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继疯牛病之后,今年又大规模爆发口蹄疫,给英国畜牧业带来沉重的打击。口蹄疫是猪、牛、羊等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人也可感染。其临床特征是在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泡和烂斑。口蹄疫的病原体是口蹄疫病毒。  相似文献   

2.
口蹄疫防治     
口蹄疫又叫口疮、蹄癀,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口腔黏膜、蹄部及乳房皮肤发生水泡和溃烂为特征,严重时蹄壳脱落,跛行、不能站立,死亡率高。1.流行病学偶蹄动物最易感,家畜中以牛最易感,其次是猪,再次为羊和骆驼。幼龄动物较老龄的易感,死亡率高。人可感染,儿童较重。病畜是最危险的传染源,病初、发烧期排毒量最多,水泡皮和水泡液中含病毒量最高,分泌物和排泄物唾液、奶、精液、粪尿、呼出的气体中均含有大量病毒,病猪的排毒量大于牛羊。通过  相似文献   

3.
猪口蹄疫是由病毒引起的偶蹄类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人畜共患。临床特征为猪的口腔黏膜、蹄部及乳房皮肤出现水泡和溃疡。一、流行特点该病潜伏期短,传染快,流行广,发病率高,在同一时间内往往牛、羊、猪一起发病,而猪对口蹄疫病毒易感性强,年  相似文献   

4.
英国继疯牛病之后,今年又大规模爆发口蹄疫,给英国畜牧业带来沉重的打击.口蹄疫是猪、牛、羊等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人也可感染.其临床特征是在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泡和烂斑.口蹄疫的病原体是口蹄疫病毒. 1.流行特点病畜发热期,其粪便、尿、奶、眼泪、唾液和呼出气体均含病毒,以后病毒主要存在水泡皮和水泡液中,可通过直接和间接接触感染.特别是病畜流动是造成本病流行的重要原因.本病传染快,流行广,常呈流行性发生,发病率极高,病死率一般不超过5%,仔猪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5.
猪口蹄疫的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又称口疮,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侵害偶蹄动物为主的急性、热性、高接触性人畜共患病,临床分为O型,A型,C型,亚洲型,南非1、2、3型等7个血清主型,70多个亚型.牛、猪、绵羊和山羊等偶蹄兽易感,以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泡为特征.  相似文献   

6.
牛的口蹄疫病是由口蹄疫病毒侵害牛、猪、羊等偶蹄动物,而引发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其特征主要是以口腔粘膜、鼻镜、舌部、蹄部及乳房皮肤等出现水泡、溃疡为主要症状。1流行病学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在冬季和春季易发生此病。  相似文献   

7.
<正>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以猪、牛、羊、鹿等偶蹄动物为主的急性、热性传染性疫病,以口腔黏膜、蹄冠无毛处、乳房皮肤发生水泡和糜烂为主要症状,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动物传染病,据资料报道早在17~19世纪,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奥地利已有口蹄疫的流口蹄疫病毒,2016年1月15日亚美尼亚农业部  相似文献   

8.
黄胜义 《农技服务》2014,(2):113-113
<正>猪传染性水泡病是由一种猪的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蹄部皮肤发生水泡为主要特征,口部、鼻端和腹部乳头周围偶有发生水泡。其症状与口蹄疫极为相似,但不感染牛、羊等偶蹄家畜。猪传染性水泡病是由一种肠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临床特征是在蹄部皮肤和口粘膜发生水泡。本病病状虽与口蹄疫相似,但并不感染牛、羊等家畜。一、临床症状三天前就已经发病,有的体温升高达41~42℃,前两天发病的已经降至正常。发热的时候于蹄冠、蹄叉、蹄底或副蹄等部位出现一个或数个黄豆大的水泡;病猪表现跛行,蹄部敏感,弓背和行动困难,有一定的食欲。猪只患病时间稍微长一点的,水泡  相似文献   

9.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类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口腔粘膜、乳房和蹄部出现水泡.现结合我县桥头镇孙富有养殖场奶牛口蹄疫病的诊治情况,谈一谈奶牛口蹄疫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口蹄疫是偶蹄兽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在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出现水疱性病变。口蹄疫病毒属于微核糖核酸病毒科中的口蹄疫病毒属,容易发生变异,主要存在于患畜水疱皮及淋巴液中。病牛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康复期和潜伏期的病牛亦可带毒、排毒。该病主要经呼吸和消化道感染,无明  相似文献   

