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火灾对森林的危害极大。开设防火隔离带是控制火灾发生与蔓延的重要措施之一。一、开设防火隔离带的作用 :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 ,认为开设防火隔离带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①隔离地面火、树冠火和地下火 ,防止火势蔓延 ;②为扑救森林火灾创造有利条件 ,可以作为消灭火灾的控制线 ;③可利用防火隔离带作为交通道路 ,便于林内巡逻和扑救火灾 ;在林内防火隔离带和林业生产相结合 ,用作集材道 ;④边境防火隔离带可阻止境外火侵入 ;在人迹罕至的地方 ,防火隔离带犹如一条护卫长城。二、开设防火隔离带的时间 :每年开设防火隔离带的时间从7月中旬开始…  相似文献   

2.
简析了库都尔林区的自然地理和森林防火状况。阐述了库都尔林区开设生土隔离带的规划与设计思路,阻隔带的管理及使用方法。列举了库都尔林业局所修建的隔离带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发挥效用的实例,并提出了几种隔离带的适用条件以及库都尔林业局对其的规划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3.
防火隔离带配置的探讨胡世辉,耿华林,王学明,赵淑兰(黑龙江省牡丹江国营农场管理局林业局)防火隔离带是限制性防火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从1985年开始在杨木峡林场、结合天然防火障碍、配置了封闭式防火隔离网络、取得了较好的防护效益。本文从防火隔离带的配...  相似文献   

4.
神兵骁将缚火魔胡钢,周承勇,徐彦纯,赵立民4月24日,来自蒙古国的大火已烧入我区呼盟境内,吞噬了巴日图和罕达盖两个林场后,又在七八级大风的驱动下,呈波浪状沿着绵延63公里的火线逼向兴安盟阿尔山林区。大火突破五盘山防火隔离带,扑向五岔沟、白狼两个林业局...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森林草原重点火险区地处俄罗斯和蒙古国的下风头,同时境内森林植被和草原植被水平分布明显,有近8000公里的林草植被过渡带,受西伯利亚低压和蒙古国高压的控制,草原植被多处于森林植被上风头。因此,外火入境和境内草原火烧入林区是引发森林大火的主要隐患,为了解决这一难点问题,我区依靠科技进步,重点加强了防火阻隔网建设,全区每年开设国境机耕防火隔离带2167公里,林缘机耕防火隔离带8000余公里,同时在林区的河塘、铁路、公路周围及林区周围等地区火烧防火隔离带1万余公里,90%以上的境外火和60%以上的…  相似文献   

6.
李猛 《森林防火》2008,(2):15-15
在严峻的春季森林防火形势下,阿尔山林业局除了落实各项常规性的防火措施外,还采取了人工增雪、增加防火人员等新举措,全力以赴抓春防,保平安。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沂源县首次在沂源县县界边缘开设防火隔离带。目前,已在鲁山林场芦芽林区三府山与博山区、莱芜市交界的林区建设森林防火隔离带3000米。此次开设防火隔离带分三步:第一,抓住草木尚未枯萎的有利时机,在县界边缘喷洒百草枯、草甘膦等除草剂。  相似文献   

8.
一、森林防火隔离带的设置 (一)森林防火隔离带设置要与主风方向垂直。首先应找出林区的主风方向,在最前端与主风方向垂直处开设第一条防火隔离带。此处是林场的前缘,设置防火隔离带保护的面积最大,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9.
消减可燃物阻隔森林火灾是林火管理的工作核心。发生森林火灾时,合理开设防火隔离带,对控制林火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深入研究探索防火隔离带在灭火实战中的运用尤为重要。本文将探讨火灾发生时防火隔离带开设时机的选择及防火隔离带的开设方法,结合滇中林区灭火实战案例,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开设森林防火隔离带,是防止林火蔓延的重要措施,是消灭重大火灾的依托。在“5·6”大火中,为了防止北火南移,开设了850多公里防火隔离带,其中三条具有战略意义的总长约300多公里,宽约100米。其位置是:1、盘古至碧水公路,长约70公里;2、呼中至飞虎山,长约80公里;3、樟岭—瓦拉干—绣峰—八里湾—二十一站,长约150公里。“5·6”战略防火隔离带开设后,地表裸露,光照充足,经过两个风雨春秋,在隔离带上的阳性杂草,如小叶章等代替了阴性杂草,且生长茂盛,形成了新的易燃植被。据1988年秋调查,在隔离带上的地被易燃载量高于林内4倍之多。不但起不了隔火作用,反而已形成火源通道,是不可忽视的火险隐患。为此就如何经营管理好“5·6”战略防火隔离带,消除隔离带火险隐患,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1.
打、烧防火隔离带是森林防火中打、防森林火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整个“五·六”特大森林火灾的扑救过程中,防火隔离带得到广泛的应用。初步统计,仅在东部火区(塔河林业局)9600千米~2的经营面积中共推、打、烧的防火隔离带主要有三条,总长度达600多公里。其中的一条从樟岭起沿塔樟公路,经盘古、蒙克山、瓦拉干、绣峰转向东,沿绣峰二支线,接二十站,再沿嫩漠公路经二十一站、二十二站直至兴安渡口。这条隔离带长约300多公里,呈椭圆状围绕在整个东部火区。打、烧的目的是战术性防、灭火,控制火势,灭、防林火冲击和蔓延。另外两条长约300多公里。是战略性防、灭  相似文献   

