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配合饲料是当前发展对虾养殖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其蛋白质利用率又是评价配合饲料质量和实用价值的重要指标。研究对虾摄食配合饲料的消化率及相关的饲料成份,体长体重与摄食量关系,具有实际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
随着对虾人工养殖业的发展,人工配合饲料的应用日益普遍。为使饲料的有效营养成份不易流失,虾池水质不被污染,饲料在水中须有一定耐水性。目前,提高饲料耐水性的方法有二:一是饲料生产工艺流程的改进;二是在饲料中添加粘合剂。国外通常使用的对虾饲料粘合剂有:羧甲基纤维素、褐藻酸钠、琼胶、动物胶、变性淀粉、活性谷蛋白、树脂类等。国内的对虾饲科粘合剂大多为小型饲料生产工艺之用,饲料成型后含水份高,需经晒干或烘干才能包装。本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合大规模生产对虾配合饲料工艺流程的粘合剂,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来,对虾养殖业迅速发展,对虾饲料的配方及配合饲料加工机械设备,越来越显得重要。从1980年开始,将对虾饲料机械列入养殖重点科研攻关顶目以来,在原国家水产总局、中国水产养殖公司的重视下,已取得可喜的成绩。为此,中国水产养殖公司特于今年七月底,组织一次对虾配合颗粒饲粒加工机械现场会。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斑节对虾养殖生产,对配合饲料的需要,南海水产研究所深圳南头试验站从1988年起,开展了斑节对虾配合饲料的研究,根据多年斑节对虾养殖实践,观察了虾的生态生理及其营养需求,综合吸取当今虾饲料生产和国内外饲料配方特点,结合自已的试验结果,研制出斑节对虾软颗粒饲料和硬颗粒饲料,本文着重研究与分析该颗粒饲料的营养成份,及其对饲喂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对虾的生理生态、营养要求和养殖环境等与鱼类不完全相同,因此,完全根据鱼饲料开发对虾配合饲料是困难的。科学地确定对虾配合饲料组成,必需了解对虾对各种营养物的需求量,而这又随种类、生长阶段和养殖环境而变化,有些人认为各种对虾对营养物要求是相同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同一种类在不同生长阶段和养殖环境中,使用同一配方饲料是不完全适宜的。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医药管理局於1990年1月23日在上海市华山饭店举行“对虾配合饲料预混料”专家鉴定会。近年来,上海延安制药厂研制的对虾配合饲料预混料,通过奉贤对虾养殖场进行试验,试验表明,使用对虾配合饲料预混料后,其对虾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配合饲料养虾实例实例之一(见列表所示):本例养殖对象是中国对虾,配合饲料使用比例达99.1%。养殖各阶段日投饵量实例之二:本例养殖对象是中国对虾,配合饲料使用比例是82.15%(见列表)。本养殖实例中每万尾对虾日食量上海奉贤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张桂华邮编...  相似文献   

8.
对虾养殖饲料与营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虾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业的重要支柱产业 ,对虾养殖的发展推动了营养与饲料的研究 ,促进了中国对虾营养与配合饲料的研究。好的对虾配合饲料系数可达到 1左右 ,可使养成 1kg虾的饲料成本在 6元以下 ,普通对虾配合饲料系数也在 1 .8以下。近年来 ,对虾养殖面积逐渐扩大 ,养殖品种不断增多 ,呈现蒸蒸向荣景象。随着养殖新品种的增加 ,不同品种的营养需求及摄食特性不同 ,对配合饲料的要求不同 ,营养与饲料研究又面临新的任务。1对虾养殖种类目前世界上可供养殖的对虾已接近 2 0种 ,我国可养殖的品种有 7种 :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斑节对虾、…  相似文献   

9.
上海延安制药厂研制的对虾配合饲料预混料研究成果,于1990年1月23日通过专家鉴定。对虾配合饲料预混料采用了微粉化工艺,含量均匀、吸收良好,质量稳定可靠,经过101天的对虾试养,均有明显的效果。为确保研究成果稳定性,上海延安制药厂对虾配合饲料预混  相似文献   

10.
配合饲料系人们利用儿种饲料原料的不同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进行调配互补,以达到有效地提供对虾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因此配合饲料的营养成分首先应能满足对虾活动的能量消耗和虾体组织细胞更新修复及增长等的营养需要。其次是饲料的结构状态应是便于对虾的摄食和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11.
舟山地区水产研究所在四月中旬与普陀县朱家尖公社对虾养殖场签订了承包协议书,双方商定由该所派出两名技术人员负责54亩对虾人工配合饲料试验塘的技术指导工作,并确保其产量和质量规格。双方言明:达到承包指标后,养殖场给以承包者奖励;若完不成指标,将由承包者负责赔偿。这项科研承包是该所旨在发展对虾养殖,检验人工配合饲料的实用效果,提高单产,促进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科研为生产服务从而推动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漳州市东铺头化工厂研制成功一种专供对虾配合饲料生产用的粘结剂。据鉴定,采用此种粘结剂2公斤,可生产对虾配合饲料50公斤,其颗粒耐水性能达12小时。该粘结剂可适用于螺杆式膨化机和普通环模压粒机生产。  相似文献   

