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选种即选留好种羊。注意从头胎产多羔的公、母羊后代中选留优秀个体,如泌乳和哺乳性能好的多胎母羊。利用羊的多羔性具有较强的遗传性,通过适当选配方法使母羊的繁殖力不断提高。提高适龄母羊在羊群中的比例。三产以上的母羊双羔率高,4~6岁的母羊应占羊群总数的55%~60%。  相似文献   

2.
小尾寒羊母羊年龄结构对繁殖性能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天津市两个种羊场 1996~ 2 0 0 1年间 ,831只小尾寒羊母羊的繁殖性能记录资料 ,确定母羊年龄结构对繁殖性能的影响效果。通过经济效益分析 ,提出成年母羊的年龄结构以 1.5岁左右的母羊占 30 % ,2~ 4 .5岁的母羊占 4 5 % ,4 .5岁以上的母羊占 2 5 %为宜 ;后备母羊与成年母羊之间的比例 ,饱和羊群可以占 30 %~ 35 % ,发展羊群可达到 5 0 %。  相似文献   

3.
1选留适龄母羊做种用提高羊群中适龄繁殖母羊的比例,同时淘汰羊群中的不孕羊及习惯性流产羊,这也是提高羊群繁殖力的一项重要措施。羊群结构的合理与否,对羊的数量增长影响很大。一般来说,羊群中适龄繁殖母羊的比例应占到70%左右较为理想。在适龄母羊中,各个年龄羊的结构也应有一个合  相似文献   

4.
对小尾寒羊母羊年龄结构及其育种目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天津市两个种羊场1996~2001年间,831只小尾寒羊母羊的繁殖性能记录资料,确定母羊年龄结构对繁殖性能的影响效果.通过经济效益分析,提出成母羊的年龄结构以1.5岁左右的母羊占30%;2~4.5岁的母羊占45%,4.5岁以上的母羊占25%为宜;后备母羊与成年母羊之间的比例,饱和羊群可以占30%~35%;发展羊群可达到50%.阐述了繁殖母羊的选种目标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肉羊业生产中,如何提高羊群的繁殖力是至关重要的。羊群繁殖力的高低是提高羊群质量,增加养羊效益的必要条件。对于现代肉羊业,要有效提高母羊的繁殖性能,就要注意解决引起母羊繁殖障碍的几种问题。  相似文献   

6.
秋季是母羊发情配种最集中的黄金季节 ,对适龄母羊适时科学配种 ,是提高母羊准胎率和多羔率的有效措施。现将科学配种方法简介如下 :1 选留种羊及母羊比例 选留一胎多羔的公母羊作种 ,保持一胎多羔的品种特征。提高适龄母羊在羊群中比例。一般是二产后的母羊产双羔率高 ,因此 ,选 4~ 6岁龄的母羊占羊群总数量的 55%为宜。2 配前催膘 适龄母羊在配种前 1个月 ,应进行短期优饲 ,每只每天补饲精料 1 0 0~2 50 g。因为适龄母羊膘情好 ,发情正常 ,可提高母羊繁殖率。3 配种抢膘 羊的配种适期正是抢秋膘时期 ,抢好秋膘 ,可使母羊的排卵数…  相似文献   

7.
1 改进羊群结构提高能繁母羊比例 提高羊群中能繁母羊的比例,可提高产肉量.当羊群中适龄繁殖母羊的比例由40%提高到60%时,产肉量可提高28%,而饲料消耗量仅增加16%.能繁母羊比例增大时,出生羔羊数量随之增多,就可以组织肥羔生产,羊群周转加快,商品率提高,经济效益也随之提高.为了提高羊群中能繁母羊的比例,首先,要控制羊群中1岁龄以上的羯羊的比例,要改变我国广大农牧区饲养老羯羊的传统习惯,提倡当年羯羔当年肥育、当年出栏宰杀.  相似文献   

8.
(一)选用多胎品种羊产双羔的特点具有遗传性。不同品种母羊的排卵数和产羔率是不同的,选留第1胎产双羔或头3胎产多羔的母羊,就能保留产多羊羔特点。(二)合理调整羊群结构3胎以上的母羊双羔率高,羊群中4~6岁的母羊应占羊群总数的  相似文献   

9.
(一)绒山羊选购的技术要点1.年龄。绒山羊公母羊一般5月龄性成熟,18月龄开始配种,3-5岁是繁殖的最佳时期,7-8岁繁殖力渐渐衰退,10-15岁终止发情。根据绒山羊这一繁殖规律,最好选购2-4岁的母羊为种羊,占羊群的55%-60%。鉴别绒山羊年龄的方法很多,但都比较麻烦、费力,  相似文献   