12.
防火带是护林防火的基础设施。它有阻隔火灾蔓延、抵御外火入侵和便于确定火场位置等作用。目前,兴安盟已开设机耕防火带767公里,折合土地面积为6265公顷。机耕防火带主要分布在林区边缘、国境线、盟境界和铁路两侧等,这些地方大部分处于缓坡或平坦开阔的河谷。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开设机耕、火烧防火线确为森林防火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也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与做法,有效地控制了铁路、公路、林缘火情蔓延成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为开设防火隔离带,每年将支出大量投资,仅以内蒙古大兴安岭为例,大兴安岭林管局所辖十九个林业局、七个厂负责火烧、机耕防火隔离带的任务,计5279公里,其中:机耕1402公里、火烧3877公里、开垦带30—50米宽,平均计算,将每年火烧或机耕2亿多m~2。以机耕计算,每公里投资300元,(不包括各局(厂)自行投入各种机械人力等),这样每年就需要拨出经费158.37万元,年复一年无休止。  相似文献   

14.
<正>张阔海,1985年担任阿尔山林业局第一支配备了风力灭火机的扑火队长,防火期间备战值班。在此期间,他对风力灭火机反复研究,改装风轮系统,由原来的风力灭火机连续有效工作20分钟,提高到40分钟,使该设备使用率提高了一倍,为有效扑灭1987年"3.17"柴河林场山火火头起到了关键作用。自从1999年被提任为阿尔山林业局防火办公室主任以来,兢兢业业,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芳华镇森林防火工作的现状和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主要措施,包括政策性措施和技术性防火措施。政策性措施主要是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森林防火责任制,强化宣传教育,管理野外用火,多方筹集经费,保障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等来加强森林防火;技术性防火措施主要是通过营造防火隔离带、提高林分抗火能力等来提高森林的阻火能力。  相似文献   

16.
2002~2005年,在通海县河西、九街、四街镇人工营造以旱冬瓜、川滇桤木为主栽树种的生物防火隔离带,共计21条,宽25m,总长36km.对所营造防火林带的防火效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认为,防火林带树木生长讯速,抗火、耐火性强,有较好的阻火、隔火、断火功能,且节约经费,营造技术较为成熟,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在森林防火的科学用火中,通常要打烧防火隔离带以保安全,但难度也较大,同时费工又费时。有时不慎也会跑火。能否寻找一种新的烧除技术,不用打防火隔离带就能达到烧除目的,既省事又安全呢。对此,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试验,摸索出一套新的防火用火技术——雨后点烧。雨后点烧的理论依据雨后点烧,就是在雨后的一定时间内,对紧靠林缘的地块,道旁进行烧除,可不打防火隔离带。主要利用雨后林内与林外的明显湿度差,使火烧只  相似文献   

18.
根据林区对使用28吨蒸汽机车的防火要求,阿尔山林业局改进了机车火箱风挡门的结构(见图),即在原风挡板4上钻许多小孔,并在风挡门外增加一个小挡板6。这样,不仅可以防止开大风门、加大风量时火碳掉道,还改善了机车燃烧时的通风性能。经一年来的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安阳市太行山浅山区是森林火灾多发区和森林防火重点区域。采取计划火烧的方法,开展太行山浅山区防火隔离带开设技术试验,选择有利天气,采用人为、有计划、有控制的火烧方法,定向清除林区可燃物,开设防火隔离带。对降低森林火灾危害,预防本地区森林火灾的发生蔓延,提高火灾救援科学性,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将大面积的计划烧除纳入森林防火的基础建设中,变火害为火利,变被动打火为主动防火,促进了森林防火综合体系的建设.这是在全国森林防火计划烧除现场会上,得耳布尔林业局在经验介绍中的主要体会.得耳布尔林业局为了减少森林火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