13.
以强壮藻钩虾(以下简称钩虾)作为中国明对虾和日本囊对虾的天然饵料,以对虾人工配合饲料为对照研究钩虾对中国明对虾和日本囊对虾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对两种规格的中国明对虾[体质量分别为(0.33±0.0204)g和(2.07±0.184)g,分别记为SF组和MF组]和日本囊对虾[体质量为(0.25±0.018 1)g,记为SM组]分别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和钩虾,养殖35 d。结果显示:(1)与人工配合饲料相比钩虾可以提高MF组和SM组对虾的特定生长率和SM组对虾的成活率;(2)钩虾可以显著提高SF组和SM组对虾血细胞总数(P<0.05);(3)钩虾可以显著提高3组对虾血清总蛋白含量(P<0.05)及SF组和SM组血蓝蛋白含量(P<0.05);(4)钩虾可以显著提高日本囊对虾溶菌酶活力(P<0.05);(5)钩虾可以显著提高FM组和SM组对虾酚氧化酶活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P<0.05);(6)钩虾可以显著性提高SF组和SM组对虾血清过氧化物酶相对活力(P<0.05);(7)对虾健康指标总得分与其感染WSSV后的100%致死时间关系密切,两者之间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R2=0.948 9)。研究结果表明,钩虾与对虾人工配合饲料相比可以促进中国明对虾和日本囊对虾的生长及提高对虾抗病力。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为实验材料,分别投喂配合饲料、蚯蚓、蛤蜊、蝇蛆等四种饵料,利用生长和抗病性指标综合评价蚯蚓和蝇蛆作为中国对虾饵料的可行性。生长实验前测定每个实验组的初始体长和体重,养殖40d后再次测定生长指标,之后,分别投喂不同毒饵量进行人工感染实验。方差分析表明:投喂四种饵料后,蛤蜊组生长最快,其次是蚯蚓,再次是蝇蛆,最后是配合饲料,各组之间对虾体长增长差异显著(P<0.05),体重增长差异极显著(P<0.01) 。利用线性固定模型分析不同饵料及不同病毒量感染下对中国对虾存活率的影响,其中蚯蚓组存活率最高,配合饲料组存活率最低,并且蚯蚓组存活率显著高于蛤蜊组和配合饲料组(P<0.05),蝇蛆组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蚯蚓和蝇蛆可显著提高中国对虾的生长速度,明显提高中国对虾的抗病性,是很好的对虾饵料。  相似文献   

15.
70年代以来,人工育苗和配合饲料的成功,促进了世界范围内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在对虾人工繁殖、养殖、营养和饲料已得到解决的情况下,病害问题就成为对虾养殖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危害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最严重的疾病是白斑综合症(White spot syndrome,WSS)。  相似文献   

16.
投喂蚯蚓对中国明对虾生长及生化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不同比例的鲜活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和人工饲料配合投喂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幼虾,测定各种饵料配比对其生长和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人工饲料中配合投喂1/4以上的赤子爱胜蚓(干重比)可显著提高中国明对虾幼虾的生长速率(P〈0.05),但对对虾的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随着蚯蚓投喂量的增加,对虾肌肉水解氨基酸的总量以及其中的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谷氨酸Glu、天冬门氨酸Asp、甘氨酸Gly、丙氨酸Ala)和促摄食氨基酸(蛋氨酸Met、赖氨酸Lys、甘氨酸Gly)的含量都呈增加的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投喂蚯蚓对对虾肌肉中促摄食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最大,鲜味氨基酸次之,对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最小。氨基酸营养价值的评价结果表明,投喂蚯蚓可提高对虾肌肉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改善对虾肌肉品质。随着蚯蚓投喂量的逐渐增加,对虾肌肉脂肪中的必需脂肪酸、∑n-3相对含量及其表示脂肪酸营养价值高低的∑n-3/∑n-6的比值都呈降低的趋势,且在蚯蚓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1/4以上时达差异显著;对蚯蚓肌肉脂肪酸的分析结果表明:蚯蚓脂肪中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相对含量较低,因此,以蚯蚓作为对虾饲料,特别是亲虾的DHA饲料来源时,应配合投喂DHA含量较高的其他饲料。  相似文献   

17.
利用鱼虾加工的废弃物为原料,先用廉价的盐酸加工成液化蛋白作为动物蛋白源之一,再根据对虾的营养需要和生长特点配以其它伺料源,研制成对虾配合饲料(85-1号),该饲料营养成份齐全,诱食性强,对虾摄食后能很快地吸收,生长速度较快;饲料成本低,喂养效果良好,小试亩产对虾215.94kg,平均体长12.16cm:大面积中亩库产对虾169.27kg,平均体长12.24cm,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简要综述了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营养需求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斑节对虾配合饲料的生产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虾配合饲料水中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其测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对虾配合饲料水中稳定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分析了影响配合饲料水中稳定性的内在因素为生产原料、生产工艺和粘合剂,外在因素为养殖水环境。综述了对虾配合饲料水中稳定性的4种测试方法:感官法、干燥称重法、化学耗氧量法和光度法,深入讨论了各种测试方法的优缺点,指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今后对虾配合饲料在水中稳定性研究方面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摘要研究了在配合饲料中添加108CFU/g芽孢杆菌z5株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指标和抗病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芽孢杆菌组对虾生长速度较快,成活率显著提高,产量比对照组提高了24%。饲喂21天后,芽孢杆菌组对虾血清酚氧化酶活力显著升高;42天后,芽孢杆菌组对虾血清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均显著升高。攻毒结果表明,芽孢杆菌组对虾半数致死时间比对照组延长了35%。表明饲料添加芽孢杆菌能够提高对虾成活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对虾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