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温度恒定。鸭出壳时绒毛稀少 ,自身调节体温能力差。要求温度为29~32℃ ,并保持恒定 ,一般利用小鸭本身自发热量自温取暖。如外界气温较低 ,可用蜂窝煤炉或电灯加温。室温维持在20℃左右 ,加温时间不超过10d。温度适宜与否应根据雏鸭的表现来判断 :雏鸭聚集打堆 ,不断鸣叫 ,说明温度过低 ;雏鸭远离热源 ,张口喘气 ,饮水增加 ,说明温度过高 ;雏鸭分散均匀 ,睡得舒适、安静 ,表示温度适宜。二、饮水开食。雏鸭出壳24~36h内要先饮水 ,后开食 ,最好供给温水。开食饲料宜用大米煮成半熟米饭 ,用清水淘过后 ,撒在木板或竹席上…  相似文献   

2.
1、温度.刚出壳后的雏鸭,其绒毛短,自身还缺乏调节体温的能力,此时若外界温度不适宜,就会影响雏鸭的成活率.要求雏鸭在1~2日龄时,其温度应掌握在30℃左右,3~7日龄时为30~25℃,1~2周龄时为25~20℃,2~3周龄时为20℃左右,3周以后就可以在常温下活动.  相似文献   

3.
<正> 金定鸭是我国优秀的蛋鸭地方品种之一,目前在国内许多地区都有较大规模的饲养。根据金定鸭的生理特征及生活习性,在饲养管理上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1 雏鸭期的饲养管理 指从出壳至20日龄的小鸭。雏鸭出壳时体重平均为42克左右,怕冷又怕热,气温应控制在25℃~32℃。雏鸭有喜欢聚  相似文献   

4.
蛋鸭对温度、湿度、光照的要求 雏鸭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御寒能力差,育雏期间要注意保持温度相对恒定,参考温度:1周龄内30~32℃,2周龄至4周龄每周降低2~3℃.若雏鸭有规律地吃食、饮水、排便和休息,说明温度正常.育雏期间相对湿度要保持在55%~65%,光照时间1周龄内保持为23~24小时,以后每周减少2小时,直至减到14小时为止.蛋鸭为水禽,喜欢游泳,但圈舍不能潮湿,垫草必须干燥.雏鸭出壳3天后,可陆续下水游泳,但时间不能过长.  相似文献   

5.
1 温度管理 定植后至缓苗期白天适宜温度为30℃~35℃,夜间为20℃~25℃;缓苗结束至开花结果期白天适宜温度为20℃~25℃,夜间为16℃~18℃,前期以遮光降温为主,昼夜打开通风口,全日通风,并据天气情况防风雨冰雹.10月下旬做好保温工作.  相似文献   

6.
周文忠 《当代农业》2011,(14):37-37
近年来,因西瓜空心造成商品性降低的情况屡有发生,给瓜农生产上造成很大损失。 一、原因 1.坐果时温度偏低西瓜开花坐果期适宜温度为25~30℃,最低日平均温度为20~21℃。坐果时温度偏低,  相似文献   

7.
胡昌辉 《当代农业》2001,(10):27-28
温度:育雏舍应在接雏前2-3天预温。育雏第1天舍温控制在33-36℃,以后每周下降1-2℃,直到降至自然温度。保温的要求,一是看鸡调温:如果雏鸡缩颈藏头、拥挤扎堆,说明温度偏低;如果雏鸡张翅喘气、饮水频繁,说明温度偏高;温度适宜时,雏鸡精神活泼、活动自由、散布均匀、采食正常。二是看天调温,即白天温度低、夜间温度高,晴天温度低、阴雨天温度高。在保证温度的同时,必须注意通风换气,防止雏鸡缺氧和有害气体中毒。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鸭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卵黄抗体被动免疫持续时间,试验取3批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试制的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卵黄抗体,按1.0 mL·只-1颈部皮下接种1日龄易感雏鸭,分别在注射抗体后1、3、5、7 d攻毒(抗体试验组),分析攻毒保护情况,剖检试验雏鸭,观察病理变化,同时设攻毒对照组(不接种卵黄抗体但攻毒)和健康对照组(不接种卵黄抗体也不攻毒)。结果显示:雏鸭接种卵黄抗体后1~5 d,卵黄抗体对雏鸭的攻毒保护率均在90%以上;注射后第7天的攻毒保护率为53.3%;攻毒对照组雏鸭均90%~100%发病。剖检发病雏鸭,可见肝脏和脾脏均呈典型的坏死及出血性病理变化;抗体试验组存活雏鸭剖检无病理变化;健康对照组雏鸭均100%健活,剖检无病理变化。说明注射卵黄抗体5 d内能对机体产生良好的保护作用,而7 d后保护作用大幅减弱,确定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卵黄抗体的被动免疫持续期为5 d。  相似文献   

9.
《中国畜禽种业》2008,4(6):55-55
春季培育雏鸭,疫病少,易成活,生长快,好管理,是一年中最好的育雏季节。饲养上必须掌握以下六环节: 一、切忌忽冷忽热。春季气候多变,育雏期间要十分注意保温,切忌给温忽高忽低。育雏鸭的适宜温度为:2~3日龄30℃,4~7日龄25℃,3周龄后随常温饲养即可。  相似文献   

10.
雏火鸡的体温淘节能力和抗病力都较差.因此育雏期受凉是造成雏火鸡死亡的重要原因。一般来说,1周龄内的雏火鸡适宜舍温为36~38℃,以后每周降2~3℃,直至达常温。引进雏火鸡时,应注意在运输中加强保温,并待育雏场所温度恒定至适宜温度时移入。  相似文献   

