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在林业建设上,我省坚持以平原造林为重点,十余年来,我省大部村庄、城镇、道路、河流、水库等得到了初步绿化,森林复被率有所提高,森林的多种效益,在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多方而,已经显示出来,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为加深这一认识,继续发展平原造林,现就平原绿化的多种效益,论述如下:一、平原绿化能使森林资源布局合理,是生产地方用材的重要基地。从我省森林资源结构状况阐明平原四旁绿化具有重大的意义。我省属于少林缺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国家的发展,工程化森林建设工作受到广泛重视,可以带动我国平原林业的发展,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保证生态安全性,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太和县平原林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几点工程化森林的建设建议。1太和县平原林发展现状分析当前,太和县土地面积为283亩,林业的覆盖面积为19.3%,属于平原林业类型。在当地初期建设平原林业的过程中,是为了防止午季干热风和水土流失现象,可以有效发挥防  相似文献   

3.
《油气储运》2004,(11):45
山东省委、省政府9月7日正式下发&lt;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山东的决定&gt;.&lt;决定&gt;提出,通过实施封山(滩)育林、平原绿化、绿色通道和退耕还林四大重点工程,实现山东省林业发展三次跨越:到200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4%以上,生态状况得到初步改善,林业产业实力增强;到201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8%以上,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林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到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30%以上,实现生态良性循环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林产品供给水平大大提高,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高黎贡山南段森林景观变化与驱动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在GIS 支持下对高黎贡山1974、1987、1997、2006 年4 个时期遥感影像森林景观分类数据,利用成本距离分析方法对村庄居民地和道路对森林景观变化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分析成本距离和景观空间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高黎贡山森林变化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森林变化在海拔1000 ~2000 m最为活跃。森林变化与村庄居民地和道路的距离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通过数学拟合达到较高显著性。  相似文献   

5.
周杰 《安徽农学通报》2014,(13):122-123
文章介绍了淮北平原有利于多种森林植物生产、繁衍的过渡性气候和土壤类型多样的天然条件,阐述了淮北平原林业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淮北平原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潘均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23):17-19
该文主要介绍了郎溪县森林村庄建设理念以及根据森林村庄建设各项指标的建设经验,分析了产生的效果及建成后的效应、森林村庄建成后的宜居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精神。提出更好地发挥森林村庄建设在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和桥梁作用,营造积极健康、蓝天碧水的绿色自然宜居环境,实现林业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应用3S技术进行了拉萨市森林资源调查,并对拉萨市森林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拉萨市现有森林面积352 637 1 hm2,森林覆盖率为7 3%,以天然灌木林为主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74 9%.拉萨市森林植被处在西藏森林分布的北界,呈沿河谷坡地零星的间断分布,森林少,而且分布极不均匀.作者提出把"保护性林业"作为拉萨市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确实保护好现有天然灌木林;实行多层次、多林种、多形式的绿化造林,不断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建立复合生态系统,依靠科技兴林,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林业可持续发展是现代林业经营理念。林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的"双增长",森林覆盖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林业各项工作不断深入。林业既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产业,既有不可代替的生态效益,又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因此,要深入研究现代林业经营建设理念及措施。一、突出抓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一是在平原农区实施高标准农田林网绿化工程,提高农田防护功能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突出抓好退耕还林工程,使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得到遏制。落实和兑现补偿政策,加大造林地管  相似文献   

9.
根据丘陵山区地形地貌和农耕地紧缺的实际情况,结合自然村落的居民现状,提出与环境紧密结合的森林村庄绿化设计理念。森林村庄绿化建设以山体为主,辅以村庄内点缀式绿化,不占用沟谷地带的农耕地,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坡度在25°以上的耕地退耕还林,选用毛竹、果木经济树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山体马尾松林阔叶化改造,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从而达到森林村庄建设目的。  相似文献   

10.
试论三江平原合理的森林覆被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平原是我国著名的沼译化冲积低平原,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大农业生产基地。研究三江平原合理的森林覆被率,对合理的确定森林在三江平原占地比例,迅速恢复三江平原的森林生态系,克服自然灾害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森林的作用这个方面,分析森林覆被率与降雨、蒸发量、气温、风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森林覆被率与自然灾害的关系。提出: 平原区的森林覆被率为15%~25%; 半山区的森林覆被率为26%~50%; 山区的森林覆被率为50%以上。 三江平原平均森林覆被率为36%~40%。 为恢复三江平原森林,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森林法》,加速绿化荒山荒地的步伐,坚持合理采伐,加强幼中龄的抚育,大搞综合利用和多种经营,放宽林业政策,加快林业改革。  相似文献   

