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建农业科技》2010,(4):102-102
温室:采用退行水平喷撒法,即从温室的里端开始,操作人员站在过道上,背向温室北墙,面向南边,一边对空喷撒,一边退行,直到退出门口,把门关上。  相似文献   

2.
《新农业》2006,(12):50-50
粉剂:外观应为疏松的细粉、无团块。农药受湿后容易变质,可测药粉吸湿性,先查看一下粉剂包装纸袋外面有没有潮湿,有潮湿是吸湿性大的表现。从袋里取出点药粉倒在白纸上,拿起白纸用拇指和食指在纸外面捏一下,如果粘成一片就表明这种药粉已吸潮,如果这种药粉是喷粉用的就表明质量  相似文献   

3.
温室有塑料薄膜覆盖,可把呈烟雾状和粉尘状的农药封闭在里面,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用烟雾剂和粉尘法防治棚菜病虫害,具有许多好处:一是省工省力,烟雾剂只需放好点燃,粉尘法一般每亩喷粉剂1千克时只需7~10分钟,比常规喷雾法提高工作效率15~20倍;二是节省了农药,烟雾和粉末在植株各层叶片上沉积量相当均匀,农药的利用率高,而且一次喷粉可保持较长时间的持续药  相似文献   

4.
<正>1棚室选择选择土质肥沃,光照和通风条件良好,并具有灌水能力的地方建棚。建造温室应坐北朝南,方位角南偏西5°;棚间距7米,钢架结构,跨度7米,长60米,脊高3米;前底角切线角60°,后坡仰角36°;复合墙体,墙体厚度1.2米,内塞珍珠岩,后墙设上、下通风口,下通风口大小为20厘米×30厘米,与上通风口隔空设置。棚前设50米深防寒沟,以防老化聚乙烯无滴膜做棚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发生药害后,应根据具体情况对症采取补救措施,可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1焦斑打药后一二天,叶面很快出现褪绿斑或黄褐斑,严重时叶片凋萎枯死.补救法:如喷粉不匀,用小树枝轻扫植株,或用喷雾器喷清水,冲除植株上的药粉;田间灌"跑马水",这一头灌另一头出,减少田间残留量.之后,加施速效氮肥,以利促长新叶,弥补因毒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麻海燕 《农家顾问》2010,(12):35-36
1.棚室和棚址选择选择土质肥沃,土层厚,光照和通风条件良好,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棚。温室应坐北朝南,方位角南偏西5度;棚间距7米,钢架结构,跨度7米,长60米,脊高3米;前底角切线角60度,后坡仰角36度;复合墙体,墙体1.2米,内填珍珠岩,后墙设上、下通风口,下通风口,大小为20厘米×30厘米,  相似文献   

7.
长喷管机动喷雾机是目前温室大棚中常用的一种较简易的喷雾机,它由一个小型电动机带动一只小型高压柱塞泵(安装在一个机架上),用一支长出水管连接喷杆喷头,另一端用长电缆与电源连接,两端拖动距离可使整个棚内面积全部喷洒到。这种喷雾器适合中、小型温室大棚。  相似文献   

8.
<正> 一、粉尘法施药防治。粉尘法用药具有高效、省工、省力,不用水等优点,能够节省农药50%以上.而且药粉分布均匀。此法对大棚密封要求不严格,即使棚膜有破损,也不影响药效。常用的药剂为:5%百菌清复合粉,每亩用量1000克,于早晨或傍晚用喷粉器喷施,能有效防治黄瓜霜霉病、炭疽病、黑星病、白粉病和蕃茄灰霉病。早、晚疫病等病害,每隔7—9天用药一次,连续施药2—3次,防效在90%以上,特别是对黄瓜霜霉病防效高达100%。 二、烟雾剂熏蒸防治。烟雾剂熏蒸也是近年来推广的防治棚室蔬菜病害的一种新技术。此法简便易行,不需任何药械,具有施药均匀、高效、低残留等特点,但对棚室密封要求严格。棚膜及周围不能破损和透气,常用的烟雾剂有45%的百菌清烟雾剂。对  相似文献   