10.
<正>羊群的繁殖力是绵羊生产的基础。繁殖指标和羔羊成活率又是提高羊群质量、增加养羊效益的必要条件,在同等数量的基础母羊群中,繁殖力和羔羊成活率与养羊效益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肉羊养殖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羊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等优点,备受消费者青睐。在肉羊生产过程中,养殖的经济效益直接关系到肉羊养殖户的经济收入,为了取得最大经济效益,提升肉羊繁殖力是至关重要的关键技术。文章综合几年来肉羊养殖的技术经验,提出了:选育高产母羊,增强繁殖力;引进多胎品种,注意杂交改良;改善饲喂水平,羊群适量运动;合理公母羊比例,实现高效生产;加强配种前母羊饲喂,实行满膘配种;尝试用繁殖新技术,增强母羊繁殖力等技术措施,为今后肉羊养殖高效益的获得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2.
繁殖是养羊业生产中的关键性环节。无论是发展羊群数量,还是提高羊群质量,都必须通过繁殖过程来实现。因此,要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提高奶山羊的繁殖力。1注重基础母羊群多胎性能的选育母羊的多胎性能直接影响整个羊群的繁殖力。因此,应首先选择繁殖性能较好的母羊组建基础群,以后各世代繁殖过程中不引进其他种羊,实行闭锁繁育。同时避免全同胞(亲兄弟姐妹)的近亲交配,将第三世代群体近交系数控制在12.5%以内。  相似文献   

13.
繁殖力是单个种羊繁殖后代的能力,是养羊业中的重要环节,母羊繁殖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养羊户的生产效率,只有提高羊群繁殖力才能增加羊群数量和提高质量,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养羊过程中影响母羊繁殖性能的因素很多,如羊的品种、饲养管理、环境和营养供给等,若有一个方面做的不够,都能影响母羊的繁殖能力,给养羊带着不小的经济损失.本文将对母羊的饲养管理作一概述,以期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1.要提高可繁母羊比例。每年要定期对羊群进行清理,及时淘汰老龄母羊和不孕母羊,及时出栏不适宜留作种用的小公羊和小母羊,提高可繁母羊比例,使可繁殖母羊的在羊群中的比例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15.
<正>繁殖力是动物生产中重要的经济指标,畜群繁殖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畜牧业生产经济效益。应用多胎多羔技术可以使母羊多排卵、多产羔,从而实现二年三胎、一胎双羔或一胎多羔,大幅度提高母羊的繁殖力。1提高繁殖力的主要措施(1)选择多羔的公母羊作为种用。研究表明,羊的产羔率具有较稳定的遗传性,所以加强对第一胎母羊产羔性能的选择,可提高羊群的产羔率;选择具有较  相似文献   

16.
提高肉羊养繁殖率,是肉羊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是养羊业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前提。肉羊生产是通过提高羊群繁殖力来增加羊群数量和羊群质量,从而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在肉羊生产中,要提高肉羊繁殖率,必须采取一系列综合配套技术措施,如早期断乳、快速育肥等技术措施,才能使母羊的繁殖力达到人们所期望的繁殖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17.
滩羊频密繁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羊群年龄结构大致接近 ,放牧草场及自然条件相同 ,年产羔率相近 ,养羊 5 0~ 98只的规模养羊户 5户 ,随机以其中 3户羊群 (186只 )为试验羊群 ,2户 (10 6只 )为对照羊群。试验羊群在放牧的基础上于配种期、怀孕后期、哺乳前期加强母羊补饲。经过两年时间对比试验 ,结果试验羊群两年产羔 4 97只 ,年均产羔率为 15 4 .7% ,对照羊群产羔173只 ,年均产羔率 10 4 .2 % ,试验羊群比对照羊群显著高出 5 0 .5个百分点 (P <0 .0 1)。试验组羊群中一年两胎和两年三胎的母羊比例分别为 34.9%、39.6 % ,比对照组分别高出 33.7个百分点 (P <0 .0 1)、35 .4个百分点 (P <0 .0 1)。羔羊的初生重、二毛期活重高出对照组 0 .36kg(P <0 .0 1)、4 .74kg(P <0 .0 1)。研究表明 ,滩羊在较高营养供给条件下 ,配合早期断奶等措施 ,一年两胎、两年三胎的母羊比例大幅提高 ,具有常年发情 ,四季产羔的种质特性。  相似文献   

18.
(一)培育母羊选择和培育多胎个体,多选留多产母羊,发现有多产母羊,从其家族中选留公母羊,母羊产得多,其后代雌性羊也产得多。合理的羊群结构是实现肉羊高效生产的必需条件,繁殖母羊在群体中所占比例大小,对羊群增殖和饲养效益影响很大,可繁殖母羊比例应在羊群中应占60%~70%,推行当年羔羊当年育肥出栏,及时淘汰老、弱、病、残母羊,补充青壮母羊参与繁殖。  相似文献   

19.
肉羊业生产中,如何提高羊群的繁殖力是至关重要的。羊群繁殖力的高低是提高羊群质量,增加养羊效益的必要条件。对于现代肉羊业,要有效提高肉羊的繁殖性能,就要在种羊选择、培育、科学管理、授精、准胎、羔羊育成等方面采用最新技术。1性成熟的鉴定公、母羊生长发育达到一定年龄,生殖器官发育基本完全。母羊具有成熟的卵子和排卵能力,有交配的欲望和能力,若在发情时配种就能受胎。公羊有成熟的精子,出现性欲,具有配种能力时称为性成熟。  相似文献   

20.
郑蓉 《甘肃畜牧兽医》2016,(17):117-118
南江黄羊是我国唯一经人工选育而成的肉用山羊新品种,繁殖力是肉用山羊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通过这样的种羊基础群培育高繁殖力品系,合理羊群结构,提高最佳繁殖力母羊比重,应用同步发情技术,加强羊群的饲养管理与注重饲草饲料种植与贮备都是提高南江黄羊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