11.
1.注意控制适宜温度 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育春鸭(3、4月间)时,温度应在20℃左右,不宜超过25℃.用较适宜的温度能培育出健壮的雏鸭.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好.过高小鸭易患眼病(眼发炎、分泌物增多),羽毛生长缓慢,抗病力差,且易得感冒;温度过低雏鸭嘴与腿的颜色苍白,羽毛紧贴,游泳力差,发育停滞.他育雏春鸭的具体方法是:在室内地面铺一层厚的稻草,用席围圈住,晚间上面搭起  相似文献   

12.
<正>1.饲养温度。1~3日龄30~32℃,室温保持在24℃,鸭雏4日龄后每天降1℃,到28日龄后达到18℃,温度要适宜,冬季舍温要保持在10℃以上,温度不可忽高忽低。鸭舍通风应防贼风,以人进入鸭舍不感到刺鼻、闷热为宜。  相似文献   

13.
研究在低温环境下饲养和日粮添加维生素E对康贝尔蛋雏鸭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2×3交叉重复试验的方法,将1日龄的康贝尔蛋雏鸭18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设计两个温度水平,低环境温和适宜温度,适宜温度为鸭舍正常培育雏鸭的环境温度,低温环境的温度开始试验时与适宜温度环境保持一致,分别在5、9、25日龄比适温组调低4℃~5℃。试验适温和低温饲养雏鸭的饲料中添加的VE分别为20 IU/kg、200 IU/kg、400 IU/kg,试验期32 d。试验结果表明,低温组康贝尔蛋雏鸭各阶段的日增重和成活率显著低于适温组(P0.05),而低温组康贝尔蛋雏鸭的平均采食量和平均料肉比都明显要比适温组高(P0.05);当维生素E添加剂量为200 IU/kg时,低温和适温饲养康贝尔蛋雏鸭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蛋雏鸭日粮添加200 IU/kg维生素E的饲喂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4.
吴琼 《新农业》2008,(4):31
育雏效果直接影响蛋鸡发挥生产性能,是后续饲养的基础。 1.温度进雏前24小时预温至33℃,1~3日龄雏鸡适宜温度为34℃,冬季温差大,控制在35~36℃,1周龄为31~34℃,以后每周降3~4℃,降至20℃。温度适宜鸡活泼好动,散布均匀,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因西瓜空心造成商品性降低的情况屡有发生,给瓜农生产上造成很大损失。一、原因1.坐果时温度偏低西瓜开花坐果期适宜温度为25~30℃,最低日平均温度为20~21℃。坐果时温度偏低,  相似文献   

16.
辛丰 《农家顾问》2008,(7):53-53
1.把好保温关 雏鸭的适宜温度为29~32℃,需保持恒定。一般保温方式可利用雏鸭本身自发热量进行自温取暖。当外界气温较低时可用火炉补温,使舍温维持20℃以上,一般补温时间不超过10天。早春一般气温较低,要用草帘或塑料薄膜在舍内搭苫.如能在鸭舍隔成小格保温养鸭更好。  相似文献   

17.
张传芳 《当代农业》2014,(21):38-39
一、三大要点1.要保持适宜温度冬季寒冷干燥,为肉鸡提供适宜的生长温度,是提高其成活率的首要条件。雏鸡入舍前3天,将舍内温度控制在34.5~35℃。鸡入舍后,升温1~2℃,第1周温度在35~36℃为佳,此时鸡只状态佳,精神活泼,分布均匀,活动自由,饮食正常。应注意鸡只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温,若发现鸡只聚群,"叽叽"颤叫、缩头等现象,说明温度过低,应提高鸡舍内的温度;若发现鸡只张口喘气、频繁喝水等现象,说明温度过高,应降低舍内温度。鸡只在2周龄时将舍内温度降到30~32℃。在3周龄时将舍内温度降到26~28cc.再过1周时间将舍内温度降到恒定温度23℃。温度计的放置既不能挂在热源处,也不能挂在靠近门口、通风1:1处.应该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方悬挂.一般50~60平方米悬挂1根温度计。  相似文献   

18.
本次试验主要测定不同的孵化温度和相对湿度对蓝孔雀胚胎发育、受精蛋孵化率及健雏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种蛋在不同的人工孵化温度、湿度条件下,受精蛋孵化率和健雏率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次试验筛选出的最佳孵化条件为:孵化温度1~7d为38.50℃,8~15d为38.00℃,16~21d为37.80℃,22~24d为37.50℃,25~28d为37.80,相对湿度1~7d为65%,8~15d为60%,16~21d为60%,22d~24d为65%,25~28d为70%。  相似文献   

19.
茄子喜温不耐寒,棚栽茄子要求适宜的"小气候"条件,种子发芽的适宜室温为25℃~30℃,低温为11℃~18℃;苗期花芽分化的适宜温度白天为20℃~25℃,夜间15℃~20℃。开花结果期要求适宜温度为25℃~30℃,如果气温低于20℃就会妨碍正常开花授粉,影响茄  相似文献   

20.
(一)品种选择适宜的肉鸭品种有樱桃谷鸭、北京鸭、康贝尔鸭、建昌鸭、上海白鸭等。这些品种性情温驯,喜合群,耐寒性强,生长发育快,育肥性能好,屠宰率高,肉嫩味美,很适宜速肥饲养。(二)幼雏培育雏鸭从出壳到20~25日龄称为幼雏。培育幼雏的目的是努力提高成活率达到90%以上便于育成大规格健壮雏鸭,为中雏打好基础。1.选雏绒毛光亮且覆盖肚脐,腹部柔软有弹性,肛门清洁,腿粗、嘴大、眼有神,体态匀称健康无病。2.保温雏鸭出壳后7天内室温应保持在27~30℃,7天后每天可降温1℃,15天后保持在15℃左右,20天后按常温饲养。育雏前期若气温低,可在箩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