验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试验示范水稻钵苗宽窄行机插方式、栽插密度及高产途径,选用Ⅱ优118、C两优608、南粳505、南粳2728共4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展示不同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水稻品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钵苗宽窄行(宽33 cm、窄23 cm)机插杂交籼稻的适宜株距为16~17 cm,常规粳稻适宜的株距为12~14 cm,该密度水平的产量结构较为合理,主要表现为穗数足、穗型和千粒质量适中。  相似文献   

17.
水稻钵体育苗摆秧栽培技术 ,是目前寒地水稻栽培中较为先进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该项技术具有利于培育壮苗 ,起秧无植伤 ,移栽后返青快 ,分蘖早、分蘖成穗率高 ,提高结实率 ,促早熟 ,提高成熟度 ,产量高 ,品质好等特点。一、培育壮苗1 .品种选择选用适于当地自然、生产条件的具有分蘖力强、秆壮抗倒、抗病、质佳、高产品种。每hm2 用种20kg。2.育秧盘选择选用以PVC材料制成的、每盘有561个钵孔的育秧盘。每hm2需要秧盘350~400张。3.秧田准备选择背风向阳、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水源方便的旱田地或园田地作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小麦产量三要素的产量条件QTL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从单个QTL水平上解析产量与产量三要素的遗传基础,利用花培3号和豫麦57杂交获得的168个家系的DH群体及其遗传图谱,在5个环境下对产量进行了非条件QTL分析和基于产量三要素(穗粒数、千粒重和单位面积穗数)的条件QTL分析,共检测到9个非条件QTL和28个条件QTL。其中,检测到2个主效QTL(QY.sdau-4D和QY.sdau-6D.2),它们可分别解释15.77%和10.16%的表型变异。分别检测到6个"一因多效"QTL和11个微效QTL;其中,QYsdau-4D.2通过影响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而影响产量,QYsdau-2D.1和QYsdau-3A.1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但不影响穗粒数,即单位面积产量和穗粒数在该位点上几乎没有关联。本研究结果为通过分子设计聚合高产有利基因提供了理论基础,对培育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的小麦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绿先机、绿聚能复合肥对水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笔者特设置了此试验,对水稻茎蘖动态、穗部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等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绿先机复合肥提高了水稻的分蘖成穗率;增加了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减少了枝梗退化率;对水稻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均有促进作用,进而提高了水稻产量;绿先机复合肥成本较低,可进一步增加水稻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20.
宽窄行栽培技术在再生稻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丰两优香1号为试验材料,对宽窄行栽培方式在再生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宽窄行栽培可增加水稻间的通风透光性,减少纹枯病、稻瘟病的发生;便于田间的机械施药、施肥,对水稻造成的机械损伤轻,能减少再生稻头季收割时的机械碾压;宽窄行栽培还可充分发挥水稻边际效应,获得更高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