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实例分析 ,阐述了英语成语的习用性、稳固性、整体性和精炼性等 4个基本特征 ,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英语成语 ,提高对英语成语的研究和运用水平 ,加深对英语民族的了解 ,提高跨文化的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初学英语的人,在学到一定程度之后,感到英语中的大量的熟语,确实是一道难关所以大家来探讨英语熟语固有的体系,研究其内在联系、结构特点等,是很有必要的。学习英语,必须学好、用好熟语是不言而喻的。这是因为英语熟语做为英语中所有固定词组的总和,是最富有表达能力的精华部分。它可以使英语富于形象,丰富多彩,活跃语言艺术的各个方面。所以,语言教学也应该重视熟语知识的传授。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说话者根据语言环境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和本人的某种  相似文献   

3.
语言简洁摭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简洁是对对方的尊重,有利于自我形象的塑造,能满足现代社会快节奏、高效率的需要。加强思维训练,讲究遣词造句,恰当使用古语词、成语、熟语,优化句子结构,精心谋篇是实现语言简洁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一、有关茶的习俗在日本,涉及茶的迷信和谚语多得令人吃惊,这足以说明日本人对来自中国的饮料——茶的思考深度。但在茶的故乡中国,翻开那些收集着多达几千条熟语的辞典类书籍,即使依次逐条检索,也只能发现极少数的成语、谚语与茶有关。茶在中国的确相当普及,在陆羽书写《茶经》的唐代,成语骨架已经形成,我推测可能因此而没有添加有关成语的余地了,却不大清楚为什么会如此。勿庸讳言,笔者作为一个外国人,也许搜集得不够彻底,只能将目前所见的中国有关茶的习俗、熟语披露于此,愿请识者指教。另外,笔者也收集了不少日本有关茶的谚语和迷信说法,一俟有机会再行发表。代茶、茶礼、茶金旧时,结婚之际有男家向女家赠茶的习惯,所以聘金用代茶、茶礼或茶金代称,高价  相似文献   

5.
田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835-22837,22880
运用实例分析了汉语成语在科技论文翻译中的运用情况,指出:科技英语原文已经使用成语或习惯用语时,科技翻译中应该尽量运用在意义和用法上基本对应的汉语成语,以实现习语美学价值的转移;科技英语原文并未使用成语,但是原句中的某个单词、词组或分局在意义上与汉语中的某个成语基本对应时,科技翻译中可以运用汉语成语,使译文简约、精炼;科技英语原文并没有接近汉语成语的语句的直接表达时,在原文的字面意思外,加以修饰,使意思完整,更易于理解,此时运用汉语成语可以收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科技英语原文某些含义用其他字眼难以准确表达时,科技翻译中可以运用成语,使译文更加准确贴切、生动传神,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提出了汉语成语在科技论文翻译中运用时需注意的问题:要准确理解原文所表达的内容;审慎选用与原文含义契合的成语,切忌不求甚解,望文生义;要根据情况适当变通,增强语言效果;要考虑文体风格的协调性,使译文既得体、地道,又能体现出科技英语简约的美感;另外,在科技翻译中运用汉语成语时,不宜使用民族色彩过浓的以及陈腐冷僻、艰深古奥的汉语成语,以免破坏原作的意蕴和形象,使译文读者产生误解。认为科技论文译文中恰当运用成语是达到“信、达、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传统文化与悠久历史的体现,也是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学习中国文化、了解中国历史的很好的切入点,成语教学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成语学习也是留学生学习汉语进入中高级阶段学习的必经之路。而留学生在学习成语时主要产生的偏误有成语的形式偏误、成语的语义偏误以及成语的语法偏误。对成语偏误产生的原因分析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成语自身的特点,结构的凝固性、意义的整体性以及风格的典雅性,二是成语其大多形成于古汉语时期,具有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理解方法。三是专业性教材的缺少所造成的。总结当前留学生在成语学习中的情况,针对产生的成语习得的偏误情况,应采取教学四大环节的有机配合,多种教学法相互渗透促进,高效合理地展开对外汉语成语教学。  相似文献   

7.
地积单位{亩}是中国农业史上最重要的基本单位,它产生于西周中期,此后传世和出土文献共出现过20个相关字位记录,18个字位真正使用过,先后习用"畮、、畒、畝、亩"等五个字位。西周至春秋时期,习用"畮",从田每声,构形理据清晰;战国开始了漫长的形体变异之路:战国至东汉习用"",魏晋至宋元习用"畒",明清及民国习用"畝",新中国成立后习用"亩"。书写变异在地积单位{亩}的用字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梳理地积单位{亩}的用字历史对于全面认识农业发展史,农业古籍断代和释读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是位政论文大家,也是位用典大家。他善于向传统文化学习,从中借鉴吸收了大量成语典故用于政论文章中,并赋予它们以丰富的政治内容。《邓小平文选》中所引典故,典源广泛,使用贴切精当,自然灵活,显示出“成语之妙,在于运用”的高超引典艺术。  相似文献   

