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7 毫秒
1.
经过引种杂交试验对比 ,新荣Ⅰ系猪适合平昌县的自然环境 ;新荣Ⅰ系与大约克杂交后 ,其F1代优势明显 ;新荣Ⅰ系与本地猪杂交后 ,其F1代比本地猪产仔多、个体重、生长快、断奶窝重高 ,值得在本地推行  相似文献   

2.
新荣昌猪Ⅰ系作为国内培育成功的第一个低外血含量的瘦肉型母本品系 ,1 996年该成果获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现已推广到重庆、四川等省市的 60多个区市县 ,对提高这些地区的猪肉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掌握品系的推广利用效果 ,检验其与加系长白的配合力 ,也为进一步选育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用新荣昌猪Ⅰ系与加系长白公猪杂交繁育的后代进行了后备猪培育试验 ,并对部分阉公猪作了育肥屠宰测定 ,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猪来源 :在资中县选择发育正常、健康的以新荣昌猪Ⅰ系作为母本 ,加系长白公猪作为父本的杂交…  相似文献   

3.
联合育种成功的新荣昌猪Ⅰ系,达到国家GB8468—87瘦肉型猪标准,为优良的瘦肉型专门化母系。该母系除保持了原荣昌猪的毛色特征,适应性强、肉质好等特性外,其生产性能已有显著提高。母系窝产仔数达1274头,瘦肉率达55%,与外种公猪杂交,其商品猪日增重达683~740克,饲料报酬299~317∶1,瘦肉率达595~635%,达到和超过三之杂交水平。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猪 选自四川省原种猪场新荣Ⅰ系二代猪。试验猪从不同血缘、同胎次及出生日期接近的6窝中选择生长发育良好的9头进行去势、驱虫、同圈饲养。场内供应饲料。12 屠宰测定方法 测试猪断食24…  相似文献   

4.
1 来源及分布新荣昌猪Ⅰ系属培育品系,其选育研究历时十年,采取在荣昌猪纯系选育的基础上,导入25%的长白猪血缘,经过5个世代的继代选育而成的瘦肉型猪专门化母系,达到瘦肉型猪国家标准(GB8468—87),获四川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新技术新产品交易博览会金奖。该母系除保持了原荣昌猪的毛色特征、适应性强、肉质好等特性外,其生产性能也有了显著提高。2 新荣昌猪Ⅰ系母本特征2-1 体型外貌新荣昌猪Ⅰ系保持了原种荣昌猪的毛色特征,一般头部或眼圈黑色,体躯白色。该品系种猪体质健壮,结构匀称,头颈、背腰…  相似文献   

5.
新荣昌猪Ⅰ系是导入 2 5 %丹系长白猪血液后经闭锁选育而成的瘦肉型猪专门化品系 ,其母猪发情征兆比本地母猪发情征兆稍弱 ,而且发情持续期介于外种猪与本地猪之间 ,所以应在仔细观察掌握母猪的发情征兆基础上 ,综合判断适时配种时间 ,采取适当的配种方式进行配种 ,以提高其情期受胎率。一、母猪的发情征兆1 精神状态 :发情初期 ,母猪兴奋不安 ,在圈内来回走动 ,东张西望 ,食欲有所下降 ;进入发情盛期后 ,母猪常在圈门口张望 ,爬圈 ,爬跨同圈母猪或接受爬跨 ,喜接近人 ,压背呆立不动 ,频频排尿。2 阴户变化规律 :发情初期 ,阴户稍肿胀 ,色…  相似文献   

6.
对断荣昌猪Ⅰ系零至五世代后备公猪共134头的生长发育进行了测定,其结果表明:新荣昌猪Ⅰ系后备公猪早期生长强度大,生长速度快,其世代变化趋势是体长随世代增加而逐渐变长,胸围相对缩小,逐代向瘦肉型猪体型转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瘦肉猪专门化父系杜洛克猪杂交配套利用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杜洛克猪不仅具有良好的配合力,四川白猪1系和新荣昌猪Ⅰ系均以杜洛克猪为最佳配套父本,而且配套系杂优猪的胴体产肉量高、原皮质量好,是商业肉品加工、出口以及制革工业的优质原料猪。  相似文献   