9.
正一、土壤消毒1.药剂消毒法。在夏季闲茬时期,在未揭棚膜的情况下对栽培地块或苗床土壤进行消毒;首先将土壤翻松后,用40%甲醛稀释100倍均匀的喷洒土壤上,然后将所喷过药的土壤重新深翻后使药土均匀混合,用废旧薄膜全部覆盖后密闭温室45天,然后揭去薄膜并再次松动土壤,打开通风口通风,15天后即可进行播种或栽植。2.高温消毒法。在春茬蔬菜拉秧后,把病株残体清除到室外集体烧毁。清洁温室后,若将土壤呈酸性,则施如少量的生石灰,若将土壤呈碱性,需  相似文献   

10.
<正> 1 喷粉器的调整 喷粉器采用手摇喷粉器,有丰收-5型和丰收-10型。丰收-5型手摇柄的摇转速度要达到每分钟不少于36转,丰收-10型的摇转速度要达到每分钟50转。排粉量调节在每分钟喷粉200克左右,一般1次每亩用粉尘药剂1公斤。把粉尘剂装入喷粉器的药箱中,注意药箱内不可有水或湿气。 2 喷粉前棚室的准备  相似文献   

11.
<正>近几年,鄯善县温室蔬菜发展速度较快,形成一定的规模。在设施农业生产中,土地面积有限,投入的生产成本大,间作套种可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是增产、增效的有利措施之一。现将温室番茄套种甜瓜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一、定植前准备1.温室土壤消毒苗定植前1个月扣好棚膜,并进行棚室消毒,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米24.5克均匀撒在地  相似文献   

12.
双侧温室自动铺卷帘幕装置包括温室、固定杆、帘幕、铺卷杆、移动轨道、减速电机、支撑杆、连接杆、铰链销、挡片、L型支架、底座、自动控制中心;该装置为对称结构,具有2个帘幕、铺卷杆、减速电机、支撑杆、连接杆和L型支架;帘幕一端与铺卷杆相连,另一端被固定杆固定在温室棚顶;铺卷杆一端沿着轨道运动,另一端与减速电机驱动轴连接;支撑杆顶端与减速电机外壳连接,底端与连接杆构成滑动伸缩结构;连接杆底端开有销孔,与铰链销外径形成滑动配合;整个装置固定在底座上,铰链销垂直穿过L型支架、连接杆和挡片。本实用新型能实现上下往复运动,将温室帘幕收卷起来或铺放在温室棚顶表面,保持温室内植物的正常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13.
李正飞 《农家科技》2009,(11):37-37
<正>一是草料喷蜂蜜草鱼可增4成。把蜂蜜喷洒在嫩草上饲喂草鱼,可提高鱼产量25%以上。具体做法是:将鲜草洗净后晾去水珠。按每千克鲜草用100克蜂蜜的比例,冲水1千克后喷在青草上,但要注意喷过农药的喷雾机必须要在用前洗干净,喷后用薄膜覆盖2小时喂鱼。当天处理的草料当天喂完,不能过夜。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北方日光温室通风主要靠人工操作、管理费用偏高且常因监控不及时导致温室农作物受损的问题,设计了温室自动通风控制系统,本系统的核心由STC12C5A60S2单片机、温度传感器输入接口、12864LCD显示屏、操作按键及LED指示灯、继电器输出控制、外部执行机构6个部分组成。系统输入接口连接DHT21温湿度传感器,可将采集的温度数据显示在LCD显示屏上,供用户进行观测;同时,通过继电器输出控制接口与温室通风口驱动电机相连,可控制温室通风口的开与关。系统可设定温室内温度的上、下限值,通过采集的实时温度与设定值的比较来确定温室通风口的开关,实现温室温度实时监测和自动调温控制。另外,控制系统设计有手动操作按钮和LED指示灯,实现自动手动多种工作方式,方便用户选择。经过多次实地试验,本系统性能稳定且简单易用,可基本满足温室自动通风的需求,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加入WTO以后,绿色蔬菜的生产是摆在我国菜农面前的一个大问题,而如何减少温室蔬菜的农药污染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之一。1、把好种苗关减少温室蔬菜发生病虫草害的数量和机会,从而少用农药,减轻污染。首先,要选用经过严格检疫的种苗,防止危害性病虫草害的传播蔓延。其次,多选用抗病品种和抗虫品种。再次,种子在育苗前要进行温汤浸种,防止病虫害通过种子传入温室。2、把好土壤处理关目前,一个最经济、有效、方便的办法是利用棚室高温进行土壤消毒:每年8月,温室闲置的时候,每667m2的温室可施入碎稻草1500kg,CaO30~60kg(土壤pH<6.5时)或(…  相似文献   

