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杞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杞柳是柳编业的主要原材料,同时又具有观赏价值和防风固沙等生态价值.文章详细叙述了杞柳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要点、抚育管理关键技术,对杞柳培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沛县有大片砂荒地,57年春用杞柳进行大面积插条造林(1,200亩),生长良好,目前已成为一片杞柳的海洋。现灯塔人民公社计划在58-59年发展杞柳一万亩。杞柳造林经验,分下列几点介绍:1.林地选择和整地沛县的杞柳都集中分布在黄河古道两侧的  相似文献   

3.
杞柳瘿蚊Miastor sp.幼虫危害杞柳嫩芽,吸食嫩芽汁液,导致杞柳顶梢扭曲、增生形成扁圆形虫瘿。该虫在淮河流域一年发生5代,以幼虫在杞柳上的虫瘿中越冬。防治该虫可在柳条收割时,摘除虫瘿,严禁带虫瘿的杞柳外运或于越冬代、第1代成虫、卵和幼虫初期开展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4.
临沭县的杞柳栽培与加工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素有“杞柳之乡”的美誉。近年来,随着杞柳制成品出121贸易的增大,杞柳资源日趋紧张,为扩大栽培面积,河滩地逐渐被用作杞柳栽植地,出现了杞柳与用材林争地的矛盾。为此,我们于1999~2004年进行了杨树用材林间作杞柳的试验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杞柳为良好的编织材料树种之一,1991年引入康乐县苏集乡,建立了杞柳采条基地,并对杞柳丰产栽培经营管理技术以及经济效益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在高寒阴湿山区种植杞柳、搞编织加工经济效益显著,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过去,人们对于杞柳的利用仅限于对杞柳条的加工,而对于杞柳皮和杞柳皮上附带的的大量鲜叶则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该文论述了杞柳皮的肥料化、燃料化及气化的综合开发利用方式,以期为其产业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杞柳夏季栽插孙文康柳编是以杞柳为原料加工而成的低值易耗用品。柳编业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无污染、有广阔国际市场前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年来,不少地区积极栽植杞柳。其繁殖多在休眠期进行,在生长期利用未木质化的杞柳栽插,效果也很好,成活率在95%以上。一...  相似文献   

8.
杞柳是编织筐篓及其他用具的好材料,经济价值较高。因它喜深厚肥沃湿润土壤,又极耐水湿,微山湖区历来就有栽培杞柳的习惯,也是杞柳生长的适宜地区。当地群众有栽培杞柳及制作杞柳“白条”的丰富经验。 杞柳条有“黑条”、“白条”之分。其条割下后晒干则称为“黑条”,割下后去皮晒干则称为“白条”。黑条价格较低,白条光滑而色白细致,既可整条使用,也可一条分割多条,其经济价值较高。微山湖区多把杞柳加工成白条。 杞柳白条根据加工时间不同可分为冬白条、春白条、夏白条3种。但各有制作的最适时间和关键的技术环节,掌握不好将严重影响其质量。1 冬白条制作  相似文献   

9.
杞柳(Salix purpurea),别名簸箕柳,笆斗柳,落叶灌木,根系发达,耐水湿,是营造护岸林、风景林理想树种;柳条细长柔软,韧性强,是加工编制品的上等原料。南四湖周边形成6600余hm^2的湖滩湿地,非常适宜杞柳的生长,沿湖群众也有种植杞柳的传统,目前湖区湿地树龄最长的杞柳林可达30年以上。2000年以来,随着杞柳加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概括了临沂杞柳产业发展现状,找出了存在着的杞柳生产不平衡性;杞柳的加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柳编缺乏品牌意识;柳编产品市场单一;企业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正>杞柳俗称白条,是条编柳的统称,其种类多,主要有杞柳(Salix integro)、筐柳(Salix linearistipularis)和蒙古柳(Salix mongolicasiuz)。在我国分布广,主产区为山东省、江苏北部、河北中部、安徽北部、河南东部、山西南部及陕西关中平原等。我国杞柳栽培历史悠久,主要用枝条来编制生活、生产用具和工艺品;目前栽培的杞柳为群众多年驯化而成,受  相似文献   