11.
口蹄疫:口蹄疫早在17~19世纪就在德、法、意等欧洲国家多次暴发和流行。1898年,其病原体被证明为病毒。20世纪以来,该病广泛流行,每隔几年或十几年就有一次大流行,迄今已有五大洲近100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过疫情。口蹄疫主要感染牛、羊、猪、鹿、驼等30多种偶蹄兽。患病动物口唇、舌面、乳头及蹄部周边等处的黏膜或皮肤出现水泡及溃烂,进而跛行、流  相似文献   

12.
牛口蹄疫是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病原是口踢疫病毒。该病毒可感染所有偶蹄动物,牛的临床症状为口腔黏膜、乳房、蹄部出现水泡。本病具有发病急、蔓延快、危害大等特点,是当时养殖业的大敌,在国际上被划分为一类烈性传染病。免疫接种是预防口蹄疫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牛口蹄疫是一种常见的牛传染病,具有接触性、热性和急性的特点,所有偶蹄动物都可能感染这种疾病,口蹄疫病毒是主要病原。牛感染口蹄疫后,临床症状表现为乳房、口腔粘膜和蹄部出现水泡。该病具有很强的危害性,对于养殖户来说有很大的不利影响。本文将就如何提高牛口蹄疫的免疫能力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4.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羊、牛、猪等偶蹄动物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病理特征是患病动物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等处发生水疱和溃烂。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气温和光照等自然条件对口蹄疫病毒的存活有直接影响。自然发病的动物常限于偶蹄兽,黄牛最为易感;其次为水牛、牦牛、猪;再次为绵羊、山羊及20多个科70多种野生动物。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已将该  相似文献   

15.
陈昌海 《农家致富》2014,(14):40-41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主要感染牛、羊、猪、骆驼、鹿等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以口腔黏膜、舌面、鼻镜、蹄部、乳房皮肤发生水泡和溃烂为特征。口蹄疫的发病率为100%,死亡率因病毒株而异,严重时可达100%。鉴于口蹄疫可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我国政府将该病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之首,口蹄疫防治工作也始终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俗称"口疮"、"蹄癀",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virus,FMDV)引起偶蹄兽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其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可引起成年动物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等处皮肤发生水泡和溃烂,幼龄动物心肌受损而导致死亡[2-3].口蹄疫危害严重,对畜牧业发展影响较大,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和我国农业部列为A类或一类动物传染病之首[4].  相似文献   

17.
正口蹄疫又叫五号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兽(猪、牛、羊、鹿等)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口腔黏膜、舌面、鼻镜、乳头、蹄叉及附蹄周边皮肤出现水疱,继而发生溃疡的一类传播速度极快的传染病。1口蹄疫在规模猪场中的发病原因猪口蹄疫多为间接接触传播,常由人员、引种及生产物质的流通等传入规模化猪场。可通过消化  相似文献   

18.
<正>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表现为病猪发热,口腔、舌部、四肢、乳房及皮肤出现明显的水泡。初生哺乳仔猪感染此病,除表现水泡、蹄壳脱落症状外,还表现为心肌炎,高达60%~70%的死亡率。一般呈流行性或大流行性发生,牛、羊、猪兼可感染;哺乳仔猪死亡率高达60%。猪口蹄疫与猪水泡病、猪水疱性口炎以及猪水疱疹病的临床症状极为相似。根据这几种病症的微小差别,来认真鉴别。确保诊断无误,  相似文献   

19.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后引起一种重大传染病,主要是引起偶蹄类动物发病。该病传播迅速,传播范围广能引起发病动物口腔内水泡和脚趾间的水泡。甚至会引起发病牛的死亡。本文归纳羊口蹄疫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旨在为养殖场防控口蹄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口蹄疫主要是指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高度接触性、热性以及急性传染病,主要对偶蹄兽进行侵害,偶尔发病与人或者其他动物身上,口蹄疫诊断的特征就是乳房皮肤、蹄部以及口腔黏膜等部分产生溃烂情况或者水疱情况,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都有口蹄疫发生。口蹄疫最易感的动物就是猪、牛、骆驼、鹿、羊等偶蹄兽,十分容易从一个或者一种动物身上传染到另一个或者另一种动物身上。但是,在有些流行的过程中,口蹄疫仅仅传染猪,而并不传染羊和牛。口蹄疫新流行地区自身的发病率可以达到百分之百,而老的口蹄疫疫区的发病率也高达百分之五十以上。在口蹄疫自身流行过程中,其病毒还很容易产生一定的变异情况,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口蹄疫病毒是一种多元性的病毒。本文中,笔者就对口蹄疫发病原因及防治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