16.
<正> 韭菜属于叶菜类,可喷用的微肥激素较多,效果也较好。目前主要使用的有赤霉素(920)。叶面宝、光呼吸抑制剂、爱多收、丰收素、三十烷醇、爱农、磷酸二氢钾、白糖等。主要施用方法如下: 1 赤霉素(920)。是一种生长促进剂,主要作用是使细胞明显伸长,从而使韭菜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以至出现叶片下披状。喷用赤霉素一般是在韭菜收割前15天左右,或韭菜约20cm高时进行。每667m~2每次用一袋(1g)药粉。如果包装上标明是水溶液,可直  相似文献   

17.
<正>一、棚内消毒要彻底很多菜农为赶茬口使下茬蔬菜早日上市,大都在拔园后仓促定植,忽视了大棚消毒工作,为下茬蔬菜病害暴发埋下了隐患。为避免发生这种状况,换茬时一定要把棚内的枯枝残叶清理干净,并认真做好消毒工作。可在蔬菜拔园后,每667平方米用硫黄粉1 000克加锯末混合拌匀,然后分点放在棚室内,将所用农具也一并放入棚室,暗火点燃后密闭棚室熏蒸12小时;也可每667平方米用45%百菌清烟剂400~600克密闭熏蒸2天,定植前1~2天打开通风口通风。棚内土壤可用30%苯噻氰1 000倍液或95%恶霉灵水剂450倍液喷施消毒,效果较好。有地下害  相似文献   

18.
一、可以兼喷液剂与粉剂备有喷粉,喷雾装置,在喷雾时装上药液槽,急曲喷管,喷头,喷雾喷管喷粉时可取下药液槽及喷雾喷管,安上粉药槽,曲管和胶皮弯曲二、喷雾均匀,效率高无风时将槽沟拉把放在最上部槽沟内,用2.6公厘喷口径的喷头在棉花植株上,  相似文献   

19.
侧通风口高度对塑料温室气流及温湿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定降温、除湿等不同环境需求下温室最适侧通风口高度,以陕西省杨凌地区的塑料温室为对象,采用试验和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方法,对4种侧通风口高度(40、60、80和100cm)下室内的流场、气温、相对湿度变化及分布均匀性进行研究;模型经过实测验证,模拟值与实测值变化趋势基本吻合,各测点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2%和2.0%。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不同侧通风口高度的室内平均风速由高到低依次为距地面60、40、80和100cm;温湿度瞬时变化速率随通风口高度升高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侧通风口距地面100cm时,室内的温湿度均匀性最优,60cm的次之,27个测点的温湿度变异系数较同时刻100cm高度仅高出1.1%和3.0%;综合考虑降温及除湿需求,侧通风口距地面60cm时室内气流运动活跃,适合夏季降温排湿和换气补气;在距地面60cm基础上提高侧通风口高度,可在保证除湿效果的同时减缓降温速度,适合冬季保温排湿;降低侧通风口距地高度可减缓室内环境变化速率,适合极端天气下的通风换气需求。  相似文献   

20.
<正> 一、施药特点 冬暖大棚和温室的园艺设施栽培的特定环境条件其弊端是湿度大、微气流。常规农药喷雾和烟剂施药防治效果不佳,极易诱发和加速病害的发展与蔓延。 粉尘法藤药技术,是取代烟雾法和喷雾法的特种施药技术。即将常规农药加工成不同药粉和填充物,并可通过200—300个筛目的农药粉粒,使其在塑料大棚和温室条件下形成飘尘,增加在空间悬浮的时间,为农药粉尘沉积栽培作物体表提供更多的机会。这种悬乳的粉尘在有轻气流情况下,常发生飘翔,并在一定距离内产生多向沉积现象。粉尘法施药其显著特点是:更有利于植株对药剂的附着,减少药剂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