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贻传 《猪业科学》2016,(11):138-140
正断奶猪腹泻是猪场常见问题,腹泻引起猪群饲料利用率和日增重降低,同时腹泻导致猪群体重下降,易继发其他疾病而使损失增加。笔者从断奶猪常见腹泻病粪便特征及其他临床症状来鉴别诊断,分析原因从根源上控制断奶猪腹泻。给养猪朋友提供分析断奶猪腹泻病因思路,并对不同腹泻症状给出参考治疗措施,望对广大养猪朋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余洪涛  马超锋  周应海 《养猪》2021,(1):105-108
2019年2—3月,河南信阳某猪场仔猪群出现腹泻症状,130头猪只死亡.对病死猪剖检并采集肛门拭子、肠内容物、新鲜粪便等样品进行细菌分离和鉴定,同时采用荧光PCR方法进行腹泻相关病毒的检测.并随机分为5个不同试验组对病猪开展治疗试验.结果表明,猪群发生腹泻的主要原因是轮状病毒感染;在治疗效果方面,双葛止泻口服液各剂量组...  相似文献   

3.
为掌握厦门市同安区生猪腹泻情况,于2013年1月7日至18日,对11个镇、街道、农场的不同养殖规模猪场猪群进行了2012年12月生猪腹泻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实地走访,共填写合格问卷100份.调查分析显示,全区2012年12月生猪腹泻的发病率为0.0417头/猪-月.根据不同养殖规模的猪场猪群进行统计,以年出栏量100~499头的规模猪场猪群发病率最高,为0.1450头/猪-月;对不同猪群进行统计,以仔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分别为0.0876头/猪-月和32.9%;对11个镇、街道、农场的猪群进行统计,以大同街道猪群的发病率最高,为0.1550头/猪-月.厦门市同安区2012年12月生猪腹泻主要是病毒性和细菌性腹泻.  相似文献   

4.
腹泻是猪的常见病,会对生猪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利用中药开展治疗工作,依据猪腹泻的不同状况,采取差异化的治疗方法,综合实验结果评价治疗成效。  相似文献   

5.
自拟中药复方治疗猪流行性腹泻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自拟中药复方对猪流行性腹泻的治疗效果,试验应用2组自拟中药复方对自然发病的流行性腹泻病例进行治疗。结果表明:2组自拟中药复方对猪流行性腹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2%与86%和54%与80%,与常规西药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说明自拟中药复方能用于猪流行性腹泻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主要通过对不同区域、不同规模和不同阶段的猪群进行流行性腹泻抗原检测分析,以探索防控该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山东某猪场猪群发生腹泻,通过采集发病猪粪便与乳汁样品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合发病猪只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将引起该场猪群腹泻的原因诊断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根据不同猪群的症状与病毒载量,制定合理的针对性的防治方案。在治疗后检测发现,该病毒流行已基本控制,表明制定的防治方案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某规模猪场猪群发生的顽固性腹泻进行确诊,试验采用临床观察、病理剖检与RT-PCR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诊断,并进行针对性防控。结果表明:腹泻病猪为猪德尔塔冠状病毒感染,采取对症治疗,结合生物安全防范、精细化饲养管理等综合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病情。4周后回访,猪场猪腹泻停止,猪群健康状况好转。  相似文献   

9.
为了确定自拟中药复方对猪流行性腹泻的治疗效果,试验应用2组自拟中药复方对自然发病的流行性腹泻病例进行治疗。结果表明:2组自拟中药复方对猪流行性腹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2%与86%和54%与80%,与常规西药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说明自拟中药复方能用于猪流行性腹泻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猪流行性腹泻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在猪的生长过程中出现的概率很大,主要是由于病毒引起的腹泻和呕吐,一般情况下都是发生在冬天.笔者将对猪流行性腹泻以及综合性防治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对当前治疗猪流行性腹泻的不足之处进行研究,不断地进行改进治疗方法和模式,希望可以对养殖者起到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1.
猪传染性胃肠炎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传染性胃肠炎对养猪业的危害很大,对于该病除采用疫苗预防之外,进行临床上的药物防控也不容忽视,因为目前疫苗预防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临床上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有较多的报道,有中药复方制剂治疗方面的尝试,也有根据临床腹泻症状进行西药治疗,还有中西药相结合进行治疗.这对于临床防控猪传染性胃肠炎不仅提出了许多可以借鉴的方法,也为临床防治猪传染性胃肠炎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
<正>猪流行性腹泻是一种因病毒性感染引发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患猪出现脱水、呕吐和食欲减退等症状。猪群中一旦有猪得了该病,其他猪也很容易感染,因此该病的感染性极高。该病在猪的不同年龄段死亡率也不同。该病的传播途径很多,但主要以猪与猪之间的食物传播、间接传播或者直接传播等方式感染。本文主要围绕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病特点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供大家参考。1猪的流行性腹泻特点分析  相似文献   