8.
以石歧杂Ⅰ系为母本,石歧杂Ⅱ系为父本,进行优质肉鸡杂交试验。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观测了石歧杂Ⅰ系、Ⅱ系以及F1代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和成活率。结果表明,F1代在生长速度、成活率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杂交优势。  相似文献   

9.
用新荣昌猪Ⅰ系选育过程中的核心群及育成后的推广扩繁群所产3254头仔猪的乳头数为材料,研究了乳头数的遗传特征,结果表明新荣Ⅰ系乳头数的峰值为14头,大群均数13.59±1.46,比导血亲本荣昌猪多0.95个;无论父母本乳头数如何组合,子代平均乳头数总是向总体平均数回归,而并非表现出双亲的均值;公、母猪对乳头数具有相同遗传能力;乳头数与窝产仔数、活产仔数相关系数为0.0636、0.118,而与木乃伊数表现一定程度的负相关,为-0.245.  相似文献   

10.
加系长白和大约克猪与本地猪杂交利用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利用引进的加拿大长白和大约克猪与本地母猪进行二元和三元杂交 ,一方面通过杂交生产来克服本地猪的缺点 ,提高生产性能。另一方面通过杂交对比 ,来确定利用加系种猪改良本地猪比较好的杂交组合。1 材料与方法1 1 杂交对比试验猪的选择 分别设置 4组 ,各选择体重 2 0kg左右的 50头 ,即本地猪 (对照组 )、加系大约克公猪与本地母猪杂交生产的仔一代猪 (大本组 )、加系长白公猪与本地母猪杂交生产的子一代猪 (长本组 )、加系长白公猪与本地母猪杂交生产的杂一代母猪 ,再与加系大约克公猪杂交生产的三元仔一代猪 (大长本组 )进行肥育…  相似文献   

11.
试验将东安土猪分别与长白、大约克和两广花猪杂交,对所产F1代肉猪做胴体性状和肌肉品质分析比较。结果:1杂交F1代猪眼肌面积增大,眼肌重增加,前者分别比东安土猪对照组提高0.90~9.35cm2,后者分别比对照组高21%~49%,达到显著水平(P0.05);2各杂交系胴体瘦肉量增加极显著(1.92~3.17kg,P0.01),其瘦肉率较对照组提高7.85~9.53个百分点;3杂交F1代猪皮重均明显减轻,皮下脂肪重绝对值降低,腹脂沉积明显减少;4杂交可使大东和长东F1代猪骨骼肌中蛋白质含量增加6.5%~7.8%,而脂肪含量减少5.6%~6.2%。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黑色波尔山羊与巫山本地羊的杂交优势,测定其杂交F1代的生长性能。以黑色波尔山羊与巫山本地羊进行杂交,测定其杂交F1代初生、1月龄、2月龄、3月龄、6月龄、9月龄的体重、体尺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黑波本杂F1代0~9月龄各生长阶段的体重、日增重及体尺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巫山本地羊的后代,这说明用黑色波尔山羊杂交改良巫山本地羊呈现良好的杂交优势,综合性能得到很好改善。  相似文献   

13.
1997年3月,我们利用引进的加拿大长白和大约克种猪与本地母猪进行了二元和三元杂交试验,目的一方面想通过杂交生产来克服本地猪的缺点,提高生产性能。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杂交对比,来确定利用加系种猪改良本地猪比较好的杂交组合。现将该试验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用猪的选择,选择体重20Kg左右的各50头分别设置4组,即本地猪(对照组)、加系大约克猪与本地母猪杂交生产的子一代猪(大本组)、加系长白猪与本地母猪杂交生产的子一代猪(长本组)、加系长白猪与本地母猪杂交生产的杂一代母猪,再与加系大约克公…  相似文献   

