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永寿县种草养畜技术示范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草、养畜技术示范与推广是通过开展人工种草、推广舍饲养畜,使草场生态得到保护,草场植被得到恢复,并且可生产出大量牧草,一来用作饲料发展养殖业,二来可提高草场植被覆盖度,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永寿县以黄牛为主的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实现以草促畜、以畜带草,草畜同步发展。本文对永寿县种草养畜的基本情况,包括区位优势、政策优势、效益优势、技术优势做了概括,对种草养畜的主要做法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完善和细化的技术方案,最后谈了作者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贵州草地畜牧业发展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贵林 《四川草原》2006,(3):47-49,53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五”期间,国家对贵州草地畜牧业投入逐渐加大,以此为标志,经过多年的种草养畜示范,贵州农民普遍接受了种草养畜的新观念,形成了以国家投资建设成片草场的规模示范和千家万户农家小面积种草养畜相结合的格局,为实现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生态畜牧业大省目标作出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五"期间,国家对贵州草地畜牧业投入逐渐加大,以此为标志,经过多年的种草养畜示范,贵州农民普遍接受了种草养畜的新观念,形成了以国家投资建设成片草场的规模示范和千家万户农家小面积种草养畜相结合的格局,为实现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生态畜牧业大省目标作出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畜牧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种草养畜作为畜牧业的重要部分,对促进畜牧业经济的发展有很大作用。但是,目前许多农户和养殖企业对种草养畜的关键技术掌握不足,影响了种草养畜产业的稳定发展。笔者针对种草养畜的关键技术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对肉制品需求量的逐年增加,畜牧业也在不断发展,种草养畜技术在此背景之下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多数地区使用该技术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对种草养畜的生态价值和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种草养畜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工坡草地建植是毕节喀斯特岩溶山区天然草场退牧还草、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重要组成部分,是牧民种草养畜、适度放牧、舍饲圈养、育肥出栏的基础。通过借鉴省内外草地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山区的自然环境、土壤结构和生产生活情况,采取科学的草地建植配套技术,建立优质人工牧草饲料地,以期获得充足的优良饲草料,逐渐缓解芋畜矛盾,  相似文献   

7.
周托 《兽医导刊》2020,(6):224-224
当前我国已将畜牧业调整为农村产业结构,并对畜牧业制定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以畜牧业为基础严抓农村经济发展。现阶段种草养畜已经成为了农村人民经济提升的重点话题。本文对如何发展种草养畜进行探讨,并针对现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策略,使种草养畜的优势充分发挥,进而提高农村人民经济,使农村产业结构符合我国当前时代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8.
种草养畜,休牧轮作是发达国家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经验.美国人工草地每增加10%畜牧业产值便增加1%[1].草地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比森林系统更强[2].种草养畜对改良土壤、促进生态建设、加速经济可持速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同时国家政策也大力扶持退耕还林(草),因此,种草养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掌握西宁地区种草养畜的市场前景,我们对西宁地区种草养畜的基本情况做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通过调整优化草原畜牧业经济结构,发展种草养畜的现代畜牧业生产方式,草原畜牧业由“靠天养畜”向“建设养畜”转变,由自给半自给型向商品化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全省草原畜牧业生产迈入持续稳定发展的良性轨道,改善了草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饲草业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饲草料短缺问题日益严重,高原藏区由于自然灾害和过度放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草原退化,草场沙化日渐加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急需保护和恢复。四川甘孜州炉霍县属于高原藏区,本文以炉霍县畜牧业发展现况为例,浅析发展种草养畜、建立青贮产业化基地对于炉霍等高原藏区畜牧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旨在为四川省高原藏区畜牧业提供快速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在西藏自治区当雄县龙仁乡选择101户牧户为调查对象,采用入户调查与实地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地区的草地资源以及牧户的家畜养殖、草畜供求和家庭收入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的人工草地建设、草地载畜量、草畜配置以及牧户的饲草收贮、家畜饲养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从提高人工饲草产量和质量、优先发展季节畜牧业、引导新型种草和养殖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石青临 《青海草业》2013,22(2):20-22