13.
《养猪》2016,(2)
目前在临床上引发猪群腹泻的病原主要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猪轮状病毒,同时也常见有圆环病毒2型、蓝耳病病毒、伪狂犬病病毒及猪瘟病毒等共感染,并继发感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等,表现出仔猪腹泻综合征症候群,使病原体多元化,病情复杂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由于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症状非常相似,从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很难进行鉴别诊断,必须采用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才能确诊,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目前我国猪群中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经典毒株与变异毒株共存,故采用传统疫苗接种效果不佳。返饲易散播其他疾病,故不提倡用返饲的方法预防病毒性腹泻。  相似文献   

14.
猪腹泻性疾病在我国发生较为普遍,是威胁养猪业生产的一类重要疾病.广泛发生于种猪和仔猪饲养中,尤其是在群养仔猪中.腹泻病日渐增多,它已成为早期断奶仔猪生长受阻和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我们根据仔猪腹泻和生长发育特点,采用黄柏、白头翁、马齿苋、苦参等多味中药对自然感染黄痢的仔猪进行了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广东地区导致猪群腹泻病原的流行状况,对广东省部分地区的猪场进行猪群腹泻的流行病学调查,共采集腹泻样品273份,采用PCR和RT-PCR的方法检测能够造成猪群腹泻的病原,包括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轮状病毒(PoR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以及近年开始流行的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猪库布病毒(Porcine Kobuvirus,PKoV),猪博卡病毒(Porcine Bocavirus,PBoV),猪萨佩罗病毒(Porcine Sapelovirus,PSV)。检测结果显示,PEDV仍然是导致猪群腹泻的主要病原,而TGEV没有检测到。尤为突出的是PKV仅次于PEDV的高阳性率,因此其在猪群腹泻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云南省部分地区2019—2021年猪流行性腹泻的感染状况,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方法,对采自云南省8个地区284个规模化猪场(户)的2 319份种猪血清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的抗体检测。结果表明,2019—2021年云南省部分地区猪流行性腹泻平均感染率为28.46%,2021年阳性感染率最高为37.43%。不同地区猪场(户)猪流行性腹泻感染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文山和西双版纳地区猪流行性腹泻感染的猪场(户)所占比率,2019—2021年猪流行性腹泻阳性率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丽江2020年猪流行性腹泻阳性的猪场(户)比率明显高于其他2年。不同类别猪流行性腹泻的感染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仔猪群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的阳性感染率最高达31.65%,其次是母猪群,阳性感染率为27.81%;肥育猪群的阳性感染率为24.93%。说明云南省部分地区猪流行性腹泻感染情况比较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对人工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仔猪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人工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仔猪,一共50头,均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2日~2016年2月10日之间,分为观察组一组(25头应用中药复方治疗)、对照组一组(25头应用西药治疗),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人工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仔猪的总有效率(显效20头、有效3头、无效2头)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人工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仔猪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仔猪体重(1.81±0.25)kg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通过对人工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仔猪实施中药复方后,取得显著效果,其与西药治疗相比,具有多种优势。  相似文献   

18.
猪传染性腹泻有着较高的发病机率,严重影响着猪群的健康生长,因此做好防治工作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着重对猪传染性腹泻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法与预防对策进行初步探讨与分析,以期指导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兽医学报》2017,(7):1353-1358
采用复方中药和西药抗生素对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猪进行临床治疗,选取12~20日龄感染流行性腹泻病毒腹泻猪,通过观察所需治愈时间、体质量变化、治愈率和复发率以确定治疗效果;通过对比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治愈猪与治疗失败猪的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石蜡切片,对比治疗前后血清中TGF-α、TGF-β、IgM、IgA、IgG、IL-1和IL-4的变化,进一步确定治疗效果并探究其机理。结果显示:临床治疗方面,中药治疗组平均4.42d治愈,治愈率86.67%,复发率0.00%,体质量最大下降0.59%,11d增重22.44%;西药对照组平均4.91d治愈,治愈率84.61%,复发率7.69%,体质量最大下降5.08%,与中药组相比差异性极显著,11d增重20.94%。石蜡切片方面,治疗后中药治疗组基本恢复正常;西药对照组局部炎症反应明显,黏膜修复进度较慢。血清指标方面,中药治疗组和西药组对照组IgM含量均比治疗前显著升高,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IL-1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西药对照组IL-4比治疗前显著升高。结果表明:采用复方中药治疗猪流行性腹泻有较好的疗效,且治疗效果优于抗生素疗法,这可能与复方中药可以加速组织修复、减轻炎症反和调节免疫有关。  相似文献   

20.
猪腹泻是一大类征候群,病因复杂,临床上可选用适当的药物(中药、西药、生物制品等)、适当的给药方式(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口服、直肠后段灌肠、穴位注射等)进行治疗。在当前养殖业中,市售中成兽药组方颇多,多由经典方化裁而来,但疗效不一,究其原因,不完全是药物本身质量问题,更多的是在使用过程中药症不合。因此,在临床中如何根据猪群病情合理使用中成兽药以提高疗效,已成为猪病诊疗人员必须面对的一项技术性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