12.
杞柳又名簸箕柳,是重要经济灌木.它枝条柔软,韧性强,是编织筐、篮、箱及其它日用工艺品的好材料.杞柳根系发达、固土性能好,也是巩固堤岸、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优良树种.主要分布在长江、淮河、黄河流域一带.一般当年造林就有收入,造林成本低,周期短,收益快,随着社会各项生产的高速发展,对杞柳的需要量也越来越大,杞柳生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如何提高杞柳产量的问题极待解决.现将我们对杞柳进行根外追肥试验的增产效果报告如下:一、试验基本情况试验地位于洪泽湖西淤积性的滩面上,地势平坦,土壤板结、无结构,透气性、保肥性能差,肥力一般,PH8.4以上(表1).同时,地下水位高并有季节性积水.二、材料和方法我们选择生长比较整齐的8年生杞柳地  相似文献   

13.
微山湖区杞柳品种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山湖区地势低洼,适于杞柳生长,历来有栽培杞柳的习惯。人们把栽培杞柳作为增加经济收入,保护湖河堤岸,改善生态环境的手段之一。微山湖区的杞柳颇有盛名,中国老一辈林学家陈嵘在他的著作“中国树木志”中曾经提到微山湖区的杞柳及用途。随着杞柳条用途这的不断扩大和经济价值的提高,近些年来湖区杞柳栽培面积已发展到近千公顷。由于对杞柳条质量、规格要求不同,对其品种也提出了新的期望,都愿发展产销对路、经济价值高的品种。  相似文献   

14.
杞柳的栽培     
杞柳是杨柳科多年生灌木树种,我区普遍有生长。它生长快,适应性强,耐潮湿,在我区许多地区可以栽种。 杞柳是解决编料、燃料、肥料及以柳代木的好材料。树皮可提取栲胶;茎皮纤维可制人造棉,用途广。随着我区农田林网化的建设,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多种杞柳,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来源,又可支援国家建设,对国家、集体、个人三者都有好处,各地应该引起重视。现将杞柳栽培技术作简要介绍,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杞柳密植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杞柳 ,落叶灌木 ,枝条是柳编业的主要原材料 ,可以用来编各种器物。固安县是我国杞柳的传统集中产区 ,早在明嘉靖年间以前 ,固安沿永定河、白沟河岸沙滩上即广种杞柳 ,发展柳编生产 ,如今固安柳编制品更是驰名中外。传统的杞柳种植形式 ,多是宽行带状种植 ,受自然条件 (尤其是降水量 )影响大 ,平均6 6 7m2 产量只有 50~ 1 6 0 kg。随着沙区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 ,水浇密植栽培形式得以应运 ,使单产提高到 50 0 kg以上 ,充分显示了其增加土地利用率 ,提高产量 ,增加效益等优点 ,现将其栽培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1 栽植季节杞柳栽植一般为扦插繁…  相似文献   

16.
杞柳是优良的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树种,生态经济利用价值很大,尤其在流域治理建设中更是举足轻重。文章从杞柳的生物学特性、生态经济价值、人工繁育技术等方面作了较为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7.
杞柳丰产栽植及加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沐杞柳洁白、韧性大,是编制柳制品的最佳原料,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可使杞柳每667m2产干条达650kg,编织成工艺品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8.
杞柳,又名簸箕柳、笆斗柳,为杨柳科柳属灌木.其柳条细而长,去皮后的条子洁白光滑,富有韧性,是淮北柳编的上等材料.杞柳可一次栽植多年收条,成本低,效益高,也是重要的经济树种.  相似文献   

19.
杞柳Salix purpurea.L.var.multiveris Matsum.,落叶灌木,枝条是柳编业的主要原材料,可以用来编织各种器物。安徽省阜南县黄岗镇是我国“杞柳之乡”,早在百年以前,阜南县沿河滩上即广种杞柳,发展柳编生产,如今阜南柳编制品更是驰名中外。传统的杞柳种植形式,多是宽行带状种植,受自然条件(尤其是降水量)影响大,平均667.7m^2。产量只有1500~1600kg。随着河滩地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水浇密植栽培形式得以应用,使单产提高到4500kg以上,充分显示了其增加土地利用率,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等优点,其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红杞柳扦插无性繁殖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杞柳是柳编产业的主要条材,又是湿地保护、防护堤坝和水源涵养以及防风固沙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重要树种。文章对红杞柳的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无性繁殖及造林技术,做了详细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