本文从黄南州草地畜牧业发展和畜草平衡现状入手,分析了造成畜草矛盾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持之以恒,防治草原鼠虫害;以草定畜,减轻草场压力,缓解畜草矛盾;加强人工草地建设,提高第一性生产力;加快牲畜周转,提高草地产出能力等草畜平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山东省黄泛平原风沙灾害治理及防护林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指出黄泛平原风沙区防护体系单一,防护能力薄弱,近地表风沙活动强烈;黄泛平原是山东省的畜牧业发展主要区域,但其天然草地资源不足,发展潜力有限;土壤质地差、肥力低,风、沙、薄成为制约黄泛平原风沙区农牧业发展的障碍因子,但黄泛平原光热资源丰富,水分资源充足,适宜于种植牧草.基于牧草的防护能力和黄泛平原风沙区的自然资源特征,探讨了其发展牧草产业的重要性和有利条件,提出引草入田、引草入林,调整种植结构,构建以草为核心的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的生产途径,并提出了发展牧草产业的几种较为典型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人地矛盾突出,草畜矛盾尖锐,草地承载力严重下降,如何恢复受损的喀斯特草地生态系统、提高草地畜牧业的经济效益、突破石漠化恶性循环,是当下石漠化治理过程中亟需解决的艰巨任务。科学合理地提高草地承载力能够最大化利用草地资源和缓解草畜矛盾,实现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生态建设与经济效益同步发展的目标。因此,本文主要对草地承载力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提出国内外关于草地承载力研究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并针对现阶段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喀斯特地区草地畜牧业发展与石漠化治理提供理论支持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临泽县立足饲草资源优势和县域经济特色,坚持把发展草畜产业作为实施产业富民战略、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举措,以打造畜牧全产业链为主线,提高畜牧业收入为目标,认真实施全省牛羊产业大县建设、张掖百万头肉牛基地建设工程和临泽县现代草食畜牧业富民增收行动,通过政策扶持、科技助推、典型带动等措施,大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试点建设,助推草畜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西南岩溶地区发展畜牧业的战略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南岩溶地区草地资源丰富 ,有适宜发展饲用植物的生物气候资源 ,有一定的家畜基础和技术储备 ,有社会发展的需求 ,因此有建成畜牧产业带的基础。现阶段虽然起点低 ,但潜力巨大 ,可以发展以林业为主的水土保持畜牧业、农耕地区的畜牧业、景观农业中的畜牧业、城郊畜牧业和山地畜牧业。畜牧业产业化应遵守 5项原则 ,并具备 8个方面的特色 ,可以考虑建立 1个产业中心群 ,2个产业带的设想。最后提出国家设立专项畜牧产业带的发展基金、组建省际协调组织、大力发展每个畜牧产业带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完善的投资管理系统和技术支持系统等 5条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对小陇山林区山门林场观音、白杨和史沟三个村草畜平衡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草场、农作物秸秆产量,计算了理论载畜量,评估了草畜平衡,并分析了人工草地建植对草畜平衡的影响,指出大力提高天然草地生产力,在撂荒地建植人工草地,可促进当地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陶雅  孙启忠  柳茜  李峰  徐丽君  李达  王笛 《草业学报》2021,30(5):200-210
采集、渔猎和畜牧是人类在原始社会中最主要的3种谋生方式,由渔猎和畜牧进化到植物栽培是人类文明的重大转折。在原始社会,牧畜和农业的发明都是男子,男子由渔猎中发明了牧畜的事业,随着牧畜的发展,对草料的需求量也增加,就产生了刍秣的栽培。因牧畜时代所养牲畜渐多,刍秣之需要亦愈切,当先民们偶然发现积存牧草之处长出了新的牧草,无形中产生了种植的观念,并逐渐由观察尝试而获得了种植的知识,最初种植牧草是圈一定的地,以野生植物加以培植当做牧草,因而发现了适于人类食用的谷粟。由此可见,禾黍菽麦的种植是在牧畜刍秣种植中发现和发展起来的。夏、商、西周时期,我国畜牧业比较发达,卜辞中出现了刍牧刍秣的记载。马在商周时代是一种重要的家畜,人们要用粮食谷子等来饲喂。郭沫若根据甲骨文的记载指出,在中国的文字上最初的田字不是后来的禾黍粟麦的田,而是供刍秣狩猎的田,刍秣的田,也就是最早的种植是以牧畜为对象的刍秣。从《诗经》记载中也可以看出当时刍秣种植利用的现状,如《诗经·小雅·鸳鸯》中的“乘马在厩,秣之摧之”。由此可知我国用谷物喂马起源甚古,另一方面也看出,我国进行牧草加工渊源甚是久远。在西周我国就将火引入了草地的生态管理中,《周礼·夏官·牧师》有记载“孟春焚牧”。春秋战国时期,《墨子·天志上》有“莫不犓牛羊”的记载,在鲁国设有主管主苑囿刍牧之吏为乘田。  相似文献   

19.
合理确定草地载畜量对有效保护草地资源并高效利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传统方法计算的载畜量只表明了核定时段内的平均载畜量,没有明确载畜量核定的具体时间,开展载畜量核定容易引起混淆和争执,核查工作量大,耗时长,实际操作难度大。为此,本文综合近年来草地载畜量的相关研究结果、结合草原生态气候变化和草牧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以秋末入冬为载畜量核定时间,以能繁母畜数量作为核定主要指标的新草地生态载畜量计算方法,并提出了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和人工草地建设,加大牲畜出栏,开展划区轮牧和春季草地禁牧试点示范,合理利用牲畜补偿代谢特点,利用牧草再生特点提高牧草产量和贮备等技术措施,以期为提高草地载畜能力,增加牧民经济收入,实现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