9.
陆文 《百姓》2004,(2):58
"综合治理"这词组也不知是谁发明的.当它在报纸、文件上刚出现时,很容易在我们眼面底下滑过去,因为它不像"社会闲散(杂)人员"这类词组抢眼.说实在的,这词组温文尔雅和风细雨,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出现久了,或者说实践久了,大家才知道这是一种卓越的管理模式,一种未雨绸缪得寸进尺(积小胜为大胜)的办事策略.  相似文献   

10.
GB/T 15834-1995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9):219-219
词和短语(词组)。词,即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的表达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也叫词组。3基本规则 3.1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外语学习者理解掌握俄语成语的意义不能只从该成语的字面上理解,而应从该民族的文化内涵深层上进行理解。俄罗斯宗教的发展,特别是基督教的传人和罗斯基督教化对俄语成语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和广泛的影响,它使俄语的表意功能越来越强,思想内涵越来越丰富、深刻。正确理解俄语成语与基督教之间的关系,才能精确地理解俄语成语,更好地使用俄语成语、谚语、习俗语,以减少或避免文化隔阂,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外语学习者理解掌握俄语成语的意义不能只从该成语的字面上理解,而应从该民族的文化内涵深层上进行理解。俄罗斯宗教的发展,特别是基督教的传人和罗斯基督教化对俄语成语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和广泛的影响,它使俄语的表意功能越来越强,思想内涵越来越丰富、深刻。正确理解俄语成语与基督教之间的关系,才能精确地理解俄语成语,更好地使用俄语成语、谚语、习俗语,以减少或避免文化隔阂,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3.
对英汉语熟语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5个方面文化涵义上的差异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文化负载词是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组和习语。由于中西传统文化的巨大差异,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译者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表达;本文通过《儒林外史》的翻译的 探讨,总结出其规律性翻译途径:即采用语义翻译+解释,交际翻译,交际翻译+脚注,源语词汇的义素拆分以及意象的转换等方法来实现跨文化翻译的最佳目标。  相似文献   

15.
罗钦顺在理和气、本性和物质之性、心和性、天理和人欲、德性之知和见闻之知等问题上与佛学和程朱、阳明学派展开的论战中,成功地运用理一分殊的原理,提出了气一元论,心性分开,人欲实为天性且要约束,“见闻”为了解世界基本方式,强调“格物”等观点.而这些主要反映在《困知记》中。  相似文献   

16.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课程.学生在掌握好课程理论的同时,也需要加强课程实践环节的学习,特别是设计性实验课题--课程设计的锻炼.课程设计既可以强化和巩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与总结能力.  相似文献   

17.
品种是植物栽培生产的基础,丰产、优质、耐病虫性等优良的品种选育是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多年生、以无性繁殖为主的果树植物,是品种权保护的重要对象.  相似文献   

18.
正《现代农业》 (英文名:Modern Agriculture)杂志创刊于1975年,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5-1098/Z,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8-0708,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501004000028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如下: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不要披露属于科技秘密范围的科技成果和数据资料),论证充分,语句通顺,文字简练。一般论文稿全部篇幅不低于3200字符数,以各种基金资助研究课题为内容的论文,请在首页脚注处注明基金类别及编号2.来稿内容包括(按顺序)题目、作者、作者单位及邮编、摘要、关键词(3~8个)、中图分类号(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号》第四版进行分类)、正文、参考文献。摘要应具有独立性,不分段,不用图表、非公知公认的符号或术语,也不宜引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采用第三人称写作。关键词应选取能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尽量采用《汉语主题词表》中的词。  相似文献   

19.
本书原名为《Agricultur in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是由美国J.W.Rosenblum(1983)等40多位第一流院士、科学家、银行家、经济学家、新闻工作者和农场主编著的。对未来农业中的许多重大问题及其展望,例如包括土地、土壤、水、森林和能源等天然资源的利用,农业研究与技术的开发,二十一世纪农业设想,沙漠、海洋和太空农业,计算机的应用,农业研究政策与经费管理等作了科学探讨与预测。本书各章节都是由从事该项研究的专家执笔,材  相似文献   

20.
(1)内容 与油气 (包括原油、成品油、天然气、液化气、煤气、浆体及其他介质 )储运工程有关的科技文章 ,具备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 ,篇幅不超过80 0 0字 (含图表 )。(2 )标题 标题应高度概括地反映文章的主题 ,字数不超过 2 0个。(3)摘要 来稿须附 30 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4 )主题词 标注 3~ 8个反映文章主题的词或词组。(5 )正文 论点明确、条理清晰、阐述准确、文字简练、用字规范。文中单位一律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外文字符用印刷体书写。对于容易混淆的字符 ,应注明文种、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6 )图表 插图用墨线描绘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