11.
泾县林业社会化与森林资源培育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业的首要功能就是满足人的生态需求、保障国家的生态安全,"生态"与"民生"成为今后林业发展的关键词。通过鼓励吸引民间资本投资林业建设,走森林资源培育社会化道路,是建设生态文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该文介绍了泾县林业社会化与森林培育措施,以期推动当地林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秦岭林区可持续经营理论与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当今世界林业建设的主题.通过分析秦岭林区森林资源现状、特点,指出了传统的森林经营是不可持续的.结合当今先进的可持续经营理论,总结出适合秦岭林区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措施:(1)森林分类经营;(2)"近自然林业"经营;(3)森林资产化经营;(4)森林生态系统经营;(5)森林综合经营;(6)高新技术在森林可持续经营中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3.
盱眙县境内地势西南高,多丘陵低山;东北低,多平原;呈阶梯状倾斜,高差悬殊220多米。通过普查本次林业普查,进一步掌握目前外来有害生物及本土危害严重的森林病虫害的危害状况,建立和完善林业有害生物数据库,为今后制订预警方案,确定优先实施的工程治理项目,补充检疫有害生物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所有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和危害性大的本土有害生物,调查江苏省防止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公布的38种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和已在本地造成危害的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和省内补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  相似文献   

14.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鹿邑县是平原农区,发展林业的土地资源相对有限,全县人均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只是全省的1/4,发展生态林业对鹿邑县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从生态林业、绿色产业、生态文化3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推动当地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5.
姚洪斗村位于长兴县中部,属典型的平原水乡村,辖13个自然村,有721户、2703人,村庄面积630亩(1亩=667平方米).近年来,姚洪斗村以"六化一长效"为标准,发动村民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正>吉林是个林业大省,森林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平衡,林区木材资源匮乏,平原森林植被不足,城镇植物覆被率低下,整体生态功能退化。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加快林权制度改革步伐和提高城乡绿化水平,是吉林省高效发挥森林多重功能、建设现代林业的需要。现代林业的建设首先要有现代的环境,冲破阻滞林业健康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保护环境发展经济模式,也逐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7.
基于南京市浦口区217个农户样本的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林改后平原林区林农的经营态度倾向。研究发现,由于城镇化致使预期林地增值,平原林区林农普遍无转出林地倾向。其次,由于林业比较收益较低,林业劳动人口呈老龄化趋势,加之平原林区"小、散、弱"的特点,经营成本较高,致使约五分之一林地出现闲置现象。再次,由于林农在一定程度上的短视性,部分林农将林地承包给林业公司经营时未考虑林地增值,自身利益受损。最后,林业专业合作社可能较好地适应平原林区林业经营需要,但是林业合作社的服务范围、质量以及利益分配影响合作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近几十年来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面积逐年递增,由于森林生长周期较长,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在漫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随时都可能遭到林业有害生物的侵袭,轻者造成林木生长缓慢,质量变劣,重者整株枯死,甚至大面积死亡,造成森林面积的减少。因而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对于森林的生长成材十分重要。随着国家对林业生态工程的整合,目前,我省连续多年集中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自然保护去建设等工程,林业资源得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城市化快速发展加之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福州城市森林的碎片化、极端高温天气等问题日益突出。福州市将城市森林作为有生命的绿色基础设施,于2014年开始国家森林城市建设,2017年10月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通过3年多的建设,各项指标都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标准。其中,市域森林覆盖率为56.00%,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05 m~2,公园绿地500 m服务半径覆盖比例为91.90%,村庄林木绿化率为41.59%,水岸林木绿化率为95.02%,道路林木绿化率为92.32%,均比建设基期有较大提高,超出国家森林城市指标标准较多。郊区森林自然度提高到0.590 6;公众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度超过99%。同时对福州市森林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讨论,以期为福州市国家森林城市中远期(2018—2025年)建设和其他地区森林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然资源丰富,山地和平原面积广阔。森林中一旦发生病虫害,就会给林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防治林业病虫害是林业工作之一。然而农林部门的基层工作者对农业的相关知识掌握有限,盲目的去寻找森林病源却又拿不出实际的解决方法,给林业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影响了现代林业的长久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