14.
试验以滇陆纯繁猪为对照,通过与白系、美系、台系3个品系杜洛克进行杂交试验,研究其F1代生长速度。结果表明,不同品系的杜洛克与滇陆母猪杂交,其后代的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都优于滇陆纯繁后代,其中F1代生长速度效果最好的是台系杜洛克。  相似文献   

15.
长白山野猪与吉林本地黑猪杂交后代血清生化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选取长白山野猪与吉林本地黑猪杂交后代20头,对其血清中10项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长白山野猪与吉林本地黑猪杂交后代的GLU、CREA、TG、AST、ALT均高于家猪,说明长白山野猪与吉林本地黑猪杂交后代GLU代谢高,肌肉代谢产物较多,氨基酸代谢旺盛。UN含量与家猪含量基本接近,说明长白山野猪与吉林本地黑猪杂交后代的蛋白质代谢一切正常。TP、AKP、CHOL含量均低于家猪,说明长白山野猪与吉林本地黑猪杂交后代生长较家猪慢,瘦肉率高于家猪。  相似文献   

16.
杂交的概念随着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含义已不断丰富与完善。遗传学上认为不同性状个体间的交配称为杂交,如白毛和黑毛猪交配。而畜牧学上则称不同品种间的交配为杂交,如哈白与长白交配。近年来,不同系间(品系、近交系)的交配如太湖猪的梅山猪与枫泾猪交配也称为杂交。杂交的后代叫做杂种。如长白×哈母称为长哈杂交种。一般父本品种名称在前,母本在后。杂交的后代常用英文字母“F”表示,杂种一代为“F1”,二代“F2”  相似文献   

17.
李明  李金容 《畜牧市场》2007,(10):40-40
通过杂交试验表明:杂交F1代较本地黑山羊优势明显,杂交F1代平均初生体重高于本地黑山羊F1代48.8%,1、2、5月龄分别高60.2%、65.7%、50,6%,差异显著(P〈0.01),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选择PIC300配套系公猪分别与普杂母猪、洋二元母猪、新荣昌Ⅰ系母猪进行杂交,在南方农村条件下,分别测定3个杂交组合的繁殖性能及其后代的生长肥育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结果表明,3个杂交组合各项性能优良,证明PIC300配套系公猪是南方农村条件下进行经济杂交的优良父本。  相似文献   

19.
重点介绍了荣昌猪所在地的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对荣昌猪选育所做的贡献,以列表方式介绍了荣昌猪选育主要成果(新荣昌猪Ⅰ系、渝荣Ⅰ号猪配套系、科技获奖成果、论文论著);通过民国、共和国2 个历史时期选育史料分析,说明了边选育边推广仍是当今中国荣昌猪选育的主要措施;对荣昌猪的起源,支持本地起源说,即荣昌猪是地方固有品种。  相似文献   

20.
滇陆猪是云南省第一个自主培育的品种,该品种具有产仔数高、泌乳力强、生长速度快、母性好、耐粗饲、抗病性强等优良特性,但其屠宰率、瘦肉率、肌肉品质等指标还有待于进一步选育提高。本项目着重对滇陆猪与白杜洛克、美系、台系3个品系杜洛克杂交F1代肉品质分析研究,通过屠宰率、肌肉嫩度、pH、系水率、熟肉率、肌肉颜色等指标测定,与滇陆猪纯繁对照分析,研究滇陆猪与不同品系杜洛克杂交F1代的肉品质差异。结果表明,滇陆猪与3个不同品系杜洛克杂交组合均表现出良好的杂交优势和胴体品质,屠宰测定结果也表明其具有胴体瘦肉率高、肉质好等优点,其中以台系杜洛克杂交组为最好,白杜洛克杂交组次之,美系居第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